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更會透過5大設計領域,包括環境及空間、時裝及配飾、傳訊、產品及展示及社會及包容性分區展示出來,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打頭陣的《百年光譜》藝術裝「利工民|百週年」項目主理人Westley與時裝設計師Frances共同構建的作品。 人選用了100件利工民的招牌棉衫,組成了一個色彩漸變的裝置藝術。 不同顏色的棉衫懸掛在100支LED燈條製成的「晾衣竹」上,至於裝置中央,則有一個由LED燈條製成的招牌「利工民」「金鹿」標誌。 「利工民」這幾個字需要耳熟卻未從接觸,提及這三個未我首先聯會想到的會是周星馳和李小龍;我心裡想著:就連周星馳都愛穿利工民,應該會有點意料之外的厲害處。 那天 dr yellowbean 利工民羊毛內衣2025 忽然心血來潮來想要看看這「香港製造」的魅力,就走到利工民工市買一件回來試真章。

人們在穿上時總會添多一件貼身衣,成為了港人穿上秋蟬牌羊毛內衣的主要配搭方式,世代相傳。 從下面這張圖表可明顯看出,增溫效果較好的是SmartWool羊毛衣,增溫過程中從頭到尾一路領先另外兩者,終端溫均是29.8度;其次是UNIQLO的28.8度,比較令人訝異的是Icebreaker 的保暖增溫效果竟然還小輸給UNIQLO,只有28.3度。 SmartWool 較優異的保暖性可能來自於衣領的效果,但個人在測試時為了讓SmartWool的測試條件與另外兩者一致,刻意只將衣襟拉鍊拉到七分高而已,模擬圓領衣的開口,因此推測SmartWool 的增溫效果較佳應該是來自於針織布的密度。 UNIQLO的保暖性小贏Icebreaker,更說明瞭平價休閒衣物在某些機能表現已不輸給戶外專業服飾了。

利工民羊毛內衣: 乾燥實驗的另類發現—纖維含水量的差異

三者都是標示100%純美麗諾羊毛,但UNIQLO未標示布重,經實際觀測,推測接近Icebreaker 200 的規格,故以此為標準,分別挑選規格相近的Icebreaker 和SmartWool美麗諾羊毛衣加入評比,這樣的選品標準應堪稱客觀,屆時進行實驗室科學測試時,纔不會有張飛打嶽飛之嫌。 如果是早在七、八年前提到「美麗諾羊毛」,可能大多數的消費者會一頭霧水—這是什麼東西? 經過廠商和戶外媒體多年推廣之後,越來越多戶外玩家開始接觸美麗諾羊毛製品,尤其是以底層衣和戶外專用襪為大宗。 周星馳作為李小龍的戲迷,當然也承傳了其衣著品味,他亦偏愛亨利領的底衫。 據說,自從拍完《少林足球》後,便對白底衫著迷,不論是出席電影首映或記者會,他都只是穿白底衫外搭一件西裝外套,那件底衫還要指明是利工民。

  • 現代人如想買件保暖內衣確有很多選擇,但若論及品牌的造工、品質和保暖程度,相信不少香港人自然想起伴隨90多年的利工民針織品。
  • 1949年中共建政後開始對私營企業進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大搞「公私合營」,廣州的店鋪和商標均被充公。
  • 至於UNIQLO 畢竟是針對大眾市場大量生產的產品,衣服版型最好是讓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都塞得進去,衣襬甚至採用彈性縮口設計,使得版型對於合身性的寬容度較高,因此UNIQLO的版型就明顯沒有Icebreaker 和SmartWool具有立體感,反而比較像居家、休閒服飾。
  • 三者都是標示100%純美麗諾羊毛,但UNIQLO未標示布重,經實際觀測,推測接近Icebreaker 200 的規格,故以此為標準,分別挑選規格相近的Icebreaker 和SmartWool美麗諾羊毛衣加入評比,這樣的選品標準應堪稱客觀,屆時進行實驗室科學測試時,纔不會有張飛打嶽飛之嫌。
  • 再回顧先前所提到:「UNIQLO羊毛衣的觸感明顯優於Icebreaker 和SmartWool」,這不免讓人聯想,是否是UNIQLO 的布料比另外兩者多做了什麼加工處理,所以使得UNIQLO羊毛衣的觸感較好,但是乾燥效率卻又輸給了Icebreaker 和SmartWool羊毛衣。

利工民以金鹿、籃鹿、光華及秋蟬區分幾個不同系列,總類上有白色汗衣和杏啡色羊毛衫。 我們決定入手最簡單的款式,「要買就買 basic 款吧」,況且周星馳也是穿這個! 選了有開鈕的半袖款,款式名為「半胸闊短袖」;質地上有兩款選擇,我比較喜歡平價版的秋蟬 (雖然有點單薄),因為另一個版本有過點過光滑。 二戰結束後,香港大小針織廠約500家,也漸具規模,包括笠衫類、織襪類、匹頭類、線轆類和漂染整理類等等。 行內亦有華商織造總會,是香港最大工業團體之一,其中規模較大者,以藝興、嘉綸、利工民、藝生和棉藝等廠家為主。 由於特惠稅關係,外銷至英鎊區域(如南洋)較為暢旺,英國、新加坡、非洲、菲律賓、南美洲和中東均有銷路。

利工民羊毛內衣: 最高瀏覽

當時的利工民以香港為主要營業地區,其後生產的秋蟬牌羊毛內衣、金鹿牌線衫等風行港澳、華南,甚至海外地區,亦活躍於工展會,幾乎每屆會場都見到利工民的招牌,並以著名的鹿牌線衫商標作為攤位裝飾。 透過以上規格及實驗室測試,相信讀者們對於產品的機能評比心裡已有譜了,不過衣物買來就是要用來穿的、體驗的,而不是隻是比較冷冰冰的規格數據,下一篇將會整合戶外穿著體驗,最後再做出產品定位的評論,讀者們千萬別錯過囉。 戶外專用的羊毛衣是以底層衣(base layer) 作為產品定位,底層衣的機能除了訴求保暖,吸濕排汗也很重要,不然濕答答的衣物穿在身上,水分在蒸散過程中容易帶走體熱,引發失溫。 說到美麗諾羊毛衣產品,市售產品首推知名品牌為紐西蘭的Icebreaker (破冰者)、美國的SmartWool (聰明羊),或許這波美麗諾羊毛衣的炫風真的太吸引人了,現在就連平價服飾UNIQLO都要跳入這塊市場分一杯羹。 雖然三個知名品牌都標榜美麗諾羊毛衣產品,但是三者之間價差不小,到底各家賣點在哪?

  • 秋蟬牌羊毛內衣的電視廣告,可說是港人的習體回憶之一,這廣告在70年代開始播放,歷時橫跨十年或以上,而適逢當時本港製衣業蓬勃,品牌更一道揚威海外,但隨著製衣工業向中國大陸移,今天富歷史的本地製衣品牌實在寥寥可數。
  • 即使這行業於上世紀80年代漸趨衰落,但現時深水埗仍是在本地設計師的尋找靈感的天堂。
  • 為了證明UNIQLO的羊毛衣纖維含有較高的水份,個人特別將UNIQLO的羊毛衣拿去暖氣機上烘烤,經烘烤一陣子後,UNIQLO羊毛衣自重果真又回到實驗前的乾重了。
  • 《百年光譜》裝置的每件衣服,均代表著「利工民」品牌百年歷史的一個年份。

至於UNIQLO 畢竟是針對大眾市場大量生產的產品,衣服版型最好是讓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都塞得進去,衣襬甚至採用彈性縮口設計,使得版型對於合身性的寬容度較高,因此UNIQLO的版型就明顯沒有Icebreaker 利工民羊毛內衣2025 和SmartWool具有立體感,反而比較像居家、休閒服飾。 1949年中共建政後開始對私營企業進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大搞「公私合營」,廣州嘅店鋪同商標都俾共產黨充公[2]。 而同場亦有逾40件來自香港、日本和美國的設計項目,讓大家從時裝界的視角出發,以多角度探索不同領域相互之間的緊密關係。

利工民羊毛內衣: UNIQLO、Icebreaker、SmartWool 美麗諾羊毛衣大作戰UNIQLO、Icebreaker、SmartWool 美麗諾羊毛衣大作戰

在1923年,利工民原本於廣州創立,4年後來到香港設廠,現時廠房設於九龍深水埗青山道的百美工業大廈,而香港4間門市仍然屹立於上環、灣仔、旺角和深水埗。 早期的利工民主要生產襪(線仔襪),後期才擴展生產線,製造線衫和羊毛衫,分別為金鹿、籃鹿、光華及秋蟬系列,款式則以圓領和亨利領為主。 利工民羊毛內衣2025 利工民羊毛內衣 利工民羊毛內衣2025 到了1974年,一個深入民心的《利工民秋蟬牌羊毛內衣》廣告出街後,這件羊毛內衣成為一時佳話,直到今天,她同樣是利工民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能贏得本地,乃至於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的愛戴,絕不是依靠商業廣告的包裝,皆因除了擁有絕佳的「保暖」功能外,其更標榜以英國純羊毛製造。 然而再優質的羊毛,大多都避免不了「拮」肉的這缺點(製作時經特別處理除外),因此穿上時,我們大多都會添上一件內搭,這成了港人穿上秋蟬牌羊毛內衣的主要配搭方式,亦代代相傳。 「利工民」最高級的夏季線衫金鹿牌,特點在於線紗支數有120支,面料柔軟,透氣又夠簿。

1923年,馮薵如一手創辦出現今被譽為香港最歷史悠久的內衣生產與零售商利工民。 創立初時本以廣州作為基地,幾年後便移師至香港設立廠房,起家僅以六部手搖織襪機作為生產機器,產品主要以襪(線仔襪)為主,後期再逐步擴充及延伸至不同的產品類別,就如現旗下的金鹿、籃鹿、光華及秋蟬區等不同系列,以上分支皆主要以杏啡色羊毛衫及白色汗衣示人,其主要的分別主要是用料應用上之不同。 利工民羊毛內衣 利工民羊毛內衣2025 《百年光譜》裝置的每件衣服,均代表著「利工民」品牌百年歷史的一個年份。 「利工民」是標榜百分百香港製造的品牌,多年來堅持以進口棉紗及羊毛自家織布製作高品質的線衫和羊毛衫,就連武打巨星李小龍及周星馳都愛穿著其底衫演出。

利工民羊毛內衣: 羊毛內衣老字號!「利工民」百週年藝術裝置 重現金鹿招牌光影

適逢今年是品牌成立一百週年,近日,「利工民」推出了一系列以「利工民|百週年」為主題的項目,包括與香港設計中心聯手,製作了兩個以百週年為主題的裝置藝術。 另一邊廂,若然你以為利工民所出產的輕薄線織汗衣僅能被視為內衣的用途,此時可窺探一下過去巨星李小龍與周星馳是如何於幕前演繹那件利工民線衫,不論是圓領(crewneck)還是半鈕扣(henley Neck)款式,在他們手上流露出的獨有風格。 利工民羊毛內衣2025 如此透薄的「底衫」,背後卻是以線紗支數而製成(其中有達120支紗,則代表衣物質量更細膩堅固,不易變形,面料亦更為柔軟舒適),相比起市面上一般以20-40支紗而成的T-shirt,其耐用程度與質量簡直是差天拱地。 利工民羊毛內衣2025 這個老字號至今依能屹立不倒,原因亦非常明確,因為她已成香港人的老伴,是本地必順要擁護的高質品牌,夏天穿線衫,冬天穿羊毛內衣,利工民就像悉心照料我們四季的身體。

利工民羊毛內衣: 保暖增溫測試

UNIQLO 羊毛衣和Icebreaker羊毛衣的重量非常接近,前者為211g,後者為214g,如此間接說明UNIQLO 羊毛衣的布重應該接近於200g/m2。 利工民賣了近百年都是同一個款,冇多冇少,但一樣成功,還在海外闖出名堂,直到今日仍然成為話題,全因他們專心做好一件事。 Made In 利工民羊毛內衣 Hong Kong,曾經是一件我們引以為傲的價值。 猶記得小時候,在冬天的清晨時份,只要打開電視一定會看到利工民播足30年的廣告,裡頭的阿叔說著一件就「成身暖哂」,雖然老套又奇怪但十分上腦,但的確為我們在寒冷的冬天帶給一絲溫暖。

利工民羊毛內衣: HEATTECH沒有的香港製造溫暖 利工民羊毛內衣是我們冬天集體回憶

到日本逛古著店時﹐偶然會看見一兩件的嘜頭是寫著 Made in Hong Kong,甚為雀躍,沒想到相差 2,890公里的地方,竟能重遇香港生產的衣服。 香港曾經是一個輕工業發展鼎盛的地方,至80年代末,很多生產線北移,工廠數目銳減,傳統工業亦逐漸式微。 而廣州充公嘅企業「廣州利工民實業公司」按照共產黨嘅意思喺1949年後改成「Ligongmin」,同好多國有企業做法相同。 半胸開鈕位置的特點是鈕旁兩邊有車上的線步花邊,售賣員姐姐告訴我們那其實是品牌的字樣,只需要 45 度角斜看就會讀到「利工民」三個字;而且鈕扣祗下有品牌傳統標籤,絕對是利工民的標記。 創始時僅生產三個骨(Quarter譯音,即中統)線仔襪,經過幾年後才增資添置設備以生產鹿牌線仔衫,線仔就是向外國進口高質標準的洋線。

利工民羊毛內衣: 歷史

利工民在香港和海外的英文名稱是始創時傳統的粵式郵政式拼音「Lee 利工民羊毛內衣2025 Kung Man」。 而廣州被充公企業「廣州利工民實業公司」按照當局的意思在1949年後改成漢語拼音:”Ligongmin”,與很多國有企業的做法相同。 而廣州被充公企業「廣州利工民實業公司」按照當局的意思在1949年後改成漢語拼音:”Ligongmin”,與很多國有企業的做法相同。 1949年中共建政後開始對私營企業進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大搞「公私合營」,廣州的店鋪和商標均被充公。 而我們對秋蟬牌羊毛內衣最有印象的,是以前常用「虧佬衫」來形容,同時又可見周星馳在他的電影裏經常看穿上,其實這一款Henley neck的毛衣款式,在外國非常普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