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年死亡人數4萬多九成進行火葬,再加土葬後「起骨」的需求,對骨灰壇有極大需求。 去年和合石已推出4萬多個骨灰位,現仍有5000多個空缺,但位置不如理想。 排隊上政府骨灰壇持續要等3幾年,未來供應令人擔心。 亦有佛教墳場,有道教的骨灰龕堂思親公園,有回教墳場,有猶太墳場,有印度墳場,甚至有祆教墳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等。 殮葬、殯儀服務的收費昂貴,動輒數萬元,然而消費者一般都不太瞭解殯儀的流程和細節,難以判斷服務範圍以及相關收費是否合理,遑論保障個人消費權益。 消費者委員會檢視20間殯儀商的服務範圍及收費資料,發現部分服務商只提供有限度的資料,例如最低收費,而計算收費的方法亦各有不同,令消費者不能直接比較。

  • 基於逝者宗教及文化的不同,我們會提供相應的出殯儀式,希望逝者或親屬能夠以自己的宗教及文化儀式為人生畫上句號。
  • 據業界透露,香港的殯儀業不少為家族生意,運作的透明度不高;往往在消費者選用有關服務時,才會透露較多資料。
  • 香港每年死亡人數4萬多人,九成進行火葬,再加上土葬後「起骨」的需求,對骨灰壇有極大需求。
  • 部分華南地區(包括香港和澳門),與臺灣有「撿骨」的習俗:初次下葬後若干年,開棺將遺骸裏面的骨頭揀出來二次安葬。
  • 非宗教團體相關的墳場,有與軍人相關的軍人墳場和廓爾喀軍人墳場,有為香港歐亞混血兒提供安葬服務的昭遠墳場,有骨灰龕場寶福山,和華人永遠墳場等。
  • 政府預測,老年人數量將從2014年全香港的15%,在2024年上升至25%,而每年的死亡人口也將從2010年的42700人上升至2020年的50300,而公墓需求的缺口卻是極大的。

然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可分配喪葬用的土地資源也越來越緊缺。

土葬香港: 服務計劃 $69800

埋葬方式一般跟人類的埋葬方式一樣,主要為有土葬、火葬、水化、基因葬等。 部分華南地區(包括香港和澳門),與臺灣有「撿骨」的習俗:初次下葬後若干年,開棺將遺骸裏面的骨頭揀出來二次安葬。 埋葬從字面上說是將一個人或物體埋入地下的行為。

而同一商號,由不同營業員提供的報價亦可能不同。 消委會促請殯儀行業採取開明態度,增加服務及收費資訊的透明度,清楚標示收費和內容,讓消費者能掌握相關資料,作出合適的選擇。 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共有十個公眾墳場:香港墳場、掃桿埔咖啡園墳場、新九龍8號墳場(鑽石山金塔墳場)、赤柱監獄墳場、和合石墳場、長洲墳場、大澳墳場、禮智園墳場及兩個位於沙嶺的墳場。 早前業內估計是一盤新生意,但如今發現不是太受歡迎。 土葬香港2025 業內人士稱,除非死者無兒無女,否則後人寧可多盡孝道,進行傳統土葬或火葬儀式。 至於市民使用公眾紀念花園,近兩年每年約2,400宗。

土葬香港: 香港觀察:香港土地不足,死了也漂泊

目前香港較“火”的四個大型的私營骨灰罈位安置場所,沙田寶福山單人龕位由10萬至57萬不等,另單次要交1.4萬的管理費;慈雲山法藏寺的龕位介乎27萬至33萬;荃灣圓玄學院介乎27萬至50萬;屯門的青松仙苑約17萬。 土葬香港2025 香港政府管理的骨灰安置所只有8處,如今有不少已近乎滿員。 然而,由於香港的土地面積小、人口多、住宅緊張、老齡化嚴重等問題成爲香港墓地購買困難的原因,香港已經許久無新的公墓用地獲批。 政府預測,老年人數量將從2014年全香港的15%,在2024年上升至25%,而每年的死亡人口也將從2010年的42700人上升至2020年的50300,而公墓需求的缺口卻是極大的。 這也就造成了“生爲一塊地,死爲一塊地 ”是香港人一生的追求。 旨在讓普羅大眾瞭解他們所花的錢花在什麼地方上,不再令人覺得殯儀服務是海鮮價。

■ 經當地批准遺體離境後,可聯絡香港的持牌殮葬商或殯儀館安排在香港接收及運送遺體,並向負責運送遺體入境的公司提供受委託的殯儀館或殮葬商名稱。 ■ 若要安排遺體出境,在辦妥死亡登記後,須向聯合辦事處的入境事務處死亡登記處 申 請“將 屍 體 移 離 香 港 許 可 證” [表格 9]。 土葬,顧名思義,是指人類死亡後將先人遺體安放在棺木,然後再把棺木埋於土裡,墓碑或有或無,有些地方隻立墳頭石,沒有墓誌銘。

土葬香港: 公眾墳場

能找到一處安身之所已經尚且不容易,更不要說人死後入土爲安了。 第五,從傳統風水角度來講;寺廟的骨灰龕位近佛,能爲捐贈者起到對自己的護佑祈福,及對子孫後人的加持庇佑等作用。 信風水的香港人自然也信這個,而且他們也會挑選一個他們認爲風水相對較好的骨灰龕位。 第四,從購買條件講;香港地區購買公墓的條件實屬苛刻。 土葬香港 土葬香港2025 而寺廟的骨灰龕位只需要等候有新的造好,就可以輪號購買。

食物環境衞生署在接獲表格後將聯絡申請人,安排遞交有關文件。 消費者要留意,一旦簽署「委託書」及支付訂金,便算是正式委託殮葬商提供服務。 土葬香港2025 據業內人士透露,按行規,若家屬要求更改經商號預訂的殯儀館房間/禮堂,便需再次支付租金。 至於窮人,死後也可獲福利支持,譬如接受綜緩人士,政府提供約13,200元的殮葬服務,包括死亡註冊費、火葬費、棺木、殯儀化妝、壽衣、靈車仵工、骨灰壇、至火葬完成領回骨灰。 香港葬儀社為承福社企旗下之成員,對舉辦各宗教喪禮儀式具豐富的經驗,切合不同背景需要的家庭,細心與家屬溝通,由醫院出殯至到殯儀館喪禮及教堂安息禮,我們都會為你跟進每一個細節。

土葬香港: 棺木及配件

「先人的灰骨一旦未能排到政府位,便滯留在殯儀館、長生店或道觀裏,暫時泊在那裏,等到輪候上位。」一名從事殯儀業二十多年的張先生說,其實長生店、殯儀館等都不想暫管骨灰,先人始終是要上位安息下來。 捱不住,便排隊住公屋,現有28萬人在輪候之中,須要3年多時間。 土葬香港 土葬香港 港人一旦離世,如果親友難以負擔私人的墓地或骨灰壇,便要排政府或半官方的骨灰壇,排上3年也是等閒。 不少主人都會為他們的寵物施行葬禮,並進行埋葬。

土葬香港: 殯儀冷知識 骨灰處理注意事項

一些家庭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但為求心安,或會選用收費較高的道教或佛教儀式出殯,當中大多包括打齋或誦經服務以及20多件紙紮品。 48個套餐中,有18個為佛教或道教套餐,最低收費差異近1倍,由$27,780至$56,800不等。 土葬香港2025 雖然各套餐包括的服務項目類同,但業內人士表示,法事功德、誦經等為無形之物,負責法師的資歷、派別均會影響收費。 當中又可以分為宗教信仰相關和並非與宗教信仰有關連的墳場。 ■ 須先在當地領取死因醫學證明書、遺體防腐證明書及辦妥出境手續。 若遺體由內地運返香港,內地政府機關會要求申請人帶同離世者的身份證明文件,並聯絡內地殮葬商,以取得離境批文。

土葬香港: 香港觀察:岌岌可危的香港郊野

現時全港共有125間持牌殮葬商,當中有7間同時持有殯儀館牌照。 消委會聯絡了93間持牌殮葬商,其中14間斷言拒絕參與調查。 今年4月再去信餘下79間服務商,查詢服務範圍以及相關收費,當中只有20間服務商回覆,包括6間殯儀館和14間長生店,回覆比率極低,顯示行業甚為保守和透明度低,對保障消費者構成障礙。

土葬香港: 香港土葬永久墓地墓園

■ 土葬香港2025 申請人可在櫃臺索取及填寫申請表格[SF/BDR/3],並提供離世者的個人資料、擬把遺體移離香港的時間及移往地點等資料。 香港私價貴絕全球,一個居屋單位一平方米都要一萬港元,但仍不及一小格七吋乘八吋放置骨灰壇的價格高昂。 殯儀業內人士說,由於香港欠永久墓地供應,富貴港人便選擇北上。 按中國傳統,死必歸土,「死後留全屍」,親友為其做完儀式後,便即日運往內地,不少願意花上幾十萬元甚至三百多萬於深圳大鵬灣華僑墓園購地,不惜舟居勞動進行土葬。 ■ 在完成撿拾骨殖後,申請人會即場獲發“起回骨殖授權書” [FEHB 150]。 申請人可攜帶起回骨殖授權書到上述辦事處申請其他服務(如金塔葬位或骨殖火化)。

土葬香港: 香港土葬服務套餐及費用

這是通過在地上挖掘坑或壕溝,將物體放入,再進行覆蓋所實現的,甚至以矯形的方式去安葬。 是把人的遺體先裝在棺材裏,然後再把棺材埋於土中。 土葬香港2025 在這樣發展的情況下,和香港骨灰龕位相對的“福位”(地宮、蓮位、佛位)擁有低價、永久、認捐簡單、有福報這些屬性,也將是一個相對更好的替代品。

土葬香港: 火葬

家屬要為死者土葬,一般安放於和合石墳場,七年後要把骨殖挖走。 土葬香港 要是葬於華人永遠墳場,也不是一睡「永遠」不起的,大部分墓地十年後要續期或不接受續期。 華人永遠墳場置有永久墓地,每年只有零星的重用,售價28萬元。

土葬香港: 香港基本常用棺木介紹

一些套餐式服務包括的項目,例如租用不同殯儀館場地、棺木款式、喪禮儀式及堂倌服務時數等,亦影響收費高低,而更改套餐內容或會增加額外收費,消費者務必要瞭解清楚是否切合所需。 2016年申訴專員公署作出主動調查報告,認為申請人必須於許可證夾附的地圖所示的認可殯葬區範圍之內安葬身故者遺骸,並在墓碑上刻上許可證編號。 此後政府開始在部分龍認可殯葬區設立界線標記,並核對墳墓資料。 有關認可殯葬區的地圖亦上載到民政事務總署網頁和地政總署的地理資訊地圖和手機認用程式MyMapHK供市民在室內或現場查閱。 亦有佛教墳場,有道教的骨灰龕堂思親公園,有回教墳場,有猶太墳場,有印度墳場,甚至有祆教墳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