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小編就來介紹睡袋的選購要點與推薦款式,畢竟露宿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睡好睡暖、有良好的睡眠品質也是很最重要的,隔纔能有好心情與好力繼續下一個行程。 法國戶外露營野餐刀具牌子 Opinel,由於獨特的外型與安全專利的旋轉固定鎖,成為露營人士戶外料理的愛用工具,而由於能夠摺疊,能做到輕量化及體積小,並且不用特別用收納盒另外收好,十分方便攜帶,手柄的部分更有不同的木材選擇,適合不同人士的喜好。 Decathlon 迪卡儂的戶外用品類型廣泛,由服裝、 行山鞋、運動器材到露營裝備都齊全,而露營產品亦十分齊備,由一二人的帳篷,到大至 8 人的款式都有出售,算是 CP 值很高的品牌。 最後,要將所有露營用品揹上營地,當然要一個實用背囊! 本地露營,一般5L-10L左右的背囊便非常足夠,當然大家要按人頭、所需物品的數量而挑選合適背囊,寧選可用更大容量的背囊,亦不宜手提額外物品,應令身手更靈活,步行時更安全。 Patagonia設計了高性能背囊,這款Arbor Classic揹包由再生帆布製成,並經過特殊的防水處理,而前袋則可將必需品,放在手邊固的頂部手柄使您可以攜帶最大的容量,容量不算大但勝在輕巧。

  • 除非有難聞的氣味或被嚴重污染,否則無需特別清潔帳篷。
  • Herschel Supply Co的Barlow背囊由結實的多比尼龍製成,並配有許多口袋,可容納水壺,筆記本電腦和鑰匙。
  • 應按個人需要選擇合適的容量,一般容量為30升或以下的背囊較適合日常使用,較大容量的背囊通常較重,或更適合於露營數天或外遊時使用。
  • 在沒有那麼低溫的露營地點,以及睡覺有習慣翻身的人,建議可以選擇這一款信封型的睡袋,舒適溫度為15°C~20°C、極限溫度為8°C,睡袋的重量非常輕,收納壓縮後的效果可縮小到30x14cm,非常便於攜帶。
  • 品牌將生活融入露營,將自然融入生活,帳蓬的設計充份體現日本的山系美學,每處裝飾都富有巧思,彷彿走進山中溫馨小屋。
  • 營地設備齊全,設有男女獨立的洗手間、24小時熱水供應的浴室、洗滌區域、共享雪櫃等,毋須擔心日常生活設備問題。

有人說要把興趣當成工作,你必需要很喜歡這個興趣纔行,全職設計師Tallis就因為太喜歡行山露營,才成立了山道具網店,吸納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山友,最近更在新蒲崗開設了實體店,讓山友有個地方可以談裝備分享心得。 對於新手而言,建議可使用最常用的「A字型」與「蒙古型」露營帳幕,「蒙古型」帳幕容易搭建,帳幕質地通常用尼龍製作,加上防水防風,較穩固耐用,適宜新手使用。 此外,選擇帳幕亦須注意露營季節,春、夏季節就要注意帳幕的透氣設計,例如蚊網、小窗口的內帳;相反秋冬季則講求保暖,尼龍、沒有窗口的帳幕反而更加防風保暖。 營柱方面,纖維、鋁質材質同樣重要,輕身之餘,強韌度十足,較鐵製的輕許多,揹上山亦不用叫苦連天。 應按個人需要選擇合適的容量,一般容量為30升或以下的背囊較適合日常使用,較大容量的背囊通常較重,或更適合於露營數天或外遊時使用。 如背囊提供尺碼,通常是按用戶的上半身長度或胸圍分碼,選購時最好親身試用。

露營背囊推介: 登山健行健行揹包 Escape NH500

備註:新冠肺炎疫情關係,政府的指定露營地點仍然關閉,大家在設施重開之前可以先計劃,為自己的第一次做好準備。 若閣下比較講究,不想坐在地下或大石上進食及休息,最好帶埋摺疊小櫈及小桌子,方便休息之餘又坐得舒服,建議大家可選購鋁質、可摺疊櫈仔,太重或太大件始終不太方便。 露營背囊推介2025 東龍島以懸崖絕壁聞名,還有香港罕見的海蝕洞 – 肚濟洞。

除了保暖與價格之外,材質還會影響到睡袋的重量,羽絨材質的睡袋一定是最輕的(同樣的保暖溫度考量下),羽絨部分還區分為鴨絨及鵝絨,鵝絨好過於鴨絨(有的廠牌會稱之為水鳥羽絨)。 睡袋保養部分,羽絨材質的睡袋會比較麻煩,不能隨意洗滌。 除了上述兩款常見的睡袋種類之外,還有一款比較特殊的就是斗篷型、或稱之為戶外便攜穿蓋兩用的睡袋,簡單的說就像是一件大大的連身衣褲一樣,把睡袋穿在身上,睡覺時可以自由活動雙手雙腳,要怎麼翻身都無所謂,睡醒了也不必脫下就可以立刻行走或活動,冬天在家追劇或戶外露營都蠻適合的。 「森之谷」佔地超過5萬呎,設有多個不同營區,你可以選擇在喜愛的營區露營。

露營背囊推介: 登山睡袋推薦3:【PolarStar 桃源戶外】臺灣製 600g 羽絨睡袋 P9332 JIS 70/30(露營 登山 戶外 度假打工 揹包客)

在東龍島露營,夜幕降臨前還可以環島遊,探索大自然奇觀。 露營背囊推介2025 位於長洲西南角的西園,提供各個具特色露營場地,有印第安、南非、蒙古包、圓拱屋等營區,絕對帶給你一番露營新體會。 我們Naturehike 帳篷有防水層,代表著外部織物都塗有我們高品質聚氨酯防水塗層,並且接縫都一樣是防水的。 露營背囊推介2025 而“mm”指的是毫米,並與一個數字配對,以表示塗層防水程度測量值。

另顏色鮮艷,以及印有反光線條圖案的款式,可讓人更易看到。 露營背囊推介2025 露營背囊推介2025 FORCLAZ:是長途遠足 (又稱多日徒步, Trekking/Backpacking) 品牌,其行山揹包設計更加專業,適合多日和長途徒步旅行。 Travel揹包系列,內有多個層隔,和可上鎖拉鍊,方面攜帶不同物品用手提行李或寄倉行李方式載坐飛機旅遊。 QUECHUA:其行山揹包設計簡潔實用,適合日常的輕量行山遠足或旅行。 主要特點是容量大,重量輕,有多個口袋和附件點,並且具有良好的舒適度。

露營背囊推介: NatureHike 時尚單肩防水袋 (NH20FSB 沙灘揹包乾濕分離防水袋 游泳手機收納袋 – 黑色

以下 ReUbird 小編將為你推介 14 個香港露營好去處,包括特色付費營地及郊外自助露營。 不妨趁着假日遠離都市繁囂,到大自然感受與別不同的日與夜。 本港免費露營地點由漁護署及康文署分別管理,漁護署轄下共有41個營地,康文署則管理2個露營營地。 記者整理5個適合新手的露營營地,地勢平坦,難度較低,交通較方便,最重要有標準洗手間及浴室,輕鬆解決露營最怕的衛生問題,適合第一次露營的朋友。

  • 例如,1500mm塗層可以承受 1500 毫米的水柱超過一分鐘,然後有機會有一滴水會穿過織物。
  • SIMOND:是攀石、攀登和冰川品牌,其行山揹包設計更加專業和個性化,適合攀登和冰川。
  • 新手選擇帳篷時,除了要考慮使用人數、露營方式、帳篷種類外,還要考慮帳篷是否容易搭建,否則辛苦到達營地後,得物無所用。
  • 營地一共有3款特色營舍可供選擇,分別是帆船營、部落營和星空營。
  • 很多人都以為露營背囊就需將重物放在底層讓背囊「站得穩」,其實這觀念是錯的。
  • 這款背囊產自越南,附設雨擋,雖然標示容量30升,但測試結果指,其實際容量可達40升。
  • 若嫌懶人包裝備不夠,也可依個人要求再逐項增加,落柯打後,專人把裝備送到指定地點,輕鬆簡單就可以齊裝出發,不需要煩惱籌備露營裝備,非常方便。
  • 睡袋錶層具防潑水設計,此睡袋的長度適合身高185公分以下的人使用。

例如,1500mm塗層可以承受 1500 露營背囊推介 毫米的水柱超過一分鐘,然後有機會有一滴水會穿過織物。 適合一家四口到可泊車付費營地,有齊營帳、充氣睡墊、電動氣泵、營錘、營燈、煎鍋+湯鍋+水煲及GAS爐。

露營背囊推介: L 登山健行相機揹包 NH Explorer

Mountain Safety Research (MSR) 於 1969 年在美國創立的露營用品品牌,是無數的專業遠徵隊、登山者的愛牌,由於產品以安全見稱,所以很多時會見到極地露營者使用 MSR 的產品。 建議以輕便為主,露營的炊具要按人頭、食量需要,通常都用戶外燃氣或卡式氣罐,煎pan及鍋都足以應付,有些營友再講究一點更會帶備水煲 、咖啡壺,但要衡量自己體能是否能應付沉重的炊具。 Herschel Supply Co的Barlow背囊由結實的多比尼龍製成,並配有許多口袋,可容納水壺,筆記本電腦和鑰匙。 它還採用防水處理塗層,並配有防撕雨罩,您可以將其存放在單獨的拉鍊隔層中。

露營背囊推介: GAETHERP85 美國 Osprey Aether Plus 85L 背囊 Backpack…

韓國戶外露營用品 Snowline,產品以帳篷、露營戶外桌、輕便捲收椅子為主,其中的露營戶外桌最為出色,以超輕碳纖桿及強化鋁製面板為主要物料,重量輕、體積小,並且堅固耐污耐熱。 露營背囊推介2025 曾登上珠穆朗瑪峯的山藝教練盧澤琛(琛sir)表示,除了糧水,還有一些基本裝備,包括:頭燈,地圖、指南針、風褸、太陽帽、太陽眼鏡、急救包、求生氈、哨子、手提電話及後備衣物等,雖然裝備不少,但加起來體積不會很大。 基本上,10多公里稍長時間完成的路程,可選20至30公升左右,視乎路程難度及有否補給點等。

露營背囊推介: 青少年 15L 揹包 MH300 紅色

睡袋更是必要的露營item,春夏季宜用薄身睡袋;冬天選用睡袋時,最好注意保溫限制,在香港露營的話,一般可抵抗0-5度已足夠,如果你是怕冷一族,就要根據自己需要,選購可應付零度以下的睡袋了。 Salomon的黑色Trailblazer 20背囊是百搭款式,帶有大主隔層。 露營背囊推介2025 它採用輕巧的防撕裂工藝製成,配有可調節的肩帶和柔軟的蜂窩狀網狀襯墊,並配有多個防滑袋和拉鍊袋,並在正面印有白色Logo。

露營背囊推介: 野外煮食須知!

由肩帶同腰帶組成,一個好嘅負重系統,可以將重量分散到腰同埋身體,令到肩膀受壓減少,行起上黎會更舒服,不過往往有負重系統嘅揹包,重量上係比一般高,所以自己選擇。 如果是在帳篷內使用,可以展開來當成棉被使用、也可直接穿在身上,但是下半身還是需要穿著禦寒的褲子為佳。 睡袋的材質有許多種,除了會影響保暖效果及後續的保養方式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商品的價格。 羽絨材質的保暖程度最佳,其次為人造纖維與棉質(壓克力棉),當然價格也是羽絨材質的最高、棉質材質的最低。

露營背囊推介: 露營裝備|專家教買背囊6大要點 生得矮要點揀?附新手背囊推介

在冬天時,不妨選一個容量稍大約30公升的背囊,「因出門時大家都會穿上外套,上山後開始覺得熱,除下外套便可放入背囊」。 SIMOND:是攀石、攀登和冰川品牌,其行山揹包設計更加專業和個性化,適合攀登和冰川。 主要特點是擁有更多的附件點,可以攜帶攀登和冰川裝備。 一樣是屬於蛹型種類的睡袋,價格比臺灣製造的便宜許多,不過這還不是最主要的重點,重點在於這一款睡袋的極限溫度規格可達-10°C,嚴寒的天氣也不用擔心。 睡袋介紹稱其為木乃伊式的睡袋,舒適溫度的規格為0°C,內層使用的材質為保暖棉(300g/m2高科技中空纖維)。 臺灣的露營風已經興起好多年,而且似乎還沒有退燒的情況,觀星、賞螢、看海,甚至露營車或豪華露營的資訊非常的多。

露營背囊推介: 野外照明要用頭燈

睡袋的種類還蠻多種形式或形狀的,傳統的類型就是長方形、或簡稱信封型睡袋,優點為睡袋的內部空間比較大,適合睡覺時經常翻身的人使用,有些信封型睡袋的同一款式會有可連接的設計,簡單的說~就是可以把兩個睡袋組合成一個大睡袋,非常適閤家庭或情侶使用。 但是信封型的睡袋也不是沒有缺點,保暖或收納的便利性可能就沒有蛹型的好。 季季長賣長斷山系服裝TNF,剛推出全新秋冬女生系列,專為亞洲女性設計版型剪裁的戶外服,採用品牌自主研發生產的科技面料,具有山系服的專業功能性外,也有加入日常生活所需的細節,穿戴上身細節做到十足,粉色風褸極Girly,價錢親民。 不少新手會認為裝備毋需太專業,例如天幕,就看似可有可冇一樣!

露營背囊推介: Naturehike 便攜大容量旅行單肩包 (NH20BB – 黑色 X-pac防水面料 手提包 – 黑

星園的星空帳幕,改良自法國設計師Pierre Stephane Dumas的設計,希望以花園的概念,提供一個沒有光污染的環境,讓漫天星光呈現眼前。 除非有難聞的氣味或被嚴重污染,否則無需特別清潔帳篷。 露營背囊推介 要進行更深層清潔,請搭好帳篷並用溫水、海綿和溫和的非洗滌劑肥皂手洗。 請勿使用洗碗液、洗滌劑、漂白劑、預浸泡溶液或去污劑,以免防水塗層破損。 記得切勿乾洗或機洗帳篷,這些方法會去除帳篷上防水塗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