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侯王古廟內的鐘,刻有「康熙三十八年」字樣,藉以推測此廟建成之年份。 除了建築裝飾之外,廟內的亦有兩件文物在香港甚為罕見,可謂鎮廟之寶。 在主殿內有一對對聯,於光緒三年(1877年) 楊侯古廟2025 刻製。 另外,廟內還有一塊鉛錫合金鑄成的牌匾,於光緒七年 楊侯古廟 ( 1881年 )製成。
原來,相傳楊侯古廟之設立,有助化解獅虎爭珠之象,有助大澳長久安穩,到底內裡玄機為何? 讓我們的導賞員為你詳細講解楊侯古廟的歷史文化故事。
楊侯古廟: 建築格局
最吸引人注目的就有造工精巧的石灣陶塑公仔,於前殿屋脊、天井旁兩廊外圍的矮牆均可見到。 它們形象多以粵劇戲曲或神話中的瑞獸及人物為主,如龍及彩鷥等。 前脊有雙龍定火珠及有關於宋太祖趙匡胤的陶塑,天井旁的陶塑則是取材自封神榜及鍾無豔的故事。 廟內亦有大量木造雕刻值得留意,它們多為吉祥圖案或植物,雕工十分精緻。
- 而適逢每年侯王誕及與古廟有密切關係的大澳端午龍舟遊湧,大澳居民多會休息數天,積極參與節慶及賀誕活動。
- 逃難期間,楊雖染重病但仍英勇抗敵,後不幸病歿,鄉民念其忠勇故立廟奉祀。
-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佈,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 有關侯王來歷嘅說法頗多,村民認為侯王即係宋末忠臣楊亮節,佢因為保護宋帝而死,深受後人景仰而加以供奉。
-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楊亮節死後被封為楊侯王,人民為記念他染病期間仍忠心護駕抗敵,建立廟宇供奉祭祀,而大澳人亦稱楊侯古廟為「侯王廟」。 另一座廟宇——洪聖廟則位於坑尾村,由屏山鄧族在清乾隆丁亥年(1767年)所建,而廟宇曾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以及於1963年大事修建,現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楊侯古廟 楊侯古廟2025 洪聖宮為兩進式建築,以青磚建成,天井為開放式設計,廟內掛有多個匾額對聯。
楊侯古廟: 總統大選最新民調出爐!柯侯差距拉小 若郭堅持參戰「直接保送賴清德」
東湧侯王古廟建於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供奉南宋名臣楊亮節。 由於相傳楊亮節在保護宋帝昺曾在東湧灣外與元軍海戰,故將廟宇選址於此。 道光二年(1822年)所立的《重修楊侯王宮碑記》,是九龍黃大仙區最古老的碑刻。
侯王古廟是本港少數廟宇仍保留了大量與九龍寨城有直接關係的歷史文物,例如由首任九龍巡檢司許文深於一八四七年所捐的香爐。 此外,其他著名的文物如一八八八年的「鶴」字石刻,至今仍可見於廟後的巨石上。 侯王廟內就存有康熙38年建廟時所鑄造之洪鐘,另有純錫所鑄造之香案。 廟內還有一對於光緒三年以銅打造的對聯,廟內有鯨魚骨、舊龍船頭,約有百多年歷史,為當時漁民所供奉。 廟內亦存有一塊在光緒十四年由一位居住於二湧棚之漁民敬送侯王爺的「藉賴恩光」牌匾。 廟外大門石聯則刻上「擁鵲嶺以為屏靈鍾秀毓,控鳳山而作鎮物阜民康」,表述了侯王廟之地勢。
楊侯古廟: 楊侯古廟
廟宇前方建有獨立的香亭,其歇山頂以精美的花崗岩石柱和木樑架支撐。 神壇設於廟宇的後殿,是敬拜侯王和其他神祇(如觀音)的地方。 楊侯古廟 後殿的山牆採用了「五嶽朝天式」設計,在香港甚為罕見。 清廷在一八四七年至一八九九年駐軍九龍寨城期間,寨城的官將多曾於侯王古廟參拜。
- 大澳楊侯古廟,又稱大澳侯王廟,是香港一所侯王廟,位於大嶼山大澳寶珠潭側,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 網站所述的資訊如有更改,應以有關部門或機構公佈為準。
- 廟內亦存有一塊在光緒十四年由一位居住於二湧棚之漁民敬送侯王爺的「藉賴恩光」牌匾。
-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31日專電)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展開為期3天的訪日「友誼之旅」,首站參拜東京媽祖廟。
屏山楊侯古廟喺香港元朗屏山坑頭村西北角,係屏山文物徑嘅古蹟之一,亦係元朗區六間供奉侯王廟之一。 楊侯古廟嘅修建日期已經無從稽考,但村中父老相傳呢間廟已經有幾百年歷史。 根據廟裏面嘅匾額顯示,喺1963年同1991年,間廟做過大型重修。
楊侯古廟: 九龍城侯王廟
喺1994年被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2010年8月31號確定評級。 楊侯古廟建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比大家較為認識、位於九龍城的侯王廟還早三十一年建成,現為法定古蹟。 盡管此古廟曾進行多次翻新工程,但原有的格局面貌仍能被保留下來,屋脊上及廟內的石灣陶瓷公仔及木雕等建築裝飾,雕工精巧,廟內更保存有多件歷史文物,實為罕見,十分值得欣賞及考究。 屏山楊侯古廟,座落於香港元朗屏山坑頭村西北角,為屏山文物徑的古蹟之一,亦是元朗區六間供奉侯王廟之一。 楊侯古廟的修建日期已無從稽考,但村中父老相傳此廟已有數百年歷史。 楊侯古廟2025 據廟內匾額顯示,1963年及1991年時廟宇曾大事重修。
楊侯古廟: 重修
楊侯古廟坐落於坑頭村,為元朗區六間供奉侯王的廟宇之一。 據廟內匾額顯示,廟宇曾分別於1963年及1991年進行大事重修,其後於2002年亦進行修繕工程。 有關侯王的來歷說法頗多,村民認為侯王即宋末忠臣楊亮節,他因保護宋帝而捐軀,深受後人景仰而加以供奉,每年農曆六月十六日為侯王誕。
楊侯古廟: 東京士多
當時,南宋受到元朝攻打,蒙古人追殺宋帝,楊亮節為保護宋端宗及宋帝昺輾轉逃至今日的香港。 楊亮節死後被封為楊侯王,人民為記念他染病期間仍忠心護駕抗敵,建立廟宇供奉祭祀。 東湧侯王古廟,又稱東湧侯王宮,是香港一所侯王廟,主祀楊侯王,位於大嶼山東湧沙咀頭之西,面向東湧灣,現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楊侯古廟: 歷史文物
根據廟內鑄於清雍正八年(即一七三〇年)的古鐘推算,九龍城侯王古廟大概建於一七三〇年或以前,以供奉楊侯大王。 楊侯古廟2025 古廟內的古物中,以一口為侯王而鑄的鐵鐘歷史最為久遠。 鐵鐘於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鑄造,因此相信古廟建於一六九九年或以前。
楊侯古廟: 廟宇介紹
有媒體報導,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在全代會前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見面,並表達如果9月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調沒有起來,要有備… 楊侯古廟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近期涉入多項爭議,包括「進白宮」的失言持續發酵,競選辦公室總幹事潘孟安昨天被指控在高雄師範大學的碩士論文涉抄襲,以及賴力推的立委選舉「民主大聯盟」已有六人退選。 地方人士指出,國民黨在去年九合一大選,成功運用「區域聯防」概念贏得勝選,呼籲黨中央跟侯競辦應該比照辦理,加強與地方間的聯繫,將中央與地方連結起來。
楊侯古廟: 屏山楊侯古廟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佈,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楊侯古廟 由於年代久遠,該廟古物特多,如鑄於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的古鐘、以錫鑄於鹹豐十年(一八六零年)的香案及刻於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的碑文等等。 侯王廟所在地各為白鶴山,有「鶴嶺」之稱,有人將「鵝」「鶴」二字刻在廟後山巨石上,號稱別亭,即俗稱「一筆鵝」及「一筆鶴」。 「鵝」字一筆寫成,是張壽仁所書,對聯「古石書鵝摹逸少 名山駕鶴仰侯王」,題光緒十三年(1887年)羅浮山黃龍觀道人何罡祥、何罡乾勒石、東官黎慶書,可惜於日治時期被毀;而「鶴」字石刻於光緒十四年鳳山書。 現時廟的右邊設有中式園林及方亭,方亭內的「一筆鵝」是1970年摹刻,廟後還有「一筆鶴」石刻。 侯王廟是三幢式建築設計,由正門進入是正殿,中央供奉侯王像;左面分別是羅漢堂、佛光堂及龍華堂。
楊侯古廟: 歷史
大澳楊侯古廟,又稱大澳侯王廟,是香港一所侯王廟,位於大嶼山大澳寶珠潭側,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廟中除了主神楊侯王外,亦有供奉關帝、北帝及洪聖四大人神。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籲國民黨應提整套輔選計畫,拉抬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選情。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今天表示,會按照既定節奏協助選戰;藍營地方人士指出,黨中央跟侯競辦應加強與地方間的聯繫,將中央與地方連結起來。 楊侯宮相傳建於十七世紀,現存建築物於1811年改建而成,於1988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後由香港政府斥資全面重修。
楊侯古廟: 建築
九龍城侯王廟早於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已存在,為一座茅屋,以紀念南宋忠臣楊亮節。 現存的侯王廟則建於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並曾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年(1822年)及光緒五年(1879年)進行修繕。 九龍城侯王廟是香港九龍的侯王廟,位於黃大仙區[1]近九龍城的聯合道與東頭村道交界,昔日白鶴山南麓。 自1928年開始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於2014年獲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爲香港法定古蹟。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日於日本東京巨蛋飯店內接連接受NHK、朝日新聞專訪。
楊侯古廟: 朱立倫遭指沒積極助侯!國民黨喊「按既定節奏協助」 地方人士看法不同
羅漢堂及佛光堂前有一個小庭院,庭院牆頭的石灣人物雕塑精美,色彩鮮明,與正殿前古色古香的亭子相連。 2005年,九龍城侯王廟動用400萬港元進行大規模翻新[2],加建了詩詞坊、許願閣等新景點[3],並於2006年重新開放[4]。 楊侯古廟 楊侯古廟分為主建築及左右偏殿,以青磚、麻石及木材築砌而成。 主建築屬清朝兩進三開間佈局,兩進之間的天井建有香亭。 凹入式正立面由麻石柱支撐,前殿屋脊和天井左右兩廊的女兒牆還飾有具歷史價值的石灣陶塑,題材為民間故事,造工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