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月,網店「士多」創辦人之一的凌俊傑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支持政府修例後,該店被納入「藍店」[24],網民發起罷買行動抵制[2]。 7月11日,「抵制tvb行動」專頁成立,7月下旬,LIHKG討論區出現抵制「藍店」時應同時支持「黃店」的討論,「撐黃罷藍」現象開始陸續出現,當中又以餐飲業最為明顯[23][25],例如部分曾為遊行人士提供免費飲食即被標籤為「黃店」[26]。 8月的首場三罷行動後,有網民開發「WhatsGap」地圖軟件,將曾支持三罷行動或反修例運動的食肆標籤為「黃店」,幫助「黃店」吸引「黃」顧客[3],後來亦有網民開發「良心guide」網站標記二千多家各行各業的「黃店」[27],回饋在經濟不景下仍不計成本支持反修例活動的店舖[10],除此之外也出現「黃色」的士社交羣組[8]。 到會黃店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韋森費特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認為,親中共人士一直經營「藍色經濟圈」,在文化經濟領域打壓民主派,又多次杯葛「傷害了中國人感情」的藝人或品牌,因此他們批評黃色經濟圈屬雙重標準,並以伊斯蘭金融、綠色產品與南非種族隔離時代的杯葛南非經濟運動為例,說明黃色經濟圈潛力無窮。 美國克萊門森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認為,黃色經濟圈的現象跟公平貿易相似,消費者按照其品味而選擇店舖。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在《外交家》撰文指,黃色經濟圈目前面對政府打壓和內部分歧等挑戰,但有潛力發展成全球性的生態系統,透過黃色經濟圈為香港建立一個自由於威權主義的未來,又認為中聯辦批評黃色經濟圈是指責受害人。
兩間分店,筆者都有光顧過,早陣子的午餐時段,要在朗豪坊找間餐廳,與訪問對象邊喫邊聊,想起頂層這間burger店,就決定一試。 打算跟女友之後再來,原來對方早已連另一間分店都光顧,還分享當時拍下的照片,其中一張拍低了掛在牆壁的這幾行字:「What makes you different makes 到會黃店2025 you beautiful」。 夜晚如此一個人喫著點心,沒有半點奇怪的感覺,反而很悠然自得,看看食店的四周環境,配以內心上演的小劇場,有種化身成《孤獨的美食家》裡五郎的感覺(笑)。
到會黃店: 行動
截至2019年7月,寶礦力、活色生香等10家廣告商暫緩在無綫投放廣告的計畫[91]。 黃色經濟圈(英語:yellow economic circle[1]),是指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支持者以政治取態作區分所構建的經濟圈[2]。 同時希望供應鏈減少進口中國大陸貨品[10],打破親共財團壟斷[8],故亦有評論稱之為「消費逆權」[12]或反共經濟圈[13][14][15]。 到會黃店2025 [177]《橙新聞》時事評論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朱家健認為,黃色經濟圈是「票房毒藥,難成大器」,打擊自由經濟秩序,是在借暴力來威脅「藍店」和光顧「藍店」的顧客,企圖拿下「對手」,破壞原有的經濟生態秩序,而且目的或許是在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鞏固飲食界和零售界的泛民主派票源[178]。 時任香港眾志祕書長黃之鋒認為黃色經濟圈是一個機會,讓香港改變以往倚賴大量中國大陸人士到香港消費奢侈品的消費模式[111]。 時任民主派會議召集人陳淑莊就中聯辦批評黃色經濟圈回應指,中聯辦連香港人光顧何間餐廳都要管是「過了位」,又認為中聯辦在黃色經濟圈概念出現多時後才批評是「要為建制派在九月立法會選舉造勢」[12]。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認為黃色經濟圈只會令市民受損,長遠未能運作下去[157]。 到會黃店 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認為黃色經濟圈是「政治打壓」,想趕絕親建制派的支持者[158]。 自由黨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認為消費者有選擇權,但不應破壞其他立場的商戶[110],但他亦表示未見過以政治理念掛帥去維持飲食業的生意有成功例子,又質疑有「黃店」大排長龍可以是「假象」[159]。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批評有人炒作「黃色經濟圈」,認為連沒有表態的商戶也受到排擠是「剝奪香港的言論自由及經商自由」[160],又在立法會會議上形容「黃色經濟學」為「蠢人經濟學」、「傻人經濟學」[161]。
到會黃店: 太子-鈺華堂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周春玲在《文匯報》撰文,認為黃色經濟圈不是經濟學上真正意義的「經濟圈」理論,而是用「經濟」詞彙包裝的政治運動,動搖不了大型資本和華資企業的根基,卻會傷害中小企業,導致新一波的失業潮,並會摧毀香港經濟[164],又批評黃色經濟圈是企圖藉經濟活動延續暴亂及與「中央決戰」,是「經濟港獨」[165]。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指黃色經濟圈「理論上不存在」[166],又曾呼籲民眾舉報違規「黃店」,「依法裝修黃店」,例如涉嫌違反消防條例、衛生條例、排汚條例等情況出現時,應該找政府部門跟進,或者找當區的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跟進[167][168]。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胡曉明認為需盡快推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將外國勢力、黃色經濟圈和港獨分子連根拔起」[169]。
- 夜晚如此一個人喫著點心,沒有半點奇怪的感覺,反而很悠然自得,看看食店的四周環境,配以內心上演的小劇場,有種化身成《孤獨的美食家》裡五郎的感覺(笑)。
- 在10月26日「爆買日」當日,吉野家在旺角豉油街分店午飯時間只有數人光顧,而優品360旺角彌敦道分店更因沒有顧客而出現職員聊天的情境[110]。
-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周春玲在《文匯報》撰文,認為黃色經濟圈不是經濟學上真正意義的「經濟圈」理論,而是用「經濟」詞彙包裝的政治運動,動搖不了大型資本和華資企業的根基,卻會傷害中小企業,導致新一波的失業潮,並會摧毀香港經濟[164],又批評黃色經濟圈是企圖藉經濟活動延續暴亂及與「中央決戰」,是「經濟港獨」[165]。
- 根據《明報》在2020年元旦遊行中進行的調查,93.6%受訪者表示會參與黃色經濟圈,形式包括光顧「黃店」或抵制「藍店」[16][17]。
- 《眾新聞》主筆楊健興認為疫情下遊客數字大幅下跌,民間推出黃色經濟圈乃是「社會自救、鼓勵消費」,質問「如何違反自由市場規律」;又指5月1日未有出現親中報章預告的「黑暴」,只有「黃店」排長龍的熱鬧場面,故認為宣傳機器因此唯有「轉移目標,攻擊黃色經濟圈」[145]。
- 坊間亦因此衍生出相應的搵食App和地圖,讓大家能更方便、快捷找到心水黃藍食店。
中聯辦在2020年「五一黃金週」期間發表聲明,指「黃色經濟圈」「罔顧自由市場規則」、「人為製造撕裂」、「是一種政治綁架經濟的政治攬炒」。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委員周春玲在《文匯報》撰文,認為黃色經濟圈不是經濟學上真正意義的「經濟圈」理論,而是用「經濟」詞彙包裝的政治運動,動搖不了大型資本和華資企業的根基,卻會傷害中小企業,導致新一波的失業潮,並會摧毀香港經濟,又批評黃色經濟圈是企圖藉經濟活動延續暴亂及與「中央決戰」,是「經濟港獨」。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指黃色經濟圈「理論上不存在」,又曾呼籲民眾舉報違規「黃店」,「依法裝修黃店」,例如涉嫌違反消防條例、衛生條例、排汚條例等情況出現時,應該找政府部門跟進,或者找當區的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跟進。 港區人大代表胡曉明認為需盡快推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將外國勢力、黃色經濟圈和港獨分子連根拔起」。 發起「五一黃金週」的團體估計營業額超過一億港元,參與人數超過四十萬人[114]。
到會黃店: 選擇適合你的到會
2019年10月10日雙十節當日,有網民發起「全民黃店感謝日」,鼓勵到「黃店」消費[47],各區「黃店」出現人龍[48]。 同月26日,亦有網民發起「爆買黃店日」活動,呼籲到全港十八區「黃店」消費購物,當日龍門冰室、饗車仔麵和番茄師兄等「黃店」門外均有支持者排隊光顧[49]。 正在等候購買外賣的黃先生夫婦指,他們本身都需要買外賣,加上亦有意支持「黃店」,所以排隊等候外賣。 黃先生表示,留意到傳媒有關「天馬行動」的報道,聽聞或與暴力有關,但留意不清楚行動是否真確,強調光顧「黃店」與「天馬行動」無關。 但也有部分「藍店」情況較理想,如親建制派支持者楊明有份投資的店舖「燉」雖因楊高調撐警而引發網民罷食,但同時也有大批「藍絲」支持[123],《香港01》更在1月7日報導其店舖門庭若市的盛況,楊明入店時更有食客歡呼打氣[124],及後《蘋果日報》報導則指當日盛況僅是因為店方派發50元現金券而造成[125]。
由於五一黃金週的「五一」與運動口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不謀而合[56],而「黃金週」的「黃」又和「黃店」吻合,故有團體發起在2020年五一黃金週期間「懲罰」(即光顧)黃店的「五一黃金週」活動[57]。 五一黃金週期間,「香城Online」、「香港良心guide」、民間記者會等團體聯合發起黃金週支援黃店計劃[23],連續一星期透過購物支持黃色經濟圈[58],也希望支援受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的本地商家[59],該計劃有超過2,300個商戶參與[60],參與人士超過四十萬[57]。 有「黃店」表示只要消費者在「五一黃金週」內高舉五一手勢,或叫出運動口號[57],便可獲得優惠折扣[61]。 因應政府在2020年取消香港年宵市場乾貨攤位,有網民在2019年11月起開始計畫在農曆新年期間於香港多區舉辦「和你宵」,呼籲杯葛政府舉辦的年宵市場[50],同時希望透過參與私人自辦的年宵市場讓「黃店」得而宣傳產品或服務,同時為經濟困難或需要工作機會的運動支持者,擴大黃色經濟圈影響力[51]。 然而,香港政府拒絕批出場地供部分「和你宵」活動使用,令黃埔的「和你宵」活動被逼更改形式舉辦[52],而原定在葵涌邨平臺舉行的「和你宵」也被民建聯成員組成的「議會監察」稱宣傳海報展示「連豬」,被房屋署要求取消活動[53]。
到會黃店: 旺角-旺角88
「藍店」方面,在運動早期已被列為「藍店」的網店「士多」[24],其對手HKTVmall股價在事件發生後半個月升幅達45%,有專欄評論認為此次罷買行動令「士多」客源及訂單量轉投HKTVmall[116]。 在10月26日「爆買日」當日,吉野家在旺角豉油街分店午飯時間只有數人光顧,而優品360旺角彌敦道分店更因沒有顧客而出現職員聊天的情境[110]。 在2020年「五一黃金週」期間,被標籤為「藍店」的潮苑餐廳稱附近大學生不來光顧,但否認該店為「藍店」,主張沒有政治立場[117]。
到會黃店: 香港到會推介第三位: 到會家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認為黃色經濟圈是「暴徒用於分化市民的『圈套』」,又稱「如果一盤很好的生意只是因為老闆的個人政治取向就被杯葛,不能繼續下去是十分可惜的」[162]。 到會黃店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認為黃色經濟圈只會令市民受損,長遠未能運作下去。 立法會建制派議員陳健波認為黃色經濟圈是「政治打壓」,想趕絕親建制派的支持者。 自由黨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認為消費者有選擇權,但不應破壞其他立場的商戶,但他亦表示未見過以政治理念掛帥去維持飲食業的生意有成功例子,又質疑有「黃店」大排長龍可以是「假象」。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批評有人炒作「黃色經濟圈」,認為連沒有表態的商戶也受到排擠是「剝奪香港的言論自由及經商自由」,又在立法會會議上形容「黃色經濟學」為「蠢人經濟學」、「傻人經濟學」。
到會黃店: 旺角-雞蛋屋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學院經濟系副教授曾國平認為,即使坊間對店舖標籤「黃藍」立場,但店員和幕後老闆的立場可能相反,容易造成誤判[170]。 黃捷接著說,在地的民代不會不知道,前鎮漁港的升級,不只保障漁民,更是全臺灣受益。 到會黃店2025 黃捷認為遊淑慧、徐巧芯、洪孟楷等人,為了救自己在臺北的選情,胡亂開火、與高雄人站在對立面,還忙當豬隊友,陷自家的高雄立委候選人於不義。 到會黃店 今(2)日高雄市議員黃捷在臉書中發布貼文,表示「臺北的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拿前鎮漁港翻新大做文章,我就問一句,為何高雄的國民黨立委候選人都惦惦不敢講話?國民黨對前鎮漁港這麼有意見,就請李明璇、李眉蓁、陳美雅這些立委候選人出來發表」。 因應疫情持續,政府要求餐飲處所遵從《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包括桌子之間最少有1.5米距離或設有隔板,違規者最高可被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 同行友人茹素,選擇了素食牛油果漢堡,不喫肉的朋友若在晚餐時段前來,也推介這裡的「未來素食牛肉漢堡」。
到會黃店: 五一黃金周|多區「黃店」食肆現人龍 食客:不知有「天馬行動」
同為香港大學的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指黃色經濟圈是「由消費者運用自己的消費權」,自由決定在何處消費,乃「資本主義的精神」[142]。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副主任黃偉豪指,黃色經濟圈的出現是為了要抗衡和消除由「藍色經濟圈或紅色經濟圈所帶來的惡」,如航空公司和銀行等商業機構在反修例運動期間,辭退參與示威活動的員工或拒絕向他們提供服務。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認為,消費者有自由選擇價值觀相近的店舖,達致「最大效益」,商戶則作為宣傳迎合去賺錢,以政治包裝的營商行為與主張環保的產品相類似,相反有些商戶不敢在某些報章刊登廣告、有公司要求員工噤聲等更值得令人關心。 到會黃店2025 到會黃店 同為香港大學的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指黃色經濟圈是「由消費者運用自己的消費權」,自由決定在何處消費,乃「資本主義的精神」。
到會黃店: 旺角-一日三餐
今日(1日)開始五一黃金周,有網民發起「屬於香港人的黃金周」,呼籲市民光顧「黃店」,支持「黃色經濟圈」。 Telegram羣組「香城Online」亦於今日發起「天馬行動」,下午公佈行動細節時稱,「天馬行動」的目的其實是「進攻黃店」,振興黃色經濟圈。 多名泛民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亦嚮應號召,到「黃店」支持及消費,眾志祕書長黃之鋒指,以往的五一黃金週主要是大量中國人到香港消費奢侈品,認為這種消費模式對香港並不健康,需要利用現在的機會作出改變。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則到牛頭角其中一間「黃店」中菜館擔任「一日店員」,以示支持。 《香港01》記者走訪西營盤視察,於下午一時許,未見「黃店」有大排長龍的情況,有市民表示見到網上行動呼籲多支持黃店,故今日是刻意到來光顧。 到下午三時許,記者走訪深水埗「黃店」茶餐廳,則見門外多人大排長龍,惟有輪候食客不知今日有「天馬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