不過,只要定期帶貓貓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和進行治療,無需過份擔憂。 如果在外撿到流浪貓,第一步,先帶貓咪做健康檢查。 貓愛滋的潛伏期大約為三週至十週,因此除了第一次的檢查,必需於間隔約四周後進行第二次檢查,且兩次結果都是陰性,才能確定沒有感染愛滋,若家中已有其它貓咪,建議於第一次檢查後,與其它貓咪分開飼養約四週的時間,再進行第二次檢查。 若撿回來的貓咪檢查出有愛滋,日後也必須與家中其他貓咪分開飼養,將有愛滋的貓咪結紮、打預防針、定期驅蟲,以降低傳染風險,並防止有愛滋的貓咪因免疫系統衰弱而感染其它疾病。

陳震寰醫師表示,貓咪與人類間的病毒並不會互相傳染,目前已知只有貓科動物與人類、猴子、猩猩有類似愛滋病的病毒,其它生物尚未有愛滋病的記錄,因此不用太擔心。 像是貓咪之間打架,產生傷口,若其中有貓咪有愛滋帶原,並且唾液或血液透過傷口進入造成感染。 得到貓愛滋的毛寶貝,因為免疫力降低的關係,會更容易生病,也很難完全治療好疾病,甚至沒有照顧好,會容易進入重症。 FIV病毒並不會感染人體,但「貓愛滋」的名稱很容易造成無知者,聽到貓咪有貓愛滋就丟棄貓咪,但貓愛滋絕對不會傳染給人,所以不需要太害怕,也請不要因為貓咪得了貓愛滋就隨意丟棄貓咪。

貓愛滋: 貓愛滋的致命機率更小!

不只是愛滋貓,正常貓也最好不要放養(詳細看這篇)。 當然這裡強調是因為在野外很容易因為爭地盤引起貓咪打架,可能會被傳染或傳染給健康貓。 病毒出現在唾液腺中,最常見的傳染方式是透過深咬將病毒接種至皮下組織。 這樣的方式多數出現在貓咪打架時,如果只是輕微受傷並不會傳染,而是要咬到見血。

  • 清楚讓獸醫師瞭解您的飼養模式,許多情況下透過管理貓咪的方法就能將疾病預防了,例如說全室內飼養的貓咪、多貓家庭但是每次引進新貓都有先做過傳染病快篩等。
  • 會將樣品滴入快篩試劑裡面,此類型的快篩試劑是透過血液中的抗體含量,進行檢測的,因此如果貓咪是有施打過貓愛滋FIV疫苗的話,要提前告知醫生以免誤診。
  • 但千萬不要灰心,因為愛滋貓只要飼主透過完善的日常照護,愛滋貓和一般的貓咪是沒有太大的差別的,甚至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病,而且貓愛滋的致死率相當的低,與其他的常見疾病像是腎臟疾病、腫瘤、腹膜炎等都低非常的多。
  • 或許您的獸醫師會建議使用幹擾素(Interferon),但是這項藥物成本相當高且在治療上效果不一定如預期中好。
  • 在注射完成後,通常都會需要定期補打疫苗,維持貓愛滋免疫力。
  • 最常見在貓咪互相傳染的方式是打架、啃咬時透過唾液將病毒傳播給別隻貓咪。

小貓消失了,等到牠再出現時,身體和精神狀態都非常差,走路也一跛一跛的,他們見狀趕快將小貓送醫,沒想到卻發現了殘忍又令人生氣的事實。 徐大哥直言,如果五房再不接受治療,牠只能被這樣的慢性劇痛折磨到死。 五房被送醫後,確診鼻膿、鼻頭角質化;左側牙齦破潰,上顎有團塊侵蝕上顎骨,加上輕微肺炎,還有心絲蟲等等的問題。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跟我的貓—Leo(裏歐)相遇。 從一開始心情忐忑、什麼都不懂的狀態,直到現在偶爾可以和貓心有靈犀~生活裡多了一隻貓真的是件快樂的事! 我希望在這個網站當中,可以將我自己的一些養貓經驗與蒐集的資訊帶給養貓新手們。

貓愛滋: 常見問題

貓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 FIV),會引發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羣,也就是「貓愛滋」的病徵。 (五)結紮,使其賀爾蒙呈現中性,避免在季節交替、發情期受賀爾蒙影響而緊張,也能防止與其它貓咪交互感染及垂直感染,進而影響下一代。 過去對於貓愛滋的無知,導致在收容所的許多愛滋貓面臨安樂死,甚至許多飼主知道自己貓咪得了愛滋而選擇棄養…. 如前文所說,FIV 可以是潛服多年而不發病,因此,即使貓貓證實感染上FIV,也可以活得長壽活得健康。 全世界已有92多國遭受Delta印度變種病入侵,就連日前接種率超高、已達羣體免疫、民眾可脫下口罩進行社交的以色列,近日也宣佈重新帶起口罩。 近日傳出傳入國內,專家提醒務必要更加小心,否則4級警戒恐怕不遠。

明(12/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許多人都知道貓也會有愛滋病,但卻常常誤會貓愛滋會傳染給人。 「我可以繼續養牠嗎?」、「會不會傳染給人?」是很多飼主心中的疑惑。 目前市面上已有預防貓愛滋的疫苗,而疫苗有分為「核心疫苗」和「非核心疫苗」而貓愛滋疫苗屬於非核心疫苗,沒有迫切強制一定要施打的疫苗。

貓愛滋: 貓愛滋的日常照護與日常保健預防?

雖然大部份的貓於感染貓愛滋數週內便會產生抗體,但有某些貓會維持抗體陰性長達一年,也有一些重病的感染貓可能因為大量的貓愛滋病毒與所有的抗體結合、或因貓愛滋造成完全免疫抑制,僅可測到少量的抗體或呈現抗體陰性。 要診斷貓咪是否感染了愛滋病,目前臨牀上唯一的診斷方法,只要用三滴全血及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不過這樣檢查,可能|出現偽陽性反應,因此臨牀獸醫師必須小心研判。 貓愛滋病病毒由「lentivrus」此種病毒所感染而引發的疾病,一般只在流浪貓之間經過咬傷傳染。 貓愛滋2025 感染機制跟人類愛滋病病毒類似,都是破壞免疫系統。 潛伏期可能長達數年,這期間毛寶貝都不會直接發病,但免疫系統和體內白血球都會被病毒逐漸感染破壞,生病時就會需要更長時間治療和復原。 貓咪和人類不會互傳愛滋病(FIV),但貓和貓會互相傳染貓愛滋,所以瞭解貓愛滋的傳染途徑,症狀和治療方式,是保護你的毛寶貝的重要知識。

清楚讓獸醫師瞭解您的飼養模式,許多情況下透過管理貓咪的方法就能將疾病預防了,例如說全室內飼養的貓咪、多貓家庭但是每次引進新貓都有先做過傳染病快篩等。 香港人大多數對於FIV病毒普遍存在一知半解,往往一聽到「愛滋」就將患病貓貓拒諸門外,拒絕領養,甚至出現棄貓。 而對於FIV病毒,貓奴們亦無需太擔心,如果你家只有養一隻貓咪,又不會讓貓咪和其他貓有接觸(打架),基本上是無可能受感染的。 另外,可以因應情況帶貓貓作詳細檢查,倘若家中有多過一隻貓咪,而你又無法得知其父母有沒有FIV病毒,可帶貓咪檢查,有需要時再為牠們作分隔。 五洲動物醫院陳震寰醫師表示,貓的免疫系統其實非常強大,即使得到愛滋,只要好好照顧,就能有效防止貓咪的免疫系統變差而感染其它疾病,很有可能直到壽命結束都不會發病。 根據許志全醫師的撰文,這種疾病之所以會叫貓愛滋,是因為病毒在感染貓咪之後,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和人類的愛滋病毒很像,都是造成宿主免疫力下降而出現一連串疾病。

貓愛滋: 樹獺不叫樹懶?犰狳、藪貓會唸嗎?這些「動物名字」最常被叫錯

但快篩的結果不一定是真正的結果,也就是說你看到快篩呈現陽性不等於你的貓咪百分之百患有貓愛滋病。 進入發病期時,因為身體免疫系統下降,任何疾病都不容易馬上康復,這時候小病也可能變成大病甚至奪走貓貓生命。 屬於後天傳染(也有先天母體傳染但很少),以比例上看,世界上1~5%的貓是貓愛滋帶原。 這個疾病是屬於終身感染,不過許多貓即使被感染了,如果給予好的照顧,仍能終身正常生活。 FIV主要是通過血液、唾液、腦脊液或母體傳染,如:貓貓間打交被咬傷、幼貓在母體內感染等。 FIV 無法在貓體外環境生存,不會透過空氣傳染,亦不會傳染人類。

貓愛滋: 血液是感染關鍵

貓愛滋常常是打架時含病毒的唾液經傷口而傳染,或是經由哺乳等途徑傳染給小貓,病貓與其他貓玩樂、一起生活,基本上都不會互相感染,更不用說傳染給人。 其實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動物疾病,只要做好功課,基本上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只在於你願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而已,不然會顯得你特別無知喔! 我那個獸醫朋友說,他之前遇到一位先生帶著貓咪來做健康檢查,好死不死驗出來貓咪是貓愛滋的帶原。 當時他告訴那位先生,愛滋貓其實不會很難照顧,目前雖然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貓愛滋,但感染FIV的貓死亡率其實很低,通常就算患病,仍然能夠活到正常壽命,有些甚至能夠終生不發病。 不過這位先生可能耳朵有點漏風的問題,醫師的講解完全沒有聽進去,非常堅持地說「那我不養了!我要送去收容所」我朋友當下傻眼了,這是給老孃上演哪齣? 這位人美心也美的獸醫朋友繼續耐著性子和他解說,愛滋貓真的沒有想像中難照顧,結果飼主就爆走了,「為什麼我要留著未爆彈在身邊?如果我哪天被他傳染了,你要負責嗎?!」

貓愛滋: 生活訊息

因此,定時的健康檢查和環境清潔,以及多貓家庭注意貓咪互動是否會打架等等……都是預防貓愛滋的重要關鍵。 但毛爸媽也不必太過灰心,就算感染貓愛滋,只要照顧好毛寶貝,給予牠最好的照護,愛滋貓是可以正常且快樂的生活,並且活到健康貓歲數的。 傳染了貓愛滋的毛寶貝,除了餵食優質罐罐、好的腸道益生菌 等營養食品,好好攝取養分,保持好的免疫力外,也可多照顧居家環境,讓毛寶貝有個舒適的空間,不要給予過多壓力。 雖然罹患貓愛滋後,會增加生病的機率,但貓愛滋的死亡率其實是比較低的,只要有配合醫囑用藥好好治療,毛寶貝都能夠和健康貓一樣活到正常壽命,並且已經有了對抗貓愛滋的疫苗出世囉。

貓愛滋: 提供品質好的均衡飲食

如果發現你的貓咪罹患貓愛滋,請不要緊張保持冷靜,貓愛滋病沒有想像中的可怕,隨然目前的醫療還沒有辦法根治貓愛滋,只能針對一些併發症進行治療。 潛伏期(the asymptomatic phase):在這個時期又稱為無症狀期,可能為持續數月至數年,而病毒會在免疫細胞內複製的非常的緩慢,貓咪不會出現任何的病徵,有些貓咪會終生停留在這個階段,不會再更惡化。 急性期(the acute phase):主要發生在感染後的1~3個月,此時病毒在體內會在淋巴細胞中繁殖並傳播到全身的淋巴結中,貓咪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食慾不振,在這個階段有極大的可能是察覺不到的。 既然是隻隨時出門逛街或打獵的貓咪,在外和其他貓相遇或打架也見怪不怪。 理論上在篩檢結果為貓愛滋病病毒因性的情況下,處於高風險的族羣就是該打預防針啊! 當確定貓咪感染了貓愛滋病後,僅是針對繼發性的感染加以控制,並緩解臨牀症狀,不過近年來已有許多相關的治療研究,包括臺灣的中研院都宣稱已能成功地控製或治療貓愛滋,我們樂觀其成。

貓愛滋: 貓愛滋不可怕!領養愛滋貓的準備及介紹 – 愛貓誌

確診為愛滋病的貓咪,應禁止放養戶外或是家中再新進貓咪成員。 貓咪在六個月大後就能進行血液快篩,建議做兩次快篩,避免偽陰性或偽陽性的發生。 貓愛滋感染後會有非常長的空窗期(無症狀期),甚至有低機率貓咪直到終老都還不會發病;而發病時,病毒會抑制免疫系統,因此愛滋貓如果有傷口或感冒,會恢復得比一般貓咪還慢。 雖然一般貓咪與愛滋貓共同生活、喫飯是不會就感染上了愛滋病毒,但貓咪打架爭地盤等行為還是極為常見,且不易控制,我們無法百分百確定貓咪們會永遠和樂相處不產生傷口。 先帶去動物醫院讓貓咪接受快篩,若結果是陰性,則可以與獸醫師討論您的貓咪有無必要施打預防貓愛滋病的疫苗。

貓愛滋: 貓愛滋症狀

之所以有貓愛滋病此稱呼,是因為感染的病貓和感染人類愛滋病的病患,都有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羣症狀,但二者之間的感染病毒不一樣,就是貓不會傳染給人、人也不會傳染給貓。 最近新冠肺炎(COVID-19) 搞得人心惶惶,前陣子因為一則「貓狗會傳染SARI給人」的文章引起殺寵物的錯誤風氣,這種未經查證就讓動物背黑鍋的行為,讓我想起之前一位獸醫師朋友跟我分享的真實案例。 「貓愛滋」的全名是「貓免疫缺陷病毒」(FIV),和我們一般知道的愛滋病(HIV)不一樣,並不會傳染給人、狗或其他動物。 妹子來給大家說文解字一下,「貓愛滋」顧名思義,就是隻會在貓之間互相感染的疾病;而「愛滋」則跟人類的愛滋病(HIV)一樣是自體免疫缺乏的一種表現。

貓愛滋: 貓愛滋—貓免疫不全症候羣FIV

首先,降低各種感染的機會,請以全室內飼養您的貓咪。 喫飽睡好壓力少,定期至動物醫院進行健康檢查,仍然能成為終身帶原貓愛滋病病毒但不發病的貓咪。 貓愛滋病病毒在貓咪體內可能潛伏多年,或是疾病的進程緩慢,讓貓咪外觀上呈現健康的樣貌。

貓愛滋: 貓愛滋傳染途徑有哪些?

貓愛滋的高危險羣為成年、雄性、放養式、或不穩定的貓羣,純種貓的繁殖場通常具有較穩定的族羣特性,較少有貓咪打架的情況發生,所以貓愛滋的發生率較低。 備註:貓咪疫苗分為兩種,分別是「核心疫苗」和「建議疫苗」。 核心為必須注射疫苗,通常獸醫師會直接幫每隻貓咪注射,而建議疫苗則會經過評估會注射。 目前已經有對抗貓愛滋的疫苗,但貓愛滋 FIV 疫苗並非核心疫苗,因此在注射之前,需要和獸醫師進行評估。 建議首次將貓咪領回家前,先帶貓咪做完整健康檢查,之後依據毛孩生活作息,調整健康檢查頻率,原則上大約一年一次身體健康檢查即可。 一般獸醫院都會有ELISA快篩,可以檢驗貓愛滋及其他傳染病,不過因為快篩是檢驗血液抗體含量,所以有打過FIV疫苗的話,記得告知醫生,以免誤診唷。

在注射完成後,通常都會需要定期補打疫苗,維持貓愛滋免疫力。 貓愛滋2025 你可以和醫生討論補打日期,並定期帶貓咪回診補打疫苗。 因為一般的接觸,像是:幫對方理毛、共享物品(碗盆 / 貓砂盆)、互相磨蹭、碰鼻、打噴嚏 等……通常是不會傳染貓愛滋的。 大家一聽到愛滋,通常都會嚇到皮皮挫,因為愛滋(HIV)是非常嚴重的免疫疾病,癱瘓人體的免疫系統,一點小感染,就足以致死。

挖喔!! 故事的結果,獸醫朋友把這隻可憐的貓咪接了過來,送到南部老家跟媽媽作伴。 至少不用繼續留在這種主人身邊,也是一種幸福吧! 病毒很可怕、生病很可怕,但有時候最可怕的還是無知和自作聰明啊。 之所以有貓愛滋病此稱呼,是因為感染的病貓和感染人類愛滋病的病患,都有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羣症狀,但二者之間的感染病毒不一樣,也就是貓不會傳染給人、人亦不會傳染給貓。

貓愛滋病只會在貓羣之間傳染,飼主不必因為怕傳染而棄養家中的愛滋貓。 此疾病雖無特效藥物可治療,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還是避免讓家貓和外面貓咪接觸來防範。 動物保護處說明,貓愛滋病雖會互相傳染但不會傳染給人,只要避免患貓與其它貓隻互相接觸,注意提升免疫力及健康飼主可以安心飼養。 在外流浪毛寶貝容易因共食、打架傷口透過唾液或血液而得到疾病,因此被收容入新北市政府動保處各動物之家的貓咪,都會先隔離觀察並篩檢疾病,避免互相傳染。

除徹底清潔,請更換所有食物和水碗,牀墊和貓砂盤。 貓愛滋 如你正打算為家中添新貓,請在回家前先讓牠進行測試,以確保該新貓的 FIV 呈陰性。 FIV 常見於未絕育的雄性貓或曾與其他貓打架的貓,不常見於幼貓和已絕育的成貓中。

貓免疫缺陷病毒(英語: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FIV)屬於反轉錄病毒科慢病毒屬,受到感染的貓會罹患貓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羣,俗稱貓愛滋病(FAIDS)。 當飼主發現貓咪出現重感冒症狀時,根本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牠們免疫系統有所缺陷,也就是感染了貓愛滋。 部分飼主對於這個未知的疾病感到疑慮,害怕自己也受到影響而有棄養的行為發生。 貓愛滋 醫師指出,有別於人類愛滋疾病的傳染方式,貓愛滋並不會與人類或其他生物交互傳染,並且在良好的照顧下,甚至可以避免貓咪發病的機會。

貓愛滋: 慢性口炎與嚴重牙齦炎

▲一般人在理解後,才知道其實貓愛滋並沒有想像中可怕。 (示意圖/記者吳珍儀攝)

貓愛滋: 貓愛滋常見問題

沒有證據顯示,將公貓去勢之後可降低感染貓貓的愛滋病的危險,所以去勢之後仍必須格外注意貓貓的飼養管理。 分析造成臺灣近來流浪貓羣的高愛滋感染率的原因,這是因為錯誤的資訊及無知所導致的下場。 居然有網路的資訊公開暢言貓愛滋是低感染率的疾病,並建議愛滋陽性的流浪貓可以就地放養。

貓愛滋: 貓愛滋有什麼症狀?

接著就進入潛伏期,也就是貓身上已經有愛滋病毒,但還能正常活動生活並且完全沒事。 這個檢測是測驗貓咪體內對貓愛滋是否有抗體而非是否有病毒(抗體)。 貓愛滋 所以如果有檢測出貓愛滋也可能是因為打過貓愛滋疫苗的緣故。

貓愛滋: 貓愛滋傳染途徑

貓愛滋只會在貓與貓之間傳播,不用擔心會傳給人造成人類的愛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貓愛滋2025 Syndrome, AIDS)。 雖然愛滋病毒會攻擊貓咪的免疫系統,讓貓咪身體抵抗力較差,且貓咪會「終身帶原」,目前也沒有治療它的特效藥。 貓愛滋本身並沒有明顯症狀,但因為免疫系統變差,所以貓咪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很難完全治療好,且容易復發。 與人的愛滋病不同,貓愛滋並不會傳染給人類或其他動物,因此毛爸媽若要照顧和接觸罹患貓愛滋的貓,是很安全的。

其實貓愛滋帶原的貓媽媽,99%是不會垂直傳染給她的小孩的。 機率非常的低,就算是垂直傳染的小貓,也幾乎不太會發病。 貓愛滋 「愛滋母貓會垂直傳染給牠們的新生小貓」這個觀念,讓很多原本可能被領養的幼貓(愛滋母貓所生),導致他們喪失獲得幸福的機會。 答案是肯定的,即使身上帶有這種病毒,還是有許多貓毫無症狀的活到老。 只要注意新舊貓的隔離與引介,避免嚴重的見血打鬥,基本上是不太會傳染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