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報利嘉閣錄3宗二手買賣,上週末為7宗,該行總裁廖偉強表示,日前港銀跟隨美國加息,再次喚起市民對息口走勢的關注,加上業主議價空間未有明顯擴大,準買家入市前再三觀望,買賣雙方陷入拉鋸局面。 中原地產十大屋苑本週末錄得2宗成交,較上週末的7宗驟降71.4%,零成交屋苑重回8個,交投持續於低位徘徊,已連續13個週末錄得單位數成交。 【香港樓市2021・藍籌屋苑】每逢樓市升或跌,傳媒或地產代理總會以「藍籌屋苑」的成交數據去解釋樓市走勢。 到2020年代,政府根據2022年度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建議,於2023年重新推出私人參建居屋計劃,並改稱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樂建居」[13]。
主要街道包括廣東道(尖沙咀段)、彌敦道(尖沙咀段)、加連威老道(尖沙咀段)、麼地道(尖沙咀段)、梳士巴利道(尖沙咀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港景峯,美麗都大廈,漢口中心,華源大廈,偉安大廈。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3,750,年齡中位數為 45.6歲。 10) 嘉湖山莊(Kingswood Villas)- 位於天水圍, 於1991年至1998年間年間落成。
10大屋苑: 樓市資訊 美聯物業
深水埗區現有20個公共屋邨,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黃大仙區現有22個公共屋邨,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首3個跌幅最大的屋苑當中,沙田第一城、嘉湖山莊位於新界,康怡花園位於港島。 近月新界有新盤減價開售,多少影響區內二手市場,令沙田第一城、嘉湖山莊呎價跌幅較高。 10大屋苑2025 4) 黃埔花園(Whampoa Garden)- 位於紅磡。
- 有32住宅大廈, 按地勢分為 「上康怡」A至H座, 「中康怡」J至M座, 「下康怡」N至R座(不設I、O座), 提供6648個單位;
- 屋苑內的草地, 休憩園林, 泳池及球場等, 佔整個嘉湖山莊90%的空間。
- 該行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自美國宣佈加息,以及香港主要銀行跟隨上調最優惠貸款後,買家對後市多抱觀望態度,加上發展商積極推售新盤,部份更減價搶客,導致二手市場進一步受壓。
- 此列表包括由上述三間組織轄下的公共屋邨,包括已落成、興建中、重建中、待建中或建議中,以及已拆卸並改作其他用途的公共屋邨。
- 第一城(City One Shatin)位於沙田,由恆基兆業牽頭,新世界發展、新鴻基地產及長江實業等四間地產商組成的聯營公司發展,至今仍是新界東最大型的住宅項目。
- 陳海潮表示,名城是鐵路上蓋屋苑,同區亦有鐵路上蓋新盤開售,銷售成績理想,從而帶動名城,呎價升幅跑贏大市。
康怡花園發展計劃的第 2 期為居屋康山花園,由於康怡和康山的外型和單位間隔接近一模一樣,兩者又共用同一個住客會所,令不少用家誤以為康怡花園同為居屋。 截至2023年7月,香港共有258個公共屋邨,單位總計超過85萬個。 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10大屋苑: 今年交投最活躍十大屋苑 註冊量悉數超去年 映灣園按年升近5成 新都城及黃埔花園增逾4成
杏花邨位於柴灣盛泰道100號,由港鐵、嘉裏貿易、僑光置業、Riverkent Limited及大新合作發展,入夥期由1986年至1989年,樓齡32至35年,共有48座,提供6504個住宅單位,面積556至1,356平方呎。 目前買賣盤有86個,叫價介乎788萬至2350萬元,實用呎價介乎15,178至22,445元。 太古城位於太古灣道,共有61座,提供12,698個住宅單位,面積585至1,237平方呎,於1977至1987年入夥,樓齡34至44年,由太古發展。 現時買賣盤有349個,叫價介乎770萬至5,800萬元,實用呎價13,230至67,802元。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3,750,年齡中位數為 45.6歲。
- 近月新界有新盤減價開售,多少影響區內二手市場,令沙田第一城、嘉湖山莊呎價跌幅較高。
- 這些屋苑規模大,提供數千個至逾萬個單位,放盤量和成交量多,有一定代表性。
- 既然官方樓價指數快將破頂,私人屋苑樓價普遍向上,部分屋苑更有雙位數升幅。
- 黃大仙區現有22個公共屋邨,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 據利嘉閣地產資料顯示,在50個指標屋苑當中,由今年初至7月,平均實用呎價普遍錄得升幅,以首10個升幅最高的屋苑為例,升幅更是雙位數,由11%至18%不等。
加上該區業主普遍持貨力強,大多不願割價求售,以至買賣雙方形成拉鋸局面,太古城7月暫錄7宗成交,平均實用呎價約17,352元。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自美國宣佈加息,以及香港主要銀行跟隨上調最優惠貸款後,買家對後市多抱觀望態度,加上發展商積極推售新盤,部份更減價搶客,導致二手市場進一步受壓。 2000年,房協因應樓市低迷,將三個夾屋屋苑改為私人樓宇,向港府補地價並以市值價格出售,是為「市值發展項目」。 2002年,港府為挽救地產市場,而一度宣佈無限期擱置居屋計劃,不會再興建和發售新的居屋屋苑。 下表所列的屋苑在當時興建時原本作資助房屋,後來因以上原因改變原有用途。
10大屋苑: 十大屋苑「太古城」特色:
沙田區現有23個公共屋邨,主要分佈在沙田新市鎮(包括大圍)及馬鞍山新市鎮,其中有5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10大屋苑2025 10大屋苑 南區現有9個公共屋邨,大部分位於香港仔一帶,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此列表包括由上述三間組織轄下的公共屋邨,包括已落成、興建中、重建中、待建中或建議中,以及已拆卸並改作其他用途的公共屋邨。 香港私人屋苑列表主要收錄由地產發展商在香港建造的私人住宅(包括由香港房屋協會銷售的私人住宅,但不包括居屋屋苑);本列表只列出主要地產商興建的私人住宅樓宇組羣。 嘉亨灣平均實用呎價錄得的升幅最高,達18.65%,地產分析員指個別高質素單位成交,扯高屋苑樓價。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出,嘉亨灣是港島優質物業,銀碼大,部分單位樓價很貴,適逢今年市況轉好,個別買家願意購買貴價單位,個別高層海景單位成交,扯高屋苑樓價。
分7期共58座, 提供15880個單位; 是全港提供最多單位的私人屋苑, 屋苑各期樓宇圖則幾近相同, 主要分二房, 三房, 三房套廁。 所有樓宇每組相鄰的兩個單位之間的牆並不是主力牆, 均可打通成相連單位。 嘉湖綠化空間的面積更為全港屋苑之最, 約360萬平方呎。 屋苑內的草地, 休憩園林, 泳池及球場等, 佔整個嘉湖山莊90%的空間。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藍籌屋苑單位數目通常很多,如沙田第一城、嘉湖山莊,提供超過1萬個單位,現時難再有新屋苑可以提供這個數目的單位。
10大屋苑: 太古城屋苑資料
此外,房委會於2016年推出綠表置居先導計劃,出售正在興建的公屋項目予公屋租戶等人,2018年起改為綠表置居計劃[11]。 市建局亦為了響應2015年度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建議增加資助出售房屋,決定在啟德發展區住宅「煥然壹居」中,撥出部份單位作資助房屋銷售,其後又推出紅磡「煥然懿居」作為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12]。 藍籌屋苑是來自股票市場的「藍籌股」概念,指市值高、業績穩定的股票。 業界人士選擇了十個屋苑,包括太古城、康怡花園、嘉湖山莊、黃埔花園、美孚新邨、杏花邨、麗港城、匯景花園、海怡半島和沙田第一城。 這些屋苑規模大,提供數千個至逾萬個單位,放盤量和成交量多,有一定代表性。
10大屋苑: 沙田第一城:毗連港鐵馬鞍山線站 交通方便
他續稱,到了今年市況轉好,雖然機場仍未開關,但有買家憧憬未來通關,正常復航,於是趁低吸納,屋苑樓價追落後,7月時呎價迫近13,000元。 他又說,同樣排十大的同區屋苑藍天海岸情況跟映灣園相似,同樣追落後。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新盤接連面世,售價亦緊貼現市,瞬即搶佔市場焦點;至於放盤多時的業主有感近日租賃需求大增,寧願「轉售為租」也不會大幅減價賣樓,二手市況依然疲弱。
10大屋苑: 市場憧憬機場通關 映灣園追落後
康怡花園位於鰂魚湧康愉街31至45號,由恆隆、新世界、凱聯酒店、怡華置業、益新置業、香港淘化大同、萬邦投資、廖創興企業等聯同港鐵合作發展,於1985年至1987年分期入夥,樓齡34至36年。 屋苑共有32幢住宅大廈,提供6,648個住宅單位,面積461至1,142平方呎。 現時買賣盤有145個,叫價690萬至2,500萬元,實用呎價13,556至47,081元。 據中原地產消息,十大屋苑本週末錄得2宗成交,較上週末的7宗驟降71.4%,零成交屋苑重回8個,交投持續於低位徘徊,已連續13個週末錄得單位數成交。 該行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自美國宣佈加息,以及香港主要銀行跟隨上調最優惠貸款後,買家對後市多抱觀望態度,加上發展商積極推售新盤,部份更減價搶客,導致二手市場進一步受壓。 嘉湖山莊位於天水圍天湖路1號,於1991年至1997年分期入夥,樓齡24年至30年,由長江實業發展。
10大屋苑: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10大指標屋苑中,只有九龍區的西九四小龍及美孚新邨各錄得1宗成交,而餘下8個指標屋苑均「捧蛋」。 6) 美孚新邨(Mei 10大屋苑 Foo Sun Chuen)- 位於荔枝角, 於1968年至1978年間落成。 分八期共99座, 提供13149個單位, 是全港樓宇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 十個屋苑之中,以鰂魚湧太古城錄40宗成交佔最多,按月增54%;沙田第一城錄39宗排第二,成交按月多77%;至於天水圍嘉湖山莊錄36宗排第三,按月多9%。
10大屋苑: 成交記錄
以上是有關香港居屋的常見問題及簡短答案,如有更多問題及需要更詳盡答案,建議查閱房屋署官方網站或直接向房屋署查詢。 而且,屋苑設有兩座購物商場,另設有游泳池、網球場、兒童遊樂場、巴士站、街市等,配套設施充裕。 雖然屋苑內無大型商場,但民生商店雲集,可應付每日衣食所需。 在股票市場,「藍籌股」指有信譽、業績穩定、交投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具有投資價值。
10大屋苑: 沙田區
「入夥年份」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的年份為準,但部份屋邨內個別樓宇的入夥年份可能會與官方資料有出入,詳見相關條目。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會計算用作出租的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不包括在房委會租置計劃或房協住宅發售計劃中已出售的單位,「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適用於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的是單位室內實用面積,以平方米(m²)計算;平民屋宇公司則沒有提供資料。
10大屋苑: 【全港】股票買藍籌 房屋選「藍籌屋苑」
香港樓市2021在未來4個月,以上屋苑樓價會否繼續上升? 陳海潮指,屋苑樓價會跟隨大市走,近期樓價破頂後(指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交投放緩,市場觀望氣氛濃,因近期股市波動,而且有傳美國會提早加息。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指,7月私人住宅樓價指數鈵396.3點,按月升0.5%,並連升7個月,累積升幅達4.3%。 而且,跟2019年5月的歷史高位396.9點相比,7月指數僅相差0.15%,樓價快將破頂。
10大屋苑: 第8位. 太古城:樓齡逾40年
首先,隨着近年港鐵路線持續擴建,以上這些屋苑位近港鐵站,交通方便,以往黃埔花園、海怡半島、嘉湖山莊等屋苑未有港鐵站,交通方便程度稍遜,但現時港鐵伸延至黃埔、鴨脷洲等地區,令這些屋苑對外交通更方便快捷。 住屋是香港人長久以來的煩惱,配套齊全的屋苑更是歷久不衰,十大屋苑是指成交宗數最多的藍籌屋苑,大部分均具有鐵路網絡效應,屋苑內康樂及會所設施一應俱存,加上社區及交通發展完善,深受置業人士歡迎。 【信報財經新聞】綜合利嘉閣地產分行網絡數據,於過去的週六和週日10大指標屋苑錄3宗二手成交,按周減少4宗或57%,為近4周新低紀錄。
現時市場上有127個買賣盤,叫價介乎740萬至2200萬元,實用呎價12,955至42,553元。 美孚新邨位於荔枝角百老匯街22至24號,於1968年至1978年入夥,樓齡43至53年,由新世界、美孚企業合作發展。 屋苑共有99幢住宅大廈,是全港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提供13,149個住宅單位,面積429至1,435平方呎。 目前買賣盤有369個,叫價介乎618萬至2800萭元,實用呎價11,544至35,714元。
屋苑建有58幢住宅大廈,提供15,880個單位,面積517至748平方呎。 市場上有282個買賣盤,叫價470萬至1630萬元,實用呎價5586至25,397元。 黃埔花園位於紅磡必嘉街12號,由和記黃埔屬下的地產公司發展,於1985年至1991年間入夥,樓齡30年至36年。 屋苑共有88座,提供10,431個住宅單位,面積351至1,110平方呎。 10大屋苑2025 現時市場上買賣盤有131個,叫價560萬至1900萬元,實用呎價14,543至34,851元。 海怡半島位於鴨脷洲海怡路6號,共有34幢住宅大廈,提供9,812個單位,面積632至1,121平方呎,於1992至1995年分期入夥,樓齡26至29年,由和記黃埔、嘉宏國際、長江實業和香港電燈合作發展。
一般來說白表單人申請者因單位配額較少、揀樓次序較後,買到居屋的機會也較低;以2022年居屋為例,白表單人申請者即使抽中頭籤,揀樓機會也不到一半。 樓價自2003年起不斷上升,超出市民負擔能力,政府應社會要求復售公屋,首批復建公屋於2014年推售。 與以往不同,市民對這期居屋反應非常熱烈,超額認購逾61倍,其中白表更超額逾140倍。 2017至2019年期間推售的居屋,每每都能吸引超額逾數十倍的認購申請,直至2020年疫情爆發後,因經濟狀況轉差等影響,加上推售單位數目增加,居屋2022超額認購倍數跌至約27倍,難度似乎稍減。 另一點要留意,雖然在跌市情況下,部分屋苑如嘉湖山莊樓價偏低,部分單位樓價更低於400萬元,但始終距離市區較遠,如前往市區工作需計算交通費用,整體開支是否節省很多則難說。 陳海潮表示,名城是鐵路上蓋屋苑,同區亦有鐵路上蓋新盤開售,銷售成績理想,從而帶動名城,呎價升幅跑贏大市。
10大屋苑: 香港島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受到加息、疫情和未通關影響,第三季樓市表現最差,樓價由年初至今已累跌10%。 但他指,第四季樓市表現未必差,因下月本港可望放寬檢疫措施,「0+7」措施事在必行,屆時全世界跟本港恢復往來,帶動經濟,估計樓價反彈3%至5%。 10大屋苑2025 如果有意趁機執平貨,準買家應留意屋苑交投、香港樓價走勢、屋苑的特點。 陳海潮指,映灣園部分客源是機組人員和經常往返內地人士,疫情爆發,機場封關,影響這類客源需求,令屋苑樓價偏低。
太古城(Taikoo Shing)位於鰂魚湧,由太古地產發展,第一期於 1977 年落成,建有 61 座分層大廈,共提供 12,698 個單位,面積介乎 585 至 1,237 方呎。 香港的資助出售房屋歷史始於1976年開始的居屋計劃,當時有六個屋苑正式於兩年後推出市面,供公屋居民及其他合資格人士購買[2]。 其後居屋計劃受到市民歡迎,房委會每年亦推出至少數千個居屋單位,並一度邀請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居屋單位,然後轉移到房委會及出售予公眾[3]。 而房協於1987年開始推出類似居屋的資助房屋,同樣以公屋居民為主要對象,名為住宅發售計劃,兩年後首個屋苑落成,有些屋苑更與同期的居屋一併推出[4]。 據美聯物業分行統計,週末10大藍籌屋苑錄得約4宗買賣成交,按周跌約43%,連續13個週末錄得個位數水平。
新居屋計劃下首批五個已命名屋苑,於2014年12月推出市場[273][274]。 中原地產指出,今年8月份十大藍籌屋苑買賣合約登記錄168宗及13.38億元,較7月的142宗及12.17億元,分別上升18.3%及10%。 反映7月樓價走勢回軟下,減價盤增多,吸引買家趁低價入市,帶動二手傳統大型屋苑買賣止跌回升。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美國聯儲局議息過後於息口方向上未有明確表態,市場繼續受到息口向上陰霾籠罩,觀望氣氛持續濃厚;加上各區新盤續以低市價出擊「力谷」銷情,搶去不少二手客源,令近月二手交投表現持續淡靜。 10大屋苑 馬泰陽相信,聯儲局於下半年仍有機會加息,為本港樓市帶來不明朗因素,加上港府未有「撤辣」訊號,樓市「能見度」仍偏低,短期二手交投相信難有起色。 根據香港置業旗下分行截至今日下午3時統計,港、九及新界10大二手指標藍籌屋苑於週末日兩天錄得2宗成交,按週迴落33%,創6周新低,並連續22周錄得單位數水平。
藍籌股,一般經營良好,無論世道是否景氣都有能力賺取利潤,風險較小。 即使在股票市場處於熊市時,A股的四大銀行、茅臺、格力等藍籌股,依然表現堅挺。 屋苑依山而建,環境偏靜,設有住客會所,設施有健身室、泳池、網球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