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香港藝術電影院獨特優勝之處,就是集提供多項文藝、優閒文化生活服務於一身。 我們除了是一間映文藝影片的藝術電影院外,同時也設有咖啡店、書店,以及影視店,當中書店位於咖啡店旁,如買下一本好書,在咖啡店一邊細味香濃咖啡,一邊享受閱讀的樂趣,簡直是人生一大快事! 至於影視店,除了售賣不少世界各地非主流的影片的影碟外,還有CD,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影片海報和宣傳單張等,極具珍藏價值,如果未能找得你的心頭好,可聯絡我們藝術電影院影視店的店員以瞭解貨源,又或作訂購,從而可以將至愛的文化精品等帶回家! 百老匯電影中心有4間影院,2011年翻新後各影院設115個座位,共460個座位,附設1間名為「Kubrick」的書店,售賣電影、文化書籍及提供咖啡店服務。 油麻地戲院爲九龍僅存的戰前戲院,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電影院,建於一九二五年,至今已有逾80年曆史位於上海街及窩打老道交界。

  • 影迷們一定對油麻地警署很熟悉,這裏是早年警匪片裏常常出現的場景,《古惑仔》、《無間道》等多部影片裏都曾在這裏取景。
  • 《新警察故事》中成龍與謝霆鋒相配合在海港政府大樓的樓頂與吳彥祖的犯罪集團進行終極對決,成龍從海港政府大樓的玻璃斜頂上飛身滑下,動作大膽,創意新奇,讓很多人記住了這個精彩橋段,同時也記住了這座大樓。
  • 油麻地戲院原本有400至500個座位,需要拆卸前排部份座位增設舞臺,並且加建前臺、後臺、更衣室及其他輔助設施,剩餘300多個座位作小型演出場地及培訓粵劇新秀之用。
  • 蘭桂坊就像是一個世界文化的交匯口,每到萬聖節、聖誕節、除夕夜等等日子,這裏就像磁石一樣,瞬間匯聚一大波人羣,狂歡至極!
  • 油麻地戲院是當時附近油麻地碼頭及油麻地果欄的苦力、油麻地避風塘的艇家和車伕的消遣地點。
  • 到了1985年,「金公主院線」減產,油麻地戲曾為增加營業額,加入「日活院綫」(後稱「巨人院線」)改為專門播放歐美及日本的色情電影,更首創一張戲票可以觀看全日放映的電影的「連環場」。
  • 油麻地戲院並引入署方現行的「場地夥伴計劃」,讓業界參與把這場地發展成培育粵劇接班人的搖籃。

油麻地戲院原本有400至500個座位,需要拆卸前排部分座位增設舞臺,並且加建前臺、後臺、更衣室及其他輔助設施,剩餘300多個座位作小型演出場地及培訓粵劇新秀之用。 戲院正門原有兩條石柱,但是後來在裝修時被掩蓋,於復修時會設法還原石柱的本來面目。 油麻地戲院變身戲曲中心後,原有戲院頂蓋的鋼架及木樑皆會獲得保留,懷舊放映機和門柱更會獲得展示[7],舊放映平臺藏身於新舞臺下,旨在推動粵劇發展及培育戲曲接班人[8]。 工程於同年7月展開,第一期的建築工程於2011年9月竣工[10],於2012年4月月底至5月將會舉行3場免費粵劇表演[11][12][13][14],待毗鄰的垃圾收集站及露宿者庇護中心搬遷後,會進行第二期工程,戲院於同年7月月中重開。 工程於同年7月展開,第一期的建築工程於2011年9月竣工[10],於2012年4月月底至5月將會舉行3場免費粵劇表演[11][12][13][14],待毗鄰的垃圾收集站及露宿者庇護中心搬遷後,會進行第二期工程,戲院於同年7月月中重開。

油麻地電影院: 歷史

如果你覺得看電影需要更享受同時又想買東西,推薦旺角地鐵站C出口朗豪坊cinema city影院。 根據建築署的招標文件顯示,第二期工程將會需時57個月,因爲需要等待原址建築物於新址的建築落成啓用時才能夠拆卸原址停用的建築物,故此會較原定的2015年落成時間延長了兩倍時間。 興建新露宿者中心及垃圾站需要19個月,拆卸原址建築物需要約10個月。 廟街(Temple Street)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同時也是香港最負盛名的夜市。

提到了王家衛的電影就真的不得不提到重慶大廈了,重慶大廈位於九龍尖沙咀,是揹包客的集散地,另類化的國際地標,裏面有非常廉價的小旅館和各色人羣,魚龍混雜。 油麻地戲院於1930年建成,同年6月14日啓用[5],具有新古典主義外觀、中式斜屋頂和裝飾藝術風格山形牆及圖紋,開業初期只放映默片,到了1934年1月23日才轉爲放映有聲電影[5]。 油麻地戲院是當時附近油麻地碼頭及油麻地果欄的苦力、油麻地避風塘的艇家和車伕的消遣地點。 飾演警察的梁朝偉搭乘自動扶梯上班,女主角王菲就從公寓窗口窺視着他,由此這裏便成爲影迷必到的打卡地。

油麻地電影院: 戲院前身

油麻地戲院於1930年建成,同年6月14日啟用[5],具有新古典主義外觀、中式斜屋頂和裝飾藝術風格山形牆及圖紋,開業初期只放映默片,到了1934年1月23日才轉為放映有聲電影[5]。 油麻地戲院是當時附近油麻地碼頭及油麻地果欄的苦力、油麻地避風塘的艇家和車夫的消遣地點。 2011年8月1日起,百老匯電影中心分階段進行全院裝修工程,包括更換銀幕及座位,座位數目由160個減少至115個,改用皮面座椅及可拉向上的手柄,座位編排採用了其他百老匯院線使用的梯級式以增加斜度,於2012年2月全部完工並舉辦了大型派對慶祝。 百老匯電影中心(英語:Broadway Cinematheque)是香港百老匯院線旗下的戲院之一,位於九龍油麻地眾坊街駿發花園,於1996年11月20日開幕,是除了舊有的灣仔影藝戲院外,香港少數播映非主流電影的商業戲院,定期舉行特別放映、電影節、影展等。 電影重慶森林中,王菲在電梯上向外凝望的一幕成爲經典場景,也是被很多影迷做成了桌面壁紙,可見女神的當年魅力。

油麻地警署不僅僅在《奪命金》中頻頻出現,更是在香港警匪片中成爲了衆多影迷的心中聖地。 油麻地電影院2025 曾拍攝過《奪命金》、《潛行狙擊》、《無間道》、《古惑仔》等不計其數的香港影視劇。 戲院鄰近油麻地港鐵站B2出口及九龍區的主要交通道路,交通便利,乘坐港鐵或經彌敦道的公共交通工具,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 除非國內沒得看而你又很想在電影院看/國內版本有嚴重刪減/者國內沒得看網上也不給下,否則可以在國內看的,還是在國內看吧。

油麻地電影院: 中環半山扶梯

王菲在這裏愛上梁朝偉,金城武在這裏喫了一罐一罐的罐頭,林青霞爲了生存在樓梯間奔走。 油麻地警署已經於2016年搬遷,但是舊油麻地警署的建築還在,樓高三層,屬於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以愛德華式興建,設計華麗,現如今的警署只是報案中心而已了。 油麻地戲院導賞員計劃的學員將於油麻地戲院(二級歷史建築)和紅磚屋(一級歷史建築)的外圍講解其歷史、建築特色及活化工程背後的有趣發現。 在永利街這條長度不足百米的小街道上,雖然整條街上只有12個門牌號,但是留存下的永利街以黝黑滄桑的古老建築訴說着香港人的精神世界,讓人體味到這條街的最暖心的人情味。

  • 油麻地戲院原本有400至500個座位,需要拆卸前排部分座位增設舞臺,並且加建前臺、後臺、更衣室及其他輔助設施,剩餘300多個座位作小型演出場地及培訓粵劇新秀之用。
  • 永利街保留着香港1960年代特色,羅啓銳導演的電影《歲月神偷》就以永利街爲拍攝地,由於這部電影大熱,這條曾經面臨拆遷的老街也得以原汁原味保存下來。
  • 一般我會在網上看好電影時間場次還有座位剩餘情況後,第二天早一點去買票,這裏我推薦WMOOV網站和app。
  • 興建新露宿者中心及垃圾站需要19個月,拆卸原址建築物需要約10個月。
  • 戲院正門原有兩條石柱,但是後來在裝修時被掩蓋,於復修時會設法還原石柱的本來面目。
  • 由於戲院結構及其內部皆保留香港傳統戲院特色,政府計劃連同附近的油麻地果欄一同用作文物旅遊用途。

香港影院在網上訂票一般是允許信用卡而非儲蓄卡,我沒有信用卡又懶得仔細折騰。 一般我會在網上看好電影時間場次還有座位剩餘情況後,第二天早一點去買票,這裏我推薦WMOOV網站和app。 ”,建議尖沙咀地鐵站H和R出口國際廣場7樓isquare影院,在10樓的BEA IMAX廳是全港最大的影廳(487座)。

油麻地電影院: 百老匯 電影中心 (油麻地)戲院電影場次

石板街,原名砵甸乍街,隱藏在中環鬧市的一條懷舊老街,是一代香港市井文化的縮影。 許多經典的電影和TVB都曾來這裏拍攝,《龍鳳鬥》《無間道》都特意在此取景。 廟街是香港最“江湖”的地方,蘊含地道的香港情懷,是香港黑幫電影的拍攝御用地,電影裏經常聽見老大跟小弟們說,“當年我從廟街一直打到尖沙咀再到銅鑼灣,纔有今天的地位”。 油麻地戲院 油麻地戲院設有300座位的劇院、配備樂池的舞臺、化妝間、燈光及音響控制室、大堂及售票處等設施,連同設於紅磚屋的活動室,適合作戲曲演出和相關活動之用。

油麻地電影院: 香港油麻地戲院

如果你想鍛鍊身體或虐一下自己,不妨選擇九龍灣近海邊觀塘繞道的星影匯metroplex影院。 附近於1913年建成的油麻地果欄也是香港歷史建築之一,政府原本計劃將該處土地與油麻地戲院一同發展,但是由於油麻地果欄搬遷計劃存有爭議,因此先行發展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地段。 油麻地電影院 不少的香港電影或是MV也喜歡來這取景拍攝,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大部分場景都在這裏取景拍攝,包括石澳健康院,石澳海灘,天后廟等都是該電影的重要場景。 油麻地戲院由2022年9月起關閉,以配合油麻地戲院第二期建築工程。

油麻地電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

由於戲院結構及其內部皆保留香港傳統戲院特色,政府計劃連同附近的油麻地果欄一同用作文物旅遊用途。 約於1865年由水上居民所建, 1876年遷建現址,至1928年由華人廟宇委員會將油麻地天后廟及嘗產正式移交廣華醫院。 1931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正式統一為東華三院,油麻地福德祠亦由東華三院接管。 油麻地天后廟廟羣於1972年重修完工後,當中油麻地書院內原設有12個解簽擋,及後已暫停營運,至2016年獲政府環保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約32萬港元,於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期間改裝為「祭祀習俗演進館」,並免費開放供公眾人士參觀。 直至2020年7月本院在不改動任何建築物結構及外觀的保育前提下,將書院作內部翻新,並活化為自助書店,提供香港及中國歷史、香港專題、宗教哲學等專題書籍及文創產品。 書店內部翻新已於2020年10月初完成,並於10月16日(五)起試業,投入服務。

油麻地電影院: 百老匯電影中心:不一樣的香港藝術電影院

油麻地戲院原本有400至500個座位,需要拆卸前排部份座位增設舞臺,並且加建前臺、後臺、更衣室及其他輔助設施,剩餘300多個座位作小型演出場地及培訓粵劇新秀之用。 戲院正門原有兩條石柱,但是後來在裝修時被掩蓋,於復修時會設法還原石柱的本來面目。 油麻地戲院變身戲曲中心後,原有戲院頂蓋的鋼架及木樑皆會獲得保留,懷舊放映機和門柱更會獲得展示[7],舊放映平臺藏身於新舞臺下,旨在推動粵劇發展及培育戲曲接班人[8]。

油麻地電影院: 改建發展

星爺和張柏芝的這個經典Pose讓人過目不忘,一部《喜劇之王》捧紅了讓人驚豔的張柏芝,也讓人對這個拍攝地點心生好奇。 蘭桂坊就像是一個世界文化的交匯口,每到萬聖節、聖誕節、除夕夜等等日子,這裏就像磁石一樣,瞬間匯聚一大波人羣,狂歡至極! 《新警察故事》中成龍與謝霆鋒相配合在海港政府大樓的樓頂與吳彥祖的犯罪集團進行終極對決,成龍從海港政府大樓的玻璃斜頂上飛身滑下,動作大膽,創意新奇,讓很多人記住了這個精彩橋段,同時也記住了這座大樓。 油麻地電影院 油麻地電影院2025 都爹利街可以說是香港一個最浪漫的地方,因這裏有全港僅剩的四盞煤氣燈。

油麻地電影院: 香港趣談:扒一扒香港電影中取景地

根據建築署的招標文件顯示,第二期工程將會需時57個月,因為需要等待原址建築物於新址的建築落成啟用時纔能夠拆卸原址停用的建築物,故此會較原定的2015年落成時間延長了兩倍時間。 興建新露宿者中心及垃圾站需要19個月,拆卸原址建築物需要約10個月。 油麻地電影院2025 油麻地電影院 附近於1913年建成的油麻地果欄也是香港歷史建築之一,政府原本計劃將該處土地與油麻地戲院一同發展,但是由於油麻地果欄搬遷計劃存有爭議,因此先行發展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地段。

油麻地電影院: 百老匯電影院

廟街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爲香港的“平民夜總會”,因此許多香港的市井故事都發生於此。 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中,張柏芝飾演的柳飄飄一出場便是在這條街上。 影迷們一定對油麻地警署很熟悉,這裏是早年警匪片裏常常出現的場景,《古惑仔》、《無間道》等多部影片裏都曾在這裏取景。 2012年5月31日,與Now TV合作的國際電影頻道 MOViE MOViE 於132頻道啟播,提供最多元化的優秀電影,包括全球首輪電影、國際影展的得獎作品及經典電影,更有每月一部電影與戲院同步首播。 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大部分場景都在這裏取景拍攝,當然啦,現在也是一個風景不錯的旅遊地了,有很多的度假屋可以供遊人休憩。 香港的警匪片在中國內地粉絲超多,可以說油麻地警署是香港警匪片的一個符號。

油麻地電影院: 百老匯 電影中心 (油麻地)戲院的上映電影、時間及售票情況

每到夜晚,四盞古老的煤氣路燈亮起,照亮整條小街,散發着獨特的浪漫氣息,真是一個表白的浪漫絕佳地。 廟街也是香港最負盛名的夜市,充滿市井的生活氣息,不過現在的廟街可不像古惑仔那樣嘈雜了哦,不過還是非常熱鬧,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體驗一下香港的夜市生活。 街道上的石板一塊高一塊低,你可別以爲只是爲了好看疊造出來的藝術,石板道路一到下雨天就容易成爲「固定的滑板」,這樣子砌造能夠防滑。 藉着港影節的契機,挑君決定帶領大家來一次香港電影的朝聖之旅,緬懷一下自己即將逝去的青春,也換一個角度,帶着電影中代入式的感官體驗,走一遍香港的土地。 另外,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林青霞、梁朝偉等主演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場次剛好排在了4月1日當天,於這個特殊的日子在香港觀看一場高清的《東邪西毒》,其儀式感不言自明。 在3月19日開幕的第4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宣傳中,焦點影人是在華語影壇舉足輕重的巨星演員——林青霞。

《古惑仔》喚醒了我們心中的江湖夢,這個夢裏有不渝的愛情,有刀光劍影的血拼,有囂張跋扈的壞人,更有肝膽相照的兄弟。

油麻地電影院: 我們的場地夥伴

永利街保留着香港1960年代特色,羅啓銳導演的電影《歲月神偷》就以永利街爲拍攝地,由於這部電影大熱,這條曾經面臨拆遷的老街也得以原汁原味保存下來。 作爲一個生長在深圳,與香港的聯繫又比較緊密的影迷,我時不時會去香港看電影,去年在朋友圈寫下一篇簡短的攻略,現在轉到這裏,以供參考。 油麻地電影院 地址:由連接中區行人天橋系統的恒生銀行總行大廈爲起點,經中環街市,沿閣麟街、荷李活道、些利街、摩羅廟交加街、羅便臣道直至終點幹德道。 油麻地電影院2025 油麻地電影院 香港電影裏面有種道不明的情懷,在這個彈丸之地,永遠不缺少明星,也永遠不缺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恩怨情仇,紛紛擾擾… 導演們總是希望將“市井出英雄”作爲最具共鳴性的拍攝手法,因此廟街總是被當作最具特色的取景地,畢竟這是老街坊和市井風情最爲集中的地方。

隨着時代變遷,日漸老舊的油麻地戲院未能和新式迷你電影院競爭,惟有進行大型翻新工程,全面提升銀幕、燈光、大堂、售票處等設施,但生意仍然日漸式微。 到了1985年,“金公主院線”減產,油麻地戲曾爲增加營業額,加入“日活院線”(後稱“巨人院線”)改爲專門播放歐美及日本的色情電影,更首創一張戲票可以觀看全日放映的電影的“連環場”。 油麻地戲院最後於1998年7月31日正式結業,地政總署接收業權;同年12月,油麻地戲院獲得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爲二級歷史建築物。 支持粵劇發展 爲保存、推廣和推動粵劇發展,政府於2009年把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兩幢已評級的歷史建築改建爲一所專爲戲曲演出和相關活動,特別是爲粵劇新秀和新進劇團提供演出、排練和培訓設施的全港性演藝場地,於2012年7月17日正式啓用,爲市民提供服務。 油麻地戲院並引入署方現行的「場地夥伴計劃」,讓業界參與把這場地發展成培育粵劇接班人的搖籃。

但因爲劉德華還是要去報仇,於是騎着摩托疾馳而去,留下吳倩蓮(jojo)無助地在黃泥涌道上赤足狂奔。 都爹利街可以說是香港其中一個最浪漫的地方,無數電影裏的愛情故事都發生在這裏。 電影裏的重慶大廈,充斥着曖昧的情愫與縹緲的鏡頭,有愛情的朦朧羞澀,也有印度人運毒、槍戰、綁架,每一幕都驚心動魄,這裏永遠都有故事上演着。 導演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裏關於重慶大廈的鏡頭是偷拍的,卻意外地印象深刻。

油麻地電影院: 香港有哪些曾出現在經典港片裏的地點值得「朝聖」?

1960年代是油麻地戲院的黃金時期,專門放映邵氏製作的電影時常滿座,最後於1980年加入「金公主院線」放映新藝城的電影。 隨着時代變遷,日漸老舊的油麻地戲院未能和新式迷你電影院競爭,惟有進行大型翻新工程,全面提升銀幕、燈光、大堂、售票處等設施,但生意仍然日漸式微。 到了1985年,「金公主院線」減產,油麻地戲曾為增加營業額,加入「日活院綫」(後稱「巨人院線」)改為專門播放歐美及日本的色情電影,更首創一張戲票可以觀看全日放映的電影的「連環場」。 油麻地戲院最後於1998年7月31日正式結業,地政總署接收業權;同年12月,油麻地戲院獲得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1960年代是油麻地戲院的黃金時期,專門放映邵氏製作的電影時常滿座,最後於1980年加入“金公主院線”放映新藝城的電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