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提供不同種類的工作訓練予康復者,包括零售、汽車美容、場地清潔、餐飲等,並由富經驗之導師作實地指導。 另一方面,我們又會積極鼓勵僱主聘用康復者,並為他們選配合適者。 Y.E.S.將於2023年10月25日於Y.E.S. Facebook專頁公佈推薦結果及領取禮品詳情。 合資格的推薦人須攜同會員卡,於領取禮品指定日期的辦公時間內(星期一至六:10am – 7pm,公眾假期除外)親身前往旺角或葵芳Y.E.S.領取禮品,不可由他人代領。
- 1993年,我們獲公益金撥款,開創全港首項輔助就業服務,為康復者在真實環境裏提供在職培訓。
- 安排為期最長3個月就業見習職位,每月可獲2,000元見習津貼。
- 另一方面,我們又會積極鼓勵僱主聘用康復者,並為他們選配合適者。
- 轉介機構須填妥有關表格,一份寄往新生精神康復會,另一份寄往社會福利署康復服務中心轉介系統。
憑著多年的豐富經驗,我們明白到設立一站式職業康復服務中心的重要性。 中心主要提供「輔助就業服務」、「深入就業援助計劃」、「優化欣曉深入就業援助計劃」及「殘疾人士在職培訓計劃」。 中心設有就業資訊地帶,並有就業主任為有需要的康復者提供諮詢服務。 中心的配套設施亦非常完備,包括視聽輔助器材、電腦及相關的學習軟件,以方便康復者找尋工作,亦有兩間輔導室讓他們實習模擬面試。 設備齊全的多用途課室,亦方便我們與僱員再培訓局及職業訓練局合辦清潔、零售、餐飲及保安等課程,為康復者提供更佳的裝備。
輔助就業: 相關新聞
賽馬會職業及教育資源中心推行由社會福利署資助的輔助就業計劃,以個案形式,為視障人士提供就業支援,協助他們公開就業,融入社會,發揮所長。 自1995年本會成為僱員再培訓局之委任培訓機構後,多年來一直舉辦不同行業的就業掛鈎課程及新技能提升計劃課程予康復者,以提升其就業競爭力,以成功公開就業為目標。 過往曾開辦之課程包括清潔、零售、餐飲、保安及園藝等不同行業課程。 為配合勞動市場需求及康復者的就業意向轉變,近年本會嘗試開辦健康護理業和專業化的零售及飲食業就業掛鈎課程,包括「陪診員基礎證書」、「綠色有機產品銷售員基礎證書」及「咖啡調製員基礎證書」。 輔助就業 輔助就業服務為康復者提供多元化的輔助就業模式,包括:流動清潔隊、模擬企業和公開就業等,讓康復者按能力、個人優勢及興趣自由選擇培訓項目,以切合他們在職業康復上的需要。
- 臺灣輔助醫學會理事長陳韜名接受《ETtoday新聞雲》記者訪問時表示,這是一個有溫度的議題,從連署名單中觀察,當中有許多是中年族羣,顯見在這個年齡層的民眾很有感,現行的老人看護人員比例,已經遠不及人口老化速度,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變成「家有一老,全家苦惱」的窘境。
- 【政府職位空缺】民政事務總署招聘行政助理,月薪26,000元,合約完結有15%約滿酬金,有公關、聯絡等工作經驗優先。
- 服務內容能力評估:由專業人士評估申請者的工作能力、習慣及態度,然後安排合適的工作訓練。
- 為鼓勵僱主嘗試聘用殘疾人士,僱主可獲最多6個月的補助金,金額為每位參加者每月工資的一半而上限4,000元。
- 陳韜名說,西方的輔助醫學也稱自然醫學,已經行之有年,並逐步納入醫療正軌,不是所有病患只有打針喫藥一途,也可透過音樂、植物、運動、寵物等各種輔助療法減輕痛苦。
- 國根自2014年參與新生精神康復會的輔助就業服務,在位於石硤尾的新生餐廳接受餐飲訓練。
轉介機構須填妥有關表格,一份寄往新生精神康復會,另一份寄往社會福利署康復服務中心轉介系統。 輔助就業服務的社會工作員會接見申請人,以瞭解其能力和適合程度,再安排接受訓練。 我們會定期與康復者商議其進度,康復者如再無需職員的輔助而持續及獨立地工作,則會共同商議安排退出服務。
輔助就業: 輔助宿舍
另輔助就業服務旨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支援,讓他們獲得所需的支援服務,以便在共融的公開環境中工作。 對於臺灣下一階段的長照工作,臺灣輔助醫學會近來則建請政府,推動臺灣輔助醫學特定輔助健康指導技術士施行暨閒置校舍活化,改為樂齡健康中心使用管理辦法,力拚在2個月內要完成5000人的實名連署。 不過,由於填寫表格與資料作業繁瑣,就連網路連署也有多達10多個步驟,輔助醫學會找了諸多公關公司協助,但因議題太過生硬,議題不同於過去成功連署的「週休三日」,確實不容易激起民眾共鳴,最後不是因難度太高,不然就是開出百萬天價,而乏人問津。 輔助就業2025 申請方法直接聯絡本會輔助就業服務之社工/職業治療師以申請服務;或申請人可經由醫務社工、學校社工、家庭個案工作員或有關專業人士轉介至社會福利署「康復服務中央轉介系統」,而該系統會把有關申請轉介至本中心,再經本中心安排工作技能評估測試及面見,以作甄選考慮。 服務目標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支援及職前訓練,包括工作技巧、社交技巧、社區生活技能訓練及輔導,以強化殘疾人土的工作能力及適應力,協助他們達致公開就業水平,此外,訓練過程會按殘疾人士的興趣及能力選配合適的工作,讓他們發揮潛能丶貢獻社會。
本會多年來與職業訓練局展亮技能發展中心合辦多個課程予康復者。 為提升康復者工作能力及相關行業知識,學員透過為期9個月的長期課程,分階段進行學習及實習訓練,培養學員的良好工作習慣,協助他們盡展所長、發揮潛能、提升就業能力,以達致全面融入社會。 本會與展亮技能發展中心(屯門)合辦之長期課程「商業及電腦應用證書課程」更於2011/12學年開始開辦至今。
輔助就業: 香港社工 社會 助理招募
會員可選擇合適及有興趣的工作訓練項目,包括辦公室實務、銷售、廚務、洗車、清潔等等,並從理論及實踐的配合中,提升會員的工作技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及效能感。 此外,此服務亦會提升會員的求職、面試技巧,協助他們為公開就業裝備妥當。 為會員在新工作期間提供情緒支援,協助他們提升適應新工作的能力。
同時,本會與職業訓練局展亮技能發展中心合辦不同類型的短期課程,包括烘焙及餅食製造、應用攝影基礎(廣告)、中文速成輸入法及微軟文書處理軟體和基本花藝等課程,以提升康復者的技能。 同時,為提升康復者的語文能力,本會近年亦舉辦與零售業語文相關之新技能提升課程,分別為「零售業英語(一般行業)I基礎證書(兼讀制)」和「零售業普通話會話(一般行業)I基礎證書(兼讀制)」,協助康復者積極自我裝備及提升,以保持競爭力。 為了推廣殘疾人士的就業機會,我們於2001年開展「殘疾人士在職訓練計劃」,以康復進程較佳的康復者為目標對象。 在病況及藥物影響下,他曾出現記憶力下降、工作緩慢的情況,影響他於科學界工作的發展,甚至無法學以致用。 他一直嘗試工作,但由於屢次受不同的僱主批評,以致他一度對自己完全失去自信。 國根自2014年參與新生精神康復會的輔助就業服務,在位於石硤尾的新生餐廳接受餐飲訓練。
輔助就業: 葵芳Y.E.S. // 課程取消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航空學院)由香港機場管理局成立,是香港首間民航學院。 輔助就業 航空學院提供相關教育課程及完善培訓設施,致力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民航培訓中心。 臺灣老人平均臥牀8年才得以善終,而長照系統也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臺灣輔助醫學會近年建請政府推動「輔助醫學技術士暨閒置校舍活化為樂齡健康中心」。 為此,輔助醫學會近來力拚在2個月內完成5000人的實名連署,最終在各界普遍不看好下,以苦行僧模式,順利達成5000人連署目標。 在2021年初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推出為期1年的賽馬會「敢試‧敢聘‧敢做」計劃,為更多殘疾人士提供職業培訓及安排到不同的社企單位進行實習。 輔助就業2025 本會輔助就業由社會福利署資助於1995年成立,現設有三個服務點,為全港各區有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服務。
輔助就業: 領取禮品安排
生產線當中附有生產所需用的器材供工作技能訓練及生產之用,如:收縮機、包裝機、封口機、洗地機、衣車等等。 【政府職位空缺】民政事務總署招聘行政助理,月薪26,000元,合約完結有15%約滿酬金,有公關、聯絡等工作經驗優先。 申請時需回答中、英各1條問題,有興趣可留意下例問題及申請方法。 輔助就業2025 輔助醫學會祕書長留名仁則指出,若相關科系的學生在大學裡就能修習輔助醫療學分,同時開放各項「輔助醫學技術士」證照考試,估計可增加5到10萬個工作機會,同時老年人也可受到更完善的照料。 臺灣輔助醫學會理事長陳韜名接受《ETtoday新聞雲》記者訪問時表示,這是一個有溫度的議題,從連署名單中觀察,當中有許多是中年族羣,顯見在這個年齡層的民眾很有感,現行的老人看護人員比例,已經遠不及人口老化速度,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變成「家有一老,全家苦惱」的窘境。 申請表格[通用表格第340號(3/2013修訂版)]可向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諮詢中心或勞工處各就業中心索取,也可從公務員事務局網站下載。
輔助就業: 綜合心理健康計劃
受薦人完成會員登記手續後會獲發一張「Y.E.S.印花卡」,以作記錄使用Y.E.S.設施或服務的次數。 受薦人成為會員後,須於推廣期內完成使用「Y.E.S.印花卡」內當中三項Y.E.S.設施或服務,並親身前往旺角或葵芳Y.E.S.交回「Y.E.S.印花卡」,該次推薦方為有效。 所有參加此計劃之推薦人,必須在推廣期內於辦公時間(星期一至六:10am – 7pm,公眾假期除外)親身前往旺角或葵芳Y.E.S.遞交推薦表格、完成一份活動問卷、讚好Y.E.S. 參加此計劃之新會員於完成會員登記手續後會獲發一張「Y.E.S.印花卡」,以作記錄使用Y.E.S.設施或服務的次數。 新會員於推廣期內完成使用「Y.E.S.印花卡」內當中三項Y.E.S.設施或服務,並親身前往旺角或葵芳Y.E.S.交回「Y.E.S.印花卡」,即可獲取迎新禮品。
輔助就業: 【Chill級市集2023 – 青年創業實戰日】檔主招募中!
輔助就業服務團隊包括經理、個案工作員、行政人員及導師,主要在康復者及僱主層面提供與就業相關的服務。 自2001年起,我們透過特別就業見習計劃及其後的深入就業援助計劃,將服務擴展至其他弱勢社羣,如領取綜援的健全人士。 2006年,我們於黃大仙區開展欣曉深入就業援助計劃,服務那些受養子女年齡達12至15歲的單親人士,為他們提供技能訓練、工作配對、持續的支援及輔導,協助他們重新投入就業市場。 1993年,我們獲公益金撥款,開創全港首項輔助就業服務,為康復者在真實環境裏提供在職培訓。 輔助就業的理念是為康復者提供適當的指導、有系統的訓練、專業的個案輔導及跟進服務,讓他們最終能在公開市場就業,並享有就業的一般權利,例如等同市值的收入及工作保障等。
輔助就業: – 殘疾人士在職培訓計劃
輔助就業服務乃屬社會服務,服務提供者與康復者之間並無僱主與僱員的關係。 為讓更多青年人認識青年就業起點(下稱「Y.E.S.」)的設施及服務,凡於計劃推廣期內成功登記成為Y.E.S.新會員 ,並完成使用三項Y.E.S.設施或服務,即可獲取50元潮流生活專門店禮券一張,作為迎新獎賞。 在推薦人遞交推薦表格後,受薦人須在推廣期內於辦公時間親身前往旺角或葵芳Y.E.S.遞交受薦表格並登記成為會員。
輔助就業: 服務對象
陳韜名說,西方的輔助醫學也稱自然醫學,已經行之有年,並逐步納入醫療正軌,不是所有病患只有打針喫藥一途,也可透過音樂、植物、運動、寵物等各種輔助療法減輕痛苦。 受聘人如在合約期內一直表現理想且行為良好,當合約圓滿結束後,可獲發約滿酬金。 該筆酬金,連同政府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的規定為受聘人向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所作的供款,將相等於合約期所得底薪總額的15%。 輔助就業2025 輔助就業2025 參加會員須為指定題目準備一段3-5分鐘的演說,演說過程將由AI平臺錄影,並由AI導師就以下四範疇評分及給予改善建議:(i)面部表情、(ii)說話內容、(iii)語氣聲線及(iv)身體動作。 為鼓勵僱主嘗試聘用殘疾人士,僱主可獲最多6個月的補助金,金額為每位參加者每月工資的一半而上限4,000元。
輔助就業: 力推「輔助醫學技術士」 輔助醫學會「苦行僧式」完成5000連署
另一方面,我們亦致力透過多元途徑,促進他們適應及融入社區生活。 服務內容能力評估:由專業人士評估申請者的工作能力、習慣及態度,然後安排合適的工作訓練。 輔助就業2025 職前訓練:透過規律化的工作訓練,培養會員良好的工作習慣及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