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高17層的散裝貨物處理系統,則可處理3600個散貨儲存位置的貨物。 亞洲空運中心佔地80000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約為166000平方米,分為一號及二號貨運站,不同種類的貨物會分派到一號或二號空運貨站的不同樓層處理。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中心共設有230個貨車停泊位、94個裝貨及拆貨工作枱、1000個貨物儲存位置、9部堆疊式的起重機。 亞洲空運中心亦應用無線射頻識別科技,控制進出貨站的車輛,並因應貨物儲存位置而自動分派貨車停泊到最合適的停泊位置。 亞洲空運中心(Asia Airfreight Terminal,縮寫:AAT)位於香港新界赤鱲角駿坪路10號,是香港國際機場的專營空運貨站[1],一號貨運站於1998年7月啟用。 至2000年,SATS每年在樟宜機場爲2200萬名乘客提供服務,共營運5座航空貨運站,每年綜合處理量達130萬公噸,以及2座空廚中心,每年可生產2,700萬份膳食。
- 專營者可自行訂定服務價格,同時政府設立價格規管機制,確保專營者以公平合理的價格提供質素優良的服務。
- 新加坡在加冷機場首度開始營運商業航空,同時提供地勤及機上餐飲服務,併成立第一間空廚,每天可生產200份餐點。
- 我們通過定期舉辦的培訓和活動,讓每一位員工都清楚知道安全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 中心亦設有航空公司辦公室、綜合會議室、空中花園及24小時美食中心等支援設施。
新加坡民航局(CAAS)也頒給我們的客戶服務主任Cecilia Estrop最令人稱羨的國家年度服務人物獎。 我們並致力於員工內部培訓(平均每位員工培訓28小時),其中有23名員工被總理評爲年度勞動模範。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2025 此外,有149名員工獲頒新加坡生產力及標準委員會舉辦的“卓越服務獎”。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全力拼經濟丨 上半年全省使用外資大幅提升
2019年3月11日,SATS對外公開一座價值2500萬新幣的廚房。 該廚房採用新的食品技術,不僅可以延長保質期,同時亦能保持營養品質,優化口感。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新加坡航空(SIA)出售了其在SATS中持有81%的股份,使新加坡航空的股東們可以直接擁有SATS的股份。
亞洲空運中心一號貨運站的建築工程於1996年4月展開,雖然工程曾經出現延誤,但貨站最後仍能於1998年6月先後獲發佔用許可證及發出運作就緒證明書。 在香港國際機場啟用初期,由於航班資料顯示系統失靈,導致亞洲空運中心的貨物處理系統與輸送航班資料的電腦系統無法準確掌握正確的航機資訊[4],造成大量貨物不斷積壓,加上與停機坪服務營辦商缺乏協調,使混亂問題更加劇。 亞洲空運中心其後與毗鄰的機場空運中心作出安排,在後者分拆、貯存和收集積壓的貨物,使嚴重擠塞情況逐漸紓緩,積壓的貨物到1998年8月13日清理完成。 由於亞洲空運中心的運作及系統規模較超級一號貨站為小,因此遇到的困難及影響亦較為有限[5]。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2025 亞洲空運中心在2007年完成擴建工程,能滿足每年高達150萬公噸的總處理量,佔香港國際機場總空運貨量的30%[2]。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在2012年共處理710,000公噸貨物,是香港第二大的空運貨運站,僅次於超級一號貨站[3]。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客戶航空公司
SATS收購了SATS BRF食品有限公司(現爲鄉村食品有限公司Country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Foods Pte Ltd),以擴大其配銷業務,並透過其網絡,爲客戶提高整合供應鏈的效率。 由香港國際碳資產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森華(河南)碳科技有限公司,爲他們帶來了碳交易、碳金融申請等諸多新思路、新利好。 將SATS烹飪專業知識與Monty’s烘焙屋產品及包裝的創新互相結合,SATS計劃強化其航空客戶的餐飲供應,並維持新客戶的增加。 SATS還將與旗下全資子公司共同合作,開發可持續的食品包裝解決方案,以實現其2030年的目標。 2007年10月25日,SATS成爲世界上第一間爲全新空客A380巨無霸客機,進行首次從新加坡到悉尼飛行的地勤服務公司。 爲了提升對於休閒快餐餐廳及航空領域客戶的服務質量,SATS打造了一箇中央廚房網絡的願景,並與中國天津河西務鎮食品園區達成協議,將建設並運營一箇中央廚房。
- 我們在馬爾代夫成立了馬爾代夫空廚公司,成爲首波合資企業之一,並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爲馬累國際機場設計和建造空廚。
- 根據專營權合約,亞洲空運公司須於1998年3月30日至4月5日期間發出運作就緒證明書。
- 由於亞洲空運中心的運作及系統規模較超級一號貨站為小,因此遇到的困難及影響亦較為有限[5]。
- 透過重組營運架構,並啓用新的航空貨運站、空廚及維修中心,來滿足我們各項服務的需求,以加強企業競爭力。
新翔(香港)的專業團隊,包括客運服務,停機坪服務,行李部,安全和審查管理。 我們擁有完善的 「安全管理系統」和 「質量保證體系」,以監控安全和服務標準達到一致高水平。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我們通過定期舉辦的培訓和活動,讓每一位員工都清楚知道安全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新翔(香港)為你帶來更全面一站式的服務包括貨機停機坪及貨物處理服務,能給客戶帶來更高利益和協同成效。 香港海關、漁農自然護理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於亞洲空運中心設有海關及檢疫設施。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發展沿革
與此同時,我們的觸角也向外延伸至中國大陸、越南、印度、臺灣、香港和菲律賓等地。 我們在馬爾代夫成立了馬爾代夫空廚公司,成爲首波合資企業之一,並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爲馬累國際機場設計和建造空廚。 隨着新機場啓用,我們亦將業務轉移至樟宜機場內,並新建了一座新的空廚中心與兩座新的航空貨運站,以滿足日益蓬勃發展的需求。 因此,秉承我們的價值觀,我們不斷向上、超越自我,爲客戶提供優質的餐飲供應服務,併爲全球一些最佳機場(例如新加坡樟宜機場)提供量身定製的口岸服務。 上半年共有28個國家或地區在豫落地外資企業,美國、韓國等國家在豫投資保持增長。 上半年,“一帶一路”沿線13個國家或地區在豫新設外資企業27家;RCEP成員國在我省新設外資企業26家。
新加坡航空公司誕生,同時,SATS亦以該航空公司獨立全資子公司之姿成立,於巴耶利峇機場提供高效率質量的機上餐飲和地勤服務。 新加坡在加冷機場首度開始營運商業航空,同時提供地勤及機上餐飲服務,併成立第一間空廚,每天可生產200份餐點。 本集團致力專注於目的性成長與轉型,我們所肩負的使命,是成爲航空餐點和地勤服務的區域市場領導者,以及成爲亞太地區餐飲服務產業中央廚房供應商之翹楚。 中富航空自2006年更名為香港航空後,於2010年代急速發展;先後設立多個航線,由中國內地、臺灣,至澳洲皆有其航點。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港航的地勤服務一直由自家提供,直至2014年HAGSL成立,港航將所有乘客處理、行李服務及貴賓室業務交由HAGSL處理,直至HAGSL結業為止。 專營者可自行訂定服務價格,同時政府設立價格規管機制,確保專營者以公平合理的價格提供質素優良的服務。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2015年6月,我們成立了一間合資企業,以經營我們的食品配銷業務 – SATS BRF food。 同年,我們與全球食品巨頭BRF股份有限公司(BRF GmbH)在新加坡成立合資企業,負責在新加坡內處理加工肉類並生產品牌食品。 SATS開始興建兩座新的航空貨運站,將貨物處理能力提升至每年80萬公噸。 中心設有先進的自動化貨物處理系統及特殊貨物處理設施(包括保險庫、冷藏及冷凍庫、危險物品室、放射物品室、鮮活貨及牲畜貨物中心、小型貨物儲存中心)。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
上半年,我省堅持開放思維,積極走出去招商引資,瞄準香港市場,先後赴港舉辦春茗商務拜訪活動、豫港經貿合作交流會,推動南陽光伏設備製造、鄭州跨境電商中原總部等數十個重大項目達成合作,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規模。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2025 8月2日,省商務廳傳來消息,今年上半年我省實際使用外資4.9億美元,同比增長65.6%;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94家,同比增長50.4%。 租期爲25年的哈立德國王國際機場(KKIA)航空貨運站,成爲SATS在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個貨運業務,建立連接阿曼、達曼和利雅得之間的高質量貨運中東走廊。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航空入股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亞洲空運中心有限公司於2004年6月3日宣佈耗資17.5億港元增建以多層倉庫設計的二號貨運站,使貨運量提升3倍[7],於2007年3月8日啟用。 亞洲空運中心曾計劃擴建三號貨運站,已向香港機場管理局繳費預留一幅4萬平方米的土地,但由於國泰航空提出興建空運貨站,有關計劃須重新研究。 亞洲空運中心亦公開表示反對香港短期再增建新的空運貨站,認為相關計劃會導致供過於求,對現有的兩家空運服務專營者不利[8]。 亞洲空運中心有限公司成功投得專營權,於1996年1月12日與香港機場管理局簽訂專營權合約,合約期為20年。 根據專營權合約,亞洲空運公司須於1998年3月30日至4月5日期間發出運作就緒證明書。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客戶航空公司
中心亦設有航空公司辦公室、綜合會議室、空中花園及24小時美食中心等支援設施。 SATS Coolport冷庫被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認證爲全球第一所卓越的藥品處理中心。 我們現在不僅能夠培訓,還能提供建議並支持產業利益相關者,以滿足製藥業的嚴格要求。 爲了更完善地彰顯該集團之服務業務與重心,我們將原新加坡機場航站服務有限公司之名稱,更名爲新翔集團有限公司。 我們還增建了第5號航空貨運站,耗資2.15億美元,以及耗資1.72億美元的第2號空廚中心,與耗資4000萬美元的SATS維修中心。 透過重組營運架構,並啓用新的航空貨運站、空廚及維修中心,來滿足我們各項服務的需求,以加強企業競爭力。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航空入股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我們的根源可追溯至新加坡開始發展商業航空的起步階段,以1947年自新加坡加冷機場起飛的首趟航班,作爲我們起始的里程碑。 自此之後,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之中,隨着新加坡逐漸轉變爲全球商業與航空重要樞紐,我們也與這個年輕的城市國家同步發展、茁壯。 1981年,我們遷移至樟宜機場,並與新加坡航空等產業合作伙伴,一同繼續努力擴展我們的運營網絡,增強其競爭力並提高運營能力。 就在海外合資企業(JVs)爲我們開拓新市場的當下,亦爲整體策略性新商機鋪平了道路。 與此同時,我們也將本身業務觸角向外延伸,擴展至其他新的非航空產業部門,例如公共機構餐飲供應,以及郵輪碼頭管理等。 作爲一個品牌與企業,回首過去篳路藍縷的日子,我們對於一路走過這段漫長道路感到驕傲。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發展沿革
與全球酒店業巨頭北特拉華公司(Delaware North)成立合資企業 – SATS北特拉華體育餐飲(SATS Delaware North Company),在新加坡體育城提供餐飲和接待服務。 成立亞洲第一、也是亞洲最大的機場易腐品處理設施 – SATS Coolport冷庫,爲對溫度敏感的易腐品及藥品,提供完善安全進出口與轉運的點到點冷藏供應鏈處理服務。 2008年8月,收購鄉村食品公司(Country Foods),兩個月後的10月,我們又收購了明捷航空集團服務(香港)有限公司,並更名爲新翔(香港)有限公司(SATS HK Ltd)。 第6座航空貨運站開始運作,耗資2.7億元,令樟宜機場的總貨物處理量,增至每年超過200萬公噸,鞏固了樟宜機場成爲亞洲首要航空貨運樞紐的地位。 在新翔集團,我們的願景旨爲社羣提供餐飲與連接服務,這亦反映其雄心壯志,希冀不僅在我們業務本身,同時也對於我們的客戶、產業合作伙伴、股東及員工們,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 全力拼經濟丨 上半年全省使用外資大幅提升
展望未來,我們致力於爲客戶和各企業團體,建立起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透過技術驅動、以人爲本的方式,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標,融入我們的業務發展之中。 未來香港航空將與新翔(香港)有限公司及亞洲空運中心加強合作,以滿足香港航空不斷增長的地面及貨物處理服務需要。 香港航空總裁王利亞先生表示:“作爲一家植根香港的知名全服務航空公司,香港航空已成爲香港國際機場第二大航空集團,致力於與香港共同發展。 亞洲空運中心一號貨運站的最高處運量為每年42萬公噸,但由於航運業急速發展,中心在2004年的處理量已達55萬公噸[6]。
統計顯示,上半年我省新設立投資額“超千萬美元”的外資企業有46家,總投資額佔全省新設外資企業投資總額的88.1%。 全省新設外資企業中有近八成爲服務業企業,其中高技術服務業企業有54家,同比增長86.2%。 此外,各地圍繞優勢產業精準招商,上半年共有1.5億美元外資“注入”製造業,同比增長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