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學校未有用盡「必收生」的學額,可將剩餘的名額分配給「計分生」,換言之,若該小學「必收生」人數愈少,「計分生」獲取錄的機會就愈大。 「計分生」的學額則不會「超收」,如獲同一分數的學生人數超過學額,學校便須自行或交由教育局以抽籤方式來決定收生的先後次序5。 「必收生」之所以「必收」,皆因申請小一入學時若符合上述「必收生」的資格,即使申請入學人數超出限額,學校仍可用原本預留給統一派位的學額作填補。 故遁此途徑申請入學是「必收」,子女可肯定在該校完成小一註冊3。 進行小一入學計分時,首5項只可選其中1項計分,第六和七項亦只可2選1,所以即使爸爸是在該校小學畢業,哥哥同時又正在該校的中學部就讀,計分時亦只能計算其中一項的分數。 既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5分),同時又有「爸爸、媽媽、哥哥或姊姊,是該小學的畢業生」(10分),學童只能選分數較高的一項。
在宗教信仰部分,個別學校對於「相同宗教」可能會有不同定義,因此家長務必要了解清楚詳情。 「計分辦法準則」分為甲、乙、丙三類:分別為「家人與學校的關連」、「宗教信仰」及「學童年齡」三大類,家長可於每一類選擇一項子女所符合的條件作為計分方式。 即使打算放棄自行收生,只參加統一派位大抽獎,家長都記得要交表,否則就無法在明年入讀小一。 家長同樣需在指定日期前,填寫的申請表的甲、乙部,並帶同證明文件,交到教育局學位分配組(九龍觀塘偉業街223號宏利金融中心2樓2室),才能參加來年的統一派位。 統一派位申請人數愈多,競爭自然愈大,更影響家長填表時採取保守還是進取態度。
小一派位計分: 分析往年小一派位結果 瞭解中獎機會
如果哥哥/姊姊在小學讀書,則要準備哥哥姊姊的學生手冊正副本及出世紙,以證明身份。 不同辦學團體對「相同宗教信仰」的定義都有不同,一般要求學童及父母持有相關證明文件例如領洗紙,纔可獲5 分宗教分。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臺,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臺。
統一派位結果將於六月公佈,屆時家長應在指定日期前往指定的收發中心領取「小一註冊證」,並前往獲派的小學為子女辦理註冊手續。 計分辧法分為甲、乙、丙類,甲、乙類只可以選一項計分,丙類則是「適齡入學(即9月開學時年滿5歲8個月至7歲)」有10分,家長可參考以下例子。 教育局在每年的11月份會更新最新年度的《小一學校網選校手冊》,詳細記錄每個校網的學校編號、授課時間、學校類表、宗教、地點,以及最新的統一派位學額。 學校資料能為家長省去不少時間,也有助於家長更好地為學校進行排序,如不適用的女校或男校就無需填寫。
小一派位計分: 小一派位計分計問題?
相反,如果自行收生成功率低,統一派位競爭相對會較高,填表時就要採取更保守的態度,避免選填太受歡迎的名校。 而由於每間學校的要求不同,難以逐個主題為大家拆解,因此Miss K會說一說大部分學校都要有的兩個主要部分,自我介紹以及與家庭互動。 其中10%不受學校網限制,家長可選不超過3所任何學校網﹙亦包括住址所屬學校網﹚的小學。 家長因事未能依時到本校辦理申請手續,須填寫授權之文件,可往本校校務處索取或於網上下載有關表格「代辦小一入學申請授權書」。 L 父或母之領洗證正本及影印本,有關領洗證必須有認可之基督教教會蓋印及牧師簽署方為有效。 本校會參照「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教會名錄》來核實獲接納的教會名單,家長可先瀏覽查覈。
- 家長若遞交多於一間小學的申請表,便會被取消參與「自行分配學位」的資格,要留待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才會獲派學校。
- 而「適齡入學」的分數,家長不用填寫,電腦審核申請表時會自己計算小朋友年齡。
-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收生分為兩類,如申請學童不屬「必收生」,可循「計分辦法準則」參與學位分配。
- 保留給「計分生」的20%學額將不會額外增收,一旦申請人數超出限額,或是出現同分情況,校方需要進行公平的抽籤決定取錄人選,或是交由教育局處理。
- 於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階段,家長可為每名子女遞交最多一張小一入學申請表,申請自行分配學位時可作跨區選擇,不受校網限制。
家長若遞交多於一間小學的申請表,便會被取消參與「自行分配學位」的資格,要留待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才會獲派學校。 小一派位計分2025 小一派位計分2025 所有擁有香港居留權及年齡足五歲八個月的兒童(截至九月一日入讀小一計)均合資格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已入讀小學或已獲派小一學位的兒童除外)。 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小學、私立小學及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小學的小一學位並不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內。 家長如希望子女入讀此類學校的小一班級,可自行向這些學校申請。 為免浪費小一學位及使各私立小學對新學年小一學生人數能作更準確的估計,已獲私立小學取錄而仍然繼續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申請人名單,將會在六月統一派位結果公佈前送交有關私立小學參考。
小一派位計分: 乙部「計分辦法準則」
教育局會於2022年1月中旬以書信通知未能獲得自行分配學位及只準備參加統一派位的申請者,1月22日或23日前往指定的統一派位中心辦理選校手續,以便進行統一派位。 情況一:「暫定統一派位學額」多過「最初自行分配學額」或接近「小一總派位名額」,這說明該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收不足學生,把剩餘的留給「統一派位」用。 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全港所有官津小學會各自把 50% 的學額作自行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請記著,由於在「自行分配學位」時,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因此不是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都會給用盡,剩餘的「自行分配學位」會留給「統一派位」用。 凡獲直資小學取錄的學生,在接受直資學校小一學位後,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小一學位。 如他/她已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得學位,該學位亦會被取消。
- 內容方面,要盡量避免提及申請表上已有的資料,例如,居住地址、父母職業,以及小朋友過往全部的課外活動的經驗等,Miss K建議小朋友可挑選自己的兩至三個專長加以闡述,效果會更好。
-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時段多在一月份,小六學生可於此時直接向中學報名。
- 一般來說,小一面試多數會問及學科上的問題,但若果家長在申請信中曾提及子女有某方面的獨特才能,面試時有機會要求小朋友即時表演。
- 教育局通常會於11月左右公佈自行收生結果,而統一派位會於翌年1月才交表,因此填表時就可參考自行收生的成功率以作參考。
- 年度小一派位程序即將開始,教育局預計,明年適齡升小一人口為57,300人,較本學年減1,200人,按年跌2.05%。
- 家長應依照意願將其學校網內可供選擇的小學排列先後次序,填入表格內。
- 「必收」指有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或者父或母於該小學任職,則必然獲優先取錄,坊間俗稱為「世襲」。
每間官津小學最多可分配 50% 的學位於此階段,即大約有一半適齡學童會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小學取錄。 當自行收生成功率愈高,統一派位申請比例減少,競爭自然都會下降,因此,首三志願的成功率亦更高。 根據教育局於 2019 年 9 月公佈的官津小學自行分配學額數字,我們可以推算小一學位總額,因為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所有官津小學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自行分配。 所有學校都求「真」,即追求小朋友最自然的一面,而天真的小朋友背稿、讀稿是十分容易識破的,不建議家長冒險,反而是和小朋友一起草擬內容,在過程中小朋友亦更易入腦。 內容方面,要盡量避免提及申請表上已有的資料,例如,居住地址、父母職業,以及小朋友過往全部的課外活動的經驗等,Miss K建議小朋友可挑選自己的兩至三個專長加以闡述,效果會更好。
小一派位計分: 宗教信仰
2020學年小一派位即將開始,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將於9月23日至27日接受申請,家長可以不受校網限制,向全港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表。 對於新手家長而言,想為孩子報讀心儀小學,需要先了解自行派位的機制和計分準則。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以不受學校網限制,向任何一所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表。
小一派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世襲一定入?
其實家長可以利用教育局提供的「小學概覽」網址,瞭解學校設施、教師資料、班級結構、學習評估、學校生活、辦學宗旨、教學資源及其他學校特色。 小一派位計分 還可到各校專頁上了解基本資訊和學校活動等,而且不少學校都會上傳開放日或簡介會影片,就算不到校,也能很好地掌握學校資訊。 家長不如就利用接下來一個月餘的時間,仔細瞭解校網內所有小學,及早為子女作出最適合孩子的選擇及填表策略的方向。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按自己的喜好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學校會根據教育局制訂的準則分配學位。 總括來說,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每年只有約四成人獲派此類學位,其餘六成人需要參加俗稱「大抽獎」的「統一派位」。 能在自行階段一擊即中的,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必收生」,二是「分數高」,三是申請「非熱門小學」。
小一派位計分: 瞭解官津升小機制 解構自行分配規則
再加上「適齡入學」的10分,因此在「計分類」下的競爭學童,基本已有15分。 計分條件分為三個類別:家人與學校的關連(第1-5項)、宗教信仰或屬會(第6-7項)、學童年齡(第8項)。 家長只可在每一類中選擇一項符合的條件,三個條件相加就是最終得分。
小一派位計分: 【小一派位2022】自行分配學位放榜最高蠶食32學額 家長必睇統一派位揀校前6大攻略!
能在這階段成功獲取錄,關鍵在於你所申請的小學的競爭率,及和你一起競爭的學生是不是比你較有優勢。 孖生子女的家長只要在填寫各自的自行分配學位表格時,在「本人有超過一名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向同一間小學申請」一欄,填上另一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教育局便會知悉並盡量安排學位。 如沒有填上,教育局便會按一般程序處理,子女就未必能同時入讀相同學校。 於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階段,家長可為每名子女遞交最多一張小一入學申請表,申請自行分配學位時可作跨區選擇,不受校網限制。 家長要填寫《小一入學申請表》,自行填寫所得分數,及想申請的小學。
小一派位計分: 小學叩門2021|小一統一派位結果6.2出爐!叩門文件+面試準備增勝算
家長亦可參考心儀學校過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衡量是否值得一搏。 什麼是「必收類」:根據現行制度,官津小學甄選學童,必須先錄取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這類學童的申請,必然會被取錄,所以叫「必收類」。 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所收取的「必收類」學生,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如有不足之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這階段,全港所有官立/資助小學(統稱「官津小學」,佔整體學校約九成),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小一派位計分: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 不受學校網限制
首選是官立小學,由於小學由政府營運,均無宗教及辦學團體背景,因此所有申請學童都不會在乙類得分,學童優勢相對平均。 不過,如果小學「必收生」的人數少,有剩餘學額,就會撥給「計分生」。 換言之,對「計分生」來說,「必收生」愈少的學校,成功派入的愈大。 只填選大熱學校同樣是非常冒險的行為,只因大熱學校一般會在前五個志願學校的分配中就被搶奪一空,若是學童的編號靠後,便無緣獲得學額,很大可能會被直接分配到超冷門學校中。 乙部的派位名額受校網限制,家長可依據居住地址依序填入對應校網最多30所學校,首3個志願學校若是符合校網,依舊可以再次填選。
小一派位計分: 統一派位選校貼士: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資助、按額津貼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一般於每年一月份接受下年度的入學申請。 此外,學生如欲獲分配資助學校下年度九月的中一學位,可於五月初至八月底向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申請,本局會把在統一派位後可供分配的學位分派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 全港被劃分為三十六個「小一學校網」,家長須根據住址於申請表上填報子女所屬的校網編號。 小一派位計分 如上文所述,「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各分配每所學校約五成的小一學位。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又將學生分為「必收」和「計分」兩類學生。 教育局每年都會發佈《小一入學各學校網學童派位結果概覽》,家長不妨參考過往各校網的派位數據,看看自己所在校網的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的派位情況。
選校表格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主動告訴系統自己的喜好排序,盡力爭取最理想的派位。 若是隻集中在熱門學校,而放棄填選其他次熱或是冷門學校,就連競爭機會亦失去,反而有可能被分配到超級冷門學校。 小一派位計分 「統一派位」俗稱「大抽獎」,是靠電腦系統依據「選校表格」隨機編排學童號碼,再按編號進行派位的程序。 一般來說,小一面試多數會問及學科上的問題,但若果家長在申請信中曾提及子女有某方面的獨特才能,面試時有機會要求小朋友即時表演。
小一派位計分: 香港四大小學津貼類型
於統一派位階段,小六學生將透過小學於五月初遞交學校選擇予教育局,以獲分配中學學位。 不少直資及私立學校已經開展2023/24年度的小一入學申請,而有意選取官立和資助小學的家長,一般可在9月開始領取小一入學申請表。 除了「統一派位」外,近年愈來愈多學生經「自行分配學位」升讀心儀小學,人數更由2017年度約42%上升至2022年度約48%1、2。 如果家長有意為子女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記得留意以下分享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流程、重要日期及計分方法等,讓各位家長為來年小一註冊做好準備。 學校有不少於兩成的小一學額按「計分辦法準則」分配,按申請學生的分數高低,決定取錄的優先次序。
不過,有升學專家指近年香港出現移民潮,不少適齡入讀小一的學童都因移民而離港,在競爭減少的情況下,不少熱門學校及名校在今年「相對易入」。 小一派位計分2025 只得15分的雖被外界稱為「陪跑」,但家長可以一試「111」方法,即「自行收生」、「統一派位」的甲部第一選擇及乙部第一選擇。 如手持25分,絕對可以考慮選擇當區的熱門學校,但對於傳統名校如喇沙,即使25分亦未必能夠「穩入」。 這類學童的可獲分數最高,除了「申請學童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之外,其他得分都表示學童家庭背景與小學有關連,簡單而言即「靠關係」。 根據教育局公佈資料,2020年度的小一統一派位共有26,793名學童參加,有73%學童獲派首三志願,比往年稍跌0.1個百分點。 疫情特別安排:受疫情影響,教育局會以郵遞形式,將統一派位結果及《小一註冊證》寄給家長,並安排家長分批迴校註冊。
小一派位計分: 何謂「計分」類學生?
如上所述,熱門學校難免出現「超收學額」情況,因此會蠶食統一派位學額,造成該校網首三志願的取錄率降低;而大型校網由於學校選擇多,選校風嚮往往更難以預測,獲派10志願以下的學生比率也會增加。 若是住家剛好座落在熱門校網,更要積極關注熱門小學在自行分配學位方面的結果,若是有蠶食學位情況,取錄機會難免降低,因此保守作法便是將冷門學校排位往前移,增加獲派機率。 每間學校的「自行分配學位」與翌年2月的「統一派位」各佔一半學額。
小一派位計分: 統一派位6大揀校前攻略
留意家長註冊時,要帶同《小一註冊證》及其他所需文件,才能成功辦理手續。 家長須返回早前提交《選校表格》的同一間統一派位中心,查看派位結果。 每年均有不少學校及教育專家,為家長提供升小選校策略分享,對於小一選校有疑問的家長,不妨參加相關講座瞭解更多。 簡單來說,「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佈的數字,「小一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小一班數」則是 2019 年 小一派位計分 9 月的數據。
不過若參考2021/22年度統一派位數據,在甲組獲派首三志願的成功率達77%,因此只要好好部署,相信入讀心儀學校機會依舊很高。 不過揀校未必只看成績,家長不妨從多角度切入,並且多參考有用資訊,為揀校做最佳部署。 凡是擁有屬意小學的家長,都可以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為小朋友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 家長可在學童就讀的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教育局學位分配組或區域教育服務處皆可索取「小一入學申請表」,記得於截止日前遞交表格。 小一派位計分2025 由於直接資助計劃小學及私立小學(包括國際學校)均不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內,家長若希望其子女入讀該等學校,應自行向有關學校申請。 家長必須留意,凡已接受直接資助計劃小學小一學位的學童,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官立或資助小一學位。
需要提醒各位爸媽的是,小一自行不受校網限制,惟家長只能為每名子女遞交一份申請表。 每年約十一月下旬,每間學校會張貼出其「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取錄名單。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所取錄的學生又分為「必收」和「計分」兩大類。
家長如欲為子女申請某一所官立或資助小學的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可將填妥的申請表格,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的正本及副本,在9月20日至27日期間的學校辦公時間內直接交至該校。 因此,預計學生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派心儀小學的機會持續上升。 以教育局去年的數據為例,2021/22學年共49,749名學童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當中23,107人獲派學位,成功率逾四成半,創九年新高。 官津小學2022/23度自行分配學位於11月22日公佈結果。 根據教育局統計,今年約有48,080名學童提出申請,當中約22,892名(47.6%)學童在此階段獲派學位。 而最新消息指出,新界區73校網一校蠶食高達32個統一派位學額,這無疑影響家長的揀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