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內來自香港市場收益按年增加91.1%至6.275億元,佔總收益78.3%,主要由於客戶平均消增加及來自醫療健康服務的持續強勁增長的貢獻所致。 鴻興刷指由於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導致供應鏈和物流市場波動,營運成本上升,影響集團營運表現。 收息股推薦 除了社交距離及人流往來限製造成勞工短缺外,集團還面對紙價飆升、政府停止於2020年間發放的一次性疫情相關補貼、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影響,引致年內溢利下跌。

所謂利差就是「銀行貸給客戶的利息收入減銀行付出的利息成本」,因此利差就是銀行的毛利潤。 但是,一般上銀行不會馬上調高存款利率,特別是儲蓄戶口存款。 在目前,不少銀行的儲蓄戶口的存款利率已經很接近零,減無可減,因此也不會輕易地加,所以幾乎可以把銀行向存戶支付的利息支出當成一個固定的成本。 理由是不少銀行在利率上升時,馬上提高貸款利率,不少銀行的貸款合約寫明貸款利率是「某一個固定的利率再加上銀行同業借貸利率」,如果銀行同業借貸利率上升,總貸款利率也自然上升。 顧名思義,本地銀行股即香港銀行的股票,包括滙豐控股 (00005)、恒生銀行 (00011)、東亞銀行 (00023)、中銀香港 (02388)和渣打集團 (02888)等等。

收息股推薦: 息率高達33釐、入場費4,950元

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集指數基金的分散風險作用及股票交易方便的特點於一身。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交易所買賣基金都會派息,通常每季、每半年或每年一次。 以下將會為大家介紹幾隻高息的港股ETF,讓「食息一族」有多一個收息選擇。 香港低息貸款選擇亦甚多,除了可以趁稅季借稅季貸款(利息通常特別低,可低至1.3%),不少銀行亦有推出大額低息貸款,例如Citi特快現金實際年利率就低至1.38%,屬市場低息貸款之選。 特別息的出現會拉高股息率,但特別息只是一次性,因此投資者不應只根據過往上市公司的派息而決定是否入市。

  • 投資者要明白衡量高息與否是以息率為指標,與一間公司一年派息多少次並無關係。
  • 雖然股息率是衡量股票是否高息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投資者切忌只看股息率,亦需同時留意企業的基本因素。
  • 平安香港高息股ETF(3070.HK)追蹤中證香港紅利指數,主要追蹤內地和香港進行經營活動和業務的高息股表現,挑選在港交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流動性的30隻證券作為樣本,以反映香港市場高股息率證券的整體狀況和走勢。
  • MoneyHero.com.hk之內容僅屬一般參考,並非個人化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買賣證券的誘因。
  • 另一邊,如果將資金用在買收息股的話,例如,買入高息股如內銀的建行(0939.HK)及佐丹奴(0709.HK)等,以砌一個8釐息的組合為目標是可以做到。

中銀香港今年很可能會遇上一些阻力,但維持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12個月所派發的每股1.537港元股息應不成問題。 收息股推薦2025 投資股息貴族這類型的收息股可以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股息收入,創造被動收入,深受「食息一族」(重視股息收入的投資者)和「FIRE族」(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的歡迎。 比較有趣的是,內地大銀行與中小型銀行在應用上述指標衡量時,差距很大,與香港的銀行比較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容易簡單地以同樣的指標來衡量。 理由是內地的大銀行往往要為國家的需要「服務」,貸款得配合國家的需要,這形成了一定的風險。 這使到內地大銀行若只是純粹以上述的指標來衡量時,全部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股。

收息股推薦: 業績虧損仍維持高息政策

股息貴族的公司多為成立接近50年的大公司,領域包括能源、日常消費品、房地產、醫藥等行業,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是業務穩定的成熟公司。 以下整理了10隻必備的收息股介紹,股息率最高達5.4%,而且都是連續25年以上都增加股息。 曾淵滄為香港資深財經分析員,曾出版多本財經書籍,發明「曾氏通道」用以分析恒生指數走勢,亦是中原城市指數創始人之一,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和管理科學副教授。 因此,在考慮衡量ROE的同時,也得考慮股價及其P/B,看看我們到底用多少錢買入某隻銀行股。 而每一股可以產生多少利潤,這又是另一個公式——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簡稱P/E)所能發揮的衡量比較作用。

講到買樓收租,不得不提美國聯儲局剛再次加息,令到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升到5.25釐至5.5釐。 據FedWatch數據,估計今年9月再加息0.25釐的機會率只有約20%。 在聯儲局再加息下,香港金管局將貼現窗基本利率上調0.25釐,至5.75釐。 投資人認為經濟正在走向所謂的金髮女郎情境,亦即強勁成長與消費者物價下滑,這是股市強健的背景因素。 經濟學家和分析師也愈來愈有信心Fed能引導美國經濟軟著陸,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海濟斯說,上週數據增添了他認為美國經濟不會衰退的信心。

收息股推薦: 港股證券戶口

收息股是投資者喜愛的收息選擇之一,一般而言,收息股是每半年派息一次,最頻密也是每季派息。 中電截至6月底止中期營業額407.29億元,按年升5.2%;純利46.15億元,按年跌23.2%;每股盈利1.83元,派第二期中期息0.63元,按年持平。 大眾金融每年都是在1月公佈末期業績,但就會在12月先公佈第二中期息,並於2月派發,至於中期息則在8月派發。 受惠於緯創、廣達、技嘉、華碩、臺光電等AI股大漲,同時也多是高股息成份股,帶動今年來臺股高股息ETF資產規模大增,股價也齊步飛揚,因此,帶動元大高股息及大華優利高填息30今年來股價飆漲逾4成。 與GX恒生高息股ETF,平安香港高息股ETF持倉是以大型股份為主,十大持倉中頭三位的中國海洋石油(0883.HK)、中國銀行(3988.HK)和中國建築(3311.HK),佔比都是10%。

在最新一期業績,鴻興印刷除派末期息0.04元外,另派特別息0.05元,令全年派息持平於0.13元,派息比率提升至225%,息率達10釐,屬傳統收息股。 鴻興印刷自2017年度開始每年都派特別息,2018年度在業績虧損下仍派末期息連特別息共0.1元,之後的2019和2020年度,全年派息比率分別有119%和107%。 香港寬頻派末期息0.375元,連同中期息0.39元,全年派息合共0.765元,為連續第六年派息按年錄得增長,派息比率484%,息率8.5釐。 事實上,若一家公司能持續維持高派息比率,某程度上亦可顯示出集團業務穩定、財政實力充裕、以及管理層重視股東回報等特質。 收息股推薦 踏入下半年,大型科技股因滴滴下架事件而全線調整,拖累恒指進一步向下失守28000點關口,一眾收息股現階段重拾吸引力。 選擇這些派息股的準則,不外乎目前提供最少3釐的周息率,業務受經濟週期影響程度較低等。

收息股推薦: 收息股2022|6. 中國銀行

在早前和收息股推介有關的文章中曾已作推介的個別常客股份,下半年仍值得看好。 連同去年度末期息0.388元,中信股份過去一年共派0.538元,TTM息率近7釐。 花旗報告指,中信股份早前建議分拆全資附屬中信金屬於上海證交所上市,如成功分拆,將釋放集團價值及收窄每股資產淨值折讓,雖將2021財年盈利預測下調2%,但上調2022至2023財年盈利預測2%至6%,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9.3元。 按業務劃分,期內中信股份綜合金融服務收入1,332.45億元,按年增13%;利潤290.52億元,升32%;先進材料收入1,425.04億元,升66%,利潤134.02億元,升280%;先進智造營業額上升7倍至230.71億元,淨利潤增長1.9倍至7.42億元。 收息股推薦2025 2021年股價表現出眾的中信股份(0267.HK),過去兩個年度都是在8月派末期息,11月派中期息。 以8月為年結的香港寬頻(1310.HK),每年都是在1月派發末期息,5月派發中期息,而且派息慷慨,過去六個年度派息比率全部過超100%,屬不錯的收息股。

收息股推薦: 利率上升與銀行息差關係

高股息股票00878受到AI帶動,近期股價上漲幅度較大,不少投資人捨去長期投資的計畫,乾脆脫手賣出賺差價。 PTT網友表示,長期投資應該要持續投入、不擇時進出,個股輪漲的報酬就會獎勵到長期投資,不過即使賣出,也仍會有買進機會,重點是要「留在市場」內。 0056投資人可至臺灣指數公司官網,以臺灣高股息報酬指數(含息)與臺灣高股息價格指數(不含息)的差距,估算該期間的指數息率,元大投信長期以來致力維持配息政策穩定,ETF配息率貼近標的指數息率,保障投資人權益。 股票專家、博威環球資產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聶Sir)分析,港股2月經歷調整後,3月逐步靠穩,故現時看今個月配合銀行業危機舒緩,暫時對4月市況仍傾向樂觀,並推薦10,000元、50,000元及100,000元三個預算金額股票投資組合。 彭博行業研究彙編的數據顯示,為支撐企業未來幾季的獲利奠基,因為約44%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的每股盈餘,與美元呈現負相關。 RBC資本市場公司也指出,標普500指數超過33%的成份企業都有部分收入來自美國境外,科技公司的海外銷售佔比更超過50%。

收息股推薦: 收息股2023| 港股業績期展開:大行僅看好1類藍籌!6大高息盈喜股分析、最高10釐

集團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表現強勁,錄得純利20.26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43倍,期內收入129.31億元人民幣,按年升35.82%;毛利35.81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03倍,毛利率增長9.1個百分點至27.7%。 最後介紹兩隻最為人熟悉的ETF,首先是盈富基金,它是首隻在香港上市的ETF,可讓投資者在一次交易中就購入代表香港市場的多隻藍籌股,其目標是提供緊貼恒生指數表現的回報。 盈富基金是港股ETF中成交最多,例如單是週五(7月28日)單日成交額43.15億元,以流動性而言是最充足的ETF,讀者不用擔心價差問題。 先旨聲明,這隻中地美債ETF的息率雖然高,但從過往表現可見,價格的波動足以蠶食息率回報,而且此ETF集中投資於內房的美元債,市場風險頗高,近年屢屢出現壞消息,例如美國加息、人民幣急跌、中央調控內房等,都一度令此ETF價格急跌。 無論是近1個月、今年以來還是2021年4月上市以來,此ETF也是見紅。 這是一隻去年中才上市的ETF,因此未有全年的股息率可以參考,但它目標是每季派息,以相關指數截至去年6月底的股息率來計算,高逾8釐。

收息股推薦: 股息貴族ETF:NOBL

香港電訊(6823.HK)同樣歸類為公用範疇,加上由於屬商業信託(SS),所賺利潤幾乎全部都會用作派息,所以派息比率每年都接近100%,成為股價支持因素,故Beta值也是不高,目前只約是0.17,而息率就超過8釐,Beta值對息率比率為2。 銀行為了搶奪資金,亦同時上調定期存款利息,12個月定存息率最高去到5釐樓上,對於喜歡收息的投資者來說相當吸引。 有部分股份會因大股東或母公司需要用錢,而派高息或一次性特別息,雖然會令此舉會令股息率上升,但不利於長期派息。 電能實業(0006)曾於2017及2018年兩度特別息,導致股息率急升,但扣除特別息後,實際息率約5釐。 以上6隻股份以現價各買入一手,成本約45,270元,就可以做到月月收息,以去年計共收息2744.2元。 收息股推薦 如果手頭資金較為鬆動,可以買入更多股數,每月收取更多股息被動收入。

收息股推薦: 留意派息是否有按年上升

反覆市中,波動性相對較低的藍籌收息股受不少投資者歡迎,《香港財經時報》訪問專家,就10,000元、50,000元及10萬元三個預算金額整合股票投資組合,當中有一個預算金額可買齊9隻專家列出的藍籌股、年收逾7釐股息! 九興自2007年上市以來一直維持吸引派息,雖然2020年度受疫情影響盈利大跌98%下首度沒派息,但2021年度隨即恢復,最新中期息派0.42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倍,過去一年共派0.98元,TTM息率12釐,每手500股入場費3,790元。 收息股推薦2025 集團表示,盈利增長主要受惠期內積極開展多種購銷模式,令銷售量及銷售額目標超額完成,加上煤炭價格高位運行,5,000大卡低硫環保動力煤的每噸平均售價同比上升39.2%,至約924元人民幣所致。 期內,集團銷售煤炭產品收入增長31.6%至30.08億元人民幣,毛利增加61.8%至20.95億元人民幣,毛利率上升13個百分點至69.6%。 繼去年度純利按年勁升1.35倍至25.38億元人民幣後,集團截至6月底止半年業績表現繼續強勁,營業額上升90.8%至46.63億元人民幣,股東應佔溢利增加1.4倍至16.07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阜豐自2007年上市以來,中間除2012年度外,其餘年度都持續有派息,而最新中期息每股派0.32元,加特別中期息每股0.046元,合共派息0.366元,連同去年度末期息0.117元,TTM息率10釐,每手1,000股入場費4,530元,可納入收息股2022組合當中。

收息股推薦: 香港收息股10大推介:高息藍籌股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並提供真實和有效的書面證明,我們將在覈實後採取有效措施制止侵權行為的發生,並做出妥善處理。 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侵犯香港財經時報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的行爲,香港財經時報將依法追究其責任及追討導致香港財經時報造成的損失。 流動通訊業務EBITDA增加1%至47.8億元;收費電視業務在計入NowTV首次全年貢獻後錄得收益24.56億元及EBITDA 4.81億元。 不過鴻興印刷強調現金充裕,持有8.82億元淨現金,有能力繼續投資,支持業務長線持續發展,以及為股東締造回報。

收息股推薦: 【收息股】10隻精選收息股 最高8.2釐息(附表)

如果能做到25年或更長年期的按揭,租金收入就有機會可以夠還供款,若日後降息,甚至會有現金流收入。 樓價很難說會不向下跌,近日交投亦偏淡,但租金自年初回升後就並無再點跌。 滙豐(0005.HK)隨即宣佈,由7月28日起,上調港元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 0.125釐,即是由年利率5.75釐,調高至5.875釐。 加息後滙豐新造H按封頂息率將上調至3.625釐,創超過15年新高。 中銀香港(2388.HK)會在7月31日,同樣上調港元最優惠利率0.125釐,由年利率5.75釐,調高至5.875釐。 日銀週一宣佈不在計畫內的購債操作,日本銀行(央行)上週五宣佈微調殖利率曲線管控政策後,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週一開盤大漲…

收息股推薦: 臺股高息ETF 表現不同調

ETF過往表現而言,無論過去1個月、今年以來、過去1年或過去3年,均見升幅。 投資者入市前可瞭解心儀的公司過去幾年的派息是否有按年上升。 集團近年積極由傳統燃煤發電轉型再生能源業務,盈利穩定性得以有所提升,首季實現營業收入319.78億人民幣,按年增加11%;歸屬股東淨利潤11.34億元人民幣,增長82.3%。 收息股推薦2025 收息股推薦2025 另一方面,自7月以來,其實亦有一些實力中型股份陸續就稍後公佈的業績發出盈喜,而且當中有不少屬高息股,對喜愛收息股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是更加值得留意的選擇。 富瑞報告指中移營運開支出增加,導致盈利能力受壓,略微下調今、明兩年收入及每股盈利預測,目標價由67.72元降至61.95元,但考慮到估值相當於預測明年市盈率約6.7倍水平及10.4%的股息率,認為股份仍然極具吸引力。 中資電訊股因派息吸引,加上業務受經濟前景的影響較低而受捧,不過,中國移動(0941.HK)早前公佈季績遜預期,9月底止首三季純利985.32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3%;第三季度純利283億元人民幣,僅增長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