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無疑是最新文化新地標!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7層樓高建築規劃9個展廳,展覽空間達7800平方公尺(約2359坪)。 建築設計揉合紫禁城特色之一的「中軸線」結構,並加入具現代風格的簡潔流暢線條,色系上用米金色為主調,搭配深紅、冷灰色作為點綴,能同時在此領略古今兼具的時代魅力。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2022年7月2日正式開幕,佔地約有1.3萬呎,一共分成九個展覽廳,其中七個為常設專題展覽廳,其餘兩個則作為特別展覽廳,以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及展覽。 期待參觀者可從香港的角度瞭解故宮的歷史及文化,而每個展覽廳為期2至3年不等。
2012年,西九文化區舉辦由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及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2025 2013年2月23日至24日,西九文化區舉辦廣西美食文化嘉年華暨創意花燈展,24日同時舉行該會品牌活動盆菜宴,筵開2,000席,參與人數達24,000人,被列為新的世界紀錄及錄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 2012年,西九文化區舉辦由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及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方案揀選
行政總裁栢志高指地陷面積直徑達20米,且並非首次發生,但強調工作結構仍然安全。 2016年12月, 身兼西九管理局主席的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未經諮詢下突然宣佈,將引入故宮文化博物館。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2025 2013年2月23日至24日,西九文化區舉辦廣西美食文化嘉年華暨創意花燈展,24日同時舉行該會品牌活動盆菜宴,筵開2,000席,參與人數達24,000人,被列為新的世界紀錄及錄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西九管理局打算接管區內現有的兩組分別為於新油麻地避風塘及藝術廣場發展區南端的公眾登岸梯級,並進行美化以便日後提供水路運輸及水上觀光團服務[29]。 西九管理局會優化現有位於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的行人隧道,並設新樓梯和增設升降機以連接港鐵香港西九龍站、柯士甸站與戲曲中心[29]。
- 2012年,西九文化區舉辦由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及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
- 此外,它將領導及推動社區參與計劃,啓發大衆的創造力和促進跨學科合作。
- 同時,立法會通過了一筆過的216億港元撥款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以發展西九文化區。
- 此外,西九文化區包含長兩公里的海濱長廊,並且將會設有佔地23公頃的公園。
- 她強調,香港的最大優勢是以香港角度、環球視野,去說好中國故事,高水平的策展及展覽,內地是非常認可,本港必須一直維持高度國際化,纔可吸引到不同的人才來港,參與文化藝術的工作。
- 2011年3月,西九管理局公佈全新概念設計,發展大綱於同年12月呈交予城市規劃委員會[3]。
濱臨維多利亞港旁、佔地面積達23公頃的公共空間,能在各場館中舉辦世界級展覽、各式文化藝術活動及劇場表演,目前已對外開放戲曲中心、自由空間、藝術公園、M+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長達2公里的海濱長廊,「演藝綜合劇場」預計於2024年落成。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2025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動用1.5億港元委託3間顧問公司研究概念設計方案,於2010年8月20日起在香港多處地點舉行展覽,公眾諮詢為期3個月,收集公眾意見後再歸納各方意見,從而挑選出主體方案。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2025 2010年代,西九文化區用地舉辦過多項暫時大型活動,包括香港美酒佳餚巡禮、西九大戲棚及自由野音樂節等,吸引到大量公眾到訪參與,惟公眾只能夠遁向陸路前往西九龍海濱長廊一帶,於人潮太多時造成不便。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發展進程
位於西九文化區西北面原作大型表演場地/展覽中心的用地,有smartbike 共享單車設有草坪及表演場地並培植各類型植物。 苗圃公園於2015年7月落成啟用,不時舉辦樹木導賞團及工作坊亦為「自由約」之舉辦場地,供文化及藝術的自由工作者使用[17]。 2007年5月14日,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諮詢委員會就發展模式提出建議,決定採納立法會早前的提議,將項目內的商業及住宅用地先進行拍賣,再成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發展項目中的文娛藝術設施。 香港政府注資逾200億港元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負責建造及營運相關設施;建議中所需要的經費少於過去入圍發展商提出的300億港元。 由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設計,主題為「文化,新尺度」,將中國村落的概念融入西九文化區內,並且分為東、西和中部3條村落。
作為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展覽空間達17000平方公尺(約5142坪),共設置33間展廳、3間電影院,多媒體中心、研究中心、商店及餐廳,更有能飽覽維多利亞港的天堂花園。 西九文化區又豈止得一種文化表演,離開戲曲中心走到西九文化區主區藝術公園那邊,有一個自由空間,絕對適合年輕的你和我一看。 自由空間經常與來自本地及世界各地不同的藝術家合作,為觀眾呈獻嶄新的多元化作品,挑戰融合不同元素的表演。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設計方案
著名首爾米芝蓮二星創新韓國餐廳Mosu,來港開設的Mosu Hong Kong,由Mosu首爾行政總廚Sung Anh坐陣,曾於米芝蓮三星The French Laundry及Benu等多間世界知名頂級餐廳學藝。 餐廳以傳統韓國食材入手﹐例如蘿蔔水泡菜、海藻、醬油醃生蝦等﹐再用傳統以外的烹調手法製成。 餐廳以套餐型式,款式包括韓國鍋飯配法國羊鞍、清蒸韓國三春浦方頭魚、韓式香檸年糕等。 囍公館無論室內室外都可以看到整個公園,坐擁270度維港景緻,主打中高價的中菜,午市供應商務午餐及點心,晚市則供應手工中菜,招牌菜包括黑松露法蔥炸子雞、煙燻片皮鴨、香草蜜豆玫瑰露叉燒、煙燻四喜素鵝等。
- 囍公館無論室內室外都可以看到整個公園,坐擁270度維港景緻,主打中高價的中菜,午市供應商務午餐及點心,晚市則供應手工中菜,招牌菜包括黑松露法蔥炸子雞、煙燻片皮鴨、香草蜜豆玫瑰露叉燒、煙燻四喜素鵝等。
- 戲曲中心嘅建築工程,已經喺2013年9月開始動工,標誌住整個發展計劃踏入新里程。
- 座落於M+側海傍的舞蹈及戲劇表演藝術場地,爲西九文化區區內提供最多座席的表演場地,提供可容納1,450個座位的大劇場、600座位的中型劇場、250座位的小劇場、駐區藝團中心及排練場地。
- 大劇院就是當中規模最大的場館,能容納超過一千人,設計現代化,就如歌劇院般。
- 她稱,現時故宮文化博物館收回成本百分比約44%,m+博物館則有46%,比例上領先全球大部份博物館。
- 林蔭大道貫穿整個文化區,使區內往來便捷,並提供寬闊的戶外活動空間。
- 就謝卓飛於短時間內覓得新職,有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成員及立法會議員懷疑對方可能在未辭職時已經在另覓工作,並且刻意於半年試用期滿前辭職,避免毀約需要賠償,故此要求當局徹查及跟進事件。
自由空間至2015年落成,然而2012年聖誕節舉辦為重頭戲的首屆戶外音樂節[37][38][39][40],以香港搖滾樂及爵士樂為主題的文化派對,於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舉行,由下午至晚上無間斷進行。 屆時除了香港歌手外,當局亦會邀請外地表演者〈包括舞蹈家及音樂家〉參與演出,共逾25個單位將會參與表演[41],街頭表演者亦有機會於大舞臺上演出為配合未來位於西九公園內的自由空間表演場地的使用。 此外,現場將會設有各類文化討論和工作坊會於現場其他地方進行,並且設有視覺藝術展覽及獨立電影放映展區供予公眾欣賞,當中包括錄像放映展示香港文化的多元面貌等內容[42][43]。 西九文化區發展方案為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2010年動用1.5億港元委託3間顧問公司研究西九文化區(原稱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概念設計方案,於同年8月20日起在香港多處地點舉行展覽,公眾諮詢為期3個月,收集公眾意見後再歸納各方意見。 最終在2011年3月5日宣佈揀選了《城市中的公園》作為基礎方案,於同年12月完成發展大綱圖則[1][2][3],並且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發展,進入法定規劃程序[4]。 距離港鐵「九龍站」步行10分鐘位置處的「西九文化區West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是全球最大規模文化項目之一。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自由野
新嘅藝術公園將成為文化區嘅綠色心臟地帶,種植多種樹木同植物,兼有遼闊嘅草坪畀大眾輕鬆自在噉休憩同享樂。 被問到M+博物館展品有否政治審查時,她重申從來沒有發生這件事,形容當化藝術就是要刺激大眾的思考,可能有些展品刺激了某部分人的反應,希望社會持開放態度思考,為何藝術家有這些想法,強調博物館的策展人十分了解,《香港國安法》落實後,有甚麼可以或不可以做。 她稱經營博物館較艱苦,短中期內希望靠貸款,並考慮興建酒店、住宅等物業發展,並出租場地以及展廳的命名權,籌募資金也已有6倍增長。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西九管理局)於2008年按《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第601章)成立,以發展西九文化區。 於九龍站下車,從E4或E5出口出站後,沿著雅翔道步行至行人天橋,橫過天橋後,即可抵達西九文化區。 2.於柯士甸/西九龍站下車,按路牌指示,步行約十分鐘至九龍站,然後再按上述路線前往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發展概念
座落於M+側海傍的舞蹈及戲劇表演藝術場地,爲西九文化區區內提供最多座席的表演場地,提供可容納1,450個座位的大劇場、600座位的中型劇場、250座位的小劇場、駐區藝團中心及排練場地。 現時興建方案將單一的演藝劇場吸納原來位於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旁的一箇中型劇場及當代表演中心內的一個黑盒劇場,爲西九文化區區內提供最多座席的表演場地,上述兩項設施因而提前兩年落成[21]。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Foster+Partners《城市中的公園》方案特色之一是爲西九用地興建綜合地庫釋放地面空間作文化藝術用途。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文化區戶外熱點—藝術公園
走高檔Asian French菜式的PANO,由本地名廚Ken Lau坐鎮,有不少名人明星都是其座上客,午市供應2-4道菜的套餐,晚市則供應7或10道菜的套餐。 餐廳景色開揚,名字「PANO」,取其panorama全景觀的意思,是場內唯一處於戶外高層無阻擋的餐廳,坐擁露天觀景平臺,設有室內及戶外座位,日景、夜景都一流。 2013年1月及4月,西九文化區舉辦「宋冬:三十六年曆」展覽及「M+進行:充氣!」充氣雕塑展覽[47]。 藝術廣場行人天橋是用於連接港鐵九龍站/圓方及藝術廣場,設有扶手電梯及升降機。 於2017年第二季動工[30],天橋已於2021年12月28日前開通,現時行人已可通過天橋直達尚在施工的藝術廣場。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方案揀選
由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西九文化區設計靈感來自清明上河圖。 [7]另一特色是在對出的維多利亞港海面,設置有大大小小浮在海面的「藝排」,讓藝術家和公眾可以在維多利亞港上表演及觀賞表演,而位處末端的榕樹論壇,更有一個以維多利亞港景色為背景的水簾屏幕,可以作為放映用途。 喺M+博物館大樓落成之前,M+展亭會係M+舉辦展覽同活動嘅主要場地。 而喺M+大樓啟用之後,展亭將成為藝術家、設計師同其他機構喺西九藝術公園內舉辦小型獨立展覽同活動嘅空間。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藝術廣場行人天橋
文化區主要由戲曲中心、自由空間、藝術公園及新鮮開幕的M+博物館組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亦於2022年7月落成。 M+上年年尾一開幕就成為西九文化區的地標,大批市民前往觀賞打卡。 作為亞洲首個大型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總面積達70萬呎,共33個展廳、3間戲院及多媒體中心,更有天台花園、餐廳Café等,館藏作品超過6000件,內容十分豐富,保證目不暇給。 展品囊括一系列世界各地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及視覺藝術等項目,而最廣受港人熟悉的莫過於「九龍皇帝」曾竈財墨寶。 而且開幕一年內都是免費進場,更可在klook提早預約,絕對要把握機會參觀。 不過疫情期間,大家要留意博物館開放日子及防疫措施,免得撲空。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設計方案
戲曲中心除了一般粵劇,還有南音演唱、中樂演奏等其他中式表演,不時也會有戲曲電影放映、工作坊、講座和展覽等活動,大家不如花時間前往認識一下傳統文化。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2013年12月14日至15日在西九海濱長廊舉辦「自由野2013」戶外藝術節[50],多達400個香港及海外藝團參與,長達15小時的活動包括音樂、舞蹈、戲劇及朗誦等表演[51]。 同年11月月底開始,亦會在西九海濱長廊舉辦連串戶外音樂節,包括Clockenflap香港音樂及藝術節2013、Lion Rock Music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Festival 2013及JazzMe-HK Festival等。 由彭耀輝建築師事務所(VPANG),JET建築事務所及張勵繡設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