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攝影師或是一般民眾,在選購螢幕時第一個會考慮到的絕對是螢幕大小。 從早期的19吋、21吋……,到現在主流的27吋、甚至是32吋,會發現螢幕尺寸愈做愈大,以攝影師的觀點來看,當然用大螢幕來瀏覽作品本身就擁有較高的視覺享受,而且在開啟專業修圖軟體時,理論上也可以顯示較多的視窗內容,增加工作的效率。 24吋mon推介2025 VA則介乎TN及IPS面板中間,擁有比IPS更快的刷新率、反應時間延遲率,同時色彩表現亦比TN面板有更好效果,黑白色階對比及黑暗位呈現亦是三者中表現最好的面板材料。 VA螢幕會較適閤家用主機配電腦共同連接的多用途遊戲顯示器,較適合日常娛樂用途。
一般來說,現今市場上較常看到的面板分別為TN、VA和IPS三種,以下將條例說明這三種面板的特點。 ASUS SplendidPlus™ 影像智慧技術內建提供 8 種預設模式的色彩引擎,可相應調整顯示器,確保色彩精準度及畫面保真度,提供適合顯示器畫面的色彩。 Samsung 歷年推出的 Galaxy Book 筆電都是採用輕薄設計,今次推出的 Galaxy Book Pro 亦不例外,它採用金屬物料作機身。 另外,機身厚度及重量分別為 11.5mm 及大約 1kg,十分輕薄,而且機身不大,放入背囊、公事包或手袋都沒有太大問題。 加上它採用可 360 度扭轉的金屬鉸位,令用家可按不同時間及需要,以普通筆電、A 型、V 型甚至平板電腦模式使用。
24吋mon推介: 產品支援及服務如對產品安裝、使用、修理及維護有任何查詢,我們的客戶服務專員會為您提供協助。
BenQ 專業攝影螢幕推薦給攝影師族羣專用,支援4K/2K解析,滿足99%Adobe RGB色域標準與硬體校色,畫面能翻轉直立觀看,獲歐洲TIPA攝影大賞肯定,滿足攝影作品後製或印刷的專業需求。 對攝影師要挑選工作用螢幕的建議是,至少要選擇100 PPI以上的專業型螢幕,才能讓你在影像細節的編修和確認上更加精準。 大尺寸螢幕的優勢在於能一次顯示完整的視窗及內容,瀏覽影像作品也有較高的視覺享受。 小尺寸螢幕由於原生解析度較低且點距較大,通常要透過捲動或拖拉才能看到更多內容和功能。
- 貴多 $50 則有 BenQ 及 AOC ,當中 BenQ EW2775ZH 是少數採用 VA 面板的 27 吋型號,加上擁有兩個 HDMI 介面,接駁 Notebook 再加遊戲機也相當方便; AOC I2790VQ 規格跟 Acer 相似,唯一差異就在於內置火牛及可掛牆。
- Samsung 的M5智能螢幕是一款功能齊全的螢幕,雖然是次將它歸類為工作及學習之選,但其實這款螢幕無論是工作、學習、娛樂的表現都相當不俗,不過價錢當然比以上的推薦更為高昂,假如想添置一個「全能型」的電腦螢幕,這款會是不錯的選擇。
- 若有留意賣場架上所陳列的螢幕相信你會發現,有的面板好像鏡子一樣會反射(亮面螢幕),有的則是面板像是被鍍上薄霧一層(霧面螢幕),看起來不太討喜,會有這樣的差異,是因為面板表面處理手法的不同。
- 如果螢幕主要用作觀賞電影的話,可以選擇24吋或以上的螢幕,以達到更佳的觀賞效果。
- 在24吋電競螢幕的選擇上,我們最推薦的是MSI Optix G242。
ASUS 提升品質標準,將部分專利技術與 ASUS VX24AH 結合,為使用者帶來活靈活現的視覺體驗。 VX24AH 採用全新 SplendidPlus™ 影像智慧技術,強化色彩亮度、對比度與銳利度,以最佳化影片及影像。 SplendidPlus™ 提供風景、標準、劇院、sRGB 與夜景等模式,同時新增閱讀、暗房兩種模式。 此外,低藍光與 Flicker-Free 技術也能降低眼睛長時間觀看顯示器的疲勞感。
24吋mon推介: 電競顯示器種類
打機的致勝關鍵,決定於時間及準繩度,電競比賽配備高規格電腦顯示器,近年更加入許多新技術提升遊戲顯示質素及表現,選擇電競顯示器打機有什麼要注意? 立即細閱以下 Price.com.hk選購指南,幫助大家瞭解及挑選。 當今長時間與螢幕相處,螢幕平均壽命又能到3-5年甚至以上,要如何長時間相看兩不厭,建議大家除了規格功能符合使用需求外,最好能選擇有創新護眼技術和品牌保固,更要評估自己的使用習慣,使用環境,並包含售後維修保固,合理售價,才能為自己挑選一臺使用起來舒適又有保障的好螢幕。 而霧面螢幕正好相反,採用晶體矽磨砂處理的面板,使得環境光線即便照射在螢幕上也能有效產生漫射,對於抑制眩光、反光相當有效果,加上IPS面板的寬可視角及高顯色性等優勢,讓霧面螢幕幾乎成為專業影像工作者或高階螢幕的優先選擇。 液晶面板是螢幕當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它能直接顯示出我們所需要觀看的內容和色彩,但液晶面板所採用的種類和優劣,也會大大影響顯示的結果與準確性。
希望你在看完這片文章後,可以更加了解如何選擇27吋螢幕,並輕鬆快速地找到適合自己或家人的款式。 如果講到 2021 24吋mon推介 年遊戲機指標,就是最少出到 24吋mon推介2025 120Hz ,如果玩 PC Games ,配 144Hz 更是基本。 如果您喜歡快節奏的遊戲,三星 LG32G75TQSNXZA 高達240Hz的螢幕刷新率、1ms反應時間且支援G-Sync相容性、支持VRR技術以減少螢幕撕裂,並具有出色的處理性能創造更流暢快速的遊戲體驗也很適合你。 雖然這款螢幕並沒有搭載防藍光護眼功能,不過螢幕內置亮度感應器則可透過自主畫面修正功能自動調節亮度,即使在強光或昏暗的環境下,螢幕也能呈現出最佳的亮度,減輕雙眼負擔,使用時更感舒適。
24吋mon推介: 螢幕面板有何不同?
若已經確定規格和自己的需求,但不確定各個品牌的優缺點及評價,建議可以去 PTT、Mobile01、Dcard 等各大論壇搜尋是否有網友提供實際使用經驗,通常都會找到非常有價值的討論和分享。 360° 的 ErgoLift 轉軸設計可以自由切換四種使用模式:筆電模式、帳篷模式、分享模式和平板模式,可以因應不同的使用需要,轉換最適合的操作模式。 此外,Samsung Galaxy Book 的最大賣點是有杜比全景聲音效、螢幕錄製與 Samsung Studio Plus、第二螢幕功能(只支援 Galaxy Tab S7 )等待,可以勝任一般的工作及娛樂需要。 M5智能螢幕的最大特點當然就是它的智能功能,除了常見的外,最實用之處在於輕鬆進行無線手機連接及無線DeX功能,即是在無需接駁電腦的情況下,只要透過螢幕及手機,或Remote功能,即可連接位於辦公室的電腦,進行遙距工作,譬如瀏覽網頁、進行視像會議、編輯文件等等。 無論是為長期在家作好準備,抑或想在新一年升級個人電腦,假如對螢幕規格的認識不多,以下針對一般用途的家用電腦,為大家提供一些入手小貼士。 其實一般螢幕與曲面螢幕的差別就是隻在於玩遊戲時曲面螢幕可以讓玩家更深入其境。
作為近年最多人選擇的尺寸, 1,080p 在 24 吋的畫面可算是看得最舒服,而且薄邊框的定價也接近 22 吋型號。 當中 Topcon NB24a 就只賣 $959 ,採用 IPS 面板同時有 HDMI 、 DVI 及 D-Sub ,是平價中邊框最薄。 另外,亦有 $1,000 有找的 Acer ET241YBMI ,同為 IPS 24吋mon推介 屏幕但僅提供 HDMI 及 D-Sub 。 不過,要在有限空間下擺放,屏幕當然愈慳位愈好,而薄邊框自然是各位最佳的選擇。 希望我們整理的表格及資訊,可以讓你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找到理想的27吋電腦螢幕,也不要忘記點選購買連結,查看最新優惠喔!
24吋mon推介: 五、高性能電競螢幕/最佳繪圖螢幕推薦:三星 32吋 Odyssey G7 1000R 曲面螢幕 (LG32G75TQSNXZA)
MacBook 24吋mon推介 Air配備 Apple M1 晶片、配備 8 核心 CPU和7 核心 GPU,CPU效能表現良好,是近年的話題之作。 不論在性能上、外型上,MacBook Air 的口碑都一直不錯,不過相對於MacBook Pro,MacBook Air比較適宜一般的文書工作,如有專業影片剪輯的需要,則MacBook 24吋mon推介 Pro比較合適。 購買電腦時通常都會同時購買電腦螢幕,如果不懂得如何選擇,就只會浪費了電腦主機,令其不能展現它真正的實力。 所以,在選購電腦螢幕前,需要先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性能,以及電腦主機能夠輸出什麼效果。 ViewSonic VA2756-mh另一值得推薦的地方在於它搭載了閃屏和抗藍光護眼技術,色彩細緻之餘,亦有助於消除因長時間觀看屏幕而造成的眼睛疲勞。 近來Gigabyte係顯示器方面發展非常積極,而最令香港玩家開心既係Gigabyte似乎都非常注重香港市場,以往外國或臺灣出完幾個月甚至一年香港先開始慢慢賣,而Gigabyte近幾款顯示器,香港已經同臺灣同步發售,價格水平仲要一D都唔離地!
24吋mon推介: LG OLED48CXPUB 規格
透過 WQHD 顯示器,您可享受比 Full HD 顯示器大 77% 的桌面空間,輕鬆展開視窗與工具。 此外,由於反應時間只有 5ms (GTG),清晰度也比一般 24 吋 Full 24吋mon推介2025 HD 顯示器高出 25%,可呈現極為流暢的畫面。 讓您享受毫無延遲的電影與遊戲體驗,而遊戲中的細節也以最真實的色彩,呈現更生動的畫面。
24吋mon推介: DELL 戴爾 S2721NX 27型 27吋 (護眼/寬) 螢幕
在這批名單中,整體而言我們最推薦的是ASUS VA24DQ,雖然外型不若其他機種花費很多心思,取而代之的是把價值放在硬體規格上,在不到4000元的價位上,卻能符合多數人的文書及影音娛樂需求,甚至要玩多數的線上遊戲,也能達到平衡的優異效果。 我們從將近150臺螢幕中,挑選出其中10臺,這10臺或許不是硬體最佳,但在規格、IO連接阜、價格及效能上皆有傑出的平衡表現,也能滿足多數消費者在使用情境及預算上面的需求。 雖然這幾年品牌開始推出25吋的螢幕以吸引本來想買24吋的消費者,不過經過我們研究,認為一吋的差距真的不大,而且從需求面來看,24吋的螢幕剛好符合空間及預算限制的朋友,多一吋的實質感受也不大,我們就沒有特別針對24吋及25吋另外分類。 以下兩款 24″ 電競顯示器,售價均在 $2,000 以內。兩機均具備快速反應時間,以及高更新率的特性,足以應付普遍遊戲玩家所需。
24吋mon推介: 推薦產品
與擺放電視及桌面顯示器一樣,電兢顯示器擺放地方不宜放近潮濕地方,積塵加上潮濕容易引起顯示器內部短路,亦要注意散熱,關機以後要先散熱才用布遮蓋祕免積塵。 將所拍攝的照片透過4K和Full HD螢幕比較,4K UHD影像表現更加優異。 我們已盡量確認在文章中使用可公開使用之圖檔,但若仍侵犯到您的著作權,請立刻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刻下架相關內容。
24吋mon推介: 尺寸
想選購一個適合自己的電腦螢幕,建議第一步先從用途入手,譬如是日常使用,打機娛樂用,抑或剪片執相用,用途不同,相關預算及性能亦有所分別。 24吋mon推介 使用電腦難免眼睛會疲勞,這時候如果有好的螢幕的話就可以大大減少這種情況發生。 尤其是現代人的工作模式及作息方式都跟以往大大不同,螢幕的重要性就更加的重要。
24吋mon推介: 沒有建議
最後就是 Philips 3V7QHAB ,在貴多 $50下擁有 HDMI 、 DVI及 D-Sub ,滿足老用家需要。 不少graphic designer 把Wacom – Cintiq Pro 24 Touch繪圖顯示屏當為夢想的繪圖板,優質 4K 螢幕,無視差的色彩效能,以及Wacom Pro Pen 2代表的無偏差的準確度,都令創作者可以得心應手地發揮自己的實力。 OLED 螢幕、NVIDIA GeForce RTX3080、 Intel Core i H 看到上方3個描述,就知道GIGABYTE 的AERO 15 OLED手提電腦可以說是現今其中一部最頂尖的Notebook之一。 這款2021年剛推出的手提電腦,設計及性能以滿足創作者的需求為主(圖像設計、影片剪輯、程式設計),所以集合了頂級的電腦零件,再加上OLED 螢幕帶來更高的色彩飽和度與對比,令使用者得心應手。 Notebook可以說是很多人的電腦首選,不論是外出時或家中要處理工作、娛樂或學習都十分方便。 而手提電腦若要同時兼顧外出或在家中的工作、學習及其他用途,效能和輕便都是選擇的因素之一。
24吋mon推介: Photoshop 再推新 AI 功能「生成式擴展」 Firefly 正式支援繁中輸入
27吋寬廣視角為辦公室常見的多工作業提供了足夠的多視窗使用空間,再加上螢幕像素高達 3840×2160,以辦公室文書作業來說,圖文解析度已相當足夠。 不過這款戴爾入門級4K電腦螢幕雖具有出色的廣色域 (100%sRGB、79%AdobeRGB),但對影像處理的專業人員來說可能還不夠喔。 建議消費者先選同時支援AMD FreeSync及NVIDIA G-Sync顯示器,如只使用單一品牌顯示卡,才單獨選Nvidia或AMD技術。 24GN600-B 是廠方 2021 年度的新型號,採用新一代 IPS 面板,可提供 1ms GTG 反應時間,並對應 144Hz 更新率。 此外,它又支援 HDR 10 高動態範圍技術,而且色域達到 sRGB 99%,色彩效果更有保證。 它更特設黑色穩定器功能,可自動調光被玩家所選定的暗黑位,讓玩家在遊戲中更易發現敵人,從而取得優勢增加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