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福德宮雖然比起一般廟宇小,但裝飾絕不馬虎,神像、浮雕及字皆造工細緻。 長期沒入雲霧之中的大帽山急然露半邊面,隨後再次消失。 蠔殼山 於凹頭有一座簡陋小廟可與未修建前的蠔殼山山頂小廟比擬,每次踩單車經過皆有留意,卻多被行山人士所錯過。 東望可見青朗公路和錦上路站,還有疇田片片的高埔村。 蠔殼山 降至山坳,有一水務署之水井,六年前於此地大休,望水井背景乾淨,今樹高枝繁,已是兩個景象。

經過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附近時,行人路收窄加上不時有人騎單車,小心留意路面情況。 蠔殼山2025 經過東成裏巴士站後,留意右面有一個混凝土物體,旁邊為登山入口。 朋友主動相約週日行山,條件是下午3點後出發兼6點前落山,實在考驗搞手。

蠔殼山: 菠蘿山行山路線-港版大峽谷飽覽下白泥睇日落|香港新手行山路線

思前想後,元朗149米高的蠔殼山是理想的答案,周圍沒有高樓大廈、視野廣闊難度又不高,有齊頭燈、行山鞋、保護衣物就享受到完美燒天日落。 大家可以考慮在大欖隧道轉車站起步,經大欖湧郊遊徑上井坑山,是不規則石級及山路。 山徑不是官方鋪設,不時有鐵枝露出及高低不平,少行人的可放慢腳步,不用心急登山。 沿鐵絲網邊而上,中段有一些樓級或碎石路,不算太好行,勝在距離短。 蠔殼山不設補給,如欣賞日落要帶齊水、頭燈、保暖衣物、建議穿長褲。 跑遊元朗蠔殼山,下山後走石塘村車路,沿途經過朗山小築、蓮華寺等建築物,路旁有一間土地廟,廟外貼有對聯:「心田種德;福地安居」,廟內供奉數塊石頭。

  • 隨之往電纜塔方向繼續前行至井坑山,路段亦與剛才從蠔殼山前往掌牛山雷同,同樣須小心有不少泥石,但路程長度則較短。
  • 蠔殼山位於新界元朗,與掌牛山相連,是一座高度149米的小山。
  • 蠔殼山山頂除了有標高柱外,最大特色是有一座設太陽能發電亮燈及播放經樂的小福德宮。
  • 這一次介紹的「元朗三山連走」——蠔殼山、掌牛山及井坑山——其難易度正正可以因為上山的起步點而大不同。
  • 同為農歷新年的半日閒遊,與六年前相近的行程相比,青山猶在,人事物卻大幅變遷。

前往菠蘿山行山,可以先坐西鐵到兆康站,然後乘輕鐵505號到良景站。 沿路上山,雖然是斜路,但都是寬闊的石屎路,途經菠蘿山涼亭。 蠔殼山2025 續登,接大欖湧郊遊徑,可望見不遠處的白水嶺峯頂,風化的山脊成為路徑,兩旁長滿雌雄毯果的馬尾松。

蠔殼山: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是次路線建議由元朗站出發,沿著連綿山脊行走,約莫兩個半小時便可以在錦上路下山,路程會較為輕鬆順暢。 從元朗站H出口旁的樓梯下達行人路,沿青山公路元朗段往博愛醫院,再翻越天橋(圖1)前往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經過中學繼續前行走過楊屋村巴士站後,留意右方草叢會有一條明顯的上山路徑(圖2),此為正式的起點。 由巴士站上山大約十分鐘經鐵絲網,到達開揚位置,左面南生圍、雞公嶺與西鐵線,與右面十八鄉村屋農田形成新舊對比。 不用急於攻頂,中途有一兩個打卡位值得一看,但空間不大注意安全。 蠔殼山四周圍沒有高樓大廈,只要好天日落時必定有收穫。

在蠔殼山山頂測量柱附近逗留,一面為陸續前來的長跑參賽者打氣,同時欣賞元朗錦田的幽美風光,值得再到此一遊。 在山頂附近,注意到地上有些塌下的地洞,其實是蠔殼山上的戰壕,下次要帶定自拍桿,把相機伸探到洞口裡拍攝戰壕裡的狀況。 繼續往上走,在山上可望到南生圍至甩洲濕地一帶,這裡是唯一沒有高樓大廈的地方,可以看到南生圍的魚塘,盡頭是深圳市的樓宇。 稍休片刻,沿著山脊清晰鮮明的路徑先落後上約一小時便可到達掌牛山,路況時有高及半身的草叢,時為碎沙泥石路,建議穿著抓地力強的行山鞋或帶備行山手套,必要時亦可手腳並用扶攀上行斜坡。

蠔殼山: 蠔殼山頂的小廟

下望能窺見大欖隧道元朗的出入口,後方便是河背坑水塘以下的兩段(引水道以下及引水道至水塘段)。 山徑漸進入疏落的植林帶,不經四排石山 290 米之測量墩,惟離主徑不遠。 還記得第一次走大欖湧郊遊徑已經留意到上引至掌牛山的山徑,印象中當這條山徑滿佈浮沙碎石。 蠔殼山 去年保衛郊野公園活動在大欖湧郊遊徑舉辦,在活動中跟遇上的朋友談起這座山,促成了這次旅程。 遊者可選擇由凹頭青山公路元朗段從北面山徑上攀至蠔殼山,或經大欖湧郊遊徑轉接支徑或由崇山新村先登掌牛山,再續遊蠔殼山。 另外,菠蘿山以西亦設有舊軍車路,途中會經過良田坳,可由良景邨經青山操炮區步行到白泥一帶。

  • 山徑漸進入疏落的植林帶,不經四排石山 290 米之測量墩,惟離主徑不遠。
  • 朋友主動相約週日行山,條件是下午3點後出發兼6點前落山,實在考驗搞手。
  • 夏季酷熱、冬季煙霞,香港風景攝影就是如此的矛盾。
  • 一條行山路線的難度,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當日的天氣、生理及心理質素,還有上山起點的選擇等。
  • 在蠔殼山山頂可遠眺雞公嶺、大刀屻、大帽山,飽覽元朗市中心、南生圍、石塘村、高埔村、錦田等地,視野極為遼闊。
  • 遊者可選擇由凹頭青山公路元朗段從北面山徑上攀至蠔殼山,或經大欖湧郊遊徑轉接支徑或由崇山新村先登掌牛山,再續遊蠔殼山。

海拔高度220米的掌牛山擁有一片小平原,依稀可見保有梯田地形,此因這裡昔日是養牛農耕的山嶺,站在標高柱可再次望到在蠔殼山所見的錦田風光。 抵井坑山山頂之涼亭,繼行不久路即分叉,直去為郊遊徑路線,迂迴下降至大欖隧道轉車站;西北坡之山徑亦急降井坑山與掌牛山之間的山坳,可西降祟山新村。 同為農歷新年的半日閒遊,與六年前相近的行程相比,青山猶在,人事物卻大幅變遷。

蠔殼山: 【元朗】挑戰山路 – 蠔殼山

登/落山路段不算輕鬆,幸好距離極短,最重要是穿有咬地力的行山鞋及帶有電的頭燈。 蠔殼山沒有補給,帶齊水、頭燈、保護衣物、穿長褲,有需要在商場去廁所後出發。 於元朗形點I(YOHO MALL I)沿青山公路元朗段往博愛醫院方向行。 從大欖隧道收費站開步,在青朗公路與八鄉路的交界處的水泥小徑上行,接大欖郊遊徑(由大欖郊遊徑C6400起點起步亦可),遇上支徑靠左(右方山徑可通往錦上路港鐵站)續沿郊遊徑上升至標距柱C6404前的分岔口。

蠔殼山: 香港動漫節2023:【動漫節首賣週邊+6大福袋!咒術迴戰+我推的孩子+鏈鋸人+水星的魔女】

蠔殼山當風而且蚊蟲不少,如果要等日落先做好防蚊及帶保暖衣物。 大概25分鐘一直上攀的路程,便可到達海拔高度149米的蠔殼山,沿途兩旁亦會經過一些舊時的戰壕遺址(圖5)。 在蠔殼山山頂可遠眺雞公嶺、大刀屻、大帽山,飽覽元朗市中心、南生圍、石塘村、高埔村、錦田等地,視野極為遼闊。 一條行山路線的難度,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當日的天氣、生理及心理質素,還有上山起點的選擇等。 蠔殼山2025 這一次介紹的「元朗三山連走」——蠔殼山、掌牛山及井坑山——其難易度正正可以因為上山的起步點而大不同。 如果想輕鬆短程行山的朋友,可以選擇從元朗出發,最後於錦上路或大欖隧道收費站離開;如果想挑戰體能的朋友,則可反轉以錦上路或大欖隧道收費站作為起點,把終點站設為元朗,難度較前者為高。

蠔殼山: [90後本土遊] 蠔殼山 掌牛山

細心留意周邊更會發現井坑山短小的標高柱,以及羊羣在喫草,甚有一種身處外國草原的感覺。 放棄往錦田河,決定沿著參賽者的山路逆行而上,山路兩旁的樹枝上綁有紅帶,是有心人提示山路的方向,沿途經過前元朗公立中學外圍的鐵絲網,離開樹林繼續登山,整個元朗景色頓時進入眼簾。 隨之往電纜塔方向繼續前行至井坑山,路段亦與剛才從蠔殼山前往掌牛山雷同,同樣須小心有不少泥石,但路程長度則較短。 中途有一右行分支路可下行至八鄉,若續行至井坑山須往左方沿山脊前行,途經配水庫切勿下行,應續往上山方向便會到達井坑山。

蠔殼山: 途經大㰖湧郊遊徑 到達四排石山

離開大欖湧郊遊徑進入元荃古道, 到達古道末端 就進入南坑排, 這裏是一個小村落, 兩旁都興建了不少房屋,繼續沿石屎路直走到達元朗公路完成旅程。 落山看見一條石屎路,可從旁邊鐡絲網經過,繼續沿山徑上,正式連接上大㰖湧郊遊徑,踏上四排石山,這𥚃風景優美,路徑簡單易行,雖然稍有上落坡幅,但沿途有青山綠草相伴,倍覺步履輕快。 很快便見到鐡絲龬,沿鐵絲網邊一直上,不久遇上驟雨, 蠔殼山 稍作休息整理裝備之後繼續上路, 很快便到達蠔殼山,雖然只有149米,但觀景開掦,標高柱旁還有一座小神壇,有佛樂播放。

蠔殼山: 井坑 • 掌牛 • 蠔殼山

山頂可見數個月前被火燒過的痕跡,在此呼籲多次拜山時不要留火種。 蠔殼山視野開揚,不少人會沿路繼續前行往掌牛山及井坑山,筆者就要與時間緊湊的朋友拍照,因此留在蠔殼山上欣賞元朗的平原。 從另一個角度看雞公嶺又是另一番感覺,當天還見到飛機升空。 大約十分鐘經過鐵絲網到達開揚位置,左面山勢明顯的雞公嶺,旁邊有南生圍,遠一點大刀屻,右手面一片平原,遠方是公庵山。 上山途中有數個安全的打卡位,亦有幾個坑洞需要提神。

蠔殼山: 菠蘿山

在海拔高度235米的井坑山視野再看一遍雞公嶺及錦田美景,實是心曠神怡,這裡更有一處紅土小峽谷,貌似屯門的菠蘿山。 穿過電塔,未幾已是標高220 米的掌牛山測量墩。 蠔殼山 桂角山下的錦田、蠔殼山旁新建的朗善邨,還有十八鄉路將元朗市中心與鄉郊劃分的界線,拔地而起的高樓,元朗、天水圍、洪水橋三處住宅羣集,構成香港最大平原的異景。 由路口上登慢行廿多分鐘可到蠔殼山頂,上面設三角測量站,旁邊有人設小廟一間。

蠔殼山: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自小體能已劣於他人,越野長跑離我很遠,上山多走兩步也要休息。 怎料到憑著影靚相的拼勁,數年之間就這樣走遍了香港的山頭。 夏季酷熱、冬季煙霞,香港風景攝影就是如此的矛盾。 今天由錦上路站起步,行約40分鐘至井坑山,再走約1小時至掌牛山,多走約50分鐘至蠔殼山,最後下山花約25分鐘。 蠔殼山位於新界元朗,與掌牛山相連,是一座高度149米的小山。 山上建有一座迷你小廟,戰壕處處,而且四周景觀開揚,可遠眺雞公嶺至大帽山的風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