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0多年來,醫學界一直採用傳統抗凝血藥華法林,以預防由心房顫動所引起的中風。 然而因華法林的藥效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無論是對醫護人員或患者本身,華法林均未算是理想的治療選擇。 2011年醫院管理局更指出[4],華法林屬高風險藥物之一,因此醫謢人員及患者在使用華法林時均需格外留神。 七十五歲的京崔靈患有心房顫動丶糖尿病丶高血壓丶高血脂,曾在二○○八年小腦中風,需長期服俗稱薄血丸的華法林預防再中風。 去年九月廿八日,她在廣華醫院覆診時發現嚴重貧血,臨牀診斷懷疑與腸胃出血引起,被要求即時停服具出血副作用的薄血丸,轉服阿士匹靈,然後排期一個月後檢查胃鏡及大腸鏡。 薄血針2025 舊式薄血藥華法林是有效減低房顫患者中風的藥物之一,惟患者服用此藥須定期抽血,檢測血液的凝血指數。
一般而言,正常人的心跳爲每分鍾約60至100次;房顫患者會高達每分鍾約120至160次。 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很多心房顫動患者可能毫無病症,而有部分患者可能會有多種徵狀,包括心跳急速和紊亂、氣喘、心悸、胸痛、暈眩,以及經常感到疲倦、乏力等。 新型藥物無飲食顧慮 新型薄血藥物則可解除這個困局,患者不再需要「戒口」和驗血,但同樣能有效控制薄血指數,可說是突破了傳統華法林治療之生活不便。 所以西醫都會定期為服用「華法林(Warfarin)」的病人檢查凝血指數(INR),以確保他們的血液凝固能力處於理想狀態。
薄血針: 【脫髮有得救 醫生拆解脫髮六個謬誤】
幸而隨着科技進步,醫學界近年成功研發出新一代薄血藥,突破傳統藥物的限制。 近期有WhatsApp羣組瘋傳「中風對策」,促患者到「指定公院」應診,打溶血針「逆轉」病情。 但有腦神經專科醫生指僅缺血性中風適合打溶血針,溶血針會增10倍出血風險,市民勿視作「萬能藥」。 薄血針2025 薄血針2025 他又說,治療需觀察三至四日纔可斷定是否有成效,故不同意控方指控他未有及時轉換治療計劃,加上根據當時情況,打薄血針的做法合適,而治療只開始了一日,不認為有需要轉介心臟專科醫生。
控方專家證人、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樹堅表示,二型心肌梗塞病人由於心肌氧氣不足,病人心臟須更用力供氧,所以病人會感到心跳加快、胸口痛等病徵,情況與林一樣。 病人住院的心電圖亦顯示,有部分節段低於基準線,即心肌缺氧,而病人十五日時各項指數均下降,李認為何應納此為診斷病人的考慮因素之一。 醫生提醒,達比加羣酯是新一代薄血藥物,現時只適用於非心瓣性房顫,例如因冠心病、心髒衰竭或因高齡而引緻房顫的患者使用。 因此若是心瓣性房顫患者,例如風濕性心髒病導緻心瓣倒流或變窄的病人,切記不宜服用達比加羣酯藥物。 由於房顫所形成的血栓相對較大,故堵塞腦部血管範圍更大,由房顫引起的中風,亦較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風嚴重。
薄血針: 吸煙致眼疾 嚴重可致盲
當然每一個病人的情況及處方的藥物也有不同,實際的情況也需要醫師在看過病人的實際情況後,才能正確地判斷是否適合做針灸。 薄血針 醫管局指,目前轄下17間公院急症室有24小時服務,大部分可在日間為合適患者提供中風溶栓治療;目前已實施先導計劃,在7個聯網主要急症醫院提供24小時中風治療服務。 本報翻查文件,目前提供24小時急性中風溶栓治療醫院包括瑪嘉烈醫院、瑪麗醫院、聯合醫院、屯門醫院、東區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 抗凝劑包含多種不同的藥物,主要的用途是避免血栓形成;其次就是當病人需要連接往一些醫療儀器,又或需要接受輸血,又或其血液需要送往化驗時,亦會加入抗凝血素,以免血液凝固。
- 我哋先講下比較容易出問題的薄血丸「華法林 (Warfarin)」。
- 心房顫動高危之處是有機會導致中風,患者因此需常服薄血藥,以預防血塊形成並流向腦部。
- 近期有WhatsApp羣組瘋傳「中風對策」,促患者到「指定公院」應診,打溶血針「逆轉」病情。
- 江志明醫生亦不建議患者長期進行劇烈的鍛鍊式或較多肢體碰撞運動,前者是因持續心跳過快或令心臟發大,不利心房顫動的病情控制;後者則因患者用藥後凝血能力較差,有機會大量出血。
- 抗凝劑包含多種不同的藥物,主要的用途是避免血栓形成;其次就是當病人需要連接往一些醫療儀器,又或需要接受輸血,又或其血液需要送往化驗時,亦會加入抗凝血素,以免血液凝固。
因此服用維他命K及一些含有豐富維他命K的食物,例如綠葉類蔬菜等,均會干擾華法林的抗凝固功能。 如平日沒有敏感,則毋須擔心,復必泰疫苗在接種每100萬劑,只有5宗過敏性休克病例;而香港亦暫時只出現4宗。 易建議市民接種後,在接種中心休息15至30分鐘,觀察有沒有問題。
薄血針: 藥物依從防腎衰竭 多管齊下減糖尿腎風險
被問到如有心律不正及心臟發大的問題是否可接種疫苗,廣華醫院及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胸肺及呼吸科顧問醫生易國生指,由於兩款疫苗均不會刺激心臟,故亦可接種;正服用薄血藥亦非不能接種原因,但提醒接種後要「㩒耐啲針口」。 英國多間大學和醫院的一項大型研究指出,接種疫苗後出現血栓風險低於新冠患者出現血栓的風險。 研究員分析了逾 2,900 萬名接種疫苗者及大約 170 萬名新冠患者的數據,結果發現接種新冠疫苗者患上血栓、血小板水平少或缺血性中風的風險,都明顯低於新冠感染者;而接種新冠疫苗者出現血栓的併發症風險雖然較高,但仍遠低於新冠患者。 薄血針2025 薄血藥(例如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目的是防止血塊在血管中形成,但劑量必需完全正確地依照醫生的處方服食;過量會導致出血的危險,而不足亦會引致血塊形成,但要注意服藥後可能會略微增加大出血的風險。 血栓是指血凝塊在血管中形成的過程/現象,血凝塊本身亦被稱為「血栓」,大致分為靜脈血栓形成及動脈血栓形成。
但華法林與多種常見食物相沖,如蔬果類的菠菜、芥蘭、通菜、木瓜、牛油果;肉類的動物內臟、臘腸;飲品類的龍井、綠茶等等,因含有幫助身體凝血的維他命K,正正抵銷了華法林藥效,所以患者必須嚴格選擇食物。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患者若在深夜入院,醫護不足或難監察病情轉變,惟病人不宜自行轉院,倡患者家屬可密切留意病人昏迷指數,若發現有手腳無力、口齒不清、視力模糊等病徵,可及時通知醫護跟進。 何供稱,林入院當日進行心臟酵素(Troponin I)檢查,以及心電圖等,當時心電圖顯示心跳正常,惟心臟酵素檢查只有一次高於標準,顯示有患心肌梗塞的風險,但須再覆檢纔可確診。 何續稱,院方十四日進行第二次檢查,證實病人心臟酵素檢查高於標準,由於他翌日休假,故他十五日回院為病人進行例行檢查後,確認病人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而病人的血壓、血氧量等均與之前相若,故決定為林打薄血針。 薄血針 然而,華法林是一種維他命K拮抗劑藥物,透過控制身體對維他命K的代謝,以達到抗凝血的功效。
薄血針: 瞭解痔瘡問題 醫生教您預防及治療
因此,首次中風所造成的嚴重性,可引緻兩成患者死亡及六成患者傷殘。 她強調,「三高」對接種疫苗而言並不是問題,反而「三高」代表身體不佳,一旦感染到病毒,變成重症、甚至死亡的機會比普通人大;加上面對Delta變種病毒,疫苗預防重症及死亡有效率仍然達到80%至90%,故應更快接種。 她又形容,現時香港長者接種率只是約3%,情況不理想,對長者十分危險。 歐洲藥品管理局已確認血栓為牛津/阿斯利康 (Astrazeneca) 疫苗非常罕見的副作用,但目前無法確定其具體的風險因素,例如是否與年齡或性別有關,而香港目前亦從未引進阿斯利康疫苗。 傳統薄血藥 禁忌食物多 傳統治療方案中,主要以華法林作抗凝血,其作用是幹擾肝臟製造凝血因子,令血液變稀。
薄血針: 預防中風的薄血藥
心房顫動是本港常見的心臟疾病,長者是高危一族,另外,患有長期病患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功能有問題如心臟衰竭或心瓣有問題、睡眠窒息症等,都較一般人容易患上心房顫動。 配戴機械裝置(例如壓力襪)能機械地支撐靜脈,可以降低因血栓或特殊過濾器放置在靜脈中而導致的長期問題風險,而且沒有副作用。 醫院表示,傷者頭部有6處刀傷,左耳1處,左肩2處、左前臂1處,長度約3至6公分,深度約0.5公分。 抗凝劑(anticoagulant)又稱抗凝藥、抗凝血劑、抗凝血藥,是防止或減少血液凝固、延長凝血時間(英語:Clotting time)的化學物質。 俗稱“薄血藥/丸”(blood thinner);若用於稱呼天然物質(如吸血動物唾液物質)則稱爲抗凝素、抗凝物、抗凝血素。
薄血針: 市民對牛皮癬存重大誤解 患者也歧視自己
華法林在正確使用時可帶來良好效果,但房顫患者服用此藥須每一至兩個月驗血一次,以檢測血液的凝血指數,再因應情況調整藥量。 例如蔬菜之中含有豐富維他命K的菠菜,會干擾華法林的藥效,令薄血不足或太強,引起內出血及中風等拼發症。 據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與病人組織「關心您的心」的調查發現[11],有近1成服用抗凝血藥的人士曾因誤食相沖食物或誤服劑量入院,情況值得關注。 組織呼籲,正服用華法林的病人,需要留意相沖的食物,並依照醫生指引進食,進食任何補健產品前需諮詢醫生意見,不應自行服用。 2010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針》指出[9],華裔(陸港臺三地)心房顫動患者服用華法林時,其凝血指數不能維持在安全水平 (INR 2-3)的時間較西方患者為多。 薄血針 以香港為例,本港病人有高達36% 的時間不能將凝血指數控制在理想及安全水平之內,因此,他們出現中風或腦出血的風險比歐美地區為高,預計實際情況比研究數據更欠理想。
薄血針: 接種疫苗後有血栓風險?
院方審視病人病歷丶臨牀診斷及治療方案,認為已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而有關臨牀決議經醫生與家屬充分討論達成共識。 薄血針2025 部分中藥亦會影響藥效,如丹參可增加抗凝血的功效;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阿士匹靈及其他抗血小板功能的藥物,如Ticlopidine(噻氯匹定),與此藥合拼使用,則會增加出血機會。 王醫生表示,很多蔬果及藥物,均會影響華法林的藥效,故醫生須定期檢查患者的凝血指數,作爲調校華法林服用劑量的主要依據。 另外,患者亦須經常更新所服用薄血藥的劑量,而蔬菜進食量亦要保持穩定,不能時多時少。 心房顫動高危之處是有機會導致中風,患者因此需常服薄血藥,以預防血塊形成並流向腦部。 薄血針 以往薄血藥選擇非常有限,就只有一種華法林,但壞處不少,例如會與多種食物和藥物相沖,患者必需嚴格戒口;醫生亦要定時替患者抽血,檢查劑量是否適合,並適時調校藥量,以免藥物失效,或增加出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