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同年8月5日,最後一批物資才送達新機場,而舊機場正式騰空。 2008年,機場管理局研究提升現有兩條跑道的容量及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可行性。 行政總裁許漢忠指出,當局斥資了45億港元提升機場運力,其中設有小型及窄體飛機停機位的北衞星客運廊已經落成啓用,預計每年可以多接待500萬名旅客。
發展藍圖建議發展速遞業,使香港成為速遞貨運樞紐、也成為國際及地區的貨運樞紐。 配合未來發展,以香港作為基地的國泰航空也正在繼香港空運貨站(Hactl)的超級一號貨站和亞洲空運中心(AAT)後,投資57億港元興建專屬空運貨站[73][74]。 同時,亞洲空運中心的擴建工程已經於2007年投入運作,敦豪國際的二及三期擴建計亦也提前於2007年落成啟用。 為配合貨運業的發展,未來將會機場將利用貨運區的剩餘土地,擴建機場空運中心及商貿港物流中心,而機場也在中場範圍的西部預留空間增建貨運停機坪。 2010年,海天客運碼頭永久化工程正式完成,連接一號及二號客運大樓的捷運系統亦同時伸延至海天客運碼頭,令到抵達香港的旅客可以於一號客運大樓東大堂乘坐捷運前往海天客運碼頭,轉乘渡輪抵達珠三角沿岸城市。
香港機場停車場: 旅客捷運系統
受連續兩天示威影響,機場兩日發生不同程度的停運[111][112],兩日合共有979班機取消[113]。 為了順從國際推行的計劃,民航處計劃引入衛星通訊、導航、監督及航空管制系統去提高飛行安全及效率,以及維持香港國際及地區航運中心的地位。 由於此計劃需時15年及其複雜性、需要廣大的研究和試驗才能正式使用新科技。 現在,一些新服務如電子自動機場泊位資訊系統(D-ATIS)、航行飛機用電子氣象資訊系統(D-VOLMET)和使用資料連綫傳送預備離陸許可,已由香港國際機場提供,以提升機師及航管員工作效率。 香港國際機場的登機橋管理由香港機場地勤服務有限公司、怡中航空服務、香港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及新翔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機場擁有先進的行李處理系統(BHS):其主要部份位於客運大樓的地庫一樓(L2/第二層),西端大堂擁有獨立的自動運輸設備去確保轉機行李的運輸。
其後到8月5日全民罷工日最少有3000名機場工作人員響應,全日合共有最少200班機需要取消[106]。 愉景灣交通和珀麗灣客運提供連接機場及愉景灣(經國泰城)和機場及珀麗灣(經國泰城)的居民巴士服務,上客處均位於二號客運大樓旅遊車總站。 香港機場停車場2025 有關費用已包括在機票款項內,旅客有需要可憑退稅券或抵港航班的登機證及有效旅遊證件,到香港國際機場的指定櫃臺辦理退稅手續[64][65]。 雖然香港國際機場的三條跑道都屬於F級,但並非所有滑行道都是F級。
香港機場停車場: 香港文匯網
一號及二號客運大樓的耗電量中最高的項目是空氣調節系統,佔了總耗電量的52%。 亦有旅客向機場管理局反映個別位置比較熱或者比較冷,故此機場管理局於2010年5月開始,為一號及二號客運大樓進行製冷系統提升工程,期望能夠減少冷氣每年所耗用的逾2億度電。 香港國際機場內有一座樓高4層的大型綜合運輸中心於一號及二號客運大樓之間,運輸中心內有機場快綫月臺及公共運輸交匯處(巴士總站、的士站、酒店接送車上下客站),方便旅客往返港九新界各地。 香港的民航處負責提供航空交通管制服務、為在香港註冊的飛機簽發證書、監管航空公司履行雙邊民用航空運輸協定,以及管制在香港的一般民航活動。 香港機場管理局根據民航處發出的機場牌照,管理和營運香港國際機場。
- 於各A服務時間終結後,由機場客運大樓開出經青嶼幹綫或屯門赤鱲角隧道直接前往市區,不經東湧及機場後勤區,路線使用車輛普遍較其他機場巴士線為佳,車資亦較高。
- 2010年,海天客運碼頭永久化工程正式完成,連接一號及二號客運大樓的捷運系統亦同時伸延至海天客運碼頭,令到抵達香港的旅客可以於一號客運大樓東大堂乘坐捷運前往海天客運碼頭,轉乘渡輪抵達珠三角沿岸城市。
- 建造工程於1992年正式啟動,初期計劃原定於1997年年中完成,時任香港總督彭定康曾經表示希望在香港主權移交後能夠從新機場離開香港,不過最終在香港主權移交前五個月(即1997年2月10日)才完成第一次校飛,並於過後一年的1998年才完工。
- 商場亦將設有近6,000呎的活動場地外和過千呎藝文創意空間,為香港及國際藝術家提供場地舉辦活動、展覽、分享會、工作坊等[5]。
香港國際機場的東北部分被規劃為商業區,機場管理局將該區命名為航天城。 航天城設有以機場為中心的綜合商業設施,為旅客提供消閒娛樂、展覽、酒店等一站式商業服務。 第三跑道(07L/25R)自2022年7月8日起開始試運,首班降落航班為政府飛行服務隊飛機(B-LVA),於早上8時24分降落。 至於首班在第三跑道降落的商業航班為從上海到香港的國泰貨機(B-LIF,航班編號︰CX3251),於上午8時27分着陸。 同日,中跑道(07C/25C)暫時關閉,新中跑道將加長425米,以在跑道兩端建設環端滑行道,供北跑道降落的飛機可在中跑道兩端滑行,預期在2024年完工。
香港機場停車場: 貨運設施
機場管理局透過增加溫度及光綫感應器的數目,加強有效率地控制室內的溫度和照明系統,希望能夠在有需要的地方加強冷風之餘,亦能夠盡量採用自然光。 亞洲國際博覽館於2005年12月落成,面積約有70,000平方米,設有十個單層無柱式展館,包括一個適合舉辦大型表演的多用途場館,另設有不同的商店及食肆。 為了赤鱲角島上的文物,英皇御準香港賽馬會撥款資助香港考古學會在島上考古調查及發掘。 首要任務就在該島上進行全面性調查,紀錄舊墳墓和舊建築物,並且找出原來的耕作模式。 考古人員在深灣村、虎地灣及蝦螺灣等多處考古遺址出土很多新石器時代中期至青銅器時代的陶器。 在赤鱲角亞媽灣一座約於1833年建成的天后廟於1990年被拆件,遷至東湧黃龍坑重組[21]。
機場認可的營運商包括香港中旅汽車服務、永東直通巴士、環島大陸通、中港通及華通中港快綫。 2015年11月底,機管局向立法會交代興建機場三跑道系統工程範圍及成本估算,當中填海工程估算由2010年的368億,增至2014年的562億元。 香港機場停車場 而二號客運大樓的改建費用由2010年估算的95億,增至2014年的165億,較4年前估算新設計僅需95億元高逾七成。
香港機場停車場: 香港國際機場四號停車場容易泊車嗎?
與此同時,港珠澳大橋的香港口岸則位處機場東北部海域,按照路政署的設計,口岸將仿效海天客運碼頭的設計,設有中轉設施供珠三角旅客在無需辦理香港出入境手續的情況下,直接乘搭接駁車輛至海天客運碼頭直達客運廊,轉乘飛機至世界各地。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澳門及珠海,而大橋主橋在到達香港邊界後,便會接駁香港接綫,穿越大嶼山北岸的海面到達位於香港國際機場東北部海域的香港口岸人工島。 而為了減少對大嶼山北岸的影響,香港接綫將從沙螺灣段開始依靠機場島的南面人工堤岸興建,再以隧道方式穿越觀景山,然後沿機場島的東面填海地帶直達香港口岸。 香港機場停車場 整段香港接綫雖然為香港境內,但屬於禁區範圍,旅客要先在香港口岸辦理出境檢查方能前往。 機場商業大樓(HKIA Commercial Building)位於二號客運大樓東南面,樓高7層,為一甲級商業大樓,除了設有供出租的寫字樓外,同時設有商務中心及會議中心等設施。
香港機場停車場: 市區及大嶼山的士及輕型貨車
香港國際機場目前向12至64歲而不在同一日乘坐飛機抵達香港及離開香港的旅客徵收港幣120元機場離境稅及港幣55元機場保安費(持有外交護照及指定人仕除外)。 香港機場停車場2025 香港機場停車場2025 12歲以下旅客使用香港國際機場出入境或轉機,無須繳付機場離境稅,但仍須繳付港幣55元機場保安費,而65歲或以上人士無須繳付機場離境稅及機場保安費。 2014年,香港國際機場處理了390,955架次飛機升降量、6340萬人次旅客及438萬公噸貨物[35]。 2011年,香港國際機場處理了333,760架次飛機升降量[33]、5,390萬人次旅客及410萬公噸貨物[34]。 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公眾停車場有一號和二號停車場,只有一號停車場可供私家車停泊。 香港機場停車場 車主可於入場前4小時至7天提前預約預約車位,預約車位比標準收費稍便宜。
香港機場停車場: 香港18區停車場
警員亦在他的住所內檢獲犯案時身穿的衣物,被捕男子現正被扣留調查。 根據香港法例,汽車引擎啟動時,車輛已屬駕駛狀態,任何人無牌駕駛均屬違法;而容許兒童或其他無駕駛執照人士駕駛,則有機會觸犯容許他人無牌駕駛罪,首次定罪可處罰款5000元及監禁3個月,如屬第二次被定罪或隨後再次被定罪,則可判罰款1萬元及監禁6個月。 仔細觀看片段可見,貨車上的司機座位上似乎不只坐有一人,疑有1名男童坐在成人腿上,雙手操控軚盤「揸大膽車」,後方的成人則似是負責控制油門,同時伸手指導及協助男童,形成兩人合作駕駛的畫面。
香港機場停車場: 停車場收費
但也有香港車主坦言,廣東部分停車場仍無法自動識別香港單牌車,需要聯繫工作人員人手操作;部分道路交通指示牌亦可調整優化,進一步方便港澳單牌車出行。 機場訪客可在一號及四號停車場享有30分鐘免費停車優惠,惟只可於任何三小時時段內享用一次。 如車輛由駛進一號或四號停車場起計停泊逾半小時,則須繳付標準停車費用。 如繳付金額為500港元或以下,駕駛人士只須在出閘時刷卡付款即可,否則請前往停車場的顧客服務中心繳費。 駕駛人士須以八達通卡、Visa、萬事達卡或銀聯卡進入停車場,並在離開時繳費。
香港機場停車場: 機場稅項
大樓七樓亦附設一高級會員會所 – 機場世貿中心會所,為旅客提供餐飲及會議場地。 機場行政大樓(HKIA Tower)位於二號客運大樓西北面,為香港機場管理局的總部,於2007年2月26日正式開幕,是一座8層高的玻璃幕牆樓宇,總樓面面積為19,000平方米。 港鐵的泊車轉乘計劃方便一眾車主泊車外遊,機場快綫泊車只要於泊車期間乘搭機場快綫及使用同一張八達通進出停車場,就可以每日HK$95於青衣站停車場泊車。 不過優惠只適用於:車主必須停泊2日或以上及最多14日,其後就會以標準時租HK$10收費。 除青衣站停車場之外,九龍站停車場和香港站停車場同樣有港鐵泊車轉乘,不過日租收費就稍貴,分別是日租HK$100及HK$105。
香港機場停車場: 飛機維修工程
[59]同屬F級的747-8只需E級滑行道,因此可使用所有滑行道,但仍需要F級跑道和停機坪。 機場南跑道於1998年7月6日與機場同日啟用,首班抵達航班為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的國泰航空CX889;中跑道則於1999年5月26日正式啟用,首班抵達航班為港龍航空由上海起飛的KA807;而三跑道系統工程亦已於2016年8月動工[56]。 香港機場停車場 1994至96年之間,啟德機場的飛機架次升降量已經遠超其飽和程度,港英政府估計若然不興建新機場,香港將會直接蒙受時值4,200億港元的經濟損失[18]。
香港機場停車場: 香港國際機場四號停車場常見問題
香港國際機場停車場共有2000個車位,私家車的可用停車位主要位於一號停車場和四號停車場,而允許私家車以日租形式於機場泊車的就只有四號停車場。 車主可以透過網上預約車位,預約停車期最短3天,最長30天。 32A及13A標準電動車充電點及快速充電點位於四號停車場一樓。 香港國際機場的停車場共提供超過3,000個停車位,並設有時租、日租及長期停放收費。 由於香港國際機場的樓面面積龐大,清潔工人每次需要花費至少45分鐘,纔能夠完成一次繞場一週的基本清潔步驟。 2011年底,機場管理局耗資30至40萬港元向中國生產商購買50部電動代步車,用以提升清潔職員的效率及減少疲勞問題。
而數十名示威者曾繼續留守機場內示威區,但最後亦被機管局職員以「涉遊蕩」、機場無劃出示威區和附例寫明「職員有權利阻止市民進入」為由,要求市民離開。 香港機場停車場 [114][115]此外,機管局也在所有港鐵東湧綫及機場快綫車站貼上客運大樓進出管制安排的告示。 跨境渡輪是香港機場為珠三角旅客提供的一項獨特創新服務,同時中轉渡輪也是珠三角沿岸城市旅客來往香港機場的主要途徑之一。 2009年,機場的海天客運碼頭正式落成,取代舊有的臨時碼頭。 整個海天客運碼頭均被視作香港境外,珠三角的旅客只需在抵達大堂辦理退稅、登機、行李託運及接受航空保安檢查,讓珠三角的旅客在不需進入香港境內的情況下,便能直接中轉飛機或轉乘跨境渡輪返回珠三角,部分船公司及航空公司更提供預辦登機及行李託運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