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利樓是軍營中予高級官員使用,同時為適應香港夏季炎熱的天氣,地下檐廊預留了寬闊空間乘涼[4]。 根據一份1980年市政局的會議紀錄,美利樓原先計劃安置於域多利軍營旁邊用作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不過最終未有落實[4]。 到1982年,美利樓地皮以1.2億港元出售予中國銀行興建中銀大廈,美利樓因應建築工程需要被拆卸。 分拆出來的超過3000件建築物料被編上了號碼及儲存於大潭水塘附近的政府倉庫[5]。
- 然而最特別之處,赤柱糅合了古今中外的特色,非但有不少古蹟文物,還發揮了海邊小鎮異國風情的特色,配合陽光與海灘的度假勝地,很適合想到這裏放鬆身心的人。
- 3層高的美利樓現今被活化,德國餐廳、西班牙餐廳,都是欣賞淺水灣海景、黃昏日落晚霞很好的地方,還有兩層高的瑞典品牌H&M,內裏保留歐陸設計,小編覺得很特別,有在歐洲逛街的感覺。
- 卜公碼頭是清末、英國殖民初期對外的主要港口,同時也是香港第一座的公眾碼頭,目前已經改建為赤柱地區的公共空間,藍天白雲的海景,港灣內隨意停靠的小艇,赤柱真的讓人顛覆對香港的印象。
- 時至今日,有不少商店與餐廳進駐美利樓,來到這座別具維多利亞時代氣息的建築,不但可以逛街購物,還可以品嚐海鮮以及德國美食。
- 分拆出來的超過3000件建築物料被編上了號碼及儲存於大潭水塘附近的政府倉庫[5]。
- 設施包括特別指定升降機,供顧客及其寵物使用,又會提供暫時委託寵物的設施(如牆身安裝掛鈎以繫穩寵物拉繩)和收集箱等,方便顧客到食肆進食和為寵物清理等。
赤柱大街這間酒吧走英倫古堡風,木製的的桌子配上英倫沙發,打造出復古的風格。 食物方面就主打英國菜,有海鮮拼盤、漢堡、炸魚薯條、意粉等西式選擇。 酒吧坐擁無敵海景,無論是享用正餐或是happy hour食snack都可以。 大多店舖為單幢唐樓,以「前舖後居」的形式營運,出售古董、首飾、油畫、紀念品和手工藝品等地道產品。 不但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尋寶,更認識香港文化,連市民都會過來閒逛,可說是赤柱最熱鬧的地方。 赤柱作為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靠海小鎮,一向都是香港人放鬆身心的地方。
赤柱廣場美利樓: 交通 — 如何前往赤柱
美利樓原位於中環現時中銀大廈的位置,於1846年建成,大樓的設計饒富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風格,曾先後用作駐港英軍軍營和政府部門的辦事處。 及後美利樓的結構出現問題,加上社會對中區土地需求殷切,大樓於1982年拆卸,並將拆卸下來的3 000多件組件編上號碼,在1998年移遷至赤柱廣場組合重建。 雖然因拆卸時遺失了部分組件如原來用作通風的煙囪,並以其他類似的建築物的組件代替,美利樓仍能大致保留原來的面貌,是赤柱的地標之一。 商場地下至二樓部分被打造成為中心地帶,引入特色食肆、休閒生活及超級市場,商場四樓亦設有全新的觀景臺,又裝置了全新設計的電梯上蓋,方便顧客在視線無阻礙下欣賞沿岸海景。
3層高的美利樓現今被活化,德國餐廳、西班牙餐廳,都是欣賞淺水灣海景、黃昏日落晚霞很好的地方,還有兩層高的瑞典品牌H&M,內裏保留歐陸設計,小編覺得很特別,有在歐洲逛街的感覺。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據說,赤柱的名字是源於以往此地有很多紅色的木棉樹,遠處看過去像是一條赤紅色的巨柱,因而命名為「赤柱」。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而英文名字「Stanley」則是殖民時期佔領赤柱這的英國將領名字。
赤柱廣場美利樓: 交通資訊
碼頭在拆卸後,其風格優雅的鑄鐵拱型上蓋被遷移至九龍黃大仙摩士四號公園安放,直至2007年再重新安置在赤柱並與美利樓為鄰。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你可以從卜公碼頭搭乘渡輪前往蒲臺島,或是在碼頭觀賞黃昏美景、享受海風吹拂。 同樣位於美利樓的Ocean Rock主打西班牙菜及各類海鮮,供應生蠔、龍蝦等多款美食,另外一樣有意粉、Pizza、各種扒類等的西式餐廳常見選擇。 由於位處美利樓,餐聽一樣設有海景室外座位,一邊享受美食及一邊欣賞海景,份外寫意。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利樓曾經被多個香港政府部門作為辦公室。 1975年至1983年期間,美利樓成為了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總部[4]。 大樓原址位於香港島中環花園道與金鐘道交界,後來遷往赤柱海傍。 1982年拆卸時,香港政府就已有計劃另覓一地將它重建,所以將美利樓3,000多件花崗巖都編上了號碼,然後在1998年於赤柱重新安置[1]。 原本的美利樓初期是作軍事用途,其後短暫用作政府機關,而現在重建後的樓層主要是作食肆用途。 赤柱軍人墳場位於聖士提反書院旁,於殖民時期初期1840年代建設,初期安葬駐港英軍及其家屬,及後二戰期間,則安葬為保衛香港而犧牲的人,於2010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赤柱廣場美利樓: 香港旅遊路線系列
位於赤柱美利樓的King Ludwig 赤柱廣場美利樓 Beerhall一直是德國菜的人氣之選,雖然在市區有分店,但不少人也會專門到赤柱享受美食,貪其室外景觀相當漂亮。 而德國菜中,當中的脆皮燒豬肘配及薯仔可說是餐廳的招牌名物,份量十足且惹味,豬手鹹香酥脆,絕對是必食之選。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當美利樓在中環的時候,是一級歷史建築;當被遷移至赤柱後,因位置不同,建築物料亦有所改動,所以由一級歷史建築降至不予評級。
- 這裡也不乏令人回味的景點,包括舊赤柱警署、赤柱郵政局、赤柱軍人墳場以及由中環搬來的地標性建築物美利樓和蔔公碼頭,這些令人注目的拍照打卡勝地,承載著香港的歷史印記。
- Beesy Bay成立於 2021年12月,位處赤柱大街 86 號至 88 號,正是赤柱經濟和娛樂中心。
- 美利樓於1846年興建,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西式舊建築之一。
- 到了香港日治時期,美利樓被用作日本皇軍憲兵總部,並且設有多座囚犯室及用作刑場。
-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 還有一些售賣特色產品,如自製手工藝品、有機環保產品的店舖。
昔日的赤柱是一條漁村,在香港歷史上佔據重要的一席;如今的赤柱是一個風景如畫的海濱社區,這裡有迷人的沙灘,琳瑯滿目的市集以及人氣很旺的沿海餐館及酒吧。 這裡也不乏令人回味的景點,包括舊赤柱警署、赤柱郵政局、赤柱軍人墳場以及由中環搬來的地標性建築物美利樓和蔔公碼頭,這些令人注目的拍照打卡勝地,承載著香港的歷史印記。 每年12月赤柱廣場都會舉辦富外國特色的聖誕市集,售賣外國美食、聖誕飾物、禮品及手工藝品,吸引區外市民前往。 市集舉辦期間,商場提供免費穿梭巴士及來往香港仔的免費渡輪服務。 由於初期吸引大量駕駛者駕車前往,而區內泊位有限,令區內交通癱瘓[2],其後領展改以手機應用程式預約商場泊位。
赤柱廣場美利樓: 赤柱美食4. Cafe Grouchos 漢堡+炸紫薯甘粟餅
1840年代,維多利亞港周邊城市機能尚未完善前,赤柱曾是香港島的商業、行政中心,同時也是香港原住民最多的區域。 區域重新劃分以後,雖然赤柱失去行政中心的地位,但是赤柱仍是西方人最主要的住宅區域之一。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赤柱廣場美利樓2025 赤柱廣場美利樓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佈,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赤柱廣場美利樓: 交通
赤柱廣場也是眺望赤柱海岸景色的最佳地點,赤柱廣場四樓的觀景臺、多家餐廳面海的戶外座位區,都是欣賞沿岸海景的最佳地點。 歷經都市重劃,美利樓於1998年搬遷、建造並被重新堆砌,仿希臘復古式的圓形石柱、中式瓦面的房頂,這座三層的花崗巖建築物,在赤柱卜公碼頭旁完整重現。 1900~1925年代是卜公碼頭利用的全盛時期,當時所有造訪香港的貴賓(清朝醇親王、孫中山先生、英國亞打王子、愛德華王子、港督彌敦、盧押、梅利等),都是由卜公碼頭登陸。 每天往返赤柱人潮非常多,但因為綠色小巴班次很密集,所以等候時間並不會很久。 但在這幢富歐陸式建築的古樓,輕輕海風撲面,放著中東式的音樂,再加上無敵海景,視覺聽覺觸覺跟味覺都是超棒的,絕對是跟情人約會的超好地方來的,貴一點也是值得的,假日記住要提前訂位啊。 除了購物中心部份,赤柱廣場亦包括戶外表演場地──閑情坊及旁邊的重建古蹟美利樓。
赤柱廣場美利樓: 赤柱美食 2.Pane e Latte 打卡麵包名店
即是沒有百年歷史,仍然有不少建築數十年前興建遺留至今,充滿歷史痕跡,如赤柱八間屋、赤柱軍人墳場。 赤柱是位於香港島南邊的一個海濱小鎮,地理位置在石澳以西、淺水灣以東。 赤柱廣場美利樓 赤柱知清朝時期便有記載居住,直至殖民時期更是英政府初期政治的重心。
赤柱廣場美利樓: 歷史外觀
呢八間相連既客家特色小屋,紅磚同綠門,與門前老樹相映成趣,係不折不扣既歷史陳跡。 在這裏用餐一定要坐露臺座位,景色一流,食物質素對得起價錢,挺不錯的一間餐廳。 位於赤柱廣場4樓平臺的Waffleman,出名招牌窩夫,設有露天座位,大家可以一邊欣賞觀景臺的景色,一邊品嚐甜點。 卜公碼頭的上蓋是香港第一座採用低碳鋼鐵結構,而桁架至今已有過百年歷史,2020年時被傳媒揭發鐵鏽剝落,十分危險,現今仍在進行維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