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12 月和 2010 年 3 月,我分兩次先後以陸路和乘船出海的方式參觀了「西貢火山岩園區」。 根據我們瞭解,這條新小巴專線會先試行三個月,然後會再作檢討和改善,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如有進一步消息會再跟大家更新。 在壩頂也設有資訊站,若週末來露營或行山人士,也可選擇即場購買單程車票返回市區。 因此記得做足防曬措施及帶備充足糧食,亦避免在曝曬或暴雨下郊遊。
香港在1.4億年前經歷了一次火山爆發而形成六角巖柱羣,只要沿步道往下走,就可以近距離賞巖,走到盡頭更可近觀海蝕洞。 在興建主壩之前,首先要在建築堤壩地點建造圍堰,將海水隔開,抽乾海牀範圍內的海水,挖除黏土和沙,纔可以築堤壩,使主壩能穩固地建造在堅硬的岩石上。 除主壩外,糧船灣洲、西貢半島建有3條規模較小的副壩,以此封閉相鄰的山谷,並防止水庫滿溢。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景點2. 六角形巖柱
西壩由於位於內海灣內,沖蝕遠較東壩為少,所以未設置混凝土防波堤,而只以流紋岩石塊堆成副堤。 水庫原址為官門(又稱官門海峽或官門水道),與船灣淡水湖同屬在海中興建的水庫。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2025 工程包括在官門兩端築起兩條主要堤壩,將西貢半島及當時香港第三大島糧船灣洲連接起來。 位於西貢的萬宜水庫東壩藏了世界級的地貌景觀,包括香港最大人工水庫、千年六角巖柱羣及海蝕洞,只要沿萬宜地質步道走,就可一睹壯麗的地質奇觀。 萬宜地質步道離西貢市中心只需約40分鐘車程,全程輕鬆易行,好適合親子或行山初哥。 東壩那 1.4 公里長的地質步道,5月底開始正式新增了木橋步道,可說是吸引力大增!
- 在東壩上的路旁,豎立了一個巨型藍色錨形石,便是為了紀念興建水庫時犧牲的工程人員[5][6]。
- 博物館耗資超過8億港元興建,2000年12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
- 香港在1.4億年前經歷了一次火山爆發而形成六角巖柱羣,只要沿步道往下走,就可以近距離賞巖,走到盡頭更可近觀海蝕洞。
- 整條步道,沿路一共設有 12 塊資訊牌,由水庫公程、岩石資料、地質解說、海蝕洞形成等,均利用文字、相片及繪圖等解說,完全可以自遊自助,不需導賞員亦能夠長知識。
- 破邊洲,就是像被切割出來的小島,與旁邊的花山只有一水之隔。
- 在糧船灣對出的橫洲,您可以看到一個高30米的海蝕拱,它又被稱為橫洲角洞。
- 部分巖柱的高度可達100公尺,平均直徑則有1.2公尺。
- 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9公里。
參觀其他海蝕洞時,通常要冒著海浪前往,很不方便兼可能有危險,但這個海蝕洞因位處下壩之內,不受海浪沖刷,前往相對容易得多。 雖然當時「香港國家地質公園」仍未成為世界地質公園,但「萬宜地質步道」已設置了香港岩石的介紹,展示香港幾種最具代表性的岩石。 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市中心,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和文化等範疇。 博物館耗資超過8億港元興建,2000年12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西貢東壩前往方法
行山人士至愛的地點之一萬宜水庫東壩,除了日間可到此郊遊,晚上到訪這裏賞月觀星也非常適合,因為這裏遠離人煙,光害較低,遊人可坐在防波堤上欣賞夜空。 烏溪沙石灘,面臨吐露港、遙望八仙嶺,可說是香港觀賞日落的好去處,曾獲CNN選為「香港欣賞浪漫夕陽的最佳海灘」! 這裡一向是拍攝婚照的熱門地點,近年更亦曾發現被稱為「藍眼淚」的夜光藻,成為攝影愛好者的攝影好去處。 在東壩上的路旁,豎立了一個巨型藍色錨形石,便是為了紀念興建水庫時犧牲的工程人員[5][6]。 此外北潭凹隧道、西灣隧道等6條支線、共長26,000呎(5哩)的輸水隧道系統,主要收集低地河流溪澗的水。
有見及此,我們在8月專程來萬宜水庫東壩這邊行山觀察這項新安排的運作及收集意見。 根據收集得來的意見,所有受訪的行山人士對運輸署這項新安排均表示支持,他們認為安排有助疏導假日來東壩的人潮。 有一部分人士則希望藉此安排能夠有助減低的士的數量,並減少出現的士濫收車資的情況。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2025 與此同時,亦有人擔心這項新安排會令更多人來這邊行山,結果會導致大自然受到破壞,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多點著重教育市民保護大自然這方面。 博物館透過常設展覽館及專題展覽館的多元化展覽及節目,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還可以參與其中活動,寓學習於消閒。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香港好去處:【全球冠軍風景攝影師鏡頭下的西沙靚景!附行山路線+「探索西沙」巡迴展覽詳情!】
陸上遊跟乘船出海遊的其中一個最大好處,是參觀時可以近距離細看岩石。 「萬宜地質步道」最讓人一見難忘的地貌特徵,是一幅呈現「S」型的變形地層。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2025 出現這種獨特形態是因為火山岩柱在尚未完全冷卻凝固時,於重力作用下彎曲。 東壩人工水庫的另一邊有一列六角巖柱羣,巖柱約有1億4000多萬年歷史,由熔岩、岩屑及火山灰的混合物冷卻後收縮而成,而呈S形的六角形巖柱,是由地殼運動未完全凝固的巖柱扭曲摺疊而成,壯觀得令人驚嘆。
全部輸水隧道於1975年完成,使船灣淡水湖的存水,亦可透過輸水系統,引至萬宜水庫。 水管網絡的分佈相當細密,更可與船灣淡水湖存水互調,使全香港淡水資源調配更加靈活。 萬宜水庫的輸水網絡包括了多條直徑10至13呎、共長約25哩的輸水隧道,隧道主線長74,000呎(14哩),由萬宜水庫北潭湧起,橫越整個西貢半島,經西貢大環村至沙田濾水廠。 由於我們起步遲,走到白臘仔時已是日落時分,我們只好放棄沿海岸走,返回萬宜水庫麥理浩徑第一段。 剛好遇上一部從東壩返回西貢方向的計程車,我們也懶得走回頭路,乾脆乘計程車直接返回西貢市區。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西貢萬宜水庫東壩收藏了壯麗的地貌景觀,包括香港儲水量最大的人工水庫、約1億4000多萬年歷史的六角巖柱羣,而地質步道終點更可以近距離探視海蝕洞,可以趁假日約埋朋友或者屋企人輕鬆郊遊!不過記得行山都會保持社交距離,愛護環境,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往下走除可近觀到六角形的火山岩柱,更可以近觀海蝕洞。 現正值炎夏,建議乘坐下午的巴士導賞團進入,黃昏回程。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2025 香港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興建多個大型水塘,但人口暴漲民眾用水量大增,加上工業用水需求量大,計及所有水塘儲水量仍不敷應用。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的士
香港在1960年動工建造船灣淡水湖,容量雖然遠比之前落成的水塘龐大,但無法趕及應付1960年代的旱災,在1963年至1964年嚴重水荒時期,香港曾需要每四天供水一次。 萬宜水庫(英語:High Island Reservoir)位於香港西貢區,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容量達2.81億立方米。 [1]萬宜水庫面積約6.67平方公里,集水區的面積僅及船灣淡水湖的四分之三,但因為萬宜水庫的水壩築得較高,因此容量比船灣淡水湖多約22%。 位於香港西貢區,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容量達2.81億立方米。 萬宜水庫面積約6.67平方公里,只略大於船灣淡水湖的一半,惟水壩比較高,因此容量比淡水湖多約22%。 此處從前為一狹窄水道,貫通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後來因興建水壩而被分隔。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破邊洲原為花山的一部分,後被海蝕作用分離,形成海蝕柱,獨自豎立在海上,非常壯觀。 由於水庫地點偏遠,加上交通配套不足,市民及遊客主要乘坐的士或步行前往,回程時不時出現遊客等候的士大排長龍的場面,同時衍生濫收車資的問題。 為紓緩萬宜水庫一帶交通不足及遏止「黑的」劏客問題,運輸署於2018年1月建議新界專綫小巴9號線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時段,以試驗性質提供輔助服務,來往北潭湧及萬宜水庫東壩。 該輔助路線獲獨立編號為9A,最終於同年7月22日投入服務。 若您在木橋步道只能遠觀,但從海路而進,便能看到它的壯觀!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西貢美食:【西貢慢活!海邊和式喫茶店 自家製彈牙烏冬 必食日式雞肉魚白湯烏冬】- Neko 熊穴
岩石邊只設矮石壆,而沒有置大型欄杆,可以無損天然環境下近距離看岩石,但不建議走入。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2025 震懾的巨型巖壁,除了面積之廣,還有巖柱的形狀大多是六角形。 這是由於遠至 1.4 億年前,火山口的物質在冷卻的過程產生的裂隙,原理和池塘的泥乾裂近似。 這S形的扭曲,估計是在 1.4 億年前,因巖柱在破火山口內仍未完全固結時,再受到地震或區域性下沉影響而扭曲。 細看S形的裂隙,更發現啡色的酸性火山岩中,看到深灰色的玄武岩。 步道全長達 1.4 公里,由壩頂行到壩底,在壯觀山岩石壁下,遠看發現人只有一粒微塵咁細。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靚景輕鬆遊】西貢最受歡迎打卡熱點-祕境【萬宜水庫東壩】 橋咀洲 西貢海鮮宴純玩1天遊
海蝕洞是由海浪長期侵蝕而形成的天然洞穴,令人嘆為觀止。 由淺色火山岩組成的六角形巖柱,是地質公園西貢火山岩園區裡的瑰寶。 巖柱於1.4億年前在超級火山爆發後形成,覆蓋面積估計超過100平方公里,從陸地延伸至海底。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香港好去處:【打卡熱點!荃灣石圍角翻新復古風麥當勞 全港唯一的麥當勞叔叔】
這是由於1.4 億年前,火山口的物質在冷卻的過程產生的裂隙,原理和池塘的泥乾裂近似。 最後該輔助服務獲獨立編號為9A,於2018年7月22日起投入服務,計劃實施後約3個月再作檢討。 由於來東壩的遊客比7至8月時多了,在下午五時左右已見到小巴站出現人龍,亦有部分行山人士寧願選擇乘坐較昂貴的電召的士服務。 即使尾班車開出了,仍有不少遊客在東壩等候,情況有點混亂。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2025 相信有很多去過西貢萬宜水庫行山或者郊遊的朋友,如果選擇終點是東壩,大家可能都會遇過在東壩排長龍等的士離開的情況。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 香港巴士大典
花山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六角形巖柱,足足有40層樓高,非常壯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其他的六角形巖柱主要由深灰色的玄武岩形成,但香港的六角形巖柱則由較淺色的酸性火山岩形成。 花山,其實就在萬宜水庫東壩旁邊,要從海路而進,才能看到它的壯觀。 萬宜水庫東壩旅行團2025 這裡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六角形巖柱,直徑達 1.2 米,由水平線計起已高超過 100 米,足足有 40 層樓高! 而獨特之處是世界其他的六角形巖柱 主要是由深灰色的玄武岩形成,而香港則是較淺色的酸性火山岩。 要在大海建造萬宜水庫,工程人員最終決定興建東、西兩條主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