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加入1輛原屬59M線的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2017年重新加入)行走,為此路線首次加入12米掛牌車行走,同年8月尾加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翌年加入非直梯版3ASV)行走,其後於11月上旬改派Enviro500(ATE、ATEU)行走。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有關新界及大嶼山的士許可地區的詳細資料,已於香港法例第374E章《道路交通(車輛登記及領牌)規例》附表7上列明。
- 路段設有香港第一條野生動物地下通道,讓野生動物在不影響公路交通下通過。
- 本線取消後,天水圍前往青衣的乘客需要先乘搭69M/69P/265M/269A/269M/269P前往大欖隧道轉乘68E線/279X線,比較不方便。
- 屯馬綫元朗站位於元朗新市鎮東面,是一個架空車站,車站長約420米,闊約40米,而大堂及月臺均屬架空。
- 而根據2021年的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的會議,議員均形容於元朗站上車十分困難,反映擠逼情況問題仍未解決[16]。
- 同年11月開始更換高載版富豪B9TL行走,以取代原有的掛牌車,並在2018年3月使用該款車型行走。
- 但由於在下午繁忙時間離開青衣前往大欖隧道一段及全日由元朗往天水圍方向經常有乘客不能登上載客量低的單層巴士,此路線於2011年中開始與當時客量較低的268B線交換載客量較高的12米巴士行走,直至同年12月4日正式對調掛牌車,而單層巴士亦被調走。
至2009年,該款巴士因車齡問題逐漸被調往市區路線服務,改以配置2+2座位的「黃柱龍」取代,其後已改回使用富豪奧林比安。 註:新界的士如載客經沙田來往荃灣港鐵站、青衣機鐵站、香港迪士尼樂園或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及二號客運大樓,必須使用城門隧道。 而輕鐵亦可使車站的服務範圍擴張至青山公路-元朗段沿線,對提高人流相當有效。 而自2009年開始,因應YOHO Town和YOHO 元朗去青衣2025 Midtown相繼落成以及九龍南綫的通車,車站人流故而急劇提升,尤其是繁忙時間,車站月臺亦更容易出現擠逼情況。 而在2014年的報導中,有記者指出在繁忙時段每一道車門前平均有15至20人等候,每次只有數人才能成功登車,甚至有乘客需等候4班車纔可上車。 事件引起立法會議員和地區組織關注,而在同年4月7日,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數名立法會議員以及港鐵代表亦曾經在繁忙時間到該站視察情況[11][12]。
元朗去青衣: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由於警方與港鐵未能完滿解決多次於元朗站發生的襲擊事件,遂讓元朗居民甚至全港市民關注,因此自2019年8月起,每個月的21日會有市民自發到車站紀念。 考慮到人羣聚集或會帶來風險,港鐵公司於每月21日會提早關閉元朗站,列車也不會停元朗站。 不過2020年3月起就再沒有這個安排,只安排關閉部分出入口。 元朗站大堂設有兩個收費區,大堂中央被非收費區分隔,而兩個收費區亦各設有一處洗手間,為所有屯馬綫車站中獨有的。
青衣鐵路站開經:青敬路、擔杆山交匯處、楓樹窩路、青衣西路、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錦田公路、青山公路、博愛交匯處、S5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段、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耀路、天湖路、天瑞路、天榮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濕地公園路、天瑞路及天恩邨通道。 68A線開辦初期全線以丹尼士巨龍11米(S3N)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非空調巴士行走,是九巴最後一條新開辦的全熱線。 元朗去青衣2025 翌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初期全線以2+2座位版本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行走,2002年與63M線交換「銀柱龍」。
元朗去青衣: 元朗去青衣地鐵
近G出口的付費區大堂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4][5];而近F出口的非付費區大堂設有「會員服務站」[6]。 青朗公路在大欖隧道收費廣場以南路段限速每小時80公里,收費廣場以北的路段則為100公里,其中南行方向由隧道管制區域界限至收費廣場以北一段300米路段為全香港其中一段限速每小時100公里的非快速公路。 2017年8月,加入兩輛低載版富豪B9TL以取代兩輛已退役並曾披上元朗南樓盤全車身廣告的丹尼士三叉戟 (ATR165/JE714,ATR167/JE834)。 同年11月開始更換高載版富豪B9TL行走,以取代原有的掛牌車,並在2018年3月使用該款車型行走。
2018年6月22日,《蘋果日報》報道西鐵綫近元朗站架空路軌其中兩座橋躉早於2013年出現嚴重沉降,幅度最少達20毫米,但港鐵隱瞞5年未有公佈,直到新地Grand YOHO第3期早前進行打樁工程,港鐵發現個別橋躉出現沉降現象,才進行補救工程加固橋躉,工程預計於2018年年底完成[36]。 而車站連接Grand YOHO行人天橋的K出口早在2017年3月21日完成,但發展商多次延遲對外開放時間,直到同年5月31日約下午4時30分才正式啟用。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取消前本線用車為11輛雙層低地臺巴士,包括8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5輛配Wright車身)及3輛富豪B9TL 12米。 由2012年3月14日起,本線引入2部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低地臺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為本線首次引入低地臺巴士。
元朗去青衣: 使用狀況
與264M線合併後,此路線延長至青衣站,得以擴闊客源;繞經港鐵元朗站亦為元朗南提供接駁西鐵綫(今屯馬綫)的服務,乘客量有所改善。 2019年4月,隨著61M及261線加入大量高載巴士,再加上富豪B9TL(AVBE)全面撤離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全線改派四部低載歐盟五型富豪B9TL(AVBWU)及一部Enviro500(ATE)行走,同年6月起全線再次改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 其後在同年9月全線重新派出Enviro500 MMC(ATENU)行走。 元朗南近年大興土木,新建的私人屋苑主要集中在元朗公園及十八鄉一帶,使該處人口持續上升。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分售賣食品的商店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屯馬綫元朗站位於元朗新市鎮東面,是一個架空車站,車站長約420米,闊約40米,而大堂及月臺均屬架空。 此外,由於上蓋預留發展作住宅項目,因此車站結構支柱較一般車站巨型,同時大堂亦設有預留出入口位置。
元朗去青衣: 班次
元朗車廠在2010年,曾經為節省隧道費,蛇車加入兩輛富豪B7RLE 12米(AVC)行走,該兩個改為單層的字軌需於星期六柯打其他路線,因此只於星期一至五派出。 但由於在下午繁忙時間離開青衣前往大欖隧道一段及全日由元朗往天水圍方向經常有乘客不能登上載客量低的單層巴士,此路線於2011年中開始與當時客量較低的268B線交換載客量較高的12米巴士行走,直至同年12月4日正式對調掛牌車,而單層巴士亦被調走。 由2002年4月21日起,因63M線不再途經荃灣及葵涌,本線吸納了前63M線的乘客,從而增加客量,亦切合居民乘車習慣,方便洪水橋及屏山居民。
元朗去青衣: 香港巴士大典
此路線共獲派12輛Enviro500 MMC(2輛12米ATENU、10輛12.8米3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
元朗去青衣: 途經
其後在同年7月更換一輛富豪B9TL歐盟三型的同款車輛(AVBE)及一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2020年1月,此路線全線直梯化,加入高載版富豪B9TL 元朗去青衣 12米(AVBWU)取代僅餘的丹尼士三叉戟(ATR389/KX1287)。 同年7月起,全線以12.8米,配有行李架之Enviro500 MMC行走。 此路線與68E線為僅有兩條連接元朗市及青衣島的巴士路線,而連接屯門及青衣島的專營巴士路線更僅此一條。 現時,元朗站內提供16間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主要包括酒樓「彩晶軒」、7-11便利店、時裝及飾物店、多間外賣食品店、麵包糕餅店以及一間診所[3]。
元朗去青衣: 車站構造
但本線比同樣經大欖隧道的279X線便宜,並吸納了以前乘搭251M線,來往青衣和錦田的乘客;此外,亦吸納了元朗市中心返回天水圍的乘客,以疏導輕鐵的擠迫情況且提供了多一項選擇,兩者故仍有一定客量支持。 但迂迴的路線(天水圍段)、班次疏落,並缺乏定點班次仍是主要“趕客”原因,導致客量長期不佳,最後需要停止服務。 但迂迴的路線(天水圍段)、班次疏落,並缺乏定點班次仍是主要「趕客」原因,導致客量長期不佳,最後需要停止服務。 相反,因車程問題,朗屏邨和水邊圍邨乘客如不欲繞經屯門,要步行至元朗(西)巴士總站才能登上途經大欖隧道的68M來往荃灣;來往青衣亦同樣地乘坐上述路線在大欖隧道收費廣場轉乘68E或279X,但都較乘坐本線更快、更直接。 九龍巴士68A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元朗(朗屏邨)及青衣站,途經水邊圍邨、屏山、洪水橋、藍地、紅橋、屯門市中心、屯門公路及荃灣市中心。
元朗去青衣: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本線於1986年10月19日開辦時,原計劃市區以旺角為總站,但因為受公共交通協調政策影響,市區總站縮短至當時的深水埗碼頭。 而本線於大欖隧道通車時一度暫停服務,期間68M曾經改為來往朗屏邨及葵盛圍,可是因為嚴重供不應求及脫班而打回原形,於19天後重開,但縮短至只服務元朗、屯門及荃灣及葵涌。 此路線服務的元朗公園、十八鄉一帶發展未成熟,開辦初期客量一直偏低。
元朗去青衣: 路線資訊
此路線開線時,全線派車由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負責,用車為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 本線取消後,天水圍前往青衣的乘客需要先乘搭69M/69P/265M/269A/269M/269P前往大欖隧道轉乘68E線/279X線,比較不方便。 此路線與68A線為目前連接元朗市及青衣的兩條巴士路線,同時是十八鄉唯一一條全日前往元朗區外的專營巴士路線。 其後該車於同年9月上旬退役,由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71/UE4821)取代。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元朗去青衣: 車站藝術
自從元朗區及屯門區巴士路線重組後,本線駛經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亦是青衣來往屯門公路轉車站的唯一路線,同時洪水橋及屏山一帶區外線選擇不多,不少居民利用本線轉乘屯門區長途線,因此重要性得以進一步提高。 由於本線直達青衣及元朗市中心,只需半小時左右便能來往兩地,比港鐵還要快,且元朗市只有此線使用直接路段來往青衣,故受乘客歡迎。 元朗去青衣2025 但對於天水圍的乘客來說,則過於迂迴,而且班次疏落,只有小量人乘搭本線來往兩地。
2022年3月23日,Grand YOHO第3期椿柱工程已獲準恢復進行,並於同月30日復工。 政府指,經港鐵為沉降橋躉灌漿及加固後,有關橋躉的沉降幅度已減少至12-13毫米,地盤註冊建築專業人士提出復工要求,提交打樁工程修訂圖則,並建議緩解措施,確保工程復工不會對橋躉及鐵路結構安全造成影響。 政府在考慮屋宇署、港鐵及機電署意見,批准地盤工程於同月30日復工。
青朗公路最大作用是分擔新界西利用屯門公路和大老山隧道前往港九市區的車流量。 此路線隨天水圍北屋苑發展而延長,走綫日漸迂迴,以致使用率長期偏低。 九巴遂於2014年11月22日起取消此路線,由279X線北行方向大欖隧道轉乘車費回贈,以及68E線延長至青衣站取代。
元朗去青衣: 服務時間
元朗站(英語:Yuen Long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朗日路,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車站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 此路線需繞經元朗市及凹頭,元朗區內走線迂迴冗長,導致此路線客量偏低。 大部份天水圍居民寧願選乘不停元朗的69M、265M及269M等路線,到大欖隧道轉車站轉乘此路線或279X線往返青衣。 九龍巴士264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已取消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行走天恩邨及青衣鐵路站之間。 1998年上半年青朗公路通車時,新田公路改為接駁青朗公路,車輛經元朗引道可通往大欖隧道(往葵涌、青衣、荃灣、九龍及港島)或元朗公路(往元朗、天水圍及屯門)。 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由私人公司出資興建,通車時稱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因為部分路段屬大欖郊野公園範圍)。
九廣西鐵於1998年動工興建,而車站承建商為AMEC-Hong Kong Construction CC202 Joint Venture(香港建設-艾銘建築聯營)。 此站在之前是朗日路的一部分,到動工時,朗日路向北移,本來北面的不少村屋被收回用作工地,工程完成後至現時仍是空地。 元朗站於2002年5月24日平頂,並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而通車初附近多條鄉村電視及收音機訊號一度受到幹擾[17]。 雖然於2016年起西鐵綫開始採用8節車廂行駛後情況有少許改善,故在繁忙時間正常情況下乘客一般須等候2班列車便可上車[13],不過根據2021年1月的媒體報導指於繁忙時間乘客仍然要等候多班列車,才能勉強擠進車廂[14]。 而於同年5月,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立法會會議中提及元朗站在繁忙時間乘客就算等候3班列車也未必能夠上車[15]。 而根據2021年的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的會議,議員均形容於元朗站上車十分困難,反映擠逼情況問題仍未解決[16]。
不過公共交通服務卻乏善可陳,只有K68綫提供全日來往元朗市及西鐵綫朗屏站的接駁巴士服務,儘管個別屋苑設有居民巴士服務來往元朗市,附近一眾村落與屋苑仍一直缺乏基本的巴士服務。 2021年10月,此路線加入富豪B8L 12米(V6B)行走。 元朗車廠於2012年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低地臺巴士,2013年9月更改元朗區內行車路線,開始派出Enviro500 12米(ATE)及丹尼士三叉戟(ATR),以取代原有的短車身巴士,2014年實現全線低地臺化。 為測試選擇性還原催化器設備及增加運載力,在2015年陸續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替換,以一輛普通配置巴士加上一輛配置SCR設備巴士作對比,以測試性能。 至2016年中再改派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 此外,元朗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等[3]。
元朗去青衣: 屯門公路轉車站轉乘優惠
另外為了避免對附近居民(尤其是上蓋住宅項目)造成滋擾,車站月臺層以混凝土圍封。 元朗去青衣 現時本線獲派12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2輛12米ATENU、7輛12.8米3ATENU、3輛12.8米E6X)雙層空調巴士,由元朗車廠及青衣車廠共同派車。 元朗去青衣2025 於開線時以「雞車」利蘭勝利二型行走,數年後本線改經換入利蘭奧林比安11米非空調巴士、丹尼士巨龍11米非空調巴士或都城嘉慕11米雙層非空調巴士行走,期間並出現晚年平治O305作支援,成為不少巴士迷追捕的目標。
此段的青朗公路屬收費道路,收費廣場在大欖隧道北端出口外約1公里。 路段設有香港第一條野生動物地下通道,讓野生動物在不影響公路交通下通過。 2015年5月改派丹尼士巨龍9.9米(ADS),但毋須行走此路線。 在九廣西鐵通車初期,由於當時西鐵的票價較其他往返區內和市區的巴士路線昂貴,故使用車站人流相當冷清,直到九鐵推出各項優惠措施以及有巴士公司開辦了往返區內及邊境管制站的巴士路線後[10],車站乘客量才逐漸上升。
本線於全冷後,加入大量AD(銀柱龍)行走,是本線用車最高峯,水平最高的車隊。 2021年7月,全線改派富豪B8L 12米(V6B)行走;2021年10月再度重新派出Enviro500 MMC(ATENU)行走。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2015年中,港鐵公佈元朗站物業發展項目招標結果,項目由新地以93.2億港元一筆過預繳付款投得,較市場估值高約25%。 以項目總樓面約148.5萬方呎計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275元。 西鐵綫元朗站上蓋項目佔地合共約42.1萬方呎,可以興建6幢住宅,提供不少於1,876夥,住宅樓面約136.1萬方呎,約七成單位面積不大於538方呎[37]。
元朗去青衣: 路線改動沿革
青朗公路全長12.98公里,由青馬管制區青衣西北岸的青衣西北交匯處開始,經過長約1.18公里的汀九橋,而匝道更直駁屯門公路連接荃灣郊區和屯門,再經約700米長的高架道通往大欖隧道。 大欖隧道全長3.80公里,為香港現時第二長的雙程收費行車隧道(最長為大老山隧道,3.95公里)。 元朗去青衣 收費廣場以北為元朗引道,長4.4公里(以幹線路標計),直達凹頭;於凹頭交匯處與9號幹線的元朗公路匯合連接天水圍、元朗和流浮山,於逢吉鄉終止並連接新田公路。 路線重組計劃實施後,元朗區居民不滿重整後的68M線班次非常不穩,脫班情況嚴重;九巴在區議員壓力下決定恢復其原有起訖點,來往元朗(西)及荃灣地鐵站;同時重新開辦68A線,途經洪水橋及屯門公路往返朗屏邨及葵興地鐵站,以填補朗屏邨至葵涌一帶巴士服務的不足。 青朗公路(英語:Tsing Long Highway)是香港3號幹線的末段和9號幹線的中段,由汀九橋、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組成,連接青衣及元朗凹頭。 亦是新界的士繼城門隧道及青荃橋後唯一指定可行駛的收費隧道後往青衣的指定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