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車路盡頭,景色豁然開朗,來到九龍坑山頂,可以望到整個大埔的景色。 流水響交通2025 之後就沿石屎樓級下山,在蜿蜒的山脊上行走,論景色開揚,這條路線遠勝之前3條。 行至一個山頭,頂上有三角測量柱,此為玉秀峯,在分岔口轉右落大埔頭路程較長,可以選擇轉左落富亨,那是一段落得很急的梯級。
嘉興交行組建儲蓄國債下鄉聯絡員隊伍,將國債服務觸角向基層拓展,向鄉鎮下沉,將國債知識送到村民身邊。 每逢12月至2月,落羽松就會漸漸開始轉為橙紅色,一般在1月底至2月可以見到紅透的落羽松,大家可在這段時間觀賞落羽松。 答:每逢12月至2月,落羽松就會漸漸開始轉為橙紅色,一般在1月底至2月可以見到紅透的落羽松,大家可在這段時間觀賞落羽松。 鄰近大學站的未圓湖,位於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園內,湖邊種植了一整排落羽松!
流水響交通: 流水響行山路線|新手輕鬆行睇天空之鏡
下一分支右轉(左方可返回流水響郊遊徑起點)經鶴藪水塘至鶴藪道小巴站畢。 流水響郊遊徑屬於環迴步道,起點與終點都在水塘邊,雖然後段需要爬坡,但途中有涼亭和燒烤場等休憩設施可以休息,只需2小時就可以行完整條流水響路線。 跟住路牌指示往鶴藪水塘落去,之後就是不停向下的樓級。 包括上落,行了約1小時山路,就抵達鶴藪水塘的水壩。 不用過水壩,跟住馬路行,出了閘口,沿鶴藪道續走,當你見到馬路右邊有個寫住「鶴藪圍」的涼亭時,不要停下來等車,你行左邊的馬路入鶴藪圍,在總站等小巴。
- 包括上落,行了約1小時山路,就抵達鶴藪水塘的水壩。
- 沿路會見到「流水響水塘」及「鶴藪水塘」的指示牌,跟「流水響水塘」走就可以,中途經過涼亭位置為郊遊徑的最高點,可稍作休息再落山。
- 沿流水響道上走至流水響水塘,往燒烤場方向,沿塘畔逆走郊遊徑。
- 不過,流水響當下水量不少,美麗的「流水響大鏡」今年冬季再次呈現於大家眼前。
- 不過流水響水塘左右兩邊景色亦截然不同,因此環繞一週亦不會感到沉悶。
離開時最方便為原路折返,沿流水響道馬路行出去就可回到流水響道/鶴藪迴旋處再乘坐52B小巴離開。 位於新界東北八仙嶺郊野公園的流水響水塘,被龍山及石坳山包圍,有山中湖的感覺,每當天清氣朗風勢不大時,有如天空之鏡,平靜的水面倒影出對岸的樹木。 流水響水塘最美固然在秋冬時分,當落羽松全轉為橙紅色,但在春夏季綠意盎然時,其實也有另一番風味。
流水響交通: 流水響+鶴藪水塘交通
如果想影到「天空之鏡」,可選擇陽光教柔和的時間,如上午8時至9時左右,光線柔和、湖面倒影會更清晰及漂亮。 路線簡介:在流水響水塘往桔仔山坳進發,流水橋前的路口就有清晰的指示牌,橫過龍山橋,沿樹蔭下的平緩山徑而走,十分舒適,途中會經過流水響營地。 流水響水塘的落羽杉是行山打卡的熱點,每年冬季12月到1月開始轉紅。 流水響位於北區,行山徑四通八達,遊人觀賞過湖光山色後,不一定要沿流水響道的馬路行回去搭小巴或者行出皇后山邨搭車,附近有不同難度的行山路線供遊人選擇。 此處由慈善團體綠色力量管理,致力維持濕地生態平衡。 依石碑指示踏上古道,耳邊即傳來潺潺流水聲,引領你前往鶴藪水塘。
- 記者在閒日中午等車離開,人龍約20人,等多一班小巴就上到車。
- 路線簡介:在流水響水塘往桔仔山坳進發,流水橋前的路口就有清晰的指示牌,橫過龍山橋,沿樹蔭下的平緩山徑而走,十分舒適,途中會經過流水響營地。
- 你亦可以沿鶴藪道及流水響道,經布格仔路往龍馬路方向走,於山麗苑站或皇后山總站搭乘78A巴士前往粉嶺。
- 雖然流水響水塘近年不時於旱季缺水,甚至完全乾涸,遊客更能夠走到水塘中央一探水塘的底部。
港鐵:屯馬線天水圍站轉乘輕鐵 705路線,於天秀站(經隧道)/濕地公園站(經交通燈或天橋)到達香港濕地公園。 巴士: 可乘搭 69M/269D/69X/269C/269B/265B/265M,下車後步行至濕地公園。 流水響近年成為香港紅葉熱點,水塘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內,設有燒烤場、營地及郊遊徑等設施,假日常有市民野餐和郊遊。 而水塘岸邊種有一排落羽松,每逢秋冬季都會轉變成橙紅色,形成絕美的紅葉景色,因此又有「港版輕井澤」之稱。 在新界東北的八仙嶺郊野公園一帶,處處是藏身於高山低谷的祕境,只要花幾個小時深入綠林山谷,穿越山徑,便會發現隱祕風光近在咫尺。
流水響交通: 紅葉好去處|濕地公園最佳拍攝位置
路段大概8分鐘就到達流水響營地,起點有一個超細小的「瀑布」。 想要捕捉天空之鏡需要天色晴朗,令陽光照射水面形成一面大鏡。 而岸邊紅葉以及鄰近的山林映照到水面之上,化成一面壯觀的「鏡子」! 有攝影愛好者分享,若想拍攝到完美的紅葉天空之鏡,最佳時間是早上約8至9時半,日出後待太陽開始漸漸照射到紅葉和水塘面,景象最為清楚。 雖然流水響水塘近年不時於旱季缺水,甚至完全乾涸,遊客更能夠走到水塘中央一探水塘的底部。
路線簡介:在水塘旁,有條上樓級不盡的山路,路口有個牌坊寫住「流水響郊遊徑」,這正是往鶴藪方向的山徑。 初段是行不盡的樓級,上攀100米高,很耗體能,平緩的路段不多,很快就行到一個路口,那裏有清楚的路牌。 最簡單的方法是原路折返,沿馬路行出去,約行15分鐘回到鶴藪道及流水響道的迴旋處,在那裏等待52B小巴。 在非觀賞落羽杉的季節,這個位置可能上不到車,因為小巴從鶴藪圍開出,很容易在鶴藪上滿客。
流水響交通: 流水響營地
轉右離開主徑,經過多道小瀑布與水流湍急的石澗,逆時針方向繞著水塘走,沿途盡情飽覽水岸風光。 從港鐵大埔墟站A出口穿過行人隧道,搭乘20P號小巴,班次每6至15分鐘一班。 流水響交通 於終點站鳳園村下車,步行約10分鐘,鳳園蝴蝶保育區位於溪流上彩繪橋的另一邊。
流水響交通: 交通︰前往流水響
環繞水塘的郊遊徑屬輕鬆、有少量階梯的步道,景色豐富多樣,需時2小時,途中有洗手間、涼亭及野餐位置,屬一家大細的好去處。 流水響水塘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內,天氣漸入寒冬,流水響湖畔的落羽松開始轉為紅色! 流水響交通 水塘湖面平靜如鏡面,在天氣好的時候,湖水會映照出落羽松樹林的倒影,猶如一面「天空之鏡」,景觀相當唯美,更有「港版輕井澤」之稱。 流水響更設有郊遊徑,來回需時只需2小時,可以近賞沿途景色。
流水響交通: 流水響水塘 路線:
落到底一出,便是大埔的富亨邨,邨內有商場食肆,更有巴士直接出九龍。 漁農處於流水響設有郊遊徑,來回需時約2小時,路段屬於環迴步道,起點與終點都在水塘邊。 不過流水響水塘左右兩邊景色亦截然不同,因此環繞一週亦不會感到沉悶。 流水響交通2025 而且郊遊徑大部分路徑皆有樹蔭,途中設有涼亭和燒烤場等休憩設施,方便山友隨時休息,整體而言,不難走畢全程。
流水響交通: 落羽松2022|3. 香港中文大學未圓湖
陽光足夠、天色晴朗之時,流水響水塘面會幻化成一面大鏡,將流水響紅葉以及鄰近的山丘映照到水面之上,十分壯觀! 如果想拍攝到完美的流水響紅葉天空之鏡,大家不妨會在上午8時至9時期間到場。 這時段,陽光會較為柔和,流水響塘面倒影會更清楚,猶如一塊清晰的「天空之鏡」。 沿流水響道上走至流水響水塘,往燒烤場方向,沿塘畔逆走郊遊徑。 見水泥徑左方登山,及至涼亭左轉小徑(續走水泥徑可往九龍坑山)。
流水響交通: 落羽松2022|4. 香港濕地公園
幸運的話,你更可捕捉到其他動物如淡水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蝴蝶和雀鳥等稀有品種的蹤影。 流水響(Lau Shui Heung)巴士站,位於新界北區粉嶺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流水響道交界處以西,乃一對設於南、北行綫的中途站。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行至一個山頭,頂上有三角測量柱,此為玉秀峯,有分岔口,轉右落大埔頭路程較長,可以選擇轉左落富亨,那是一段落得很急的梯級。 路線簡介:初段與去鶴藪的路線一樣,先上一大段樓級,在分岔口轉落往鶴藪水塘,但在落到水壩之前,有個T字路口,轉左是往水壩,而轉右則是經鶴藪水塘家樂徑往沙螺洞。
流水響交通: 小巴站站牌
行山到其他地方落山有個好處,就是不用跟大部分遊人迫在迴旋處等小巴離開。 行山人士如果不想在迴旋處等小巴的話,可以繼續沿流水響道行,落斜後留意左邊的路口,轉入布格仔路行,經過公廁,再轉上山麗苑,前往龍馬路的巴士站及小巴站。 在粉嶺港鐵站乘坐52B小巴,於流水響道與鶴藪道交匯處下車,沿流水響道向流水響水塘步行至流水響水塘郊野公園護理員站崗旁入口。 在粉嶺港鐵站乘坐52B小巴,於流水響道與鶴藪道的交匯處下車,沿流水響道步行至流水響水塘郊野公園入口。 流水響交通 流水響行山路線|流水響水塘湖面平靜,天氣好時與藍天白雲互相映照,因此有「天空之鏡」之稱!
流水響交通: 流水響交通52B小巴2023:粉嶺站去流水響乘搭心得+粉嶺站出口
山徑始於密林蔥鬱的蝴蝶保育區,延伸至堪稱蜻蜓天堂的沙羅洞。 山上清溪百川匯聚,蜿蜒而下,曾經灌溉著村民的稻田,現已成為孕育兩棲動物、魚類和哺乳動物等豐富物種的濕地。 沿路打卡美景不絕,終點是流水響水塘的「天空之鏡」,乃是此行的重頭戲。 流水響水塘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內,是北區的郊遊熱點。 水塘西岸有一排落羽松,逢秋、冬季會轉變成橘紅色,被喻為「港版輕井澤」或「港版小桂林」,形成絕美的流水響紅葉景色,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至。 從粉嶺站C出口出閘,已找到小巴站位置,小巴詳情教學看流水響水塘交通及紅葉期間的小巴乘搭心得。
不過,流水響當下水量不少,美麗的「流水響大鏡」今年冬季再次呈現於大家眼前。 據友人週末到訪觀察,等了14班車纔上到小巴,但其實都只是排了約半小時,他還見到一次過6架小巴到站的奇景。 小巴公司的職員間中會高呼,問排隊的人之中有沒有村民或者前往上班的人,相信這些人可以獲準快點上車。 無論是閒日,還是週末假日,入流水響的人都絡繹不絕。
流水響交通: 流水響
香港濕地公園位於新界天水圍,設有多個展覽館,並養植了不少獨有的鳥類、昆蟲、植物等,當中最有名的一定是住在那裡的一條小灣鱷,貝貝。 此外,濕地公園內設有人工湖,旁邊更有一條木板步道,遊客沿著步道慢步可以近距離到欣賞濕地生態。 從鶴藪水塘主壩盡頭拾級而上,踏上山徑穿越高聳山林,透過樹葉的縫隙一窺香港蒼翠羣山的峯巒起伏,又是另一番景緻。 流水響水塘景觀開揚,空氣清新教人心曠神怡,湖水清澈,享有「天空之鏡」的美譽,是老少皆宜、打卡必到的郊遊熱點。 隨著四季更迭,四周繁花盛葉合演絢爛多姿的山水風光。 這一帶的恬靜鄉野也是賞蜻蜓勝地,品種多樣的蜻蜓,包括曉褐蜻及黃狹扇蟌等。
流水響交通: 位置資訊
從流水響水塘下山,到達顯示八仙嶺郊野公園指示牌的交匯處,你可以在這裡等候52B號小巴。 不過,人多時小巴或會滿座,如你想確保有座位,可以多步行約15分鐘至鶴藪路終點站候車。 你亦可以沿鶴藪道及流水響道,經布格仔路往龍馬路方向走,於山麗苑站或皇后山總站搭乘78A巴士前往粉嶺。 流水響郊遊徑也有兩個入口,建議可先從燒烤場入口出發,先到小壩上欣賞水塘及落羽松景色,原路折返到郊遊徑入口,再決定以從哪個入口起行。 左邊入口為「先上梯級斜路落山」,右面則相反,可按自己喜歡選擇路線。 沿路會見到「流水響水塘」及「鶴藪水塘」的指示牌,跟「流水響水塘」走就可以,中途經過涼亭位置為郊遊徑的最高點,可稍作休息再落山。
流水響交通: 路線資料
落到底,就是屋苑嵐山,沿馬路行出去,很快就到小巴站,有兩條路線,分別是往大埔中心及港鐵站。 由小巴落車的位置,沿馬路行到入水塘,以至水塘四周,都是沒有士多及小食亭的,請行山人士上小巴前,在粉嶺買齊所需糧水。 有時會有村民在馬路旁擺檔,出售飲料、豆腐花及農作物。 流水響被稱為港版輕井澤不無原因,這裡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包括四大名物——天空之鏡、落羽松、白千層及百花魚籐。
流水響交通: 流水響水塘行山路線推介#1:九龍坑村落山
不過,在落羽杉變紅的旺季,尤其週末假期,小巴會大量加班,甚至見到有小巴在迴旋處落完所有乘客後,就掉頭回去粉嶺,不入鶴藪。 流水響交通 在旺季,上車後不需要擔心何時叫「有落」,因為幾乎全車乘客都是去流水響,小巴司機通常自動在迴旋處停車,指示往流水響水塘的乘客在此下車。 沿住車路不斷上,有的路段還幾斜,沿路不用理會左右的山路路口,跟住車路行即可。
鶴藪圍通常很多人等小巴,如果你在鶴藪道等,很可能上不到車。 約行20分鐘,山路接上軍車路,來到桔仔山坳,之後轉右沿車路落山。 沿車路不斷落斜,大約需要40分鐘,就抵達九龍坑村的小巴站,可以搭25B小巴去大埔,途中會經太和港鐵站。 在水塘旁有條上樓級不盡的山路,路口有個牌坊寫住「流水響郊遊徑」,這正是往鶴藪方向的山徑。 沿車路不斷落斜,大約需要40分鐘就抵達九龍坑村的小巴站,可以搭25B小巴去大埔,途中會經太和港鐵站。 流水響補給情況:由小巴落車的位置,沿流水響道行到入水塘,以至水塘四周,都是沒有士多及小食亭的,請行山人士上小巴前,在粉嶺買齊所需糧水。
各式美食包括本地小店的人氣牛丸、豬腳、雞腿包、蒸腸粉等,乃至西式、泰式及日式佳餚等。 沿山徑登山穿過樹林,途中可飽覽吐露港的優美景緻,下山即到達沙羅洞谷地,為香港佔地最廣的淡水濕地。 流水響交通 流水響交通 這裡生態豐饒,各種蜻蜓和體型較細的豆娘縈繞,官方公佈共錄得72種蜻蜓品種,包括香港獨有的伊中偽蜻。
沿著小徑繼續前行,就會到達分岔口,直行就會到達流水響營地和另一段行山徑 ,而分岔口右面則是「流水橋」,前往水塘的野餐草地。 流水響水塘其實建於二戰後,目的是為附近農地提供水源,時至今日流水響水塘已成為郊遊熱點,每逄假日都會看到不少遊人在湖邊野餐和拍照。 流水響水塘建於上世紀60年代,整體面積不大,為附近農地提供水源作灌溉用途。 隨著香港農業式微,流水響水塘至今已經轉變成郊遊好去處,在假日不難見到遊人在湖邊野餐休閒。 香港有不少市區都可以觀賞到落羽松,例如青衣公園、中大未圓湖等等。 先不向流水響橋方向行走,沿路直行,就是去流水響營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