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輪試驗後,層空調巴士正式出爐,本線於1990年12月1日起,增派6輛11米利奧林比雙層空調巴士行走,是九巴第2條、也是新界區首條行走雙層空調巴士路線,而且空調巴士有其獨立行車班次,由於當時空調巴士不像現時普及,車費達到$12,與普通巴士的車費$6.9相差接近75%,自然不太受歡迎,認為是上等人士的專利品。 68X線是元朗市往來九龍西的主要路線,但過去需要行畢全條長沙灣道才進入彌敦道,往返旺角及油麻地的車程冗長,而往返長沙灣、深水埗與來往旺角、油麻地的乘客各佔此路線客量的一半。 九巴和運輸署因而在元朗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建議分拆出沿西九龍走廊直達旺角的特快路線268X,並獲得通過。 此路線於翌年隨著洪福邨入夥而全面分拆:268X線由繁忙時間服務提升為全日雙向行走;此路線則由佐敦縮短至旺角(柏景灣),集中服務長沙灣、深水埗及太子站一帶乘客。

  • 由本線於上車後150分鐘內轉乘31、32M、36、235、243M或238M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線,第二程車資將可獲$4.2的折扣優惠,若第二程路線車資相等或低於$4.2,則免費轉車。
  • 1998年5月26日,由於大欖隧道啟用,68號線永久停駛,本線成為當時元朗市中心至西九龍的唯一專營巴士線;同一天,本線改經大欖隧道,不再駛經屯門,並改為全空調服務[5][6]。
  • 如要查詢有關路線的最新用車資訊,請參考ACRO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 荃灣站開經:西樓角路、青山公路—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段及擊壤路。
  • 天恩邨開經:天恩邨通道、天瑞路、天秀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葵涌道、荔景山路及敬祖路。

2011年10月11日,本線與另外兩條巴士路線——九龍巴士87D線及新巴15線,獲美國CNNGo的香港記者專題介紹[19]。 現時,本線是少數班次頻密的新界郊區巴士路線,也是一條高客量的長途跨區而不經高速公路的路線,經常出現「拖卡」情況,曾一度被稱呼為「畸型路線」。 64S與264R線均沒有用車限制,故64S線會由64K、71K、68X及968線抽調車輛行走;而264R線則不設掛牌車,一般派出6輛雙層巴士行走,由上水車廠及元朗車廠聯合派車,用車不定。 2006年4月27日,轟動一時的巴士阿叔事件發生於68X線的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巴士上,當時正由佐敦(匯翔道)前往元朗(東)。 一名青年不滿坐在前排的中年男子電話交談聲量過大,輕拍對方肩膀,勸他降低聲量,但中年漢反應激烈,高聲斥罵少年。 1987年,九巴試驗雙層空調巴士時,首輛MCW雙層空調巴士(DP1932)獲派行走本線試驗,但行走首天便無法繼續行走,最後DP1932被拆去空調系統,變回普通巴士(車隊編號為S3M145)。

荃灣去元朗巴士: 轉乘優惠

至2016年中再改派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 1985年加入梅斯特斯平治O305(ME,俗稱一代車皇),兩年後加入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直至1995年屯門公路實施巴士專線,勝利二型不再適合行走屯門公路,方全線改派11米三軸巴士行走。 1992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時,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及丹尼士巨龍11米(AD)為主;1998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全線改派配置2+2座位的丹尼士巨龍(AD )。 此路線與265M線連接天水圍北與荃灣、葵涌,但多年來兩線於嘉湖北及天慈邨一段走線幾近完全重疊,營運效率欠佳。

其後該車於同年9月上旬退役,由Enviro500 MMC 荃灣去元朗巴士2025 12.8米(3ATENU71/UE4821)取代。 經:葵涌道、青山公路 (葵涌段、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及濕地公園路。 荃灣站開經:西樓角路、青山公路—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段及擊壤路。 元朗(西)開經:擊壤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大河道及西樓角路。 經:擊壤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太和路、寶雅路、太和巴士總站、寶雅路、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寶鄉橋、寶鄉街、廣福道、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吐露港公路、創新路、科學園路及科技大道西。 渣打馬拉松特別巴士路線R269,由九巴營辦,於渣打香港馬拉松舉行當日凌晨由天水圍(天慈邨)單向前往尖沙咀東(麼地道),途經元朗區的走線及分站與N269線大致相同,惟不經凹頭。

荃灣去元朗巴士: 收費模式

經:屏廈路、天耀路、天耀巴士總站、天耀路、天湖路及天城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 (荃灣段、葵涌段)、國瑞路、昌榮路、葵涌道、葵富路、葵仁路及葵義路。 根據歷年巴士路線計劃中的資料顯示,264R線在繁忙時段的載客量為30%,較開辦時上升14%[20]。 有鑑於天水圍居民對往返大埔有一定需求,九巴建議該線延長至天水圍(天耀邨),途經天水圍各主要屋苑及香港濕地公園後返回原有路線,並削減班次為30分鐘一班[21],定於2018年12月1日實施。 264R線初期的服務範圍與64K重疊,有網民擔心九巴會藉此削減後者在星期六及假日的服務,從而迫使乘客改乘收費較高的前者。 264R線收費為$17.1,而64K線收費為$8.9,兩者差額近兩倍。 在264R的服務初期,多數乘客會刻意等候雖車程長但收費較便宜的64K。

2018年2月起,因應運輸署再度禁止12米巴士行走敬祖路,所有12米巴士於同月下旬全部調離,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行走。 64K線為元朗區唯一來往大埔區的全日路線,而且只有本線來回程駛經錦上路,雖然有紅色小巴競爭,但小巴車費較本線昂貴,而且不駛經錦上路,對本線威脅有限。 但由於本線車程相當冗長,甚少乘客坐足全程(來往元朗市及大埔墟,搭乘276或276P到上水轉乘東鐵線又或者乘坐269D到城隧轉車站轉乘73X比直接搭乘本線為快),主要客源為來往大埔及林錦公路和來往元朗及錦上路一段的流水客。 九龍巴士64K線是香港新界一條來往元朗(西)及大埔墟站的巴士路線,途經元朗大馬路、凹頭(博愛醫院)、錦田(高埔村、錦上路站)、八鄉(錦上路)、上村、林錦公路(林村許願樹)及太和邨,是目前唯一往返元朗區及大埔區的全日巴士路線。 旺角(柏景灣)開經:海泓道、櫻桃街、大角咀道、櫸樹街、晏架街、旺角道、彌敦道、荔枝角道、黃竹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屏山、洪水橋段)、田廈路及洪水橋田心路。

荃灣去元朗巴士: 途經

早在1920年代,68X線前身,即中美運輸公司之元朗至旺角之巴士線已投入服務。 在香港日治時期開辦油麻地來往荃灣、元朗、上水及大埔的巴士線取締9號線,同年縮短至上水,同年10月改編為5號線,來往尖沙咀至上水,1943年縮短為旺角至荃灣,及加開3班長途班次往來上水。 在2006年轟動一時的巴士阿叔事件正是在行駛這條路線的巴士上發生[2][3],但當時68X線是來往元朗(東)至佐敦(匯翔道)。 荃灣去元朗巴士 2015年6月6日起,68X全面縮短路線至旺角(柏景灣),不再途經油麻地及佐敦;而2018年9月29日起往洪水橋方向新增的紫翠花園站位於屯門區,代表此線自1998年改經大欖隧道後,再於屯門區設站。 荃灣去元朗巴士2025 此路線於1996年加入單層空調巴士行走,用車為兩輛配置手動減速器的丹尼士飛鏢(AA)。 1998年,為配合251M線投入服務,此路線提升為全空調服務,全線以該款巴士行走。

  • 但受敬祖路的路面限制影響,該等班次以荔景(北)為終點站,不前往荔景站及祖堯邨。
  • 264R線收費為$17.1,而64K線收費為$8.9,兩者差額近兩倍。
  • 68X線是元朗市往來九龍西的主要路線,但過去需要行畢全條長沙灣道才進入彌敦道,往返旺角及油麻地的車程冗長,而往返長沙灣、深水埗與來往旺角、油麻地的乘客各佔此路線客量的一半。
  • 直至1996年,利蘭勝利二型及梅斯特斯平治O305全面撤出屯門公路,才全線改派11米三軸巴士行走。
  • 經:葵涌道、青山公路 (葵涌段、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及濕地公園路。
  • 有鑑於天水圍居民對往返大埔有一定需求,九巴建議該線延長至天水圍(天耀邨),途經天水圍各主要屋苑及香港濕地公園後返回原有路線,並削減班次為30分鐘一班[21],定於2018年12月1日實施。
  • 旺角(柏景灣)開經:海泓道、櫻桃街、大角咀道、櫸樹街、晏架街、旺角道、彌敦道、荔枝角道、黃竹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屏山、洪水橋段)、田廈路及洪水橋田心路。

本線於1986年10月19日開辦時,原計劃市區以旺角為總站,但因為受公共交通協調政策影響,市區總站縮短至當時的深水埗碼頭。 而本線於大欖隧道通車時一度暫停服務,期間68M曾經改為來往朗屏邨及葵盛圍,可是因為嚴重供不應求及脫班而打回原形,於19天後重開,但縮短至只服務元朗、屯門及荃灣及葵涌。 2020年1月,此路線全線直梯化,加入高載版富豪B9TL 12米(AVBWU)取代僅餘的丹尼士三叉戟(ATR389/KX1287)。 同年7月起,全線以12.8米,配有行李架之Enviro500 MMC行走。

荃灣去元朗巴士: 班次

往荃灣乘客可於差館裏(觀音街)及下鄉道(天后廟)免費乘搭本線到土瓜灣終點站,再轉車往荃灣。 除以上的掛牌車外,荔枝角車廠(L)有8輛已安裝手動減速器並預留作後備用途的Enviro200 Dart 10.4米(AAU),方便調派至此路線。 2018年10月,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2019年12月起加入配歐盟六型引擎的E6X,後者於2022年6月重新加入,至3個月後再次撤離)行走。 2021年5月,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E6X,於2023年2月重新加入)行走。

荃灣去元朗巴士: 巴士轉乘優惠

2020年7月20日開始,此路線獲批准使用12.8米巴士行走,至兩年後加入有關車款行走,用車為富豪B8L 12.8米(V6X,已撤離)。 2022年10月,此路線加入富豪B8L 12米(V6B,於2023年4月短暫重新加入)行走。 於開線時以「雞車」利蘭勝利二型行走,數年後本線改經換入利蘭奧林比安11米非空調巴士、丹尼士巨龍11米非空調巴士或都城嘉慕11米雙層非空調巴士行走,期間並出現晚年平治O305作支援,成為不少巴士迷追捕的目標。

荃灣去元朗巴士: 行車時間

本線於全冷後,加入大量AD(銀柱龍)行走,是本線用車最高峯,水平最高的車隊。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每逢重要節日,本線更設有特別班次服務林村許願樹,該特別班次於2012年1月23日(農曆大年初一)起分拆出來,編號為63R收費較貴,多數乘客會刻意前往放馬莆站等候但收費較便宜的64K前往大埔墟。

荃灣去元朗巴士: 使用狀況

雖然車長11米的丹尼士巨龍(AD、S3N)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S3M)可以在不領取禁區許可證下駛入林錦公路[16],九巴亦曾數度安排丹尼士巨龍11米 (AD) 巴士行走本線,但由於11米長的巴士轉彎不及9.9米巴士靈活,所以在2020年之前,一直未有派出長度逾11米巴士行走。 而九龍巴士268X線是68X的輔助路線,為特快路線,來往洪水橋(洪福邨)和佐敦(西九龍站),途經屏山、元朗市中心、旺角、油麻地等地,取道大欖隧道、荃灣路、葵涌道及西九龍走廊特快往返,不經深水埗及美孚,其起訖點雖與63X線相同,但此線途經元朗及取道大欖隧道而不途經屯門新市鎮。 2015年6月6日起,此線獲提升至全日服務,取代主線在油麻地和佐敦的地位。

荃灣去元朗巴士: 巴士意外

由2012年3月14日起,本線引入2部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低地臺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為本線首次引入低地臺巴士。 同年10月,重新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2018年第四季起,運輸署批准此路線可使用12.8米巴士行走,至2019年7月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 同年6月16日,本線首次使用Enviro500 荃灣去元朗巴士 MMC 11.3米(E6M4,車牌號碼WU3246、E6M5,車牌號碼WU3540、E6M16,車牌號碼WU3303及E6M20,車牌號碼WU4443)行走。 由本線於上車後150分鐘內轉乘31、32M、36、235、243M或238M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線,第二程車資將可獲$4.2的折扣優惠,若第二程路線車資相等或低於$4.2,則免費轉車。

荃灣去元朗巴士: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268X是元朗來往油尖旺最直接的路線,雖然有屯馬線競爭,但由於該線遠離旺角鬧市,對此路線沒有影響,因此客量極高。 荃灣去元朗巴士 另外69X需要途經深水埗纔到達旺角,不及此路線直接,因此有不少乘客於大欖隧道轉車站轉乘此線。 本線起訖點另設有一特快路線63X線取道西九龍走廊直達旺角,但由於其班次較本線疏落,駛經路面情況較不穩定的屯門公路,以及仍需停靠葵涌交匯處及美孚站,因此對洪水橋及廈村一帶居民而言吸引力較遜色。 1987年1月5日,本線開辦,大大改善了元朗市中心的對外交通[4],68號線作為元朗區大線的地位遭遇滑鐵盧。 由於本線能直接往西九龍心臟地帶(與68相比,本線途經荃灣路,不停荃灣、葵涌),一直深受乘客歡迎,成為元朗區皇牌路線之一,整個元朗市中心來往西九龍的乘客已被本線吸納,甚至在屯門市中心一帶也有不少乘客上車,因此68號線在九龍的客量降低。

荃灣去元朗巴士: 行車路線

現時本線使用30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29輛12.8米3ATENU/E6X)及1輛富豪B8L 12米(V6B),部分用車需支援63X線,兩線間中出現富豪B9TL 12米(AVBWU)特見。 縱使51線載客量持續偏低,虧蝕連年,遭多次建議改由專綫小巴營運,但未獲專綫小巴營辦商垂青,沿途居民亦沒有其他替代公共交通工具選擇,令51線轉型為「社會服務型路線」[1],有繼續營運的需要,九巴不能輕易取消服務。 現時此路線共獲派19輛Enviro500 MMC 11.3米(E6M)雙層巴士作掛牌車,用車會調走69M、77K、269A、269P及276P線。 2005年2月8日(年三十晚),九巴富豪B9TL樣辦車(AVBE1/LU3721)首航此路線,然後柯打N68線。 荃灣去元朗巴士 此路線共獲派12輛Enviro500 MMC(2輛12米ATENU、10輛12.8米3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

1998年5月26日,由於大欖隧道啟用,68號線永久停駛,本線成為當時元朗市中心至西九龍的唯一專營巴士線;同一天,本線改經大欖隧道,不再駛經屯門,並改為全空調服務[5][6]。 1960年代至1980年代,本線主要採用亞比安各款單層巴士行駛,直至1990年9月1日起增派三菱MK117J(AM)單層空調巴士行走,以取代年事已高的1970年亞比安EVK41XL (L) 單層巴士,是元朗區首條設有空調巴士的巴士路線。 後來客量不斷上升,本線開始採用雙層巴士行駛,但受到林錦公路路面限制,不許長度大於11米的車輛駛入,非空調巴士主要採用利蘭勝利二型巴士 (G) 行駛,空調巴士則採用1996年的丹尼士巨龍9.9米(ADS)行駛。 隨著利蘭勝利二型巴士退役,非空調巴士改為兩軸雙層巴士利蘭奧林比安(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M)行駛。 2001年12月23日,本線全線採用空調巴士行駛,本線車隊改為以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0.6米(ATS)及丹尼士巨龍9.9米(ADS)巴士為主。

由2007年6月24日起,本線由元朗東總站遷往洪水橋洪元路總站,結束長達20年元朗(東)駐站生涯[7],而原本於本線行走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因為於洪元路總站出現轉向問題,所以全部均被換作丹尼士三叉戟巴士;翌日起,九巴開辦68X的特別班次,由山水樓開出,經媽橫路後返回原線[8]。 1946年,來往元朗及尖沙咀碼頭的3號線投入服務,每日固定班次7班。 16號線於1967年6月25日暫時停駛,直至同年7月25日重投服務,1970年2月15日配合元朗(東)巴士總站啟用,總站遷往元朗東。 1973年7月16日,九巴路線進行大規模重組,16號線於當天改稱50號線。

荃灣去元朗巴士: 九龍巴士64K線

由於此線自開辦已有一段時間,乘客開始熟悉此線的服務,加上其車程較64K有明顯優勢,因此客量較開辦時明顯有所提升。 九龍巴士N269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天水圍(天慈邨)及美孚的通宵巴士路線,提供元朗區來往荃灣、葵涌及美孚的通宵巴士服務。 佐敦(西九龍站)開經:海泓道、佐敦道、彌敦道、亞皆老街、櫻桃街、西九龍走廊西、西九龍走廊、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屏山段)、洪天路及洪水橋田心路。 荃灣去元朗巴士2025 洪水橋(洪福邨)開經:洪水橋田心路、洪水橋大街、青山公路(洪水橋、屏山、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青朗公路、屯門公路、荃灣路、葵涌道、荔枝角道、西九龍走廊、太子道西、荔枝角道、彌敦道、佐敦道及海泓道。

此路線曾只服務天水圍早期落成的屋苑,覆蓋範圍不廣,導致天水圍段客量不足。 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後,此路線擴大服務範圍,但和265M、269M線分別於天華路及天耀邨互有重疊。 2018年,此路線大量改派富豪B9TL 12米(AVBWU),最終於同年7月全線直梯化。 同年8月起再度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此路線在2008年加入低地臺服務,初時用車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Enviro500 12米(ATE)以及斯堪尼亞K310UD 12米(ASU)等,現已改回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

目前,51線主要客源為前往大帽山郊野公園的遊客和遠足人士,在假日部分時間甚至能令一輛單層巴士頂閘,需要加開特別班次疏導乘客。 荃灣去元朗巴士 此路線由2014年10月起縮短路線,並改以循環運作,用車削減至僅兩輛,初時仍然由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派車,直至一個月後才改以荔枝角車廠(L)派車,此路線掛牌車及大部分後備用車調往該廠服役。 雖然利蘭勝利二型(G)及丹尼士喝采(N)這些攀爬能力較高的車型可以在不須領取禁區許可證情況下行走荃錦公路,但面對要攀上全港最高的巴士站-荃錦公路(大帽山郊野公園站)的路面都因為引擎輸出偏低(該兩款車型配置的Gardner 6LXB引擎最高只有180匹馬力),攀斜速度緩慢,導致引擎過熱而無法行走。

荃灣去元朗巴士: 元朗至西九龍的交通歷史

現時本線獲派12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2輛12米ATENU、7輛12.8米3ATENU、3輛12.8米E6X)雙層空調巴士,由元朗車廠及青衣車廠共同派車。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此路線與68E線為僅有兩條連接元朗市及青衣島的巴士路線,而連接屯門及青衣島的專營巴士路線更僅此一條。 此路線踏入廿一世紀後加入低地臺服務,用車以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2011年代以原265B線的歐三版同款巴士[13])為主。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本線於平日繁忙時間另設輔助線269A及269P,269A逢星期一至六上午由濕地公園路單向開往葵涌(葵芳邨),269P逢星期一至五黃昏由葵涌(葵芳邨)單向開往濕地公園路,兩線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均不設服務。

此路線與265M線共同連接天水圍北與荃灣、葵涌,過去兩線於嘉湖北及天慈邨一段走線幾近相同;於天耀邨亦有69M線提供服務,三線互相重疊,營運效率欠佳。 在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265M線改為直出天慈路前往快速公路,使此路線在天水圍北吸引力繼續欠奉,客源集中在該路線撤出的天慈邨。 荃灣去元朗巴士 此路線開線時使用丹尼士巨龍11米(AD)及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行走。 2001年加入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提供低地臺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