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油污方面,依據港務公司5處固定觀察點、海洋局所轄9處岸際漁港觀測點,及海巡署所監控南星灣至中芸漁港周邊岸際,均無發現油污情事。 根據《國重點護野生動物錄》,布氏鯨屬國家一級保護類別。 半月灣船 有專家曾表示,布氏鯨一般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水域,以羣遊沙甸魚丶鮫魚或魷魚等爲食物,在香港較爲罕見。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晚上表示,初步檢查發現,布氏鯨屍身上除背部兩處舊傷痕之外,背部正中位置亦出現新傷口,相信它死去不久,而在海上飄浮的,相信是它的脂肪組織;至於新傷口是否它的致死原因,尚待達細解剖確認。 半月灣船2025 當局又考慮是否把這尾布氏鯨製成標本,供科研和教育用途。

  • 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31日)公佈,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已經開通,單車徑盡頭設有飲水機、有蓋座椅等設施,適合一家大小活動。
  • 前往橋咀島可以在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價錢由$30-50不等,普遍30分鐘一班船,尾班船約晚上6時開出,建議大家在購買船票前諮詢船家。
  • 7月27日,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預料鯨魚身上傷口非近期造成,傷口有否擴大仍要觀察,並稱鯨魚正在受傷復元中,需要休息,呼籲不要再出海觀鯨。
  • 7月炎夏的西貢水域,一條鯨魚露出一張巨咀「鯨吞」小魚的影片,迅即網上瘋傳,震撼全港市民,惹來好奇的遊人相繼租船出海,想一睹鯨蹤,來到7月最後一天,鯨落了,只剩一條鯨屍任由圍觀。

前往橋咀島可以在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價錢由$30-50不等,普遍30分鐘一班船,尾班船約晚上6時開出,建議大家在購買船票前諮詢船家。 前往橋咀島的街渡大多有兩個下船點,分別是橋咀和半月灣(廈門灣)。 今次推介大家在半月灣碼頭下船,3分鐘即到半月灣沙灘,除了可以欣賞到水清沙幼的海灘外,更可以在這邊浮潛,夏日炎炎,當然要玩水啦!

半月灣船: 單車徑|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7.31開通 4大設施飽覽船灣避風塘

位於島上東南面海旁的自然教育徑全長1.5公里,介紹島上各種古老沉積巖及多種地質現象。 另外,位於三門仔新村內的大埔地質教育中心是香港首個以地質公園為主題的資訊和教育中心。 中心介紹三門仔漁民的生活文化、展示了三門仔新村一帶的生態和地質特色、及展出多件漁村文物和岩石標本,設導賞服務。 三門仔村原是白沙頭東部近白排角的一個漁村,昔日白沙頭洲與伯公咀之間的兩個小島形成三道小水道,連接船灣海和赤門,因此被命名為「三門仔」。 7月26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代理海洋保育主管彭莉恩擔憂鯨魚傷勢惡化,建議如果鯨魚於100米距離之內出現,船隻應隨即停船及減速,亦指若確定鯨魚「迷路」,需要考慮引導牠離開香港水域。

船期方面,由於兩個地點都是熱門之地,所以大概半小時就有一班船了。 橋咀洲是位於西貢內海的一個狹長島嶼,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景點之一。 該島長約2,500米,由東至西的寬度約500米,最高點海拔136米,兩端各有一個美麗的沙灘,水質清澈,環境優美,早已成為熱門的郊遊勝地。

半月灣船: 「香港後花園」

位於橋咀洲最南面的廈門灣又名半月灣,因其半月形的海灘而得名。 而單車徑盡頭的休息處有洗手間、飲水機、有蓋座椅和單車泊位等設施。 市民踏單車感到疲倦時,可自備水樽裝水,坐在長椅上飲啖水休息。 港務公司明天上午將邀集海保署、海巡署、航港局、臺南市環保局、高雄市海洋局、高雄市環保局、屏東縣環保局、海歷公司等相關單位,召開船體殘油移除計畫審查會議,將進行船體殘油抽除作業。

他亦不接受署方指難以設立的說法,因為深圳在2021年可以因應布氏鯨出沒而設立禁船區,禁止遊樂船及漁船進入相關水域,而進入的船隻亦要減速,以免驚擾鯨魚,若港府有決心,一定可以做到。 橋咀島在1979年被劃為橋咀郊野公園、09年為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是香港面積最小的離島郊野公園。 橋咀洲位於西貢古火山口邊緣,地質景觀十分豐富,橫穿島嶼的步道能讓你看到這些難得一見的火山遺跡。 如果想到連島沙洲,建議要先查好每天的潮汐時間,漲潮時千萬不要穿越,否則就會被困在地質公園範圍上。 土拓署網頁資料顯示,三門仔新村東面迎向船灣海,南面則連接馬屎洲,三門仔段單車徑可飽覽整個船灣避風塘的景色。 位於三門仔新村內的大埔地質教育中心是香港首個以地質公園為主題的資訊和教育中心,介紹三門仔漁民的生活文化外,展示了三門仔新村一帶的生態和地質特色,展出多件漁村文物和岩石標本,亦有提供導賞服務。

半月灣船: 半月灣(廈門灣)

政府致力分階段推「新界單車徑網絡」,目標是要把不連貫的新界東西單車徑連接起來,希望為市民提供更多消閒選擇。 八仙嶺、船灣海和吐露港圍繞單車徑,自然風景優美,遊人沿途可飽覽船灣避風塘景色。 半月灣船 漁護署就觀賞海豚設有「觀豚活動守則」,當中包括要求每次只可有一艘觀豚船在海豚 500 米範圍內觀豚、以緩慢穩定的速度前進或停船,不可突然改變航向等。 他建議,可以將現行的觀豚活動守則擴闊至觀鯨,並立法提升市民及船家相關意識。

  • 路徑大部份沿海而行,途中能遠眺塔門、高流灣及蚺蛇尖一帶,景色相當優美。
  • 此外,單車徑盡頭的休息處有洗手間、飲水機、有蓋座椅和單車泊位等設施。
  • 三門仔新村至今仍保留着濃厚的漁村風貌,避風塘上停泊着一艘艘舢舨船,防波堤外搭建了大大小小的魚排。
  • 海豚保育學會主席鄭家泰今早在電臺節目表示,鯨魚的傷口頗大,相信是外物撞擊造成,而一個懷疑屬新傷的傷口,更是皮開肉裂,相信它曾面對巨大衝擊力,且在短時間內發生,形容事件是可悲及遺憾。
  •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呼籲市民與鯨豚保持距離。
  • 海面油污方面,依據港務公司5處固定觀察點、海洋局所轄9處岸際漁港觀測點,及海巡署所監控南星灣至中芸漁港周邊岸際,均無發現油污情事。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建議港府檢視現有鯨豚保育政策,並為同類事件制訂跨部門應對措施及指引,於鯨豚出沒期間主動管理周邊船隻活動,全面監察它們的健康狀況,並教育公眾遇見鯨豚時的正確應對方式。 橋咀洲是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之一,與其他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相比,橋咀洲交通方便,只要在西貢市中心的西貢碼頭乘船約15分鐘就能抵達。 橋咀島除了有地質步道外,橋咀島還有泳灘,是西貢其中一個交通便利,適合行山、游水、浮潛、獨木舟及釣魚的週末好去處。 在西貢市中心的碼頭,可以看到不同的船務公司提供的渡船服務,基本每一間都是差不多價錢,來回橋咀島是$30,而半月灣來回是$40,我是買了來回橋咀島船票,但回程在半月灣離開,只需要補回$10即可。

半月灣船: 西貢日落

游完水可以到附近更衣室沖洗更衣,肚餓亦可以到士多補給,又或到燒烤場BBQ。 半月灣曾經仲係一個熱門露營地,但後來因因無淡水供應而被政府取消,實在令露營客深感可惜。 這個沙灘是政府營運的公眾泳灘,附有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浮臺、燒烤區及小食亭等等,同時正常開放時間有救生員當值呢。

半月灣船: 西貢沙灘6:白沙洲私家沙灘

揹包豬和朋友去到西貢碼頭,在眾多有提供橋咀和廈門灣/半月灣的船務公司中,選擇了有在售票櫃位寫明橋咀回程船期的。 早一段時間,廈門灣泳灘受疫倩影響,暫停開放,所以往返廈門灣/半月灣的暫停,現在廈門灣泳灘重新開放,所以廈門灣/半月灣亦重新有服務。 位於西貢榕樹澳碼頭附近,是一片沙洲,潮退時先會出現,需經由船家接載前往,水清沙幼,水淺而且到處可見海星。 半月灣船2025 位於香港西貢區橋咀洲,是島上的兩個泳灘之一,另一個為半月灣泳灘(又名廈門灣)。 半月灣船2025 海灘周圍有茂密的樹林,沙灘向西延伸,石灘連接著橋頭的沙嘴,潮退時,可在徒步行過對面。 方法:前往橋咀島可以在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價錢由$30-50不等,普遍30分鐘一班船,尾班船約六時開出,建議大家在購買船票前諮詢船家。

半月灣船: 鯨魚誤入香港水域半月亡 背有新傷口 專家批港府保護不力

另一團體代表則認爲,如果當局及早設立禁船區,悲劇可免發生。 半月灣船 7月27日,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預料鯨魚身上傷口非近期造成,傷口有否擴大仍要觀察,並稱鯨魚正在受傷復元中,需要休息,呼籲不要再出海觀鯨。 漁護署當晚亦表示,鯨魚背部的傷痕並非近期受傷所致,認為鯨魚情況穩定,有能力進食及遊動,傷口亦在癒合,未有患病及擱淺的行為表現,無需要救治或介入行動。

半月灣船: 西貢鯨魚|誤入「港」灣逾半個月 我們與鯨魚經歷了什麼?

揹包豬和朋友在船公司櫃位買好船票, 半月灣船 按職員指示在櫃位附近等候足夠乘客上船。 揹包豬

半月灣船: 半月灣(廈門灣)

記者早前向警方及漁農署查詢,有否就今次事件進行執法及調查,正候回覆。 如果新手接觸獨木舟,建議參加由專業教教練帶領的生態遊,參觀西貢海域的大自然生態及地質奇景等,令你享受一個輕鬆又難忘的假期活動! 出海玩藍天生態遊除左可以欣賞美景之餘,又可以學到海洋生態知識,適合一家大細或約埋朋友一齊玩。 適合活動:沙灘戲水/ 浮潛 設施:小食亭/ 燒烤設施/ 更衣室/ 淋浴設施/ 浮臺/ 遊樂場 交通:彩虹港鐵站乘搭1號或1A號小巴或港鐵站乘搭101M小巴到白沙灣,再轉乘街渡(約10分鐘)到三星灣。

半月灣船: 西貢總覽

到了昨晨,警方接報在西貢牛尾洲對南海面發現鯨魚屍體,初步相信是半月前誤入港境的布氏鯨。 從傳媒和海洋公園片段所見,鯨魚已經「翻肚」,灰白色的腹部朝天,其中一邊魚鰭露出水面,背部有似被「船葉」打傷的大型傷口,部分皮肉外翻。 漁護署聯同海洋公園專家其後把鯨魚屍體拖往西貢萬宜水庫,以便進行解剖及調查死因。 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31日)公佈,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已經開通,單車徑是新界單車徑網絡上水至大學站段的分支路段,長約900米,沿三門仔路由汀角路交界處延伸。 越過連島沙洲,抵達橋頭,沿著橋頭上的步道,往上走抵達山頂,有觀景臺,可以眺望廈門灣、牛尾海,甚至清水灣一帶的風景。 在廈門灣海灘野餐場地旁邊就是往橋頭的遠足徑入口,沿橋頭遠足徑山走到黑山頂時,能眺望到橋咀的海岸線及橋咀連島沙洲。

半月灣船: 鯨魚誤入香港水域半月亡 背有新傷口 專家批港府保護不力

他以臺灣為例,指當地東邊經常出現鯨魚,而他們在發現後會有廣播系統提醒船家航行時要格外小心,以免誤傷鯨魚。 半月灣船2025 翻查本港現時法例,保護野生海洋生物的主要是《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和《海岸公園條例》兩條條例,惟鯨魚今次出沒的地方非海岸公園,而《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中只有短短一句規定「不得故意幹擾任何受保護野生動物」。 到了昨晨,警方接報在西貢牛尾洲對南海面發現鯨魚屍體,初步相信是半月前誤入港境的布氏鯨。 從傳媒和海洋公園片段所見,鯨魚已經「翻肚」,灰白色的腹部朝天,其中一邊魚鰭露出水面,背部有似被「船葉」打傷的大型傷口,部分皮肉外翻。

半月灣船: 半月灣

漁護署聯同海洋公園專家其後把鯨魚屍體拖往西貢萬宜水庫,以便進行解剖及調查死因。 土木工程拓展署七月三十一日公佈,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已經開通。 該段單車徑是新界單車徑網絡上水至大學站段的分支路段,長約900米,沿三門仔路由汀角路交界處延伸。 周邊有八仙嶺、船灣海和吐露港圍繞單車徑,自然風景十分優美,遊人沿途可飽覽船灣避風塘景色。 此外,單車徑盡頭的休息處有洗手間、飲水機、有蓋座椅和單車泊位等設施。

半月灣船: 橋咀島一日遊|景點1. 半月灣海灘

留港半月的布氏鯨終於魂斷西貢海灣,市民紛紛要求「緝兇」。 有市民早上致電電臺,呼籲撞傷鯨魚的元兇「自首」,但原來受法例所限,即使「兇徒」自首,也未必會受法律制裁。 西貢碼頭有船往返橋咀,船費來回價錢約$30-40一位,街渡主要往返西貢碼頭至橋咀碼頭,視乎季節,也有船往返西貢碼頭至半月灣。

半月灣船: 西貢沙灘2:橋咀島/半月灣一退一路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呼籲市民與鯨豚保持距離。 專家表示,新傷口是否直接導致鯨魚死亡,尚待解剖確認;他形容,事件令人感到可惜,望市民認真思考與大自然物種如何相處。 另一團體代表則認為,如果當局及早設立禁船區,悲劇可免發生。 適合活動:沙灘戲水 / 浮潛 / 露營 / 潛水 設施:燒烤爐

半月灣船: 西貢-橋咀、半月灣船費

他形容今次事件令人感到可惜,希望市民認真思考如何與大自然不同物種相處。 公園動物及保育部總館長黃永康亦表示,借鑑今次事件,期望市民不要再進行非必要的觀鯨活動,不要因爲好奇而爲海洋生物帶來傷害,並希望多從教育着手。 7月25日,鯨魚被包圍的照片曝光的同日,海洋公園表示有市民提供照片顯示鯨魚背部有螺旋槳造成的傷痕,安全狀況令人擔憂。 海豚保育學會主席鄭家泰今早在電臺節目表示,鯨魚的傷口頗大,相信是外物撞擊造成,而一個懷疑屬新傷的傷口,更是皮開肉裂,相信它曾面對巨大衝擊力,且在短時間內發生,形容事件是可悲及遺憾。 半月灣船 他認為,若漁護署應學會建議設立禁船區,悲劇應可避免發生。

海豚保育學會主席鄭家泰今早在電臺節目表示,鯨魚的傷口頗大,相信是外物撞擊造成,而一個懷疑屬新傷的傷口,更是皮開肉裂,相信它曾面對巨大衝擊力,且在短時間內發生,形容事件是可悲及遺憾。 他認爲,若漁護署應學會建議設立禁船區,悲劇應可避免發生。 他亦不接受署方指難以設立的說法,因爲深圳在2021年可以因應布氏鯨出沒而設立禁船區,禁止遊樂船及漁船進入相關水域,而進入的船隻亦要減速,以免驚擾鯨魚,若港府有決心,一定可以做到。 布氏鯨本月中起在西貢海面出沒,連日來大批市民出海觀鯨,鯨魚早前亦被發現身上疑有被螺旋漿擊中的傷痕,至昨日(31日)被發現浮屍海面,事件惹起市民關注現行的法例是否有不足。

半月灣船: 打卡聖地:橋咀連島沙洲 潮退即有靚景

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布氏鯨屬國家一級保護類別。 有專家曾表示,布氏鯨一般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水域,以羣遊沙甸魚丶鮫魚或魷魚等為食物,在香港較為罕見。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晚上表示,初步檢查發現,布氏鯨屍身上除背部兩處舊傷痕之外,背部正中位置亦出現新傷口,相信它死去不久,而在海上飄浮的,相信是它的脂肪組織;至於新傷口是否它的致死原因,尚待達細解剖確認。 當局又考慮是否把這尾布氏鯨製成標本,供科研和教育用途。 半月灣又名廈門灣,位於橋咀島的尾段,風景宜人,可以看到西貢的無敵海景。 這次路線就從西貢乘船到橋咀島,然後再行山徑到達半月灣。

前往橋頭島前要宜潮漲潮退時間,否則過到橋頭後,回不到橋咀 2. 心形天池及象鼻洞始終並非已規劃的旅遊景點,請量力而為,避免為打卡引致危險。

地面綠色的單車徑沿着海邊建造,八仙嶺、船灣海和吐露港圍繞單車徑,自然風景優美,遊人沿途可飽覽船灣避風塘景色。 該段單車徑是新界單車徑網絡上水至大學站段的分支路段,全長約900米,沿三門仔路由汀角路交界處延伸。 【on.cc東網專訊】正放暑假的同學仔除了留家打機、做暑期作業外,亦能趁新單車徑落成開通,到大埔踏單車、賞風景。 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31日)公佈,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已經開通,單車徑盡頭設有飲水機、有蓋座椅等設施,適合一家大小活動。

半月灣船: 半月灣行山 介紹

發展局亦在社交網站指,為配合周邊的自然環境,單車徑旁邊種有不同品種的樹木。 單車徑盡頭設有休息處,提供不同配套設施,方便市民休憩和遊覽附近景點,例如三門仔漁村、馬屎洲世界地質公園,又或到船灣避風塘防波堤上,欣賞醉人晚霞。 港府在1997年已制定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觀豚守則》,規範出海觀賞中華白海豚,但由於甚少有鯨魚到港,未有制訂觀鯨守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