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沿石澳村路走到盡頭,大石林立,前方是大頭洲,這裡原本有一道粉藍色情人橋,是拍攝婚紗照熱門勝地,可惜整座橋被颱風襲摧毀,有待重建。 在石澳村路左方第一個支路轉入去,就會見到天后古廟,是周星馳《喜劇之王》的拍攝地,吸引不少遊人來朝聖。 建於1844年的美利樓,屬一級歷史建築,是一棟逾170年歷史的維多利亞式建築,舊址坐落於中環花園道,即現今中銀大廈的所在地。 沿路一整排酒吧及西式餐廳設有露天座位,很有歐洲街道的氣氛。 「深淺赤石」一向是經典的遊車河勝地,但今次並非要遊走四大名灘,而是介紹一些沿路可以停低車,欣賞風景的好地方。 現時舂坎角海灘的港灣在1841年出版的地圖稱Sogcow Bay[2]。
2014年,因為慈氏護養院擴建,上層1號炮位被拆毀,只保留下層2號炮位[3],包括半圓形的水泥掩體及兩個探照燈平臺。 交通:從中環搭巴士6x,到舂坎角迴旋處(舂坎角海灘站)下車,向慈氏護養院方向走,約20分鐘就能看到舂坎角慈氏護養院,再沿路走約5分鐘到盡頭,便看到半球體建築。 也可以在柴灣搭小巴16A直接到總站慈氏護養院落車,再步行到舂坎角公園。 薄扶林周邊有不少歐式歷史建築,今次帶大家到這座位於薄扶林的古老大宅玫瑰村(Old Alberose),建於1926年,由前屋主法國猶太人的名字Albert Weill而命名,曾經是20年代上流階層聚會的地方。
舂坎角: 舂坎角公園
像是被限制的空間內有無限的希望,而眼前的大樹象徵著希望的延展,沒有不可能,唉唷,怎麼說的好像激勵人心? 哈哈哈哈,但這趟香港旅遊確實是阿新我散心之旅。 往西南方向下走,再接慈氏護養院對面的護土牆下降至舂磡角道。
- 稍走一段至開揚處,可一覽舂坎角一帶的豪宅和舂坎山上的巨石。
- 1945年8月香港重光,舂坎角炮臺因為沒有實際需要而被廢棄,炮臺的設施亦被移除,原址在英軍撤守後被改建為公園[5]。
- 下車之後,卻發現有兩條不同的路線通往舂磡角:在舂磡角道迴旋處,車道可直接通往舂磡角盡頭,易走而安全;另一方的山徑則可上登至舂磡山,再下降接回舂磡角盡頭。
- 。
舂坎角炮臺是由英軍在1930年代末期建設,亦是香港島南面赤柱的海岸防衛設施。 舂坎角炮臺亦是拍攝婚紗照的熱門地方,好多人都喜歡在長樓梯位置及半球形保護罩拍照。 舂坎角 舂坎角有不少昔日建成的軍事設施,比如:炮臺、軍營、探射燈臺等。 二號炮臺建有一個半球形保護罩,至今保留完整。 建議大家可以在炮臺附近的軍事設施前打卡,有如海景大電視。 舂坎角炮臺於1938年興建,曾作為香港海岸軍事的防禦設施。
舂坎角: 香港遊車河
下車之後,卻發現有兩條不同的路線通往舂磡角:在舂磡角道迴旋處,車道可直接通往舂磡角盡頭,易走而安全;另一方的山徑則可上登至舂磡山,再下降接回舂磡角盡頭。 這次半solo,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嶄新的嘗試。 舂坎角炮臺現已改建為燒烤地點,可循舂坎角道步行前往;而舂坎山則可分別由舂磡角道迴旋處的或近舂磡角道盡處慈氏護養院對面的隱密崎嶇山徑上攀到達。 於柴灣港鐵站坐16A小巴前往舂磡角慈氏護養院,舂坎角公園和炮臺都在附近不遠處,大約10分鐘內就可以抵達。 軍事古蹟現已被改建成休憩場所,仍然可見標誌性的半圓形建築物外觀,畔鄰著南區的無敵海景,在人煙稀少的角落,留住了香港歷史的印記。 近赤柱大街的迴旋處側,乘搭赤柱廣場的升降機先上L1,再在商場的另一側乘搭另一部升降機至 L5,便可抵達佳美道的巴士站。
在此可欣賞頭洲和相鄰岬角海岸的海蝕洞,亦可縱目南方的茫茫大海。 賞石看海後,續往西南下走山坡,過了測量柱,便見山徑旁的一水泥建築。 這建築除頂上的沉重鐵板作出入外,四方皆密封,究竟作何用途,有待考究,倒是頂上擺滿碎石,令人難以舒服坐下,相信亦可防止動物在此伏坐。
舂坎角: 舂坎角 @中原樓市片區
第一段主要行市區感覺,道路頗為陡斜,有上斜,有落斜,部分行人路給汽車擺放,要被迫行出馬路。 第二段是完全郊區感覺,兩旁有樹木,有海景,寧靜舒服,全段行車路,平坦無阻。 如果不需要使用洗手間,可以直接從春坎角巴士站迴旋處開始行。 電動輪椅使用者 Albert:當日行程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段由赤柱廣場出發,前往春坎角巴士站迴旋處,第二段由春坎角迴旋處行入春坎角砲臺。 半島的最高點為133米高的舂坎山,南端面向南海。 炮臺建於1938年,當時曾設兩座6吋口徑大炮,扼守香港島南面的海岸線。
惟大部分要沿車路而行,行人路頗窄及路上的燈柱及欄杆有時候會佔用佔用了行人路上的空間,令輪椅難以通行,需返回車路上行走。 舂坎角 由於小女的是手推輪椅,而沿途有上落斜,雖然斜度不大,但也需要用一些力氣才能順利前進。 義工們又十分有心,又想挑戰一下自己的體能,幫我推著女兒上落斜路,讓我可輕鬆一下。 有行山經驗者,亦可以在舂坎角路段攀上石壁,見到各種形態獨特的風化石,包括魔爪石、葵鼠石及狗仔石等。
舂坎角: 香港赤柱景點 舂坎角砲臺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這山峯雖然低矮,但位處舂磡角半島,海岸及外島風光不俗;山上風化怪石散落,山下軍事古跡留存,可賞之處甚多。 南區的舂磡角@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41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515人。
舂坎角: 舂坎角
第一站要到的是舂坎角,可以看到驚濤拍岸、飽覽一望無際的大海景,接著到赤柱大街海邊散下步,最後再劈入石澳村打卡,完成輕鬆半日遊路程。 如住戶自行駕車,約 10 分鐘即可到達赤柱市中心,各類商店及食肆林立,提供豐富的消費選擇。 另外,前往中環市中心,亦只需約半小時車程,位置方便,生活配套亦算齊全。 根據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舂坎角電訊港是香港現時唯一指定用作對外電訊設施的土地,用作建設海底電纜登陸設施及衛星站[8]。
舂坎角: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VILLA PIUBELLO,柏濤小築,雄冠園,壁如花園,BEAULIEU。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76,020,年齡中位數為 41.8歲。 龍德苑(Lung Tak Court)位於香港舂坎角環角道52號,於 年 8 月 入夥。 舂坎角2025 屋苑共有 4 座物業,合共提供 984 個單位。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VILLA PIUBELLO,柏濤小築,海天小築,雄冠園,壁如花園。
舂坎角: 香港巴士大典
一般來說,第一次是為了視察路況和相關設施,瞭解路線的可行性;第二次則因應輪椅使用者的試行情況,看看是否能夠改道,令行程更安全和順利。 因疫情關係,探索計劃暫停超過一年,由於市郊的道路常有變化,譬如道路封閉或修路改道等狀況,故又再視察了一遍。 走到舂坎角二號炮臺旁邊,望著大海,享受陽光,剛巧更有知音人專程前來彈奏古箏⋯⋯天時地利人和,天天真有福。 很久沒有專心地陪天天,多謝 Teddy 及義工們,當中亦無意地提醒了我,放慢自己急促的腳步,配合女兒的速度,細味品嘗大自然給我們的恬靜優美。 舂坎角2025 約了大約10月個月才成事,所以好珍惜今次的旅程。 在舂磡角道迴旋處,車道可直接通往舂坎角盡頭,易走安全,沿途景色優美。
舂坎角: 舂坎角泳灘.享受無敵日落
繼續下走,便來到一山崖邊的圓形建築,站於此間,既可環視四周風光,亦可輕易監視海上動態,起著防衛功能。 俯望山下的慈氏安養院,據說這兒曾是炮臺所在,可惜現已難辨其位置了。 前往舂坎角前,原擬先登南灣和舂坎灣之間的143米山頭,於是沿赤柱峽道山坳的配水庫道車路,走至盡頭,可惜覓山徑不果,只能遠眺岬角的頭洲。 失望而回,循原路下走至舂坎角道,緩緩下走,卻發現在電力站對面的巴士站旁,有布帶指引的環山腰小徑,可引往頭洲方向的岬角。 稍走一段至開揚處,可一覽舂坎角一帶的豪宅和舂坎山上的巨石。 至此山徑漸窄,旁為急斜山坡,亦無樹叢可扶,略帶危險,於是循原路回走,繼續沿車路下走往舂坎山。
舂坎角: 打卡2:炮臺半球形保護罩
舂坎角炮臺曾經是駐港英軍為加強香港島南部海岸的防守,二戰後被廢棄,現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靠著車道一旁前進,經過慈氏護養院後,下降一段約8度(1:7)的斜路抵達舂坎角炮臺。 最後沿路折返至迴旋處,在下車站對面的巴士站乘車往中環。 (如欲接續前往赤柱廣場、美利樓或需使用無障礙洗手間,請參考文末的路線二及相關注意事項)。
舂坎角: HF Photography 香港婚攝熱門景點/地點推介 (Hong Kong Pre-wedding Location) – 37個拍攝婚紗照熱點!
炮臺位處赤柱半島西部的舂坎灣海濱,主要用於保護赤柱半島,防止敵軍在舂坎灣登陸並威脅赤柱炮臺的後方。 舂 坎 角 公 園 為 康 樂 及 文 化 事 務 署 所 管 理 的 公 園 。 舂 坎 角 公 園 其 實 是 一 個 集 優 美 景 色 、 歷 史 遺 跡 與 休 憩 設 施 一 身 , 又 靜 謐 的 遊 車 河 好 去 處 。 舂坎角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西部,舂坎角泳灘為熱門游泳地點,風光優美,該處更設公眾燒烤場,假日吸引不少訪客。 此外,區內有舂坎角砲臺作為地標,亦有行山路線,適合戶外活動愛好者。
舂坎角: 舂坎山 魔爪石 張保仔洞
日軍於12月18日晚上在香港島東北岸登陸,之後向香港島西部及南部步步進迫。 12月19日,面對人力物力皆佔優的日軍,港島東旅指揮官華裏士準將決定收縮防線,將守軍餘下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到赤柱半島一帶,以便以赤柱炮臺為核心組織更有效的抵抗[4]。 駐守炮臺的守軍接到撤退指令後隨即破壞炮臺設施,避免炮臺被日軍利用[1]。
再向下行,有會見到大約三個BBQ爐,望住一望無際既大海BBQ 都真係精神一振! 相比起附近赤柱正灘既BBQ 場呢度真係完全清靜,泊車都無咁頭痕, 不過呢度真係得個爐同櫈,廁所都無個(睇黎要去護養院借廁所),對於一大班燒烤既朋友都幾唔方便。 上星期走了鶴咀,決定來趟港島南區延續,利用週六早上半天空閒,一遊舂坎角。 參考「獵影遊標叔叔」新近介紹的「舂坎角登高」一文,先登舂坎山,欣賞石景,眺望赤柱,縱觀一望無際的大海。
舂坎角: 舂坎角 (Chung Hom Kok)
到了1845年出版的地圖,舂坎角海灘的海灣則稱West Bay[3]。 1896年、1913年的地圖,此灣又被稱為宮魚灣[4](Kuncu Bay[5]或Kungu Bay[6])。 1923年的地圖開始記載此處名為舂坎灣(Chung Am 舂坎角 Wan)[7]。 歡迎以 Payme 舂坎角2025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沿車路繞走舂坎山,回到登山起點的迴旋處,轉往沙灘走。
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上一次來赤柱沒注意過舂坎角砲臺,但我想也是,畢竟不是在地人,只留意赤柱廣場、赤柱大街,要不是阿亮,阿新我也不可能知道這處祕境。 隨著夜幕低垂,微風吹來帶著涼爽,這時香港的天氣微涼不冷,只需要好好的放空,讓大腦暫時休息,只是職業病犯了,還是拿起了相機留下到此一遊的紀錄。
由於舂坎角位處香港島南端,故昔日建有不少軍事設施,例如:炮臺、軍營、掩蔽體及探射燈臺等。 舂坎角炮臺是由英軍在1930年代末期建設,是香港島南面赤柱的一系列海岸防衛設施(包括赤柱炮臺及黃麻角炮臺)之一。 由於二號炮臺位處在一號炮臺下方,故加建了一個半圓球形的保護罩。 現時一號炮牀已給拆掉,並改建為慈氏護養院;而二號炮臺的炮牀及其保護罩仍保存而今。 1945年8月香港重光,舂坎角炮臺因為沒有實際需要而被廢棄,炮臺的設施亦被移除,原址在英軍撤守後被改建為公園[5]。 舂坎角 2009年,古物諮詢委員會對炮臺現存的建築物進行評審後,將舂坎角炮臺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6]。
舂坎角: 香港遊車河 Facebook Page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面對湛藍的無敵海景,享受燒烤之樂,倒是十分愜意,但公園附近沒有洗手間和補給點,到此BBQ 認真要考慮清楚。 山頂的大石,形似狗頭(亦有說是馬騮頭),相當趣似,亦自然成為舂坎山的地標。
難 得 這 舂坎角2025 天 有 事 前 往 香 港 島 , 就 往 南 區 遊 車 河 , 終 於 搵 到 呢 個 好 地 方 。 赤柱大街的盡頭是赤柱廣場和卜公碼頭,一旁就是美利樓,百年古蹟活化後一樓是商場,二樓有兩家西式餐廳,旁邊「同昌大押」的石柱是原上海街的重建項目。 舂坎角炮臺位於赤柱西部的一個海角,坐擁無敵海景,被舂坎灣及赤柱灣所包圍,是無數電視劇及電影的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