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市民最新置業取向,美聯物業聯同經絡按揭介於月底進行網上問卷調查。 以非正式統計,這兩年離港移民人數達二十多三十萬人,香港家庭人數中位數為2.7,即市場多了十萬個供應左右,若照以往的「剛性需求」一年3.5萬個單位來計算,不計新盤供應也要消化3年。 當然,置業者的心態、息口、經濟、政策等這些因素不易量化,但以最保守估計,今輪跌浪最少持續3年多。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今年9月份整體住宅買賣登記錄3,875宗,較8月份4,137宗下跌6.3%;按季方面,2022年第三季錄11,683宗,按季下跌21.7%。

萊坊董事,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表示,受疫情影響,未來一兩個月仍是調整期,預料今年首季官方樓價指數向下調整4%左右。 惟他補充,自特首公佈暫緩全民強檢,及於4月20日放寬限聚令後,市面逐漸恢復人流,近日各區反映,睇樓量亦逐步回復第五波疫情前水平,部份甚至有排隊睇樓現象,業主亦開始收窄議價空間,他相信「疫情價」將消失。 直至近年,本港經歷了2019年反修例示威和新冠疫情爆發,樓價仍然硬淨。 直至美國鷹派加息,本港銀行跟隨加息後,才逐漸形成明確的下行趨勢。 根據官方數字,今年以來,整體樓價下跌了15%,但近期在新聞不時看到「某業主劈價兩、三成」。 當我們看到這些報道時,千萬不要將叫價和市價混淆,劈價或許是業主原先的叫價是否大幅高於市價。

樓市預測: 投資策略

中原城市指數CCI由185點高位回落,下試170點的低位;預測下半年樓價止跌回升,相信將可收復上半年的跌幅。 樓市預測 樓市預測 香港樓價方面,布少明預料次季樓價可升約3%,全年香港樓價估計有10%升幅,挑戰香港樓市歷史新高。 因應「新香港人」及國內人士對香港豪宅的熱烈追捧,他估計豪宅樓價有機會跑贏大市,升幅有機會可逾15%。 個人認為,受訪者對後市的看法,反映市場在疫情悲觀情緒,預料近期樓價整固走勢將持續,繼續維持首季樓價跌約3%左右的預測。 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第三季新盤平均成交金額約為759萬元,較第二季的1,154萬元下跌約34.2%,創自2013年第三季後的9年季度新低。 碧霞老師指,匯市走勢都會與「九運」有關,「九運」屬火,「離中虛」,特別旺南面地區,加上「北面見水」或「火剋金」等等的因素,西邊的國家及貨幣未算十分強,包括美金、英鎊等;而相反,澳元在未來20年有機會較強。

但問題是一般家庭在收入或儲蓄下跌的情況下,或者失業下如何生活下去及繼續還自己的房貸。 今年以來,香港樓市連跌兩個月,已累跌2.95%,倘3月份再跌1.5%至2%,則預料首季樓價將累跌約4.5%至近5%,完全蒸發了去年全年3.63%的升幅。 樓市預測 不過,陳海潮指出,近期疫情有所轉緩,如4月下旬真的可以放寬限聚措施,樓市交投及樓價均可出現較顯著的反彈,料樓價可在次季先築底、後回升,只要疫情不復來,下半年升幅將進一步加快,樓市可望出現大翻身。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2022|未來走向仍待觀望

所謂水漲船高,就算是條件優質的單位,也要好市道配合,才能賣到較好價錢,否則也容易被買家壓價。 樓市預測 影響樓市的宏觀因素包括加息減息、經濟好壞、辣招政策等,這些可能纔是決定樓價高低的關鍵的因素。 去年香港股市跌了 14%,市民如果有多餘錢都會考慮買股而非買樓。 所以,我睇好今年股市而非樓市,我非常有信心恒指會升至 點。 至於樓市,新樓以及豪宅一定會升,二手民生樓,能夠持平已經算有所交代。 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香港經濟仍然錄得增長,只是增長逐漸放緩。

  • 年近歲晚,有老友叫我今年不用做樓市預測,有報章已經做了,訪問了 50 個業界專家,全部都話升,認為升 5%以內有 31 個,升 5% 至 10% 有 12 個,10% 以上則有 7 個,所有專家都話升,唔通今年樓市仲有得跌。
  • 買入價夠平,揸住又唔怕費用反咬一口,炒家聞到陣徐,自然會走埋嚟入市,去咗新加坡都忍唔住返嚟掃幾間,有如當年淘大沙士價一樣咁傳奇。
  • 這種情況曾經於2003年沙士時發生,上半年樓市受到沙士打擊而停滯;沙士一旦過去,下半年樓市急速轉旺,樓價反彈回升。
  • 至於樓價跌幅會否進一步下挫,則需要視乎金管局接下來的加息節奏,以及參考恒生指數的表現而定,估計下半年樓價將會持平或錄得負增長,全年樓價則按年升約 1% 至4%。
  • 受惠成分其持股中有超過八成屬於AI相關供應鏈,包含AI伺服器代工、晶圓代工、晶片設計、ABF載板、PCB、電源供應器等,截至7月24日,00881追蹤的臺灣5G+通訊指數今年以來含息報酬37%,表現更勝臺股大盤。
  • 無獨有偶,美銀證券亦認為,利率升加上香港經濟展望疲弱,料本港住宅樓價有下跌壓力,預期住宅樓價今年將下跌5%至10%,一手銷量料介乎持平至減少10%,主因是內地的經濟放緩及美國開始加息。

所謂市價,即是有成交支持,要知道個別屋苑和大廈的市價,我們可以參考成交紀錄。 若果近期同棟大廈沒有成交,我們也可看看同一屋苑類近戶型的成交價,或比較同區屋苑的交投。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複製及轉載或其他方式公開使用。 抵押品價值低於1000萬銖的情況下,從第二份貸款協議開始;抵押品價值為1000萬銖或以上,從第一份貸款協議開始。 踏入2022年首個週末六、日,一手市場共有30個新盤推出,兩日共要售1239夥,反映發展商要吸盡購買力,心急清貨。

樓市預測: 香港股市上半年無轉機

評級機構惠譽早前亦發表報告,預期加國樓價跌5%,而樓按拖欠數字會倍增。 目前,加國大城市租金已按年下跌了10-15%,令部份有居住需要的人轉買為租。 香港受疫情蹂躪了兩年,不少市民資產亦被消耗掉,雖然還未至於要賣樓,不過用家人的配額買樓就有困難,就算香港開始復甦,但一定要經過2、3年時間纔可以復原,本土購買力才會再出現。 樓市預測2025 樓市預測2025 2022年上半年私人住宅樓價回軟,降幅約半成至一成之間。

一般二手市場住宅成交而言,買賣雙方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14日,就會交「大訂」及簽署正式買賣合約。 完成後,買方律師便可在土地註冊處登記,因此樓價指數反映的成交價最少也滯後兩星期。 來到2021年,暫時世界各地疫情仍然持續,歐美尤其嚴重。 若以2020年的樓市表現來看,疫情似乎無礙全球樓市上升,今年是否能夠繼續? 樓市預測2025 樓市預測2025 今天就先看看港人置業熱門地點加拿大2021年的樓市表現。 有「神準分析師」之稱的對沖基金GROW思睿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在早前亦指,在加息、本港經濟下行、資本外流和中產移民等多項因素夾擊下,本港樓市已進入新一輪下行長週期,CCL在未來3年有機會從去年8月中所創的191.34歷史高位下調50%。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2022|CCL跌至3年新低

然而,今次美國加息來得急且快,聯儲局一年間加息4.25釐,加息速度是1980年代以來最快,而且還明言利率未見頂,2023年也不會減息。 本港最優惠利率2022年累加0.625釐後,市場相信2023年也會繼續加息,換言之加息幅度難與近兩次加息週期相比。 銀行估價基礎未必考慮到單位內部裝修等微觀因素,例若單位本身保養得宜,買家既能節省可觀的裝修費,亦可縮短因裝修而出現的同租同供情況,價值或吸引度會相對較高。 另外,銀行估價即銀行對物業價值的估計,也是判斷市價的一個指標。 銀行估價來自測量師行,測量師會根據區內近期相類單位成交價、物業質素不同因素等計算物業價值。 然而,由於銀行委聘的測量師行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銀行對同一個單位的估價或有差異。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2022|下半年平均每月達2,000宗一手成交

而他分析,樓價升跌,或多或少基於抗疫能力,如西方國家如英國能成功抗疫,或會成為樓價上升因素;倘若失敗,樂觀情緒就會消失,投資者不再有信心。 施永青近期接受多個報章訪問,認為現時全世界資資產價格均呈現上升趨勢,不過實際上中美關係緊張,香港在國際上的角色受到多個限制,因此樓宇價值升值成疑。 至於香港,政府要創造有利長遠樓價條件方法就多,過程唔重要,最緊要令樓價短期內出現大幅折讓,上曬全球財經報章嘅頭條,甚至令租金回報率大幅多過定存利率,例如定存5釐、租金回報率10釐。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展望

投機價值嘅根本,嚟自值博,值博有兩個體現,一係未來前景好要不問價買,另一個就係太平太賤唔買對唔住自己。 「泊山妍」是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溫泉路的危老案,去年10月底建商宣佈完銷,不料今年7月就傳訊息予買方,聲稱營建成本高漲、公司營運困難,無法興建,將安排買家退戶。 結果顯示,多達74.5%受訪者認為,未來6個月樓價將下跌,遠較2021年10月同類調查錄得的40%大幅高出34.5個百分點,並創出逾2年新高,數字僅次於2020年初,新冠疫情剛爆發時錄得的82.8%。 現時大摩預計,中港將於明年第二季通關,將帶動明年零售銷售上升9%,但仍較2018年水平低21%,而零售租金增幅則會滯後。 寫字樓方面,基於空置率高企及供應充裕,開關的利好效應相對緩慢及逐步,而且環球經濟衰退及在家工作也累及寫字樓需求。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2022|期望疫情將慢慢受控

6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49,按月跌逾0.5%,總結上半年,香港樓價累計升約4.3%。 樓市預測 租金方面,6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報181.1,按月升約0.6%,連升5個月,重返去年1月水平。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新按保生效至今已超過一個月,當中逾800萬至1,920萬元物業明顯受惠。 綜合美聯分行資料,全港35個大型屋苑過去一週(3月21日至3月27日)合共錄133宗成交,按周急升約9成,並創45周新高。 相信待疫情受控及限聚放寬,積聚的購買力會進一步釋放,料對樓價帶來支持作用。

樓市預測: 香港下半年樓市預測

對於香港住宅樓價在過去半年的表現,相信很多「專家」都跌曬眼鏡,到今天仍大為不解:連續大半年的示威活動,再加一個世紀肺炎,再加埋國安法及美國威脅取消香港特殊待遇,但住宅樓價竟然冇乜下跌,有冇搞錯? 這就等於用降龍十八掌加易筋經再加埋九陽神功,但對手竟然鬱都唔鬱下? 至於《施政報告》放寬九成按揭貸款上限後,導致一批「高薪低資產」的租樓一族,即是家庭收入高達六至八萬元,每月按揭供款可承擔三萬元以上,但手上擁有現金不夠一百萬的人,衝入市場購買600至800萬元的二手樓,進一步推高這些物業的樓價。 不過住宅租金我就看得比較悲觀,因為租樓人士以中低收入較多,他們近期收入影響較大,減低市場的承租能力;示威影響部分國內學生不來香港讀大學,國企及外資公司也不派員工到香港,直接影響大學區及中高檔豪宅的租務市場。

樓市預測: 去年10大豪宅交易 五筆建案基地來自國有地標售

他旦言,長實今年會再推出另外兩個全新樓盤樓花項目,以及3個新盤佔全年的三成。 樓市預測2025 他認為,即使兩地未通關,但社會對住宅需求巨大,認為樓價有機會上升,樓市2021上升率約5%。 新世界發展鄭志剛在網上業績發布會表示,他對香港樓市和零售市道有信心,香港最壞時刻已經過去,並預測樓價今年有5%升幅,零售銷售在下半年會有雙位數的增長,他對香港樓市市道都算樂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