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發布顯示白紋伊蚊分佈廣泛程度的誘蚊器指數外,食環署由本月起公佈成蚊密度指數,更有效量化滅蚊工作成效,並在全港放約5,000個新設計誘蚊器直接計算成蚊數量,以取代現有誘蚊產卵器。 各部已按督導委員會制定的年內工作計劃,同步在本月展開蚊患工作,及早清理蚊子滋生地,並同步啟動霧化工作至雨季結束。 滅蚊工作 委員會也回顧今年至今的蚊患情況和各部門的滅蚊工作,並就復常後首個暑假從登革熱流行地區抵港的人流商討適切措施。 防治蟲鼠工作必須透過各方努力,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效。 食環署正試用配合人工智能分析技術的熱能探測攝錄機,偵測老鼠的活動情況和活躍程度。 一方面可偵測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協助部署針對性的滅鼠工作;另一方面亦可協助評估滅鼠的工作成效。

  • 換言之,即使產品確實有效,也不能同一時間驅趕不同種類的蚊子。
  • 同時,食環署正在九龍城區約150條後巷實地測試以熱能探測攝錄機記錄老鼠活動和活躍程度,並考慮制訂針對後巷鼠患情況的新鼠患指數。
  • 除了發布顯示白紋伊蚊分佈廣泛程度的誘蚊器指數外,食環署由本月起公佈成蚊密度指數,更有效量化滅蚊工作成效,並在全港放置約5,000個新設計誘蚊器直接計算成蚊數量,以取代現有誘蚊產卵器。
  • Harrow捕蚊燈具有三檔風力可選,可依照不同環境及需要,自由調較風力。
  • 一方面可偵測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協助部署針對性的滅鼠工作;另一方面亦可協助評估滅鼠的工作成效。
  • 運動期間,食環署會在區內蚊子滋生地及潛在滋生地點,進行一連串的清除積水及防治蚊患行動,重點包括民居、學校、建築地盤、公共屋邨、醫院、非法耕種場地、海傍各公共和私人貨物裝卸區、邊境檢查站、避風塘及出入境碼頭等的周邊範圍。
  • 防治蟲鼠工人經常要到一些環境惡劣的地方工作,例如濕滑的廚房及後巷、陰暗及空氣不流通的貨倉、堆滿雜物的工作間、地面不平的地盤等。

食環署在2019年測試了一款新型捕蚊器,利用成蚊作為載體,把生長調節劑帶到不同水體,使水體中的孑孓不能發育為成蚊。 食環署已於恆常滅蚊工作中應用該捕蚊器,並已建議其他政府部門在其管轄範圍內使用這款捕蚊器,以抑制成蚊的密度。 食環署現正舉行二零二二年滅鼠運動,並以「防鼠工作做得好  鼠患問題自然冇」為主題。

滅蚊工作: 清潔衛生服務: 852 – 9666 3423

《香港01》就有關改善跨部門蚊患防治工作成效的建議,去信政府查詢。 西貢區環境衞生辦事處在每年雨季來臨前均會作好準備,與各相關政府部門、學校、醫院及屋苑代表等,進行跨部門防蚊專責小組會議,參考去年區內錄得較高白紋依蚊誘蚊器指數的地點,並提醒各相關持份者在其管轄範圍內加強防蚊及滅蚊工作。 此外,本署防治蟲鼠組人員會就區內之蚊患熱點,包括空置土地及村屋等,進行一連串的防控及滅蚊行動,如清除積水、於無法清理之積水內施放殺孑孓劑和在草叢及山坡等合適的位置進行霧化滅蚊,以加強對成蚊的控制。 為加強地區層面的跨部門協作,各部門會調派較資深代表參與食環署每月在各區舉行的工作會議,匯報防蚊及滅蚊工作,檢視具體執行情況,督導前線人員盡早採取跟進行動。 另外,各部門除了持續清理蚊子滋生地和進行霧化工作,並在各自管轄範圍內放置新型捕蚊器。 由於將軍澳及西貢區四面環山,叢林及綠化區較多,加上近月天氣炎熱,有利蚊子滋生;在2021年4月份,將軍澳北及西貢牛寮、木棉山兩個調查地區所錄得之白紋依蚊誘蚊器指數均高於百分之二十的警戒水平。

  • 本署人員在5月上旬邀請西貢區議員視察寶林邨及欣明苑,除向屋邨管理處人員及其清潔承辦商提供防治蚊患之技術建議外,亦向區議員講解本區防治蟲鼠工作,加深各方交流。
  • 研究蚊子超過70年的臺灣「蚊子博士」連日清,過往就曾經分享過三個有效消滅蚊子的方法,當中運用到不少市面上的滅蚊產品,雖然方法看似簡單,但要用得其所,還是有不少祕訣。
  • 西貢區環境衞生辦事處在每年雨季來臨前均會作好準備,與各相關政府部門、學校、醫院及屋苑代表等,進行跨部門防蚊專責小組會議,參考去年區內錄得較高白紋依蚊誘蚊器指數的地點,並提醒各相關持份者在其管轄範圍內加強防蚊及滅蚊工作。
  • 如兒童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叮咬,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30%的避蚊胺。
  • 儘管它們本身並沒有特別吸引人,但它們協同作用並大大提高了吸引力。

在美國銷售的除害劑產品都要向美國環境保護署註冊,而註冊編號(EPA registration 滅蚊工作2025 number)須標示在產品標籤上。 理論上,按指示使用標有註冊編號的除害產品,其風險已降至最低,但並不表示產品的效能得到美國環境保護署的試驗驗證。 科學界現時也未能完全掌握蚊子交配的習性,雖然部分蚊種的雌蚊受精後會避開雄蚊,但並非所有種類的蚊子都有這種特性。 超聲波一般是指頻率高於16,000Hz的聲波頻率,正常人耳可聽到的最高頻率約為20,000Hz,故此這個頻率以上的聲波頻率亦普遍定義為超聲波。 有些產品雖以超聲波命名,但這些產品說明指所發出的聲波頻率,約介乎6,000至12,000Hz,按照聯合國等機構對超聲波的定義,這些範圍的聲波頻率並不屬於超聲波範圍。 燃點傳統的蚊香圈,需要將蚊香放在架上,許多時用力過大,蚊香便會折斷跌散;燃點時產生的煙霧及灰燼,可能會令部分使用者感到不適。

滅蚊工作: 食物環境衞生署防治蟲鼠事務諮詢組

不同種類的蚊子出沒的時間和地方有所不同,有些蚊種嗜吸人血,有些則嗜吸動物血。 例如白紋伊蚊通常會於日間叮咬人;三帶喙庫蚊在入黑後一小時最活躍,主要嗜吸動物血,但亦會叮咬人;傑普爾按蚊則通常於晚上11時至凌晨2時之間非常活躍,而致倦庫蚊只在晚上叮咬動物和人。 Shinjuku USB超級靜音電子滅蚊器標榜無噪音,無毒,無化學成份,非常適合孕婦和嬰幼兒使用。

防治鼠患方面,總結過往行動經驗,食環署會特別加強針對食肆在後巷處理食物、清洗器具、違法棄置廢物等陋習,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和加強環境清潔;並於下月在九個地區進行目標小區滅鼠行動。 進行捕鼠時,在同一地點同時使用多種誘餌,可以增加對老鼠的吸引力。 食環署已進行了混合誘餌的實地測試,並同時測試一款快速開合的鼠夾,並跟據是次的測試結果,更新部門內部滅鼠指引使用混合誘餌加強滅鼠的效果及會採用新型鼠夾為恆常滅鼠工具。 此外,食環署亦一直有留意市場上用作監測及控制鼠患的新方法及產品,積極瞭解及在有需要時進行實地測試,以評估在本港使用的可行性。 在二零二一年第二輪目標小區滅鼠行動開始,食環署在不同分區試行加強版目標小區滅鼠行動。 擴大滅鼠範圍,涵蓋更多公眾街市和市政大廈、小販市場、鄰近食肆的後巷等鼠患熱點,進行大規模和針對性的滅鼠行動。

滅蚊工作: 政府部門加強防治蟲鼠工作

另外,有海外的研究指出,雌蚊對聲音的敏感度較雄蚊低,現時還未有科學研究來支持聲波頻率有驅蚊效用的說法。 儘管它們本身並沒有特別吸引人,但它們協同作用並大大提高了吸引力。 飢餓的雌性蚊子會通過呼吸和皮膚氣味從相對較長的距離識別並找到其人類血液來源。 呼吸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誘蚊因素,蚊子能在非常遠的距離聞到二氧化碳,從而於遠處而來。

食物環境衞生署在會上檢視今年分區誘蚊器指數高於警戒水平的成因及改善工作,歸納出各部門須特別留意常引致蚊蟲滋生的環境,如明渠、沙井匙孔、隔沙器、棚架、棄置容器、樹洞、枯葉等。 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召開會議,檢視自今年雨季開始以來的蚊患情況,討論進一步加強防蚊滅蚊工作,以及針對處理後巷鼠患問題。 翻查資料,對上一次各大決策局和部門舉行聯合登革熱爆發應變演習,已是2014年3月的「珊瑚演習」,如此演練密度實在難以保證一旦本港出現大規模登革熱疫潮,有關當局能否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遏止疾病進一步傳播。 雖然目前尚未有跡象顯示登革熱已經成為風土病,但政府亦不能掉以輕心,有必要定期召開跨部門演習和檢討應變程序,保持警惕。

滅蚊工作: 清潔龍阿德動畫短片

防治蟲鼠工人經常在蟲鼠為患的地方工作,感染由蟲鼠傳播的疾病的機會較高。 老鼠的尿液和糞便、蚤糞經常含有病毒、細菌、立克次氏體和螺旋體等病原體。 本指引是為防治蟲鼠的工作人員而編寫,旨在增強他們認識及處理工作中的安全及健康危害,防止意外中毒或健康受損。

滅蚊工作: 三. 有關使用除害劑的法例

如兒童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叮咬,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30%的避蚊胺。 關於使用昆蟲驅避劑的詳情和須注意的要點,請參閱「使用昆蟲驅避劑的注意事項」。 緊記從消除老鼠的「食」、「住」、「行」三方面基本生存條件著手,即斷絕老鼠的食物來源(食)、清除老鼠的藏匿點(住)及堵塞老鼠來往的通道(行),同心協力杜絕鼠患。

滅蚊工作: 家居常備滅蚊利器、具多重安全設計:LOHAS和扇USB充電式電蚊拍

此外,電蚊拍配備LED照明燈,最遠可照射5cm,方便在黑暗的環境下滅蚊。 滅蚊工作2025 旋渦式的氣流設計,通過快速氣流製造空氣乾燥和脫水的環境,蚊蟲一旦靠近即會被吸入,無處可逃。 防治蟲鼠工人經常要到一些環境惡劣的地方工作,例如濕滑的廚房及後巷、陰暗及空氣不流通的貨倉、堆滿雜物的工作間、地面不平的地盤等。 若其他方法並不可行,使用除害劑應避免破壞環境或危害人畜健康。 防治蟲鼠工人使用的除害劑是一些用以驅除、殺滅或預防害蟲的物質。

滅蚊工作: 地區特寫: 西貢區加強公眾、社區人士及持份者防治蚊患意識

產品配備特長USB電源線,可連接手機充電器、電腦USB接口或便攜式充電器。 產品採用雙重安全開關,把按鈕推到工作模式,並且同時着按着按鍵,纔可啟動滅蚊模式。 使用滅蚊拍時,需要把按鈕推至工作模式,並且同時着按着按鍵,纔可以通電到電網開始滅蚊。 相信大家都有用過電蚊拍,但以下將會介紹的電蚊拍採用和風典雅設計,附上收納底座,方便擺放,節省存放空間。

滅蚊工作: 政府檢視落實防鼠防蚊工作進展

風扇經過靜音設計,可將運作時的噪音降至最低,不會妨礙安心入眠。 電磁波或電磁場產品聲稱插上電源後,會經由屋內的電線改變家居環境的電磁場,令害蟲和齧齒類動物因無法適應而遠離。 滅蚊產品現已發展各種不同滅蚊方法,例如專門為室外使用的戶外滅蚊燈及戶外滅蚊機,更有無需AC電源使用的太陽能滅蚊燈還有太陽能滅蚊機,這些種類產品是參考以下原理。 在世界中大部分的地區,蚊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研究估計每年約有7億人被蚊子傳染各種疾病,而且每17人中,就有1人死於被蚊子傳染的各種疾病。 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召開第15次會議,檢視去年年底「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推出以來各部門的工作進展,以及按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及地區治理專組制訂的政策方針部署未來防治鼠患工作。 這款滅蚊燈不含化學物,無煙,無污染,非常適合孕婦和嬰幼兒使用。

滅蚊工作: 清潔衛生服務查詢:

此運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期在2022年1月3日至3月11日舉行,而第二期在2022年7月4日至9月9日舉行。 防治蟲鼠的工作,例如防治鼠患、蚊患及其他有礙公眾衞生的節肢動物,是清潔香港工作的重要一環。 食環署一向以綜合害蟲管理方法來進行防治蟲鼠工作,食環署並不斷檢討防治蟲鼠的方法,以確保消滅傳病媒介工作的成效。 食環署人員於4月上旬邀請西貢區議員與厚德邨管理處人員及其清潔承辦商到厚德邨共同視察邨內之衞生情況,向相關屋苑管理人員提供技術建議及宣傳教育。 本署會繼續透過地區組織的參與和緊密聯絡地區大廈管理的網絡,籌辦各項防治蚊患行動,包括巡查受關注的地方,以及協助教育及宣傳工作,鼓勵社區齊心合力,在家居和屋苑等私人地方推動和積極參與防治蚊患工作。 本署人員在5月上旬邀請西貢區議員視察寶林邨及欣明苑,除向屋邨管理處人員及其清潔承辦商提供防治蚊患之技術建議外,亦向區議員講解本區防治蟲鼠工作,加深各方交流。

滅蚊工作: 安全及正確使用除害劑

電蚊拍採用圓形大網面設計,配合細密透明內網骨架,有效滅蚊之餘亦容易處理蚊屍。 而握把上同樣具備LED照明燈及充電指示燈,方便在黑暗環境輕鬆滅蚊。 平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要清理好雜物同食物殘渣,避免害蟲滋生。 食環署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截至2022年9月)引用《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向管理樓宇團體及處所佔用人或業主共提出37宗檢控。

滅蚊工作: 防治蚊患方面

不過,她認為政府長遠可考慮加強食環署在蟲鼠防治事宜上的權限,例如容許該署防治蟲鼠組人員「跨轄區」執行滅蚊工作,「與其每個部門都要『落水』,倒不如交由單一部門全權執行」,從而根治過往部門間權責不清、相互卸責的流弊。 滅蚊工作2025 食環署防治蟲鼠組以至各大決策局和部門,均會聘請外判承辦商協助署方人員執行滅蚊工作。 但有滅蟲專家質疑,部分承辦商配備的噴灑器屬性能較弱的低階型號,導致噴出的殺蟲藥劑顆粒過粗,難以擊殺飛行中的蚊蟲,嚴重降低滅蚊成效。 滅蚊工作 甚至有資深滅蟲業者向《香港01》記者透露,政府現時外判滅蚊工作大多以「價低者得」為招標原則,承辦商只好處處「開刀」減省營運開支,包括採用國產廉價手提噴灑器、用普通泥沙溝滲蚊沙等,嚴重拖低服務質素。

滅蚊工作: 【第三招:開檯燈 + 電蚊拍】

產品配備11葉增壓風扇,使周圍的空氣凝成漩渦,令兄把蚊子吸入底部。 並採用物理風乾技術滅蚊,隨意就可把儲蚊盒拆除,方便清洗。 此外UV-LED紫光加強至 波段,紫外光更容易就可以吸引蚊子。

食環署在2020年4月起,使用新設計的誘蚊器取代沿用的誘蚊產卵器,作為白紋伊蚊監察之用。 誘蚊器可直接捕捉白紋伊蚊成蚊,計算誘蚊器指數和密度指數,以分別顯示監察地區內伊蚊分佈的廣泛程度和密度。 食環署去年收集的死鼠和捕獲的活鼠總數為67 滅蚊工作 182隻,較2020年的60 860隻為高。 執法方面,食環署去年亦針對衞生環境欠佳、在後巷處理食物和清洗器具、堆放雜物及違法棄置廢物等情況,共發出約46 00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及作出逾4 000宗檢控。

滅蚊工作: 政府檢視落實防鼠防蚊工作進展

至於在安全性方面,電蚊拍具備雙重安全開關及安全3層防護網面設計,前後兩層均為絕緣的防護網,而中間層則是DC3000V安全高壓電網,當電源中斷,網面可在5秒消除餘電,更有效防止小童不小心啟動而誤傷。 這款捕蚊燈採用的是純物理捕蚊,機器運行時頂部會發出波長365nm的紫外光,利用蚊蟲的趨光性來吸引蚊子,而當蚊子被紫外光吸引後,機內的強大旋轉吸力便會把蚊子扯入機內殺滅。 紫外光部分採用了UV燈管,光線穩定,令誘蚊效果更突出,同時亦兼備節能環保的優點。 臺灣專家表示,依他的經驗,並不存在滅蚊燈沒用的問題,反而更極力推薦捕蚊燈滅蚊法。

產品採用超能線設計,可選米白色或卡其綠色,有別於傳統電蚊拍的設計。 這款電蚊拍重量只有411g,設計輕巧,就算長時間握着都不用怕手累。 為 提 高 公 眾 對 安 全 使 用 除 害 劑 的 關 注,漁 農 自 然 護 理 署 已 印 行 一 系 列 關 於 安 全 及 正 確 使 用 除 害 劑 的 單 張、小 冊 子 及 指 引。 市 民 可 瀏 覽 下 列 網 址 下 載 有 關 刊 物。

滅蚊工作: 地區特寫

使用時,只要將片狀蚊香或液態驅蚊液放進電蚊香機內,插上電源,產生的熱力便會令蚊香中的有效成分揮發,產生驅蚊作用。 滅蚊工作 除二氧化碳外,人類皮膚氣味中的某些成分使尋求血液的蚊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捲入式為現代常用款式,以風扇抽捲蚊蟲進入蚊袋然後經時間抽乾,最後形成乾屍最後一併打開袋子清理即可,較乾淨及不影響環境。 這款滅蚊燈通過國際CE認證,採用物理捕蚊設計,不含輻射,可確保小孩和孕婦的健康。 臺灣專家指出,蚊子振翅的能量並非來自人血,而是來自燃燒醣類。 專家建議想滅蚊的人士可自製毒糖水設下捕蚊陷阱,做法是先預備5%的糖水,糖水可加入強烈的果汁(如芭樂汁),然後再把1:100比例硼酸與水加進糖水之中,蚊子吸食後便會即場毒斃。

它們會透過抑制害蟲的中央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或破壞害蟲的主要器官等作用來消滅害蟲,因此除害劑通常亦會危害人畜的健康。 除 害 劑 施 用 者 有 責 任 確 保 他 們 採 用 正 確 及 有 效 的 方 法 使 用 除 害 劑。 工 作 守 則 為 一 套 書 面 指 引,說 明 某 特 定 行 業 的 從 業 員 應 如 何 根 據 良 好 的 工 作 守 則 作 業。 踏入春季又是蚊蟲大量滋生的時節,而接下來的7至9月更是登革熱的高峯期,因此滅蚊工作刻不容緩。

蚊子最擾人的地方在於它們防不勝防,總是趁著夜間熟睡時才大舉出沒。 因應本港錄得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召開特別會議,檢視應對此個案的即時工作和跨部門協作。 各決策局和部門嚴陣以待防蚊滅蚊,盡量減低登革熱傳播風險。

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硼酸有毒,因此應放在小朋友或寵物接觸不到的地方,避免誤食。 滅蚊工作2025 應經常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積水,並需每週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 本會收集了69款較常見的驅蚊產品,檢視產品的標籤資料,然後按成分、濃度和使用形態分類,供大家參考:【524期《選擇》月刊 69款天然/化學驅蚊產品 留意成分濃度及致敏原】。 部分聲波驅蚊器聲稱其發出介乎5,000至9,000Hz的頻率,藉以模仿雄蚊的翼拍頻率,驅趕吸血的雌蚊。 雄蚊的翼每秒鐘平均拍動約450至600次,即其頻率為450至600Hz,與這些產品聲稱的翼拍頻率有很大差異。

根據食物環境衞生署的資料顯示,在本港錄得超過70種不同的蚊子 。 本港常見的蚊種有中華按蚊、多斑按蚊、白紋伊蚊、致倦庫蚊和三帶喙庫蚊等十多種。 產品透過模擬人體散熱設計,產生360度納米仿生紫光及人體皮膚散熱,能更有效地利誘蚊蟲。 常言道「蚊飛無國界」,蚊患防治從來是全方位的工作,然而,現實卻是政府對於跨部門議題及其合作欠缺中央統籌,導致各決策局和部門各自卸責。 今次登革熱疫潮,正正為部門滅蚊政出多門敲響警號,政府必須下定決心糾正不同部門各自為政的積弊,纔可保障港人免受疫症威脅。

滅蚊工作: 【第三招:開檯燈 + 電蚊拍】

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召開第15次會議,檢視去年年底「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推出以來各部門的工作進展,以及按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及地區治理專組制訂的政策方針部署未來防治鼠患工作。 白紋伊蚊能在細小的水體中滋生,市民應做好家居防蚊及滅蚊措施,包括視察家居及附近環境、徹底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每週最少一次徹底更換花瓶的水及擦洗內壁並清倒盆栽墊碟的水,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以及在棄置的輪胎上鑽大洞。 食環署除了繼續在各區加強防治蟲鼠工作外,亦會在社會不同層面推展公眾宣傳教育,包括「清潔龍阿德」個人Facebook和Instagram專頁、以「清潔龍阿德」為主角的電視宣傳短片及海報、電臺宣傳聲帶等方式,鼓勵市民積極參與防治蟲鼠行動。 當有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殺滅成蚊,食環署會在高風險地點進行霧化處理。 食環署最近引入了一款大型超低微量噴灑器,其主要優點是可安裝於手推車上,適合於大面積範圍進行超低微量空間噴灑處理。 而噴射距離亦較現有的背負式噴灑器遠,可更有效在樹木茂盛的地點進行霧化處理,殺滅成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