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改動建議於2015年9月4日的油尖旺區議會交通及輸委員會會議,獲與會區議員一致支持[32]。 賽事以歷來最高雨量下,仍有超過60,000人無懼風雨堅持參賽。 因應風向變,氣象局在8月25日凌晨3時改發八號東南風球,當時「馬鞍」集結在澳門之西南偏南約160公里[59],並在凌晨5時示預料八號風球將在上午維持[60]。 「馬鞍」在上午5時最接近澳門,在澳門之西南偏南約160公里掠過。 香港全馬紀錄 另外,由於“馬鞍”移動速度比預期快,隨著澳門風勢逐漸減弱,且整體路徑和登陸位置比預期偏西,令風暴潮最大增水時間與天文潮高位錯峯,水浸情況沒預期嚴重[61]。

  • 因應風向轉變,天文臺於8月25日凌晨1時40分改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18],當時馬鞍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約200公里。
  • 基普喬蓋身上的服裝也不簡單,身穿 Nike 白色運動上衣搭配白色跑鞋,而他腳下的跑鞋以碳纖維製成,目前沒有公開販售。
  • 然而,除全程馬拉松需要跑手在之前3年完成過10公里或以上賽事方可參加外,其餘最佳成績均只供參考。
  • 九巴表示,開辦23條特別線,而港鐵各路線頭班車服務時間如下。
  • 原有男子香港全馬紀錄保持者為黃尹雋,他於 2019 年出戰日本防府馬拉松,以 2 小時 20 分 58 秒成績成功刷新了維持 35 年的紀錄。
  • 賽事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參賽者參加,賽事於2004年至2009年間更成為了渣打馬拉松全球最強之戰4個分站的最後一站、及難度最高的一站(另外3個分站分別為肯尼亞奈洛比站、新加坡站和印度孟買站),自2010年起,贊助商渣打銀行將不再舉辦全球最強之戰[1]。
  • 活動當天,基普喬蓋在清晨 4 時 50 分起牀,喫了燕麥當早餐。

2011年,截肢跑手馮錦雄以4小時19分完成全馬賽事,成為首位完成渣打馬拉松全馬賽事的截肢人士[13]。 直至2016年,渣打馬拉松正式獲國際田聯升格為金級道路賽事至今[3][4][5][6]。 據臺媒整理,全臺許多交通及活動受影響:臺鐵局表示,高雄至臺東間南迴線26日下午5時以後對號列車停駛,枋寮臺東間區間車下午5時後視風雨狀況機動行駛;臺民航部門宣佈,27日島內線所有航班停飛,共取消123班、246架次;船運方面,26日有17條航線,共127航次停航。

香港全馬紀錄: 小時內跑完 42 公里全馬,一窺肯亞馬拉松好手破紀錄的背後

呢項紀錄,係Paul Spowage喺1984年5月13日嘅倫敦馬拉松所創,時間係2小時21分10秒。 《紐約時報》報導,身為世界一流的馬拉松跑者,並在各大運動賽事贏得巨額獎金的他,依然和隊員在訓練營刻苦訓練,生性也很低調不喜張揚。 距離終點的最後一段路時,基普喬蓋已經很確定能在 2 小時內完成壯舉,他的陪跑員、前導車、補給員統統陪著基普喬蓋,目睹他衝過終點線、接受羣眾歡呼的這一刻。 風暴期間,天文臺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有6個錄得強風,其中1個錄得烈風,三號信號達標,但八號信號不達標。 長洲、西貢錄得之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分別為每小時87及62公里,均以些微之差分別未能錄得暴風及烈風。 機場錄得之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為每小時49公里,而啟德、流浮山及青衣的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為每小時45公里。

週日(12 月 5 日 )華倫西亞馬拉松中,香港馬拉松跑手紀嘉文以 2 小時 19 分 48 秒,以 1 分 10 秒再度刷新男子香港全馬紀錄。 原有男子香港全馬紀錄保持者為黃尹雋,他於 2019 年出戰日本防府馬拉松,以 2 小時 20 分 58 秒成績成功刷新了維持 35 年的紀錄。 運筆團隊有幸與紀嘉文進行了訪問,瞭解這位最新「全馬一哥」的心路歷程。 受颱風“馬鞍”影響,廣鐵集團宣佈8月25日廣珠城際鐵路和珠機城際鐵路臨時停運[76],直至當天下午恢復運行[77]。 香洲港、廣州南沙港、橫琴往返海島等海上航班24日起停航直至另行通知[78][79]。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表示,受強烈熱帶風暴“馬鞍”影響,港珠澳大橋應急救援指揮部決定,計劃於8月24日晚上7時起,暫時封閉港珠澳大橋主橋及口岸、珠海連接線、珠澳口岸人工島施工橋,大橋口岸將臨時封閉。

香港全馬紀錄: 香港

現在的科技發達,跑鞋對跑步經濟性有幫助,今次他穿了 Nike Alphafly 上場應戰,避免了比賽中出現抽筋的情況。

隨著馬鞍逐漸靠近廣東沿岸,香港天氣會在8月24日稍後顯著轉壞,風勢逐漸增強,而8月25日風勢會進一步增強,有狂風大驟雨,海有非常大浪至巨浪及有湧浪;受風暴潮影響,低窪地區有機會出現淹浸或海水倒灌。 香港全馬紀錄 天文臺特別呼籲市民請留意最新天氣消息,並儘早完成防風防雨防水浸的準備[6]。 姚潔貞啱啱喺日本嘅山田記念道路賽十公里賽事中,以33分52秒跑出個人最佳成績並獲得第一名,而呢個時間,亦快過陳敏儀喺1999年做出34分25秒嘅香港紀錄。 8月24日下午6時30分,民防行動中心跨部門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安排。

香港全馬紀錄: 史上第一位,2 小時內跑完全馬

紀嘉文目前為全馬香港紀錄保持者,時間是2小時19分53秒,在2021年的華倫西亞馬拉松創出,他同時擁有1萬米香港紀錄(30分53.6秒)。 至於其賽季最佳在2022年10月的芝加哥馬拉松造出,時間為2小時23分41秒。 2月12日比賽當日,有2名參賽者暈倒,情況危殆,其中一人延至2月14日清晨3時許不治,另有4,800多人抽筋,22人身體不適需要被送醫院。 馬拉松比賽全程馬拉松冠軍由肯尼亞人博爾取得,時間是2小時14分18秒,女子組冠軍則由埃塞俄比亞人圖恩以2小時35分15秒獲得,中國人戴艷艷獲得第4名,未能衛冕。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網報道,受颱風「杜蘇芮」影響,臺灣東部的屏東、花蓮等地26日下起暴雨,其中屏東山區累積雨量已突破400毫米。 臺民航部門宣佈,27日島內線所有航班停飛,共取消123班、246架次。 據報道,「杜蘇芮」來襲,受颱風及外圍環流影響,臺灣北部、中南部須防局部大雨,花蓮、臺東則有豪大雨發生幾率。 臺灣氣象部門預估,「杜蘇芮」在27日晚到28日清晨最接近臺灣西南部地區,不排除有劇烈風雨。 臺電表示,截至26日晚間9時,全臺曾經停電戶數2萬4,249戶,剩下1,310戶尚未復電,包括新北市、臺北市、花蓮縣以及臺東縣。

香港全馬紀錄: 賽事列表

保安司司長、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表示,強烈熱帶風暴“馬鞍”已逼近本澳,為了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行政長官批示宣佈當天晚上8時起,澳門進入“即時預防狀態”,民防架構成員會做好相關的防護災害工作及協助有需要居民撤離[48][49]。 保安司司長、民防中心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表示,社會工作局及市政署將開放16間避險中心及4間集合點、急緊疏散停留點。 交通事務局及澳門紅十字會亦會儘快安排車輛優先接載有需要撤離人士。

香港全馬紀錄: 比賽日特別交通安排

第一個正式的日本全馬紀錄,要到1965年重松森雄在Polytechnic Marathon跑出2小時12分0秒,纔算正式確立(這也是當時的世界紀錄)。 香港全馬紀錄2025 之後四十三年,這個日本紀錄被打破了十一次,最新紀錄是由大迫傑於2018年十月美國芝加哥馬拉松所創造的2小時05分50秒。 「貼地直播」會在Now635臺、Facebook及YouTube作現場直播[71][72]。 2000年,當年賽道的特色以著名的維多利亞港為起步點的背景。 賽事首次安排三項不同距離的賽事,包括馬拉松、半馬拉松及十公里賽。 相信大家都會很好奇為何完成了渣打香港馬拉松,突然會轉戰華倫西亞馬拉松的原因是甚麼?

香港全馬紀錄: 影響

[53]2018年賽事繼續採用抽籤形式,報名期為8月15日至9月6日。 大會指其收到多達11萬人申請,再破報名人數紀錄,成功中籤和候補名單於9月21日公佈。 鑑於2017年賽事抽籤時,有跑手因同伴抽籤落空而集體棄賽,大會於2018年賽事,在10公里賽事上首度增設「公眾隊制」抽籤報名,名額1000隊,每隊由2至8人組成,中籤者全隊成員均可參賽。 2012年,渣打馬拉松賽事首度獲國際田聯(IAAF)認可為銅級道路賽事。 有1個送院死亡個案,選手為26歲,從事建築界文職工作,號碼是54852,參加半馬賽事,衝過終點後暈倒,送往律敦治醫院後,證實死亡。 香港全馬紀錄2025 渣打香港馬拉松,常稱為渣打馬拉松,又稱香港馬拉松或全港性馬拉松,簡稱渣馬,由香港田徑總會(田總)主辦,自1997年至今由渣打銀行冠名贊助,是香港最大型的公路長跑比賽,為田總主辦或合辦的香港六大長跑賽事之一,亦是當中最大型的一個。

香港全馬紀錄: 新主帥 安歷基 完成執掌 大巴黎 後第一次訓練課 !

徐志堅曾在2018年柏林馬拉松刷新當時已塵封26年的全馬香港華人最佳時間(2小時24分43秒),並在2015及2016年香港渣馬成為全馬本地冠軍,他上一次參賽已是2019年,本身任職救護員的他曾考慮退役,但另覓訓練方法後決定再次參賽,並以刷新場地最佳時間為目標。 另設有10公里的「紀律部隊盃」、「區議會盃」(與10公里挑戰組同場舉行)及由大會邀請政商名人參加的2公里「領袖盃」。 賽事在九龍尖沙咀彌敦道起步,經過西九龍公路、長青隧道,在青馬大橋及汀九橋折返經西區海底隧道。 目前正於上海黃尹雋跟隨「易居馬拉松俱樂部」訓練的黃尹雋,週六曾於會內測試賽跑了一次全馬,時間為2小時18分59秒,較紀嘉文的新香港紀錄快,當然此非正式賽事,成績不獲承認為香港紀錄,但仍證明他有力跑入2小時19分以內。

香港全馬紀錄: 比賽結果

受“馬鞍”雨帶影響,預測24和25日將持續大驟雨,25日早上7時至9時天文潮峯值約2.8米。 按目前預測,“馬鞍”造成最高風暴增水約1.5米,由於增水與天文潮錯峯,現時預測25日早上低窪地區及沿岸出現約0.5至1米水浸。 當局視乎增水峯值時間與天文潮峯值時間,如兩者峯值重疊或“馬鞍”進一步增強,傍晚後改發橙色風暴潮警告機會仍然較高[40][41][42]。 香港全馬紀錄2025 8月23日傍晚,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發出特別信息,預計「馬鞍」即將進入澳門800公里範圍,屆時將發出一號風球。 預料「馬鞍」的移速將會加快,且於澳門以西登陸的機會增加,8月24日至25日將對珠江口造成較顯著影響,其中8月25日上午澳門因風暴潮而出現水浸的機會較大。

香港全馬紀錄: 香港最佳紀錄

8月22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率先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上午1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其國際編號2209[注 4],並命名「馬鞍」。 同時,香港天文臺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另外,由2014年起,大會推出達標跑手優先報名安排,邀請曾於對上一屆參加渣打香港馬拉松,而成績達到既定時限之跑手,優先報名參加來屆的跑手馬拉松、半馬拉松或十公里之挑戰組賽事。

香港全馬紀錄: 馬拉松|香港跑手紀嘉文戰華倫西亞馬 刷新全馬香港紀錄

為此,基普喬蓋 8 日時就抵達維也納準備,當時確切的活動時間和日期都還沒有定下來,一直到 11 日下午才確定,這全都是為了保證活動當天的氣候狀況適合基普喬蓋締造歷史。 然而,基普喬蓋的好成績不會列入正式的馬拉松世界賽事紀錄,因為他參與的並不是一場公開賽事,而是專為他量身打造的馬拉松活動。 12 日,瀰漫著霧氣的早晨,肯亞馬拉松好手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在奧地利維也納花了 1 小時 59 分 40 秒,成功跑完 42 公里馬拉松,打破前人的紀錄,也成為史上第一位 2 小時內跑完 42 公里的人。 二人同時在寄居町的男衾中學校讀書,中三那年一同代表過學校參加過全國中學驛傳大會,得全國第十名。

作為前日本全馬紀錄保持者,歷代和現役第二快男子跑手,悠太受到日本長跑界,甚至一眾傳媒的廣泛注視。 很多人經常把他和現時「全馬一哥」大迫傑相提並論,原因不外乎是二人同齡(同樣在1991年出生。大迫在五月,設樂在十二月),而悠太的紀錄只保持了八個月就被大迫打破,好像上天註定他們要做對手,真是具有高度的瑜亮情結。 其實由外觀可以知道,悠太是一個頗為內斂的人,認識他的朋友會說他外冷內熱,實質熱情奔放,只是一般情況下不會顯露出來而已;也有人說他不大合羣,不會和其他跑手打交道。

肯亞馬拉松好手基普喬蓋 12 日跑出了史無前例的好成績,他在 2 小時內跑完 42 公里全馬,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筆。 然而,基普喬蓋的成績並不會列入正式馬拉松世界紀錄,因為這不是真正的馬拉松運動賽事。 由於兄弟兩人由小學開始一直就讀同一間學校,所以在校際比賽當中,兩兄弟是無法同場較量的。 另外,悠太目前的千五米、五千米和一萬米的個人最佳時間,都是2014年中至2015年中這一年時間之內確立的。

香港全馬紀錄: 禁止跑手穿著印有「香港加油」字眼的服飾

餘顯華去年在黃金海岸馬拉松造出個人全馬PB,今年1月再於香港10公里錦標賽奪冠,並造出PB的31分31秒,雖未做到跑入30分內的目標,但狀態似乎相當不俗。 成為全職跑手的黃尹雋,過去兩年先後到內地及美國訓練,在2021年在上海集訓時曾在會內測試賽跑出2小時18分59秒,比目前由紀嘉文保持的港績更快,是今屆渣馬最受注目的選手之一。 2017年起的比賽,大會首次推出官方手機應用程式,供跑手及一般市民免費下載,除提供賽事資訊外,更有實時追蹤跑手位置功能,並可自拍並上載至社交網絡。 本年度賽事大會原定於2020年2月9日舉行,惟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擴散,為保障公眾安全和健康,特首林鄭月娥在1月25日宣佈取消該屆賽事[37][38]。 華倫西亞馬拉松的男子冠軍由肯雅跑手切羅奴(Lawrence CHERONO)奪得,他跑出2小時05分12秒奪冠;女子冠軍則由肯雅的積拉嘉以2小時19分31秒勝出。

魏賡為2021年香港渣馬全馬季軍得主,也是2018年本地全馬冠軍。 他去年12月在臺北馬拉松跑出2小時29分19秒,成為其賽季最佳成績;去年7月的黃金海岸馬拉松,他則跑出2小時34分10秒。 每紀律部隊以隊際形式派出十名跑手參加十公里挑戰組賽事,首八名成績總和計算總成績,首三個最佳成績的紀律部隊獲獎。

香港全馬紀錄: 大會主題曲

他呼籲在澳人士儘快將地勢較低物品轉移至高位,沿岸及低窪地區人士應提前收拾好個人物品,儘可能聯絡親友及到其家中暫避,或按照現場警員指示,有序撤離至就近安全地方[50]。 上午8時,臺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編號TD11。 上午11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下午3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注 2],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晚間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0W[注 3]。 【體路專訊】首屆「中國銀行 (香港)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將於11月19日舉行,這次是港珠澳大橋成立以來首項舉行的體育賽事。

香港全馬紀錄: 基普喬蓋的驚人紀錄

“馬鞍”影響澳門期間,民防行動中心共錄得5宗事故報告,當中包括樹木倒塌1宗、石屎剝落1宗、窗戶墜落2宗及海上分隔帶損毀事件1宗,期間並未有接獲因風暴潮或颱風而引致的受傷個案[70]。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於8月21日下午5時對奧羅拉省北部、伊莎貝拉省東部及卡加延省東部發出一號風暴信號。 香港全馬紀錄 並於8月22日上午11時對卡加延省東部、伊莎貝拉省東部及中部、奧羅拉省最北部及季裏諾省東北部發出二號風暴信號。 再於8月23日上午5時對卡加延省北部及東部、伊莎貝拉省東部發出三號風暴信號。

香港全馬紀錄: 賽事

2007年四月,二人一同升讀縣內的武藏越生高校, 在高中三年級之時有參加過全國高校驛傳賽事。 在設樂兄弟入學之前,武藏越生高校一直和全國大賽無緣,能夠參加全國高校驛傳並代表埼玉縣出戰,都是靠設樂兄弟的努力。 因此,設樂兄弟由高中開始受到注視,他們亦因此可以升讀日本大學長跑界的名門 – 東洋大學。 半馬同樣值得留意,2021年的男子全馬冠軍黃啟樂今屆轉戰半馬,為3月的東京馬拉松作調整;女子組爭奪更激烈,焦點跑手有2021年冠軍屈旨盈、2021年10公里冠軍羅映潮,及在2019和2018連奪奪全馬本地冠軍的黃芷銦。

跑10K仲keep到35分左近,800米跑出2分14,仍然相當厲害。 活動當天,基普喬蓋在清晨 4 時 50 分起牀,喫了燕麥當早餐。 在他稱為「人生最難受的 3 小時」過去後,基普喬蓋總算順利在早上 8 點 15 分從橫跨多瑙河(Danube)的帝國橋(Reichsbrücke)出發,經過一段下坡路來到公園。 在整個活動中,超過 90% 是直路,有部分道路甚至漆上顏色,告訴基普喬蓋怎麼跑最快。

香港全馬紀錄: 賽事(改期舉行)

[21]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席關祺表示,是年賽事已符合國際田聯金標賽事的所有條件,已成功覓得五男五女,分別來自五國的世界級跑手赴賽,有望下屆獲國際田聯(IAAF)升格做「金標」賽事。 [9][22]有30名選手因不適或受傷送院,包括2013年僅以十秒屈居全馬亞軍的肯尼亞選手James Kariuki Mbugua。 氣象局亦在8月24日上午召開特別新聞發佈會介紹熱帶氣旋“馬鞍”最新情況,氣象局氣象處代處長譚振威稱,預測“馬鞍”風力逐漸增強,有機會增強為颱風級別,預計將在8月25日清晨至早上最接近澳門,預料在澳門西南方100至200公里範圍掠過。

他們在一次露營中意外發現虎甲蟲,進而探討其生活史與形態特徵。 評審肯定他們對捕食策略、交配、產卵等行為,等都有很好的觀察紀錄,且系統性地收集了許多數據並分析。 香港全馬紀錄2025 然而,李文獻提醒,今年最大的警訊是許多參賽者太過重視實驗的結果,卻忽視實驗記錄的重要性。 香港全馬紀錄 他說,許多記錄簿不夠完善,沒有呈現失敗的過程,只呈現整理出來的分析結果,卻沒有顯示出原始數據來佐證,非常可惜。 香港全馬紀錄 第63屆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今天在基隆市舉辦頒獎典禮,評審總召集人李文獻說,今年作品實用性及完整程度都很高,但可惜的是許多參賽者太過重視實驗結果,卻忽視實驗紀錄。

今年七月,悠太在澳洲中黃金海岸馬拉松,跑出2小時7分50秒,得冠軍,並刷新大會紀錄。 總結而言,他一生至今只跑過三場全馬,全部SUB-10, 下一場賽事就是今年九月十五日舉行的MGC,那將會是他的人生第四馬。 現時,無論是那一種距離,由最短的1500米,到最長的馬拉松賽事,悠太的個人最佳時間都比啟太快。 半馬方面,悠太的1小時00分17秒,是現時日本紀錄;啟太的半馬PB則是1小時01分12秒,也是日本歷代第十三快時間。 全馬方面,悠太的PB是2小時06分12秒(2018年東京馬拉松),為日本歷代第二快,啟太的全馬PB則是2小時14分11秒(2019年東京馬拉松)。 悠太自2014年加入本田公司之後,任職至今;啓太在2017年九月轉職至日本物流公司,並加入其長跑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