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內主要幹道車輛車速普遍偏高,尤其是保安公司的巡邏車輛和愉景灣巴士,經常造成危險。 香港興業在愉景灣興建私家水塘,存水量為350萬立方米,按25000人使用的標準去設計,規模名列全港第8,而且是全港同類型及同等規模水塘中首個屬私人擁有。 愉景灣私家車 食水經由水塘經地下管道引至濾水廠,按當局規定之標準作自動化過濾,再供給住戶使用,當時的水費由愉景灣的管理公司按用水量收取,水費會在管理費單上顯示出來。
1976年9月便與政府簽署正式合約,根據換地條件向政府交出660萬平方呎的新界土地權益,以換取愉景灣的土地。 後來經過多次交易,愉景灣地盤面積由原來的6,200萬平方呎擴充至7,000萬平方呎。 為獲取政府的批給土地,香港興業須分十年繳付支付6,150萬港元地價及1份不少於6億港元的建築契約[2],香港興業當時積極籌劃在愉景灣發展一個自給自足的渡假村。
愉景灣私家車: 發展歷史
面積由5087至6833平方呎,大宅內設由4睡房至6睡房不等,部份單位內設家庭室、書房、健身室等空間,其中A,B及F屋屋內更自設升降機,全部單位皆設有私家花園及私人泳池。 第十二期海澄湖畔二段由8幢花園洋房、18幢低座洋房及4座高座大廈組成,以南歐式設計,樓宇隨著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愉景灣私家車2025 海澄湖畔二段共有757個單位,面積由553至2,180平方呎,備有一房至四房設計,並提供罕有的一及二房設計的低座洋房,部分單位附設達1,200平方呎的私家花園,部分低座洋房更有四千平方呎私家花園,大部分單位附設歐陸式露臺/平臺。 第十七期位於愉景灣高爾夫球場的山上的愉峯道,由6組單層及兩層花園洋房組成,每組洋房由1間大宅連同3-4間小屋組成,洋房以北美式大宅設計,樓宇隨着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第十二期海澄湖畔二段由8幢花園洋房、18幢低座洋房及4座高座大廈組成,以南歐式設計,樓宇隨着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第九期海藍居位於半山海寧居再上,面向稔樹灣及大白灣,以地中海式設計,屋苑中央有偌大的歐陸式倒映池及流層式瀑布。
愉景灣巴士是唯一在愉景灣地區提供巴士服務的交通機構,不但單獨經營愉景灣區內的聯絡交通路線[12],還提供愉景灣往來香港其他地區的交通服務[13][14][15]。 2005年6月,為配合香港迪士尼樂園而建設的港鐵東湧線欣澳站啟用[11],欣澳站是距離愉景灣最近的鐵路站,愉景灣巴士也配合欣澳站的啟用,開通了愉景灣往來欣澳站的巴士服務,為當地居民和訪客提供便捷的鐵路交通接駁服務。 自「大嶼山自駕遊」計劃於2016年推出以來,市民的需求非常殷切,運輸署在檢討相關設施及諮詢有關持分者後,於2022年7月1日起實施第二階段自駕遊計劃,逢星期一至星期五(公眾假期除外),每日配額由25個增加至50個(當中包括10個電動私家車配額)。 為吸引更多本地旅客前往南大嶼山郊遊,以推動旅遊業和本土經濟,運輸署推行「大嶼山自駕遊」計劃,讓市民可在平日交通不繁忙的日子駕駛私家車經大嶼山的封閉道路前往昂坪、大澳、長沙和梅窩等地點消閒。 運輸署已由2022年7月1日起實施第二階段「大嶼山自駕遊」計劃,逢星期一至星期五(公眾假期除外),「大嶼山自駕遊」計劃每日的配額會由25個增加至50個(當中包括10個電動私家車配額)。 運輸署亦已在2022年6月1日起推出申請「大嶼山自駕遊」計劃的抽籤系統。
愉景灣私家車: 香港巴士大典
香港興業近年將發展重心轉移至二白灣一帶,興建了DB(北)商業中心(現稱愉景北商場),附設巴士總站,現時DB02A及DB03P線均從該處始發。 區內及對外陸上公共交通服務,均由香港興業旗下「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DBTSL)獨力承擔。 愉景灣私家車 愉景灣內各區域之分佈,皆依照住宅、教育、商業及康樂各種不同用途劃分,務使各住戶能享受到最舒適、寧靜及安逸的生活。 愉景灣內每一個住宅區的建築設計,均以盡量發揮附近天然環境優點為主。 而區內除有各項管理服務外,更設有兒童遊樂場及休憩花園,供住戶享用。 發展商繼續開拓新的住宅用地,尤其在愉景灣北部(簡稱:愉景北)一帶,並著手興建配套基建,如通往小蠔灣的愉景灣隧道。
香港興業全數車輛均獲編配以「DBAY」起首的車隊編號(在2008年前,車隊編號則以代表香港興業「Hong Kong 愉景灣私家車 Resort」的「HKR」開首),令車隊管理更有效率。 愉景灣私家車 巴士與其他類別車輛(如出租車等)皆納入同一編號系統,巴士並無特定編配規律,加上相同型號的巴士未必會獲配某組數字作為編號,新車也會沿用退役車輛的舊編號,並非如專營巴士公司的車隊編號般,具有區分型號、批次、機件配置或車廂設施的作用。 2021年10月香港興業國際與中信泰富地產共同持有大嶼山愉景灣北部用地,即大嶼山愉景灣丈量約份第352約地段第385號餘段及增批部分,以約52.4億元,即每呎樓面補價約4,030元,完成補地價程序,項目將提供逾130萬平方呎,涉及逾1,400夥住宅單位。
愉景灣私家車: 主要道路
受惠於政府建造新機場並順帶發展北大嶼山,使東湧市中心逐漸興旺起來。 愉景灣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通車,成為全港首條私營行車隧道,只准前往送貨的貨車、學校巴士與居民巴士使用,獲當局批准的兩條新居民巴士路線DB01R與DB02R亦同步投入服務。 愉景灣發展商自資興建行車隧道連接北部二白灣與小蠔灣翔東路,愉景灣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通車,成為全港首條私營行車隧道,只准前往送貨的貨車、學校巴士與居民巴士使用,獲當局批准的兩條新居民巴士路線DB01R與DB02R亦同步投入服務。 香港興業透過1981年2月10日註冊成立「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開始為各屋苑住客提供區內居民巴士服務。
- 第三期包括4個屋苑,分別為寶峯、康慧臺、明蔚徑及蔚陽(海蜂徑),由香港興業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展,總共提供882個面積介乎432至5168呎的住宅單位,全部第三期單位均不設窗臺。
- 有別於香港其他大型發展項目,愉景灣所有工程都由私人建設,包括私人水塘,初期當地沒有道路,亦無水電,工程技術難度高,工程需要龐大資金的投入,使開發風險很高。
- 地下單位連花園,1至3樓為分層單位,4至5樓為複式單位連天台及平臺,單位面積由1,268呎至1,707呎,每層2夥,共190夥。
- 愉景灣第1期發展,以歐洲渡假式住宅為藍本,有別墅、低座洋房及高座大廈,並提供一切生活必需的基建設施。
然而,申請人請在駕車進入南大嶼山前觀看《大嶼山南部道路駕駛貼士 – 廣東話版本 ; 普通話版本》及細閱《大嶼山自駕遊駕駛者須知》,並應預先計劃行程。 香港站停車場(按我導航) 實時車位:要平就遠少少架喇,不過其實你可以穿IFC天橋去到3號碼頭。 愉景灣發展初期,巴士車隊以日本廠牌的車款為主,1990年代初期以五十鈴LT112大型旅遊巴士及豐田Coaster、三菱Rosa兩款小型巴士為主。 為應付區內人口增長,愉景灣交通於1994年引入2部德國梅斯特斯平治O405單層巴士,車廂以企位為主,曾是全港載客量最高的單層巴士。
愉景灣私家車: 隧道
「大嶼山自駕遊」計劃讓市民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公眾假期除外)憑許可證駕駛私家車經大嶼山的封閉道路前往昂坪、大澳、長沙和梅窩等地點消閒。 查氏家族於1978年11月購入中央建業名下香港興業股權,及後滙豐銀行聯同田元灝家族旗下萬泰製衣有限公司於1979年初成為香港興業股東,該公司得以於同年清繳所有債務,令愉景灣發展大計順利展開。 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曾於2004年至2005年間租用三輛城巴的非專營巴士(丹尼士飛鏢)行走,至新型巴士到埗為止。
愉景灣私家車: 公司網站
可惜不久之後,王氏陷入財政困難,令愉景灣的業權險些落入債權銀行蘇聯的莫斯科人民銀行(俄語:Moscow Narodny Bank Limited)新加坡分行手中[3]。 陸路方面,從2000年起則有愉景灣隧道把愉景灣與青嶼幹線及本港的道路網接通,來往機場、九龍及新界各地區,而港珠澳大橋落橋位位於愉景灣隧道收費廣場附近,乘客可乘愉景灣巴士前往欣澳轉乘城巴B5線前往該大橋的香港口岸。 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同時提供穿梭巴士來往愉景灣至香港國際機場、港鐵東湧綫東湧西站(預計2023年動工,2029年竣工)、東湧站、東湧東站(預計2023年動工,2029年竣工)及欣澳站。 在二零二零年曾發生懷疑沒有得到運輸處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減少巴士班次,令區內居民極為不滿。 愉景灣區內的道路網系統以愉景灣道、愉景山道及海澄湖畔路為主幹,另設有支路連接區內各處,包括水塘、消防局、社區會堂、各屋苑等,支路的命名與附近屋苑或地理環境相配合(如:愉峯道、堤畔徑、璧如徑、海蜂徑、蘅欣徑等),整個道路網系統可還以透過愉景灣隧道與區外道路網聯接。 區內道路均為私家路,屬發展商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私人擁有,只限獲授權之車輛行駛,隧道及主幹道限速50公里/小時,支路則限速30公里/小時。
愉景灣私家車: 收費
班次通常約10-50分鐘一班,以及配合中環-愉景灣渡輪船期開出。 發 言 人 表 示 , 運 輸 署 已 基 本 上 批 準 兩 條 居 民 服 務 路 線 , 分 別 提 供 東 湧 地 鐵 站 至 愉 景 灣 及 機 場 至 愉 景 灣 的 服 務 。 上述兩個臨時總站於2017年2月初落成,愉景灣交通服務宣佈由2017年2月25日凌晨3時起關閉愉景灣碼頭巴士總站,並展開愉景廣場擴建工程[22],新總站最終於2019年4月13日正式啟用。
愉景灣私家車: 交通服務
這款巴士是愉景灣首度引入城市巴士[17],此後該公司的購車取向,漸漸以歐洲製單層城市巴士為主。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在區內設電力分站,利用地下輸用網為各區內用戶供電。 時任蜆殼石油有限公司旗下的特爾高能源有限公司(現改由DCC集團(英語:DCC plc))為愉景灣石油氣供應商,利用區內中央石油氣系統的地下管道為區內用戶供應石油氣。
愉景灣私家車: 服務範圍
愉景灣雖然看似很小,但如果認真玩,你會發現有很多值得前往或逗留的地方,如果有充分的時間,小編建議大家可預留多一天,因為愉景灣酒店也很值得入住,不妨計劃一個兩日一夜的staycation出走一下。 過往,在區內行走的巴士,都是以日本車廠品牌(五十鈴、三菱Fuso、豐田、日產柴油)為主。 首先從德國Mercedes-Benz引進O405;1997年又向英國Dennis引進Dart;1999年又向德國MAN引進14.220,提高服務水平[26]。
愉景灣私家車: 香港旅遊優惠
第3款(Type 3)為2層半高,共設4夥,所有單位為3房2廳。 低層地下為2個面積1368呎的單位,高層地下及閣樓則為2個建築面積1442呎的複式單位。 碧濤共設3款屋宇型號,第1款(Type 1)為3層高,每座共有4夥,低層地下分成2夥,建築面積為1703平方呎,並附有私家花園及後園。 高層地下及一樓分成2個複式單位,建築面積為2075呎,有3房2廳,1個書房、廚房、工人房、工作間等。 愉景灣第一期包括3個屋苑,名為碧濤、明翠臺及蔚陽(朝暉徑),以及碼頭、道路網、商業中心、醫療中心、消防局、警署、水塘、電力站等基建設施,使愉景灣一應俱全,成為一個不假外求的社區。
愉景灣私家車: 港車北上 (南車北上) 全年無憂代辦只需$1,688 申請資格 教學
在愉景灣道路上行走的高球車,數目由運輸署按《道路交通條例》及愉景灣管理公司按照大廈公契控制。 愉景灣發展30年,政府自1994年起已不再就高球車發「鄉村車輛」牌,車輛數量一直維持500輛[15],令高球車連車牌升值不斷。 一輛四座位高球車,成交價由最初開售8萬至9萬元,飆升至1997年的65萬元[16],2001年回落至十萬元,到近年躍升至逾200萬元,價格相等於一輛保時捷跑車,月租高球車亦要近8000元。 但高球車「千金難求」,愉景灣高爾夫球車服務公司職員透露,現時市場並無可供買賣的車輛。 自此香港興業大力發展愉景灣北,海澄湖畔路是北部主要道路,主要連接海澄湖畔一及二段、香港愉景灣酒店與愉景北商場,當中香港愉景灣酒店以北一段更是愉景灣內僅有可供市區的士、大嶼山的士及旅遊巴士駛入的路段。
海藍居由10幢低座洋房及1座高座單位組成,面積由595-1,680平方呎,備有1、2、3房及3房複式單位,大部分單位設有露臺。 海寧居位於海寧徑半山之上,依山望海,建築物高低有致,使用地中海式南歐設計,由11幢低座洋房及1座高座大廈組成,面積由490-1,286平方呎,設有一、二、三房及三房複式間格設計,園林設計同樣以地中海式為主題。 璧如臺位於愉景灣高爾夫球場及水塘之畔,愉景灣山上,採用現代建築與東方美學結合的設計,由28幢面積1,801-3,163平方呎的獨立屋沿山脊線排列而成。 畔峯包括5座相連高座大廈,為提供最多的海景單位,5座Y字型及T字型大廈平排而建,樓高17至21層,外型逐級而上,與後方的山勢和諧呼應。 在中間兩座下方,預留一個3層高的空廊,可以把後方的山延伸至大廈前方形成一個視覺焦點。 住宅單位設有大窗戶可以俯瞰四周景緻,全個發展共313夥,提供由52平方米的開放式單位、77平方米的兩房兩廳單位及130平方米三房兩廳的大單位,頂層更設有複式單位。
運 輸 署 提 醒 市 民 , 即 將 於 今 年 四 月 開 放 的 愉 景 灣 隧 道 只 準 居 民 服 務 巴 士 及 其 他 服 務 車 輛 使 用 。 除試用兩輛政府資助的電動巴士以減低路面排放外,目前所有柴油車輛均使用符合歐盟五型標準的柴油,至2018年底前全數巴士的氣體排放會達至歐五或歐六標準,締造更清新社區。 愉景灣隧道通車後,對外交通重心逐漸由渡輪轉向巴士,單層巴士難以應付需求。
與D’Deck相連的相連的大白灣沙灘全長400米,是由私人公司管理的人造沙灘,沙灘上的沙是由海南島運來的優質細沙建成。 大白灣是不少家庭假日必去的地方,皆因大白灣有多個大人小孩都適合的遊樂設施,例如飛索、攀爬架、繩網、滑梯等,亦有太陽傘和沙灘椅可以免費享用,玩樂過後都有淋浴設施清潔。 無論是堆沙游水,親子同樂,還是情侶漫步海灘、欣賞夜景,相信大白灣都是非常合適的地點。 愉景灣私家車2025 疫情下的大家已經沒出旅遊2年多,被困起香港自然多了時間發掘此小地方在鬧市外的輕旅行好地點。 位為大嶼山的愉景灣本來是一個以外國人居住為主、甚有異國風情的社區。
愉景灣私家車: 道路網絡
系統於每月1日早上7時至5日晚上11時59分(第一輪);以及每月8日早上7時至10日晚上11時59分(第二輪)接受申請。 (I)分配安排(a)第一階段 (抽籤): 透過抽籤分發配額,若第一輪抽籤後尚有餘額,系統會進行第二輪抽籤。 (b)第二階段 (先到先得): 若第二輪抽籤後尚餘配額,系統會按照先到先得的形式發放。 # 當拖車駛經已實施「易通行」的隧道時,被拖曳的車輛(下稱被拖車輛)會免隧道費。
愉景灣私家車: 花園別墅及低座洋房
自此香港興業大力發展愉景灣北,第11期至第16期住宅亦已先後落成及入夥。 愉景灣(北)商業中心亦於2009年末開業,該商業中心在落成前是海澄湖畔售樓處的所在地。 座落海澄湖畔路88號的「香港愉景灣酒店」於2013年春季正式開業,酒店內設有香港首間「海濱白教堂」,率先於2012年12月12日揭幕,為新人締造永誌難忘的臨海婚禮。 於欣澳泊車後,可到旁邊的欣澳巴士總站轉乘愉景灣巴士區外線DB03R號前往愉景灣廣場,或轉乘DB03P前往愉景(北)商業中心或愉景灣酒店。《收費詳情》。 除愉景灣交通外,香港興業部份子公司(如愉景灣高爾夫球會有限公司、愉景灣遊艇會有限公司、愉景灣康樂會有限公司、愉景灣酒店有限公司等)亦各自擁有旅遊巴士接載其賓客,惟該等巴士不會在下表列出。 1982年4月離島區議會成立,當時由於大嶼山人口稀少,故處於第1期入夥初期的愉景灣涵蓋於大嶼山及鄰島選區中。
愉景灣私家車: 第一期樓宇(碧濤)
其後香港興業自行發展第六及第七期,第六期位於碼頭旁部為中座住宅單位,共144個單位 ,下方設有渡假式購物商場,採用開放式設計,與原有商場連成一氣,同時重置巴士總站及廣場連接碼頭,於1991年落成,並命名為愉景廣場。 而第七期主要為高座、低座及花園洋房,分別命名為海寧居及璧如臺,其中海寧居引入類似南歐地中海式設計,並影響其後的8、9、11及12期的設計,而璧如臺則是採用類似東方現代式風格設計的28間花園洋房,同於1994年落成。 愉景灣所有住宅單位一旦落成後,就會推出市場發售,發展商只保留商業用地及會所的擁有權。 按政府的租地條款及大廈公契規定,香港興業有限公司須管理整個愉景灣發展計劃及提供來往港島至愉景灣的渡輪服務。 以下是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週一嶽(在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缺席期間)今日(五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林偉強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問題: 本人得悉,愉景灣是一個只准特許車輛(不包括的士及私家車)行走的地方。
愉景灣私家車: 住宅部份
發展商繼續開拓新的住宅用地,尤其在愉景灣北部(簡稱:愉景北)一帶,並着手興建配套基建,如通往小蠔灣的愉景灣隧道。 在發展第四及五期時,香港興業則把發展權全盤售予新世界,作價2.54億港元,條件訂明香港興業可獲35%分帳,樓價不能低於每呎650港元;該兩期主要為高座大廈及低座洋房,總建築面積分別為140萬平方呎及100萬平方呎。 第四期分6個階段進行,而第5期則分3個階段進行,於1990年中至1996年間分多個階段落成入夥,屋苑分別命名為蘅峯、倚濤軒、碧濤軒及頤峯。 愉景灣私家車 愉景灣私家車 歷經多年工程,香港興業接獲運輸署正式通知,批准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正式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