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提及了一些筆者個,買需要注意的事項,當然,還有很多的事我的應該要注意,畢竟,買樓是人生大事,而盡量完善每一步,能讓我們可以更好的把整件事做得盡善盡美。 不懂驗樓,又或是直接跳過這步驟的朋友們,可以說是面對極大的風險呀! 是以,我是非常建議各位在購入物業前,先找專業人士幫忙驗樓的。

準業主在支付首期後,如果已向銀行申請按揭,就需每月繳付供款。 而供款金額,視乎當時與銀行的協議,例如選用定息或浮息計劃、H按或P按、成數、 還款期、利率等等 。 如果想未雨綢繆,準業主可參考千居的按揭計算機,計算每月按揭供款開支。

買樓開支: 按揭火險要幾錢?

當業主和準買家在物業的價格上達成共識,就可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並繳交臨時訂金,又稱細訂,一般是樓價的3-5%。 如果屬於非首置人士,1,000萬以下的住宅物業最高按揭成數為八成,1,000萬至1,125萬按揭成數上限為八成。 如果屬於1,125萬至1,920萬,不論是首置還是非首置人士,最高按揭成數均為五至八成(貸款上限960萬)。 在香港買樓,除了綠表申請人可以低至5%首期買居屋外,一般最少要預留10%為首期,如果物業是用作投資,首期會是樓價一半或更多 。 要留意,金管局規定私人貸款不可用作首期,準買家最好預留多於10%的資金,以防銀行估價不足時填補首期。

要留意,恢復首次置業身份的前提是完成整個賣樓的交易過程,如果只是簽了臨時合約,交易還沒有完全完成的話,仍會被人為是非首置身份。 另一邊廂,男團MIRROR人氣王姜濤曾說過30歲前要買兩層樓,現年23歲的他終「上車」實踐置業的第一步,日前有市場消息指他以1,800萬元買入西環維壹一個海景單位。 有地產界消息傳出,指有跟姜濤同名的買家「Keung To」,在2023年1月初以首置名義入市,以1,800萬元買入西環維壹一個662平方呎的海景單位,2房1套間隔。

買樓開支: 什麼是「臨時買賣合約」?

如果是買一手樓新盤,很多時發展商都會負責支付經紀傭金,買家無需支付,有時地產代理甚至會以傭金回贈的方式吸引客人,回贈金額多少要自行與經紀商議。 代理佣金,亦是經紀佣金,首次置業的買家通常透過地產代理進行物業買賣,當中一定牽涉佣金收費,一般來說佣金是樓價的1%。 由於代理佣金沒有法律規定,經紀有可能「獅子開大口」,亦有代理為了促成交易而給買家打個折扣。 由於正式買賣合約需要由律師處理,律師費包括合約草擬、樓契登記、土地查冊費及其他雜項。 如果物業缺少任何業權文件,或需要額外支付補契費,讓律師向土地註查處申請補契,補契費用一般為港幣幾百元。 除了以上的費用外,由於居屋的交樓標準是清水樓,一般只包廚房和廁所的磁磚及煤氣爐等基本設施,基本上要經過裝修纔可入住,裝修費從平到豪裝,自然有不同預算,因人而異。

例如一層原本600萬元的物業,理應銀行批出的按揭成數為60%,但收入並不是來自香港的人,最高為50%。 買樓開支 因此,在填寫「單位樓價」上會填寫「6,000,000」;「按揭成數」則把橙色活動欄移至「50」而非「60」;在「按揭年期」一欄則把橙色活動欄移至「30」。 很多時,銀行為利誘買家申請按揭貸款,會提供一定「現金回贈」給買家。 但由於金管局規定,現金回贈最高只能佔貸款額1%;但如果「現金回贈」超出1%,則需要在貸款額上扣減。

買樓開支: 【置業資訊】買樓除咗樓價 經紀佣金 仲有一堆支出要畀 分分鐘逾6位數 !

如果並非選用新制的按揭保險,則按揭個案成數及年期而定,以按揭總額收取1%至約4%不等。 買樓開支 如果買樓花仍然想要使用「新按保 / 按保新制」,就要選擇建期付款計劃,在臨近入夥期之前,再向銀行及按揭保險公司申請按揭。 新業主在承造按揭時,銀行都會要求業主購買「火險」,火險實際上是保障大廈的結構問題,例如颱風引致的門窗爆裂、外牆剝落等等。 家居保險則可以涵蓋水管漏水,導致屋內物品及傢俬損毀等情況,為新業主提供更多保障。 如果成功在新盤發售當日選中心水單位,代理與現場律師便會陪同買家「落細訂」,即以樓價的5%作為訂金,可於原先的訂金本票扣除,同時解說條款及簽處臨時買賣合約。

  • 除了定時定候提供最新的樓市、按揭相關資訊之外,作為數碼港成員機構的ROOTS上會致力透過創新科技為香港每一位解決按揭煩惱。
  • 假如已獲屋宇署選定要參加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就應準備及安排所需的訂明檢驗和訂明修葺工程。
  • 直系親屬轉讓可繳較低稅階若加名或轉名為「直系親屬」,則可豁免繳付「第1標準第1部稅率」的從價印花稅,也就是劃一15%「從價印花稅」,而只需繳付較低門檻的「第2標準稅率」從價印花稅。
  • 一般而言,除非買賣雙方在「臨時買賣合約」列出「必買必賣」的條款,否則買賣雙方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並在簽署確立「正式買賣合約」前放棄交易,只需按合約條款作出賠償便可以。
  • 雖然在選擇按揭計劃後,後半部份的百分比是不會變動,但P卻會隨市況變化,一旦美國進入加息或減息週期,而香港銀行跟加或跟減,在「按揭計算機」上也需要作出調節。

如果有意認購價單內的單位,便要向發展商提供訂金本票,即俗稱「收票」。 發展商為公平起見,會為準買家攪珠抽籤,再按順序揀樓。 買樓開支2025 因此要買入心水單位,除了首期資金以外,其實亦需要運氣。 要留意,只有刊載在價單上的物業,纔可以發售,目前政府規定首份價單單位數目不少於整個項目的20%,第二份價單開始最少為10%。

買樓開支: 買樓開支一 – 按揭保費

立即閱讀千居整合的 7 買樓開支2025 大買樓考慮因素及 3 大準備事項。 如果1,000萬以上物業,銀行理應銀行批出按揭成數為50%,但收入並不是來自香港,會先收緊一成至40%。 「最優惠利率」按揭的P按,則以「P-某個百分比」計算,其中「P」指的最優惠利率,銀行會視乎美國加息或減息步伐,而作出調節,對小業主供樓的按揭息率也有影響。

買樓開支: 【居屋2023: 申請攻略】收緊白表入息上限至$3.1萬 (持續更新)

簡易落單程序,最快3小時內會收到配對成功電郵通知,確認預約。 此外,你可嘗試在不同時段睇樓,日間光線充足時進屋參觀,較容易發現單位瑕疵。 而入夜後則可留意單位會否受噪音滋擾,亦要留意鄰近單位會否傳出異味。 屋苑及社區配套設施亦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睇樓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心儀樓盤附近的配套設施。 買樓開支2025 你可以該屋苑為中心,親身視察500米內 (即5分鐘內的步程) 的設施,如鐵路站、巴士站、商場、超市、銀行等。

買樓開支: 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 / SSD)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若果不想叫價太高或者太低,業主在賣樓前應先查閱近期同區同類型的物業成交價。 另外,業主亦可在銀行網站查閱銀行對物業的估價作參考。

買樓開支: 買樓開支四 – 差餉或地租

在2019年新制按揭制度之下,首置人士能夠透過向按揭保險公司,在原有的保費上另加15%按揭保險費,提交額外的按揭保費,由此豁免壓力測試。 因此按揭保費將會在首期以外,按揭人士最大一筆的買樓開支。 估價不足意思係銀行為物業作出的估值低於物業成交價。 這代表銀行批出的按揭貸款額會較買家預期低,導致買家需要付出額外資金用作首期成交物業。 變相這筆額外首期會變成準買家的額外開支,買家萬一沒有足夠資金就會面臨撻訂風險。 居住單位的保安和會所管理都是非常重要及不可以忽略的環節。

買樓開支: 最新文章

如果本身有任何私人貸款,又會影響TU評級,按揭申請門檻也相應調整。 首先,買家需要繳付印花稅,稅率隨著樓價提高,以目前香港的樓價,大部需要額外支付六位數字以上的開支。 例如買入一個600萬的單位,根據現時印花稅稅階,需要額外支付$13.5萬($600萬X2.25%)的開支。 買樓開支 單位愈貴,支付的印花稅亦愈高,買樓前可先去稅務局查覈稅務開支。

買樓開支: 按揭年期:

知道你可以借最多幾多成就可以知道你要有幾多成首期。 香港大部分物業,包括公共房屋在內,都需要繳納差餉,只有部分用於務農的土地和建築以及新界村/丁屋,因為歷史原因可以獲得差餉豁免評估。 這樣, 才能以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物業, 冷靜又理志地按著定好的規條選擇物業. 當然, 那些條件我不能詳盡地分享給你, 因為這是我在 Lucy 的課堂上學的, 知識板權有價, 買樓開支 這點我也十分專重的.

買樓開支: 印花稅(釐印費)

至於睇二手樓,除了看室內裝修、景觀及座向,亦要留意單位是否靠近一些厭惡設施,例如垃圾房、水錶房及升降機槽,可能會帶來衞生及嘈音等問題。 支付首期及買樓雜費只是買樓的開始,若申請按揭,供樓會是更長遠的負擔,以年計的按揭貸款,每月須依時供款。 買家不妨使用千居的按揭計算機,計算每月按揭供款開支。 供款亦會受市場息率影響,如果外圍經濟轉差,利率可能會上升,令供款額增加。

這也就是為甚麼,新香港人/港漂會在獲得永久居民的身份證後,立刻買樓;而永久居民如果想要買第二層樓,也會想方設法自製首次置業資格或首次置業條件,特別是首次置業夫婦。 人稱大劉的華人置業(0127)前主席劉鑾雄向前女友呂麗君(現名呂姵霖),購入灣仔壹環頂層特色單位。 據土地註冊處最新資料,單位交易作價為以4,000萬元,較單位估價低近16%。 資料顯示,劉鑾雄以4,000萬元購入該單位,買賣協議於2022年12月21日訂立,文書交付註冊日期為2023年1月6日。 據瞭解劉鑾雄是以首置方式購入有關單位,即只須按物業價值的4.25%支付印花稅。 視察一手樓與二手樓是有分別的,睇一手樓前,準買家可先查閱樓書,瞭解物業周邊概況、單位實用面積、樓底高度及交樓標準等資料。

銀行普遍認為買家年齡愈大,可償還貸款的能力愈低,故申請人的年齡都對「按揭年期」有影響。 所以雖然大致來說,銀行可以讓買家按揭年期30年,但也會以75年扣減樓齡作準則,兩者取其短者為準。 舉例,如果物業購入價為600萬元,原本打算承造90%按揭,理應貸款額為540萬元;但若單位估價為500萬元,則銀行只會用此作基準批按揭,相當於貸款額只有450萬元。 所以在填寫「單位樓價」一欄,應該填上「5,000,000」,而非「6,000,000」。 買樓前,可先向銀行申請預先批覈按揭服務,獲得銀行初步批覈後,只要於指定時間內購入獲批單位,一般情況下可批足按揭。 買樓雖然開支多多,但只要小心計算,就不用擔心誤買負擔不起的物業。

買樓開支: AXA安盛「卓越」豐盛優居樂保險計劃 – 計劃A

另要留意委託代理是隻代表賣家,還是同時代表買賣雙方? 後者的話,地產經紀要如實告知彼此,向雙方透露從另一方收的佣金金額或比率。 不少一手樓已有基本不俗的裝修和配備,有些買家要求轉地板、拆部分牆身、做地臺牀、加玻璃趟門,以增加空間感等等,特別是納米盤,自然想多利用樓底空間,增加收納位置。

如果業主符合《差餉條例》裡的豁免條件,那麼就可以向差餉物業估價署申請豁免。 買樓開支2025 通過郵寄的方式,列明物業的估價編號和地址、原因、聯絡方式等相關資料。 業主千萬別掉以輕心,因為拖欠差餉、地租、或地稅會遭到懲罰。 若逾期不還差餉與地租,必須多繳付 5%附加費;若超過 6個月不還,則多加 10%附加費,而且政府是可以採取法律途徑來追回欠款。 香港地租是土地承租人,根據土地契約條款,向政府所繳付的租金。

答案是視乎你簽定「臨約」及「正約」之間的時間而定。 以住宅物業買賣為例,如果在簽定「臨約」後超過十四天才簽定「正約」,則需要安排把臨約及正式一同註冊。 若簽「臨約」後的十四天內就可簽定「正約」,就可以只為「正約」打釐印。 根據稅局安排,一般在簽署「臨約」後三十天內需要繳付「印花稅」。 一般前往律師樓簽「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會要求買家多開支票,用以代繳「印花稅」開支。

買樓開支: 申請按揭所需文件

如需查詢地產代理牌照,可到地產代理監管局網頁查證。 除了以上方式,賣方亦可自行出售物業,例如到千居網上放盤,接觸更多租客或買家。 假設準買家有聯名持有住宅物業,可先「除名」,再以無樓族身份買樓慳稅。 若該物業由準買家與妻子聯名持有,「除名」只需按物業的一半價值;而再買住宅物業則只需以第二標準稅率繳稅。

因為在所謂的「拆息按揭」H按,是以「H+某個百分比」計算,其中「H」是指銀行同業間的拆借水平,是會每天的資金而有所變動。 StockViva秒投 作為香港一家初創金融科技公司,基於技術及數據驅動達致快速增長,在短時間內突破50 萬活躍用戶,吸引來自香港、內地、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用戶加入。 秒投StockViva 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宏寰集團和新加坡郭鶴年家族的 K3 Ventures 投資,實力雄厚,目標打造成為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買樓後,業主須開設水電煤帳戶,或把戶口轉名,當中涉及按金。 水費按金大約$400元,煤氣按金則大約是$600元,而電費金額則不超過60天最高電費金額。

買樓開支: 印花稅

MALIBU戶型較大,成交價較高,相比之下,晉海單位呎數較細,細戶型較多,仍有機會覓得上車盤價成交。 項目目前已經開售,提供406個單位,涵蓋開放式至3房戶,主打1房至2房戶,最細單位面積255呎,一房及兩房單位大約300呎左右。 原業主在出售物業有義務還原物業,但如何還原、已改建的部份又如何處理,一樣要由新舊業主先行協商,以免交樓時發生爭拗。 買樓開支2025 居屋申請分為「白表」和「綠表」申請,白表申請最多可以借九成按揭,付一成首期;綠表則最多可按九成半,以半成首期買樓。 Toby一站式平臺提供清潔服務,服務人員會將地板、竈臺、廁所和門窗等清潔得一乾二淨。

注意一點是賣方有責任在交樓日前處理好物業的相關費用,例如管理費,而買方會在這天上樓驗收。 當業主開始放售物業後,有興趣的準買家會聯絡業主或代理,並要求視察物業。 一般準買家除了瞭解該區環境,大廈本身狀況,和物業狀況之外,亦會檢查有沒有滲水的問題。

後者是由差估署評定,例如單位面積、樓齡、地點、交通設施、物業質素等都會是考慮因素。 不過有時政府會對此寬減,例如最新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各住宅物業單位於首2季的寬減額,上限是每季1500元,之後2季最多每季減1000元。 非首置人士,則要額外繳付雙倍印花稅(DSD),稅率劃一是樓價的15%。 如果買家是海外居民或以公司名義購買,再要徵收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BS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