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路口續向前走進叢林後往下走,隨後山徑略緩及視野開揚,遠看左方聳立在角頂的雞乸石及右方位於岬角上的東洲炮臺。 下走至林前的石坡附近,於右方有一分支可走至山岬端觀賞噴水巖、東龍堡山岬及近岸的攀巖崖壁。 由南堂灣舊碼頭起步,沿水泥路上行幾步於士多前的路口右走。 緩緩而上,景觀漸開揚,達至路口後依路牌往石刻方向右走至圓形的觀景臺。 及後,沿左方的梯級下走至海邊的石刻,觀賞後沿原路返回觀景臺。 東龍島的山徑主要由南堂碼頭連接至營地及東龍炮臺。

  • 夕陽下海風輕拂,浪濤吻着巖岸,歸家的船艇最後也經佛堂門靠岸。
  • 由第一個站出發,沿著炮臺營地士多走、就會到「合全士多」,向左直行就到第二站,兩站相隔約十五分鐘步程。
  • 今次計劃好的山徑普遍平坦,非常適合帶媽媽來度假一天。
  • 若繼續前行是陡峭山路,須手腳並用才能下山,如果行山經驗不夠,不建議行此路,免生意外,請量力而為,朝原路折返。
  • 隨後返回營地,往牌樓的方向行走,再沿水泥路到達士多。
  • 東龍島從前是軍事重地,因此島上仍有不少戰期的遺跡。

不過前往那裏的山路頗斜及枝葉甚密,新手及雨後不宜前往,更需要穿著合適的衣服,以及攜帶足夠裝備如手袖、手套、行山杖,以及食物和運動飲品。 據說東龍之名源於天然形成的海蝕洞,村民稱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 現時東龍島已成為燒烤、露營、攀崖及放風箏勝地。 東龍島的白崖據說是經由人為加工而成,目的是為了導航船隻及防止大船撞山閣淺。 崖石上的石灰粉令崖變成白色,乍看之下就像極地中的雪山,最近成為了非常熱門的打卡熱點。

東龍島行山: 東龍島行山攻略-景色如世外桃源|香港行山路線

來一次絕對不夠,跟媽媽來了一次,下一次又想帶閨密來拍攝文青照片,然後又想和男朋友靜靜地坐在大石享受二人世界。 東龍島行山2025 若想環島一週,未計拍照時間大概需時3小時,由碼頭走到士多前向右出發,先遊覽東龍石刻,再去鹿頸灣。 走上南堂頂再由直升機坪下山,下山的路十分險峻,需要手腳並用慢慢地走,之後再走過奇形異石陣就會到達營地。

王崇熙於1819年編制的《新安縣志》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的記載。 此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為現時香港境內所知最大的石刻。 碼頭附近的合全士多,士多供應常見茶記食物,包括公仔麵、三文治、炒粉麵等。 東龍島行山2025 合全士多最出名的是招牌炭火紅豆沙,紅豆沙香濃,紅豆大大粒,加上微微的陳皮香味,毫不馬虎。

東龍島行山: 東龍島行山路線+交通船期 中高級路線需爬岩石 純白崖港版棉花堡

現島上除古代石刻及炮臺外,更有大片草坪供露營和不少攀石的巖壁。 東龍島行山 東龍島行山2025 位於東龍島南端的白崖是較為隱祕的景點,據說是為了導航船隻撞山,人為加工加上石灰粉令崖變成白色,遠看像雪山! 不過因白崖的路線難度較高,需要手腳並用攀爬前往,新手不宜嘗試。 位於東龍島炮臺營地附近的假日士多早於70年代開業,主打手工水餃及招牌餐蛋公仔麵、餐肉紅腸公仔麵。 餐蛋麵用料簡單,勝在夠足料,行山前喫一碗熱騰騰的公仔麵就最溫暖。 如果想解渴的話,假日士多還有解暑的紅豆冰、綠豆冰。

  • 由南堂灣舊碼頭起步,沿水泥路上行幾步於士多前的路口右走。
  • 踏上水泥小徑沿山脊和緩上行,走至較高的山坡,蒲臺島及螺洲也皆入眼簾。
  • 崖石上的石灰粉令崖變成白色,乍看之下就像極地中的雪山,最近成為了非常熱門的打卡熱點。
  • 往下走至分支,先右走至鹿頸灣的發射站及附近的山崖,及後返回分支向右續走。
  • 沿原路返回營地的草坪後,接上前方的水泥小徑,走至右方的假日士多後穿過它,經過草地後往前走到北部的海角,沿岸邊岩石下走至海邊的燈塔。
  • 據說東龍之名源於天然形成的海蝕洞,村民稱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1]。
  • 向前一看,千仞崖壁、曲折巖岸、粼粼碧水,盡收眼底。

據《新安縣志》記載,東龍洲炮臺是為了防禦海盜而於康熙年間(即1662至1722年間)興建。 但亦有資料記載,炮臺為兩廣總督楊琳於任內(即1719至1724年)下令建造。 炮臺呈長方形,外牆長33.5米,闊22.5米,圍牆高度約為3米,入口設於北牆。 炮臺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臺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遂在1810年被九龍炮臺取代。

東龍島行山: 東龍島行山路線攻略

島上現時只剩少數島民,因而造就島上寧靜的環境。 前往東龍島的航線只限於週末及公眾假期,而且班數不多,出發前最好先計劃郊遊路線。 《香港01》旅遊記者為大家整理10大美食靚景推介,大家不妨參考。 東龍初探 東龍島,位於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鄰近市區卻遠離繁囂,環境原始,為香港城市後花園。

🚶‍♀️輕鬆新手路線🚶‍♀️如果想走得輕鬆一點,不執意環島,可以選擇前往集中於北面的景點。 前往東龍島,可在鯉魚門三家村乘船,這船隻會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駛。 東龍島行山2025 三家村到東龍島船程約需30分鐘,記著留意來回班次的時間呀。

東龍島行山: 假日露營好去處

另一款名物是少油西多士,香煎的西多士充滿蛋香,表面淋上香甜的煉奶,非常惹味。 只需半天時間,一個島可以飽覽石灘、草原、炮臺遺址、樹林、石陣、鬼洞及斷崖,沿路風景變化大,愈走愈有驚喜,這正正是我喜歡東龍島的原因。 要坐擁臨海的住宅談何容易,但在這裏大家可以短暫地享受使人難以忘懷的景色。 東龍島四周環海加上處處斷崖,路線中不少地方都能看到浪花拍岸的壯觀現象。 而且這裏更是天然攀巖勝地,假日隨時能親眼看見這款極限運動。

東龍島行山: 東龍島行山路線|船期交通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帶來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有無際的海、壯觀的崖、翠綠的草;東龍島可以遠足,可以露營,可以看海,可以攀石。 東龍島行山 除了自然景觀外,東龍島亦存在歷史的痕跡,有古代石刻、康熙時代的砲臺等。 雖不至於人間仙景,東龍島卻是一個讓人避世靜心的好地方。 據說東龍之名源於天然形成的海蝕洞,村民稱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1]。 東龍島行山2025 東龍島行山2025 當時有大砲八門及15所營房,不過現時大砲已不見蹤影,只剩下砲臺的圍牆及營房。 島上有數間士多,包括近碼頭的合全士多,以及營地旁的南園士多和假日士多。

東龍島行山: 東龍島行山|船期/交通+4小時路線推介 沿途賞芒草、絕美環海景色

島上自然地貌豐富,既有沿海斷崖拍浪壯景,亦有地質奇觀,例如肚臍窿、潛龍吐珠、噴水巖等等。 此外,島上文化歷史甚深,除洪聖廟外,計有古堡顯示清朝在港佈防,更有石刻刻畫古代越族生活。 由於島上地貌多變,亦切合不同文娛活動,包括露營、攀巖及吊索。

東龍島行山: 前往東龍島交通資訊:

我們於早上10時到達三家村碼頭,在售票處需購買來回的船票,並要選定回程的時間。 碼頭及船上的裝潢是以昔日香港為主題,在船上吹海風十分舒暢。 東龍島行山 到達碼頭後,沿小級走上會看到士多,並有清晰的手繪指示牌,指示前往東龍島不同景點的方向。 左邊是往營地及古炮臺,右邊往古石刻;由於看石刻需要走很多級樓梯下海邊再原路折返爬回山路,我們帶着媽媽,故選擇了較輕鬆的路向左出發。

東龍島行山: 東龍島行山交通方法:附船期表

另一道則由該碼頭南下至鹿頸灣,再上引至發射站,在發射站也有一條隱密小徑下降至營地。 雖然東龍島鄰近清水灣半島,但只可於鯉魚門三家村乘坐街渡前往。 東龍島設有炮臺營地,營地十分空曠,三面環海,享有無敵海景及山林景色,吸引不少露營人士前往露營、觀賞日出、觀星等。 【2】鯉魚門三家村碼頭:三家村一日提供8班船,船程約30分鐘,來回收費$45。

東龍島行山: 石刻

前往東龍島的白崖,先由碼頭行去鹿頸灣方向,再經過無線電站後再爬落去。 要注意前往白崖的路徑全程行近5.5公里,當中沒有樹蔭位,建議大家要做足防曬,連拍照時間,需要花了3小時左右。 東龍島行山2025 這次行程我們選擇由三家村渡輪碼頭出發,船程大概30分鐘,天色晴朗下,景緻宜人。 沿原路返回營地的草坪後,接上前方的水泥小徑,走至右方的假日士多後穿過它,經過草地後往前走到北部的海角,沿岸邊岩石下走至海邊的燈塔。

東龍島行山: > 香港好去處搜尋

炮臺遺址前有一間小石屋,裏面擺放了一些昔日的照片,展示了東龍炮臺的歷史。 奇石陣亦是空曠毫無遮蔭的,烈日當下要記緊做足防曬及補充水份。 走過一段幾乎沒有遮蔭的小路後,會到達帶點外國郊外味道的石灘,石灘旁有三尖八角的大岩石,浪花拍打沿岸礁石的聲音,令人格外平靜。 再向前走就會看到著名的南園士多及假日士多,看到精美的中英並列招牌就知道是遊客常到的地方。 由西灣河坐船出發,約45分鐘會到東龍島第一站,想行山的可以在第一個站下船、想直接到營地就可以從第二站下船。 由第一個站出發,沿著炮臺營地士多走、就會到「合全士多」,向左直行就到第二站,兩站相隔約十五分鐘步程。

東龍島行山: 東龍島行山路線|半個鐘船程抵避世勝地 閒遊燈塔炮臺賞醉人海景

【1】西灣河碼頭出發:從西灣河地鐵站向海皮方向行,見到「嘉亨灣」三個大字,看到兩支旗就是往東龍島的上落點。 西灣河碼頭一日提供5班船,船程約40分鐘,來回收費$55。 東龍島行山 白崖其實只佔地貌面積大約10分之1,大家想拍攝更美的景色可能需要用高空拍攝,才知景色有多漂亮。

聽士多老闆說,他們的生意很受天氣影響,天氣太熱或雷暴下雨就幾乎會無生意。 下次大家到東龍島行完山,不妨於上船前來一杯冰凍的仙草紅豆冰,為旅程劃上完美句號。 歷史祕聞:根據歷史記載,東龍洲炮臺於清朝康熙年間建造,用以防禦海盜。 據說炮臺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直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由於炮臺位於孤島上,要補給和支援都較困難,所以最終被九龍炮臺取代。

東龍島行山: 📍 假日士多

若繼續前行是陡峭山路,須手腳並用才能下山,如果行山經驗不夠,不建議行此路,免生意外,請量力而為,朝原路折返。 山路陡峭,好多石頭都是三尖八角,須小心翼翼地落山,落到去平地,再穿過草叢,落山往返東龍島公眾碼頭,坐船返三家村。 皆因東龍島以前是軍事重地,島內仍然有不少戰期的遺物,是個具有歷史感的小島。 東龍島行山2025 從燈塔往回走到達營地和燒烤場後,可到旁邊的清代炮臺展覽室,炮臺區因其歷史價值及獨特的地貌,所以被列為特別保護區。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位於香港島以東、清水灣半島以南,古時為軍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