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是次加價最受質疑的地方是該次加價優惠大減至2.8億,令不少市民失望。 另外,港鐵在2014年錄得156億元利潤的情況下仍要加價4.3%,也成了加價被各界士抨擊的原因。 陳恆鑌指,香港正在復甦,亦有更多旅客到港,認為港鐵在營運數據方面應該會越來越好。 而且各項公共交通工具已先後加價,若作為市民主要出行工具的地鐵亦加價,市民生活將更為艱難。

但在12月31日後,政策開始收緊,除了每個塑膠購物袋的最低價格提升到1元之外,現時對裝載冰凍或冷凍食品之膠袋的豁免也將會取消,只有購買完全無包裝或非完全盛載於包裝的食品,或購買以非氣密包裝的餐飲外賣等情況,纔可獲得豁免膠袋徵費。 【加價2023】全球通脹上升,百物騰貴,連日常生活所需都逃離唔到加價的命運,《香港財經時報》整合了12個加價的衣食住行生活項目,其中電費和各種交通費用加幅至少5-10%,提供6個抗通脹的慳錢對策。 社民連成員、保釣行動委員會召集人曾健成2016年4月8日在旺角站內抗議港鐵加價,他在站內張貼示威標語,港鐵職員上前勸阻但不獲理會,遂以違反《港鐵附例》作出票控。 2017年3月7日於觀塘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罰款1,500港元,裁判官指《港鐵附例》沒違反《基本法》及《人權法》,港鐵有法定理據去保障港鐵財產及防止公眾被滋擾,控方指出港鐵有檢控權,被告的示威自由並非絕對。 曾健成則稱《附例》較《公安條例》更保守及壓制人權[57][58]。

港鐵加價: 方程式暫計加價1.7% 延後加幅3.35%或一齊加

統計處公佈去年12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與2021年同月比較,上升2%;即使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去年12月的基本通脹率亦為2%,較11月份為高。 除電費加價外,各類公共交通服務,如:九巴、城巴、港鐵等,亦於2022年元旦後實施加價措施。 有見及此,《香港財經時報》整合相關2022即將加價項目,以供大家參考。

港鐵管理及服務也未如人意,近年發生多宗事故,充分暴露港鐵管理層、制度、以至監管制度等嚴重問題,例如沙中綫被揭連串工程問題,包括涉剪短月臺層板鋼筋、鋼筋未妥善扭入螺絲帽等。 近10年港鐵每年因服務延誤,而撥出用作票價優惠的款項逾千萬元,2019年撥款更高達8,650萬元,可見港鐵的管理質素及服務質素下滑。 當局指,已確認現時有關鐵路設施結構安全,港鐵已獲徵詢並確認復工不會對鐵路設施結構及鐵路運作安全構成影響。 屋宇署表示,負責安裝於連接寧富街與柴灣站屬港鐵的行人天橋的註冊建築專業人士已於事後向屋宇署提交事件報告,並建議適當的緩解措施,以確保有關建築工程復工後不會對附近鐵路設施結構安全造成影響。 兩鐵合併當日,港鐵按照營運協議下調票價,然後凍結票價至2009年6月30日,因此2010年是首次按照可加可減機制調整票價。

港鐵加價: 高鐵|西九龍站人流減少運作順暢 港鐵呼籲乘客透過12306購票

西區海底隧道的專營權將會在2023年8月1日屆滿,政府計劃在8月2日開始調整3隧收費,將紅隧和東隧的收費加至30元,西隧的收費將減至60元,而的士將會劃一3隧收費25元,希望可以達到分流的效果。 港鐵加價2025 此外,天星小輪也擬取消長者免費優惠,改為普通長者優惠,但在政府的2元乘車津貼計劃下,合資格長者只需支付2元。 由今年6月1日起,政府會在連續11個月的首天向中電及港燈的住宅登記用戶戶口注入80元的電費補貼,並在第十二個月注入120元的電費補貼。 因為國際燃料價格飆升,令發電燃料成本急漲,中電和港燈決定由1月起調整電費,中電的電費與今年11月相比加價約6.4%,而港燈則加價約5.5%。

  • 在可加可減機制下,港鐵最快今年6月起可加價3.3%;然而港鐵今年需撥出2.45億元,作為車費加價後的票價97折優惠,最少維持半年,2019年車費不會有實質上調。
  • 每年按情況推出的「回程9折優惠」其實已經停咗一排,配合今次加價,將於6月回歸,不過實施到10月尾就會結束,取而代之,係每月得嗰一次的新方案--「特惠星期六」。
  • 正因專營巴士公司的車費升幅受行政會議規管,其票價纔可保持在正常水平,而政府對於除地鐵以外公共交通車費升幅的規管十分嚴苛——新巴城巴在2010年至2018年期間從未批准加價一次,天星小輪也是自2017年至2021年方纔被批准加價一次。
  • 由於推出為期6個月的「3%車費回贈優惠」,故此八達通乘客在2018年不會有實質車費上調[61]。
  • 港鐵香港客運服務總監楊美珍表示,已繼續為乘客提供不同車費及票務優惠,以惠及社會各個層面,涵蓋長者、小童、學生等,去年這些恆常優惠總值超過21億元。

在實行新票價表後,港鐵公司表示,「綠色專線小巴轉乘優惠」將在今年第四季起擴大優惠金額,由現時每程3毫增加至5毫;「早晨折扣優惠」亦已 延續一年至2024年5月底。 民主黨交通政策發言人陳堡明表示香港現時只在復甦初期,公共事業就爭相加價,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港鐵加價 港鐵為政府做大股東的企業仍然加價,認為不論是實際上和觀感上對社會都有不良影響。 港鐵公司每年取得可觀的利潤,但回饋市民的金額卻九牛一毛,近幾年撥給市民作票價優惠的金額,只佔基本利潤的不足一成,他認為,港鐵在坐擁豐厚利潤下仍加價,對公眾十分不公平。 該項目的註冊建築專業人士確認此上升及沉降幅度對相關鐵路設施結構安全不會造成影響。 由於有關修訂符合《建築物條例》(第123章)的規定,故屋宇署已經接納。

港鐵加價: 優惠

另外,港鐵都會票、全月通都會加價,其中都會票由435元,同樣加價約2.3%,最新價格為445元,增10元。 按此計算,即平均每程車的票價達約11.2元,使用都會票纔有優惠。 港鐵今日(2日)公佈新的車費表,指逾九成的車程車費,將上調不多於0.4元;本地車程上調最大的幅度可達0.8元,即屯門、元朗、天水圍等來往迪士尼的車程。 不過如涉及跨境車程,向來最昂貴的來往羅湖/落馬洲及迪士尼站車程,由57.8元,會加至59.2元,即加1.4元,加幅達2.4%。 港鐵加價 不過可加可減機制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其中一個爭議是機制是多年來加價次數比減價次數為多,而港鐵票價自2008年的15年來,更只有2021年的票價屬減價。 假如按照港鐵則公佈的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香港物業發展利潤為 104 億港元,換言之於「生產力因素」方面則為0.8%。

港鐵公司指,經不同票務優惠和車費推廣,93%乘客車程車費將上調不多4毫,當中約75%加價2毫或以下。 港鐵表示,票價調整後,逾九成乘客車費調整為0.4元或以下,當中約75%乘客車程車費調整0.2元或以下,包括4%的車程維持不變。 不過港鐵亦指,有約18%車程,票價多3至4毫;撇除馬場站,本地車程最大的加幅為0.8元。 翻查車費表,來往迪士尼至屯門、兆康、天水圍、朗屏及元朗站等車程,都加價0.8元。 2012年6月港鐵加價是指港鐵於2012年6月17日起按「可加可減機制」實施新的票價,平均加價百分之5.4。 是次加價會令港鐵收入每年增加6億元,政府表明,已要求港鐵以優惠全數回贈乘客[20],而港鐵亦有履行。

港鐵加價: 林世雄:鐵路收入增長少甚或虧損 港鐵票價調整不掛鈎基本利潤

工會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員工對整個薪酬調整機制完全失去信心,薪酬機制必須進行檢討,改善薪酬架構,增加年資因素,以挽留鐵路人才。 【港鐵加薪】港鐵公司今天公佈薪酬檢討結果,旗下員工加薪1.6%至5%,另設工作表現獎,最多可獲派2.17個月薪獎金。 港鐵加價 鐵路工會表示,有調查指員工對薪酬機制失去信心,要求港鐵檢討薪酬架構。

港鐵加價: 港鐵加價|過去港鐵車費調整幅度(2008年 – 2023年)

港鐵新修訂的票價調整方程式最後一個指數出爐,特區政府統計處昨日公佈去年12月的運輸名義工資指數的按年變動。 基於燃油價格和工資成本上升、疫情導致乘客減少等因素增加經營成本,運輸及物流局表示新巴城巴、九巴和龍運巴士等專營巴士公司早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向政府申請加價,加幅約1-2成。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升勢持續,與通脹數據掛勾的港鐵票價亦有機會受影響。 港鐵公司 港鐵加價2025 (00066) 公佈,將於6月25日(星期日)實行新年度車費表,年度加價幅度為2.3%。

港鐵加價: 海洋光譜號明年底再以香港為母港 今年先以本港為重點停靠港

港鐵消息稱,由於今年未實施的加幅,即負擔能力折扣數值較小,只有0.3%,於是港鐵決定簡化安排,將餘下未涵蓋的+0.3%調整幅度,會延後至2021/22年度才實施;意味不會將差額除開,各於未來兩年「追加」0.15%。 至於延誤事故方面,2018年港鐵發生12宗長達31分鐘或以上的延誤事故,並確認屬港鐵可控制範圍,需再撥出2000萬元作票價優惠,意味有關款項共有2.45億元,作為今年車費加價後的票價97折優惠,最少維持半年。 港鐵聲明指,此調整幅度是按照公司於2023年3月21日公佈的票價調整機制最新安排,以及公司為支持疫情後經濟復甦而作出的一次性特別安排計算所得。

港鐵加價: 港鐵票價|綜合物價按年升2% 暫推算觸發加價 幅度可高達4.71%

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員陳宇謙表示,原本只有逾兩成半的參加青年同意政府官員或政治人物有興趣瞭解青年想法,活動後有關比例上升至五成。 青年對有關公共議題的認識及參政議政意慾亦提升,並學習到與不同立場的人士尋求共識,聆聽及讓步的能力亦有所增強。 隨着社會近年發展愈見進步,不少企業及設施均強調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等綠色元素。 近年致力推動環保的港鐵商場也不例外,為了更能促進綠色生活,將環保訊息傳遞給公眾,港鐵旗下多個商場於今個暑假首度聯乘本地多個環保創作團隊,推出「Summer Ecoland綠遊環『寶』盛夏」,運用回收環保物料,升級再造出不同的主題裝置及環保回收與自然保育展覽。

港鐵加價: 港鐵票價2023|4. 港鐵早晨折扣

港鐵發言人稱,在本年度調整票價時,同時將機制內承諾的「票價97折優惠」,額外資源增加至3.3%,為期6個月至年底。 另外,「港鐵都會票」、「全月通加強版」及「屯門-南昌全日通」會維持現行售價,直至年底。 在可加可減機制下,港鐵最快今年6月起可加價3.3%;然而港鐵今年需撥出2.45億元,作為車費加價後的票價97折優惠,最少維持半年,2019年車費不會有實質上調。 曾任職港鐵的議員張欣宇表示,收到前線員工反映,港鐵維修車務人手嚴重短缺,部分職位達10%至20%空缺。 目前,立法會只會「逐件事」向港鐵跟進,但無法全盤瞭解港鐵的全年表現,無公開資料看到服務指標,難以監管其服務表現,故票價調整機制是監督港鐵最好的工具。

港鐵加價: 車費加價|九巴90條路線加價3.2% 只有九巴月票不變

雖然未知港鐵票價調整如何,可是港鐵未有延續早前結束的20%八達通車費折扣優惠,而八達通及二維碼車票的5%車費折扣,亦於1月2日取消折扣,因此車費價格在2022年元旦後亦將會回升。 【電費加價|租金加價|港鐵加價】2022年元旦後,多項公共交通亦開始加價。 根據港鐵2022全年業績,至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升2.9%,總收入升1.3%至478.12億元,末期息每股0.89元,按年減12.7%;故較多人爭議既然港鐵收入有提升,加上目前市道非太理想下,為何不作減價。

港鐵加價: 最高瀏覽

不過港鐵亦指,「綠色專線小巴轉乘優惠」會加碼推出,涵蓋超過 500 條指定小巴線,優惠金額由今年第四季起,會由現時每程0.3元增加至0.5元;「早晨折扣優惠」亦已延續一年至2024年5月31日。 除了單程車程加價,港鐵都會票、屯門—南昌全日通,以及全月通都會加價,新票價於7月份生效。 都會票的新票價為445元,現時都會票可於40日內任搭40程港鐵。 按此計算,即平均每程11.2元,纔可「值回票價」;較原本的10.9元,多0.3元。

疫情對飲食業造成巨大的打擊,即使在恢復晚市堂食後依然無法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大家樂表示由於食材、電費、運輸費和人力成本的上升,難免要以加價來抵消,預料平均加幅1元。 雖然現時大家樂的人均消費已經超過40元,但他們仍表示會考慮將餐單劃分出高、中、低檔次,價格會介乎30-60元不等。 全港的士在今年7月才剛剛加價,全部錶收費增加3元,短程每跳增加2毫,長途每跳增加1毫。 而新界的士在加價後的起錶價是23.5元,不過的士業界早前向政府表示,希望起錶價格可以再加6元,調整至29.5元,一次過或分兩期執行。 政府在2019年1月1日推出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旨在為日常使用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出行,而公共交通開支較高的市民減輕交通費用負擔。

2013年6月港鐵加價是指港鐵於2013年6月30日起按「可加可減機制」實施新的票價,平均加價百分之2.7。 港鐵加價2025 港鐵加價 由於單程票加價以$0.5為單位,八達通加價則為$0.1,故導致八達通車費比單程票貴的車程數目,由現時36個大增至596個,當中有四個為成人車費,其餘592個為小童或長者車費,有關車費幾乎所有路線的3元、5元或6.5元車費都出現了有關問題。 港鐵共有約40,000個車程組合,根據以上的原則,當中約一成毋須加價,大約73%的組合將會加價1角至2角,約12%的組合將加價3角,餘下約5%的組合將會加價4至7毫,而機場快線收費則不受以上任何原則所影響,票價維持不變。

港鐵公司今日(6日)邀請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代表出席2022年薪酬檢討發布會,公佈將加薪1.6%至5%。 港鐵加價 港鐵加價2025 港鐵市務及策劃總經理元立行補充,港鐵下月30日加價後,料七成車費加幅是0.3元或以下;本地車費的調整幅度,大部分不多於0.5元。 根據「服務表現安排」,港鐵2021年發生12宗延誤達31分鐘或以上的事故,一共被罰款2,000萬元,同時亦是用作票價優惠。 不過,加幅或減幅都須達到1.5%才能觸發機制,否則便會延至下一年。 另外,加價亦設有「封頂」機制,加幅不可高於去年第四季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變動。

於新措施下港鐵公司同意提高因延誤多於三小時的事故而須撥出的款項,並為發生在繁忙時間(即平日上午8至9時,及下午6至7時)事故而引入1.2倍款額增加安排。 根據最新2022年12月工資及薪金總額按季統計報告,運輸業的名義工資指數跟2021年12月比較+3.6%。 另外,港鐵在2018年錄得約112億元利潤的情況下仍要加價3.3%,也成為了加價被各界人士抨擊的原因。

2020年6月凍結票價是指港鐵於2020年6月因負擔能力折扣啟動而未能加價。 由於「3.3%車費回贈優惠」加大至20%,為期9個月,故此八達通乘客在2020年下半年有17.3%實質車費下調。 港鐵加價 2017年6月機場快綫加價是指港鐵於2017年6月18日起實施新的票價(不適用於「可加可減機制」),平均加價百分之9.6。

有留言則分享曾目睹有乘客搬運大型樂器,「以前喺上水見過搬鋼琴上火車去羅湖」、「原來可以帶雪櫃搭地鐵,運費都慳返」。 本港多個網上羣組瘋傳圖片,嘲笑指強烈建議港鐵「喺車廂內加裝13A插頭,唔係點用到雪櫃」。 港鐵加價2025 圖片所示,有兩人於港鐵站內使用手拉車搬運雪櫃並走向升降機位置,但升降機前方女職員疑似發現2人行為,指着他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