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如今經保育翻新後,虎豹別墅既可供大眾參加、亦是中西樂的交流之所。 可惜萬金油花園早已不復再現,早於2004年被發展商夷平興建成豪宅了。 三十年代富商「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當時應該是本著「既然沒有給華人的樂園,倒不如就由我來建造一個。」的心態,於是在打造自己的別墅同時收購毗鄰地皮,建造開放給公眾的萬金油花園,自此香港人就多了一個擁有共同回憶的地方。 到2019年,虎豹別墅活化為虎豹樂圃,成爲啓發音樂和社會互動的主要場地。 透過在虎豹別墅進行藝術相關的活動,如音樂訓練和演出,反映前業主好客之道。 同時,透過活化計劃,虎豹別墅的外牆﹑部分窗戶及主樓的室內裝潢被修復至其1930年代的面貌,以保存其建築真確性,而別墅原有的傢俱﹑手工藝品及前業主的私人珍藏亦會得以修復及展示,藉以保留及彰顯虎豹別墅的文化價值。
香港版早拆了,反而新加坡仍有一座「孖生細佬」,也由胡文虎興建,同具地獄組圖,還要免費入場,真心堅推介。 胡文虎先生本人及其家屬亦居住在這裡,依山而建紅牆綠瓦的宮殿式房屋,中國園林建築帶有很強的南洋色彩。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2025 它以「虎塔」及俗稱「十八層地獄」的十殿閻羅浮雕最為聞名。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公眾最記掛地獄浮雕 保育顧問:消失咗好可惜
當中最著名的「虎塔」及「十八層地獄」浮雕,現已不復存在,但活化項目團隊重新製作了「十八層地獄」的石雕,讓人回味昔日時光。 現時虎豹樂圃開放地下大廳及花園予公眾參觀,別墅內部的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都極具特色。 想要參觀虎豹樂圃的第2及第3層,須經網上預約參加免費導賞團,每節導賞團約長達45分鐘。 虎豹別墅標誌了太多香港人的回憶,雖然昔日的恐怖地獄組圖已消失,但胡文虎的大宅尤存,且在復修後保留了古宅的神韻,相當可喜。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別墅的主樓及私人花園於2001年交予香港政府作保育之用, 2009年虎約豹別墅建築羣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2011年虎豹別墅計劃活化成虎豹樂圃,並於2018年竣工。
「胡仙小姐(胡文虎女兒)曾說道,當年虎豹別墅的主人房面向花園的另一方,但胡文虎經常使用另一邊房間的露臺,看著工人建萬金油花園,望著他們『監工』。」羅嘉裕站在虎豹別墅外,指著現時的「名門」說道。 本地品牌 GrowthRing & Supply 誕生於2014年,向傳統工藝致敬並結合現代美學的手法,推出多個深受潮流人士歡迎的時尚服飾系列。 CASETiFY 與品牌是次聯乘,以其首個成名作品為主題,將雙面刺繡的手法完美呈現在手機殼上,細緻的刺繡及獨特布料上手觸感極佳,配上「九龍寨城」及「虎豹別墅」50-60年代的香港文化遺產為主題,極具收藏價值。 紅磚、紅柱、綠瓦也是虎豹別墅一大特色,瓦頂的每塊綠瓦顏色深淺漸變略有差異,因為當年由柴窰燒出來,溫度不同所致。 胡燦森說,復修時,工程人員專門在內地找柴窰燒多些綠瓦備用,後來柴窰因污染環境已被取締,所以樂圃訂製的那些綠瓦已成最後一批。 而一樓的主人房附設衣帽間和浴室,浴室牆身瓷磚也是特別燒製,浴室面積相當於傭工房間大小。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十八層地獄
政府在2008年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旨在保存歷史建築,並以創新的方法,予以善用,將歷史建築改建成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標。 虎豹別墅於2011年被納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第三期,到2013年胡文虎慈善基金及其協辦機構虎豹音樂基金有限公司提議將別墅活化成虎豹樂圃的計劃,並投得項目進行活化計劃。 2009年,虎豹別墅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後活化成「虎豹樂圃」,交由非牟利機構虎豹音樂基金有限公司管理。 2019年起虎豹別墅以音樂學院營運,亦定期舉辦免費導賞活動予市民參觀。 昔日的虎豹別墅只是胡文虎的私人住宅,只有萬金油花園對外開放。
- 萬金油花園以「虎塔」及「18層地獄」浮雕最知名,有「落油鑊」、「勾脷筋」等場景。
- 香港昔日有個大花園雄踞渣甸山,名字叫「萬金油花園」,裏面的「十八層地獄」、「虎塔」是不少港人的童年回憶。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跟長江實業協議保留原有的虎豹別墅主樓給予香港政府,日後重新開放給市民。
- 音樂教育與古蹟如何Crossover,在此可領略一二。
- 而一樓的主人房附設衣帽間和浴室,浴室牆身瓷磚也是特別燒製,浴室面積相當於傭工房間大小。
- 至於頂層的露臺位,則可下臨虎豹別墅的園景,兼享維港及大坑的景緻,眺望開暢,中式的塔樓設計亦有韻味。
當年仍對鬼神事情膽小的我,當看到這些壁畫也感到毛骨悚然。 正正就是它這種全港獨一無二的設計,故令不少靈異傳聞也隨時流出。 被罰留堂的同學也聽到別墅,入黑時會傳來甚麼怪聲之類等等,而學校與別墅之間有一條數百級樓梯連接大坑道及大坑徑,大部分學生為了慳錢起見,也會徒步往返學校。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不過,當入夜過後,我們寧願花錢坐小巴也不願意行樓梯了。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好遊〉假如真的再有個約會 大坑虎豹樂圃
前者的「Ted Lo 與友爵士夜」由爵士傳奇羅尚正、國際知名低音吉他手 Sylvain Gagnon 及鼓手Anthony Fernandes,帶來爵士音樂盛宴。 作家三島由紀夫 1961 年來過香港版的「萬金油公園」,寫到「造型奇怪而醜惡,像抽鴉片者產生的太虛幻境,超越了美麗層面」,而極度著迷。 十八層地獄是華人民間信仰的信眾從古印度婆羅門教、印度教那落迦與佛教地獄吸收過來的概念,繼而演變為道教與民間信仰所謂的地府。
- 入口當年嘅正門大閘,依家同旁邊嘅住宅相連,所以參觀者要經新建嘅電梯入口入場,入場處就有吉祥物:虎先生,迎接大家。
- 虎豹之所以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除了是街知巷聞的樂園,亦有賴由胡文虎親自參與的裝潢設計。
- 不過,隨著萬金油花園地皮被發展商長實收購,當年不少人的「童年陰影」已被遭夷平,變成現時眼見豪宅「名門」,而虎豹別墅則交予政府並得以保留。
- 回想起做了那麼多年的靈異節目,我也很少聽到在別墅內所發生的詭異個案,它嚇人的地方只純屬內裡的壁畫吧。
- 當中的「十王殿審判」,十八層地獄景象浮雕變成以壁畫形式呈現。
- 當然,一提到「虎豹別墅」這四個字,所有香港人也會聯想起,它裡面十八層地獄壁畫的設計。
- 因著政府在2001年與發展商長實的協議、及舊屋主胡仙成立的「胡文虎慈善基金」投得活化項目,虎豹別墅得以保留下來。
要知道,以前的公園或遊樂設施華人並不能使用,為此,胡文虎在自己的別墅旁興建了萬金油花園,免費開放供市民乘涼及遊玩,成為香港一個早期的公共遊樂設施。 萬金油花園的作用,少不了向大眾推廣及宣揚自己的虎標藥業製品。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除此之外,胡文虎主要目的是宣揚中華文化及教育中國傳統價值觀等。 花園內有不少有關中國古代神話的裝置及浮雕,裡面還有一個洞穴,以民間傳說「八仙過海」為藍本而建設。 而最具標誌性的便是七層六角塔——「虎塔」,壁上有「十八層地獄」的浮雕,包括描繪有落油鑊、勾脷筋等的場景,則教導人當中勸善懲惡的理念。 另外,胡文虎信奉緬甸佛教,萬金油花園內亦有不少有關佛教的雕塑及壁畫,向到訪者推廣佛教思想。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中西合璧建築風格
胡文虎當年設立花園是華人的樂土,如今成了中西音樂文化匯聚地,剛好聯繫著中西合璧的建築,甚具意義,這亦正正反映了他的好客之道。 既然現已人去樓空,相信胡文虎先生亦十分願意將這座具歷史悠久的建築供給下一代好好使用,讓中西文化承傳下去。 虎豹樂圃亦正舉辦為期五個月的文化活動—遊弦活樂,特意準備一系列的文化活動,如藝術展覽、文化導賞團、音樂表演等等,讓市民得以真正體驗這裏的文化、歷史色彩。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活動以外,平日大宅的花園及地下大堂會開放給予市民參觀,亦提供導賞團為參觀者深入講解歷史、文化背景等等。 另外,在香港大坑原來有虎豹別墅,內裡亦有十八層地獄的雕塑,以警世人。 羅說,他曾到訪倉庫,惟內裡已不見任何「十王殿」浮雕,由於該浮雕由石灰搓成並黏附在牆上,非常巨型,故難以如一般塑像拿走,估計浮雕在花園清拆期間,已被「撲爛」或「拆爛」。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活化
萬金油花園以「虎塔」及「18層地獄」浮雕最知名,有「落油鑊」、「勾脷筋」等場景。 當時不少為人父母的都會帶子女參觀,傳達警惡勸善的訊息,成為不少港人的集體回憶。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2025 現時,虎豹別墅的大廳、花園和入口大堂每日於辦公時間內對外開放。 公眾亦可參加導賞團,參觀大宅各部分,包括主人房、頂樓佛堂、套房浴室、巨型夾萬、壁爐等,欣賞美輪美奐的裝潢、萬金油花園留下的擺設等。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虎豹別墅6.9重開 現可預約免費導賞團 參觀一級歷史建築 附開放時間及交通
這個極具特色、融合了中華文化、民間傳說和佛教概念的萬金油花園卻早已消失於大家眼前。 於1954年,胡文虎去世,其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由虎豹國際有限公司接管。 直到1978年,其公司將後山的部份地段出售,建作住宅用途。 2000年,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被賣給發展商長江實業。 當時,兩座建築的消逝或將已成定局,但當時政府清楚其歷史及文化價值,便與發展商進行協商,最終達成共議,成功保留虎豹別墅及其私人花園。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新加坡的《虎豹別墅》
雖然,我們並不知,當年胡氏家族為甚麼要弄起這方面的設計,但不難推斷,他們相信佛教中有地獄的存在。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虎豹別墅及附連的私家花園,由人稱「萬金油大王」的胡文虎建造。 虎豹別墅是胡氏家族的私家別墅,以往不對外開放,但建於虎豹別墅旁的萬金油花園則在曾開放給公眾使用。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昔日的虎豹別墅,有各色園林假山和塑像,可惜今日已經不復見。
不過,虎豹別墅中的各色壁畫和雕像,隨市區發展早已拆去,當中最讓人懷唸的,莫過於十八層地獄的壁畫,當中的各色地獄圖像,曾幾何時嚇怕了多少孩子之餘,卻也宣揚了做人應該為善,作惡的話,必定會遭受報應的寓言。 建築變身成音樂學院「虎豹樂圃」,作為推廣中西音樂文化。 建築物將於2019年4月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平日只限開放花園及大宅地下大堂。 以胡文虎、胡文豹兩兄弟名字命名的虎豹別墅,一九三六年由人稱「萬金油大王」的胡文虎在香港建造,之後在新加坡、福建也有「分社」。 香港虎豹別墅以往屬私家別墅,為人津津樂道的萬金油花園地處別墅後面,是胡氏精心設計、與大眾共享的遊樂勝地,只是在一九九○年代被拆卸並改建為豪宅。 昔日「十八層地獄」的勾脷筋、落油鑊等警世景象「十皇殿審判」,如今以浮雕壁畫形式呈現。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歷史
7層的白色六角「虎塔」高44米,曾是香港島上唯一的中式塔樓。 而「十八層地獄」則是壁上的浮雕,刻有漢字文化圈裏糅合佛、道和民間信仰中陰曹地府的面貌,包括落油鑊、勾脷筋等場景,道出了警惡勸善的故事。 明知大家深深「惦記」著「十八層地獄」,活化團隊特意重新製作十八層地獄石雕,連萬金油花園的雕塑亦有保留下來。 虎豹別墅的外觀及室內裝潢盡量修復原貌,讓大家參與活動同時能感受當年的面貌。 虎豹別墅十八層地獄 因著政府在2001年與發展商長實的協議、及舊屋主胡仙成立的「胡文虎慈善基金」投得活化項目,虎豹別墅得以保留下來。 如今,別墅化身成音樂學院「虎豹樂圃」,更邀請世界級著名導師為青少年提供中西樂器、兒童唱遊、演唱及親子音樂班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