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橋底後,來到一處燈位,快到另一個補給點新田購物城。 橫過連接公路的支路後,即可往左行,接單車徑繼續踩向元朗,但如果想去新田購物城,就要過多一條馬路,轉右橫過青山公路。 屯門(兆康苑)開經:兆康路、青麟路、藍地交匯處、青山公路(藍地段、洪水橋段)、洪天路、洪志路、洪天路、天水圍西交匯處、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新運路、龍琛路及天平路。 九龍巴士261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巴士路線,來往屯門(三聖邨)及粉嶺(祥華),途經安定邨、華都花園、新墟、景峯花園、兆康站、嶺南大學、富泰邨、上水站、天平邨及聯和墟,是首條來往屯門區及北區的全日專營巴士路線,也是唯一來往屯門區至粉嶺的全日巴士線。
- 276P線不如主線276繞經博愛醫院,往返元朗市及上水最為直接,成功吸納大量乘客。
- 記者在通車首日實測,由上水踩到元朗,分享一些租車及踩車的小貼士,讓大家瞭解沿途的補給點及危險位。
- 轉彎後,單車徑與青山公路並行,很快途經古洞(龍騰閣)公廁的背後,之後突然間單車徑中斷了。
- 由2011年6月1日起,6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AAU1、3、4、5、7、8)正式上掛本線,取代快將退役的三菱MK217J單層空調巴士(AM)。
- 天水圍(天慈邨)開經:天喜街、天柏路、天湖路、天耀路、屏廈路、青山公路-屏山段、水邊圍交匯處、宏達路、鳳池路、屏會街、元朗安寧路、媽廟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S5通道、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 出隧道後,單車徑沿壆圍車路而行,轉彎後,景色一變,畔錦田河而行,河的對岸就是南生圍。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有關內容只供參考,並會因應車務調動而更新(查看更新表)。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此路線獲派8輛Enviro500 MMC 11.3米(E6M)雙層巴士作掛牌車,並有來自268B及269M線之柯打。
上水去元朗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如果沒有自備單車的朋友,可以由上水港鐵站行到上水單車匯閤中心租車,路程約5分鐘。 由上水站A3出口落扶手電梯,到地面後沿新運路繼續直行,行到新運路的紅綠燈,過馬路後轉左。 經:鳴琴路、田景路、嗚琴路、石排頭路、震寰路、青田路、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新運路、龍琛路及天平路。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太平開經:保平路、保健路、百和路、彩園路、寶石湖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耀路、天湖路及天瑞路。 2003年3月15日,本線改為全空調服務,改以三菱單層巴士及雙層巴士行駛,不久後才全數改以雙層巴士行駛。
惟自從九巴開辦特快路線276及276P,加上沿途受公共小巴18線競爭,錦田至元朗市一段亦與54、64K線重疊,被搶去不少乘客。 自九廣西鐵(今港鐵屯馬綫一部份)通車後,此路線成為粉錦公路連接錦上路站的重要接駁交通工具。 上水開經:龍運街、新運路、掃管埔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洪水橋段)、田廈路、洪水橋田心路、洪天路及屏廈路。 天水圍站開經:屏廈路、洪天路、洪志路、洪元路、洪水橋田心路、田廈路、青山公路(洪水橋段、屏山段、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上水去元朗巴士: 路線資訊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到青山公路洲頭段,單車徑仍然斷開一截截;有時兩截單車徑之間,只有狹窄的行人路連接。 行人路就在青山公路旁,大型車輛飛快經過,而踩單車的人通常都不會下車,繼續踩過狹窄行人路,若果遇上對頭單車或行人,情況幾危險。 這個路口車流極多,不乏貨櫃車,非常危險,但沒有燈位或者安全島,希望大家過馬路時要有耐性,小心為上。
踏入八十年代,此路線改以利蘭勝利二型(G)為主要用車,九十年代勝利二型退役後,曾短暫改用丹尼士喝采(N)。 及後開始改派9.7米巴士行走,主力用車為利蘭奧林比安9.6米(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 2020年6月中起,此路線獲放寬可使用11.3米巴士行走。 於6月26日,此路線首次獲派Enviro500 上水去元朗巴士 MMC 11.3米(E6M17/WU3765)行走,並由翌月起以此車型完全取代原有的Enviro400(ATSE)。 同年8月,由於64K線獲放寬可使用領有禁區許可證及加裝樹擋的11.3米巴士行走,原屬該線的Enviro400(ATSE)則被調往此路線行走。
上水去元朗巴士: 開辦背景
過馬路後,沿青山公路左側的單車徑續踩,這是一條大直路,但中途都有個位置斷開,而大直路盡頭則是隧道。 吐露港的單車隧道只有單車徑而無行人路,有時假日小朋友要推車過,就會塞車,但這條隧道就有細心設計,加設行人路在旁,沒有信心上落斜的朋友可以選擇在行人路推車,又不阻踩單車上落的人。 經過這段長約1.2公里、斷開很多截的「噩夢之路」後,終於見到一兩段稍長的單車徑,沿公路徐徐上斜,之後落斜,抵達一個橫過青山公路的紅綠燈過路處。
- 於6月26日,此路線首次獲派Enviro500 MMC 11.3米(E6M17/WU3765)行走,並由翌月起以此車型完全取代原有的Enviro400(ATSE)。
- 等紅綠燈塞過錦繡大道後,轉入錦壆路及壆圍南路,到錦田河旁,南生圍就在河的另一邊,也是觀鳥勝地,元朗亦已近在眼前。
- 富泰邨、嶺南大學等分站仍有不少乘客上車前往市中心,本線定線上比K51優勝,車資亦比輕鐵便宜。
- 但基於當時許多屯門居民需要來往內地,經常有提議開辦新線全日來往屯門至上水,但九巴認為客量不足,並未有開辦類似路線的念頭,故此運輸署只好於1997年批出由小巴大王馬亞木開辦,來往屯門碼頭至上水的專線小巴44線。
- 自開辦到2011年中,九巴一直安排三菱MK單層空調巴士(AM)為主要用車。
- 上水到元朗的新單車徑終於竣工,引起不少單車友及普通市民的興趣。
1970年代,本線採用「亞比安」VT17AL及VT23L單層巴士及當時快要退役的丹拿A型及B型雙層巴士行駛。 上水去元朗巴士 1980年代,丹拿A型及B型退役後,改用後來重建車身的丹拿C、F型及利蘭勝利二型巴士行駛。 1990年代中開始,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大量退役,1997年起開始主要採用平治O305巴士行駛,成為不少巴士迷追捕的目標。
上水去元朗巴士: 嚴選 10 條快過地鐵嘅巴士路線 網民:276P 元朗去上水 半個鐘就到
過了河上鄉路口後,接回單車徑,但這段單車徑又是隻得50米左右,在單車徑頭已經見到終點。 過了公廁後要留意,前方有個馬路路口,單車徑的方向是直去的,但如果需要補給的話,可以沿馬路轉右落斜,之後左方的是「豆美味豆花團」,提供小食、豆漿及豆腐花;可惜在疫情期間,他們暫停提供「豆腐花放題」。 過橋後落斜,不要橫過馬路,轉左沿彩園路踩,再馬上轉左落斜,過隧道,進入上水工業區,沿彩園路旁的單車徑直踩。
上水去元朗巴士: 巴士轉乘優惠
離開塱原濕地便重回青山公路旁,又是另一片要珍惜的風景了,因為已到達近期話題、行將清拆的石仔嶺安老院村。 安老院村門口旁有條天橋,登橋橫過高速公路後便是古洞街市,古洞南路便在街市對面,一直沿路踩7、8分鐘至盡頭,便是人煙裊裊的古洞水塘,只有兩三人在釣魚,恰似世外桃源。 翌日,該車長於駕駛同一路線時又再行錯路;不但驚動當時監察該車長工作的九巴車務督察,而且再度遭有關報章狠批,甚至令運輸署要求九巴就此事提交報告解釋;最後該車長被即日停職,此事最終告一段落[26]。 為方便置樂花園、藍地及洪水橋一帶居民,2002年1月22日起,九巴加開261P,平日早上兩班車單程由置樂花園開往上水[6]。 現時本線與276B線合共獲派27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雙層低地臺空調巴士。
上水去元朗巴士: 使用狀況
惟屏廈路近坑尾村彎多路窄,限制此路線未能使用大型巴士疏導乘客,九巴因此分拆出不經屏廈路及博愛醫院的輔助路線276P,卻使元朗市客源轉移至276P線;加上天水圍亦有不經元朗市的276A、276B線,進一步分薄此路線客源。 為方便乘客辨別17線和途經粉錦公路往返元朗與上水的小巴路線18,營辦者援用行車路線相近的九巴76K線前身「17線」作路線編號。 現時本線的主要客源,是青山公路元朗至上水一段沿線鄉村的居民,但由於沿線已有不少的紅綠小巴競爭,乘客多數是大多是在剛巧碰見本線到站或利用巴士到站時間預報系統(ETA)預算候車時間才登車,甚少會專程等候本線。 2003年底,九廣西鐵通車,本線隨即繞經錦上路站,加上有全空調服務及雙向分段收費的優勢,原本令本線能夠有起死回生的機會,但利用本線接駁西鐵來往北區的乘客一直不多,錦上路站亦有不少專線小巴接駁,直接與77K競爭;另一方面,錦田及粉錦公路亦有不少紅綠小巴可以選擇,導致本線客量一直一般。 不過本線於2013年因路線重組後調低了全程車費,現時本線全程車費是來往元朗至北區中是最便宜的,能吸引「一定要搭平車」的乘客,繁忙時間有時會出現頂閘情況。 此路線於2002年直接改為全空調巴士服務,用車為九輛三菱MK117J(AM1-168)及兩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配歐盟三型引擎)。
上水去元朗巴士: 運輸署特別安排
據記者計算,這處燈位的「綠公仔」連閃燈只有15秒左右,如果多人踩的話,相信單車都會塞車。 記者在一個週日再踩多次,發現很多人不懂由單車匯閤中心踩去前往元朗的單車徑,建議大家出發前,看清楚路線圖。 18線特色之一,乃主力行駛的車輛備有窗簾;路線編號「18」得名自行車路線相近的九巴77K線,即前九巴18線。 上水去元朗巴士 上水去元朗巴士2025 經營不善的樣板「新田購物城」近月有重生跡象,車場和寵物店進駐之外,還有間好似「藤原豆腐店」的店子! 「購物」完後,便到前臨有幅大草地、同治年間建成的文氏大宅「大夫第」,參觀為副,打卡為重,有時間還可到東山古廟、麒峯文公祠,也可轉入落馬洲路,往落馬洲花園俯瞰深圳福田景色,如果你懷念北上尋歡日子的話! 返回單車徑,到新界五大族之一新田文族在小崗上興建祖先「文天祥銅像」打咭,新田遊纔算圓滿。
上水去元朗巴士: 途經
租完車之後,可以在練習場試車,準備好之後,就可以沿單車徑出去。 初段在上水市中心的單車徑欠缺路牌,出發前請看清楚地圖及路線介紹。 沿石湖墟遊樂場旁踩,轉彎後來到一個十字路口,記得在路口轉右,上去寶石湖路旁。 上水去元朗巴士 匯閤中心內的單車店有提供元朗還車服務,最遲晚上7時還車,如果是平時少踩單車的朋友,建議選擇元朗還車。 由上水踩到元朗約18公里,路程約等於由沙田踩到大美督,需要兩小時,若果中途會在補給點飲飲食食的話,預算3至4小時會較鬆動。
上水去元朗巴士: 行車路線
橫過青山公路後轉右,再轉入惇裕路,就會見到左邊有購物城的入口。 單車徑新開首日是週二閒日,購物城如同「死城」,希望週末假期會有多一點食肆及商店營業吧。 就算不用補給及喫東西,在新田購物城入面都有個單車友必到打卡點,就是一個外貌模仿《頭文字D》藤原豆腐店的地標。
上水去元朗巴士: 服務時間
由於受粉錦公路路窄多彎環境的影響,九巴一直只能派出車身長度較短的巴士行走本線。 上水去元朗巴士 初期主要採用Victor 17型及23型單層巴士行走,後來改用重建車身後的丹拿A型及「短牛」丹拿F型雙層巴士,並於1980年代中以「雞車」利蘭勝利二型行走;直到1990年代開始,大量利蘭勝利二型巴士退役,本線改用雙軸後置引擎非空調巴士行駛(主要以BL及MCW為主)。 新田公路全線通車前,此路線與76K線曾是往返元朗及北區的主要路線。
上水去元朗巴士: 服務時間及收費
2007年,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改派配都普車身的丹尼士三叉戟,取代其中兩輛配歐盟三型引擎的同款巴士。 三菱MK117J退役後,九巴改派三菱MK217J 9.2米(AM )。 2012年3月19日起,元朗車廠派出斯堪尼亞K230UB 10.6米(ASB),而上水車廠則以丹尼士巨龍9.9米(ADS)代替。 同年8月27日,上水車廠增派丹尼士三叉戟(ATS147/KS8269)行走。 這個橋底位置沒有單車徑,行人路都非常狹窄,假期多人踩單車時,易生意外,亦會塞單車。
上水去元朗巴士: 服務時間及班次
這段單車徑寬闊,與馬路平行,右依石上河,左臨塱原濕地,風光如畫。 離開單車徑,接上馬路過橋,橫過雙魚河,單車徑在橋的另一邊再出現。 我細細個就聽過呢個名,既然單車徑路過,不如走進擔竿洲路看看。 雖然米埔的象徵 — 斯科特野外研習中心正重修到2022年才開放,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又要申請才能進入,不過有不少遊人在禁區前打卡影相,況且沿路都是滿滿的漁塘濕地,也看到很多侯鳥,不讓塱原專美。 直至2009年9月14日及2010年1月1日起,先後加入2輛超低地臺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