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郊遊徑初段以上坡石階為主,但到達昂平草原之後,可以俯瞰西貢及牛尾海一帶景色,非常壯麗。 另一方面,從前聚集了不少採礦工人與家人定居的馬鞍山村,經過活化後,演變成鞍山探索館,遠足前或後不妨去了解一下馬鞍山的歷史。 烏蛟騰原名「烏龜田」,到訪烏蛟騰可以看到傳統客家村落,建築以瓦頂設計,非常復古。
該徑主要分成兩段──紫羅蘭山段及金督馳馬徑段。 經過黃泥涌水塘公園主壩後,由引水道左邊的小徑攀上436米的紫羅蘭山。 由於上山的路段崎嶇不平,遠足人士宜分段休息,並沿途飽覽深水灣及南丫島景色。
烏蛟騰郊遊徑: 交通
由此右走經士多後,依上路走往犁頭石前往九擔租,最後再走回烏蛟騰。 烏蛟騰郊遊徑 烏蛟騰郊遊徑 觀賞蓖麻後,我們踏上山徑,緩緩上斜,沿路經過河溪,也見到蜻蜓及蝴蝶在溪邊飛舞。 約半小時之後便到分岔位,跟隨「降下坳」路牌指示左轉,不出5分鐘便到第1個checkpoint︰烏蛟騰郊遊徑觀景臺。 在天朗氣清時,這裏可以遠眺船灣淡水湖、八仙嶺、馬頭峯及吊燈籠。 美中不足是今次到訪時觀景臺四周長滿植物,遮擋了部分視線,影響景觀,但仍不失為歇腳的好地方。
來過梅子林多次,還記得第一次來十分驚喜,很喜歡這個寧靜古村。 「天、地、人」梅子林藝術活化計劃是繼永續荔枝窩 (滙豐永續鄉郊計劃) 後另一活化古村的項目。 今天來是為了探探這位幕後主腦人,原想給他驚喜,但剛巧他有工作在身,無緣碰面。 離開烏蛟騰郊遊徑後,走了一小段媽騰古道 (往來烏蛟騰至亞媽笏一段)。 以媽字為名的地方或其鄰近地方,多與天后有關及建有天后廟,因福建人尊稱天后為娘媽或媽娘。 (1) 亞媽笏確有一間小型天后廟,但早已荒廢。
烏蛟騰郊遊徑: 荔枝窩自然步道
大家可以由大埔墟港鐵站出發,在商場買齊補給及去廁所後,就可以搭車入烏蛟騰。 交通方面,每日都有專線小巴20R入烏蛟騰,但班次較疏,在週日及公眾假期,就有巴士275R到烏蛟騰,班次較密。 入烏蛟騰的路程幾遠,至少要搭半小時,大家搭車時可以小睡片刻。 有些朋友行山,是為了到士多食豆腐花,今次就介紹大埔烏蛟騰行到粉嶺鹿頸的行山路線,途經三椏村、荔枝窩及谷埔等村莊,基本上行過每條村都有士多,補給點非常多。 雖然全程15公里,但上落不多,全程路線清晰,難度不高;最辛苦是上分水凹那段,但最高點只是約180米高。 烏蛟騰郊遊徑 沿路也有小溪流水,過程中還會看到不少芒草,啱哂秋天同小朋友去打卡!
- 通常由烏蛟騰行到三椏村都要兩小時,若果不想光顧福利茶室,可以在十字路口續往荔枝窩方向行,經過電話亭及公廁後,就行到合益蜂場,食物種類跟福利茶室差不多。
- 入烏蛟騰的路程幾遠,至少要搭半小時,大家搭車時可以小睡片刻。
- 今天不計參觀、休息和開餐時間,行了約五個半小時。
- 離開涼亭再前行一會兒,就行到三椏湧營地的入口。
- 經芬箕託上吊燈籠,這裡是船灣郊野公園的最高點,可以遠眺整個印洲塘海岸,飽覽吉澳、娥媚洲和往灣洲。
中途偶然看到紅葉,豬在12月中行烏蛟騰郊遊徑,部分紅葉已經開始落葉,但樹上的楓葉,有些是開始變色仍有楓香是仍然綠色的。 彌勒山位於大嶼山,沿彌勒山郊遊徑走,會經過觀景臺及纜車線,可以俯瞰昂坪及大佛,同時欣賞纜車懸空的畫面,秋冬季亦可欣賞芒草搖曳。 彌勒山郊遊徑是一條環迴步道,平緩易行,適合行山新手。 烏蛟騰原名烏蛟田,附近的問路石上仍有「烏交田」的刻字。 相傳此地又稱作烏龜田,惟因「烏龜」一詞的俗語含貶義,故以「蛟」代「龜」,取其「騰蛟起鳳」之意。
烏蛟騰郊遊徑: 大埔烏蛟騰|留意回程週日下午3:30有船
而且路途上落坡幅度不大,累計上斜幅度大約是300米,輕鬆易行。 烏蛟騰郊遊徑 惟行程中會經過一些以天然大石鋪砌的路段,下雨時路面較濕滑,若天氣不穩,不宜前往。 再者,部分路段的手機信號接收較差,也未必能上網,因此出發前最好通知親友行程,以防萬一。 這條路線景色多變,荔枝窩及谷埔的海景予人完全不同的感覺,但最具吸引力的,還是沿途的士多美食,適合那些行山是為了食更多的朋友。 不過,最好還是週末假日去,那些士多說不定會在閒日休息,而且入烏蛟騰的巴士只在紅日服務。
當然可以行回頭路返回 烏蛟騰 ,但是聽村民說有另一邊山路會快一點,所以嘗試從另一邊返回,不過因為這邊山路好斜,上山行得好辛苦! 幸好小朋友行山技巧不錯及有耐性,如果要返回 烏蛟騰 ,最好行回頭路好了。 Blogger媽媽表示沿途都是山路不是石屎路。 因為平路為多,所以小朋友都可以行得好舒服好快。 會見到一些木柱或石柱建築,好靚好得意好特別,一般行山徑好少見到。 而在天后宮和鴉洲有一大片泥灘,在潮退時有機會看到招潮蟹、彈塗魚。
烏蛟騰郊遊徑: 新娘潭 照鏡潭 烏蛟騰山火瞭望臺
在交界下車,左方為八仙嶺郊遊徑入口,可通往上七木橋。 我們沿新娘潭路前行約5-8分鐘,烏蛟騰郊遊徑的入口就在右方。 輕鬆版路線:烏蛟騰郊遊徑,連接烏蛟騰至新娘潭路的降下坳,郊遊徑全長2.4公里,由田心村起,上升至山火瞭望臺後,再下降至新娘潭路。 山火瞭望臺能眺望整個沙頭角海,包括鹽竈下、鴉洲鷺鳥林,以及鹿頸沿岸的紅樹林、魚塘及田園,包覽船灣郊野公園東北山巒的景緻。 山徑短短,景觀豐富,只需2個多小時,最適合一家大小。 因為這裡是是船灣郊野公園內多條郊遊路線的三個主要起訖點之一,路徑可通往三椏灞、荔枝窩、鎖羅盤、榕樹凹及谷埔等地。
烏蛟騰郊遊徑: 郊遊好去處
離開三椏灣後走太約四十分鐘便會到荔枝窩海邊,全程約用2小時30分。 交通方式︰可乘搭新大嶼山巴士2/23/1R(只限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於昂坪巴士總站下車。 終點可於昂坪巴士總站乘搭新大嶼山巴士2/23離開。 烏蛟騰是船灣郊野公園內多條郊遊路線的三個主要起訖點之一,路徑可通往三椏灞、荔枝窩、鎖羅盤、榕樹凹及谷埔等地。 郊遊徑全長2.4公里,由田心村起,上升至山火瞭望臺後,再下降至新娘潭路。
烏蛟騰郊遊徑: 港鐵
途經亞媽笏至分水凹,轉右走谷荔古道,經朱門田下荔枝窩。 包括在三椏村及荔枝窩坐下來喫東西的時間,這次行了7小時,建議大家早上出發,最好在早上10時前於烏蛟騰起步。 沿公廁旁的山路上斜,經過荔枝窩村的外圍,上到那棵「通心」的百年秋楓樹,但大家不要攀爬進去,只可遠觀。 沿住鋪好木板的山徑,行到在二戰時差點被日軍砍掉的五指樟,之後落樓級,在路口轉右,往分水凹方向行。 沿海邊山路行,有些位置會有粗繩,讓行山人士扶手;路上會見到地質公園的遊覽的守則及長凳,放眼望出去的是三椏灣的海景。 烏蛟騰郊遊徑 臨近三椏村,路面變得美輪美奐,相信是近期維修過,之後接上石屎村路,行到一個十字路口,直行續往荔枝窩,左轉則可到今程第一間士多福利茶室。
烏蛟騰郊遊徑: 山火瞭望臺
稍休一會,眾人原路返回分岔位,沿吊燈籠徑前行,向谷埔路牌指示方向行,比起之前的一段上斜路,此段相對平緩輕鬆好走。 走了約半小時,到達第2個checkpoint︰分水凹古碑。 【明報專訊】踏入4月,繁花盛開,是賞花賞蝶、欣賞生態的好時機。 我們沿這路下來,在分水凹的分岔路口看到一塊立於民國九年「創修荔枝窩村直達東和墟大路小序」的石碑 (起初還以為是墓碑)。 碑文提到的東和墟便是今天的沙頭角墟,從文中得知在未修建此路前,村民得攀山越嶺才能往東和墟墟市。 在宋伯士多的路口轉左,沿海邊的村徑行去鳳坑村,欣賞沙頭角海的景色,遠眺對面的深圳。
烏蛟騰郊遊徑: 起點:大埔墟站轉車往烏蛟騰
欣賞完古碑後,繼續沿吊燈籠徑走,約20分鐘,路面亦由原始山徑,轉為修葺工整的石屎路,路邊兩旁都是大片草地。 草地上,有大量牛羣在食草,眾人不期然放慢腳步,看看牛羣的慢活動靜。 Daisy提到,古碑豎立在前往谷埔的路段上,而此路是貫通烏蛟騰村及谷埔村等不同的村落,古碑正是紀念資助修路捐款人。 古碑刻有民國9年,仲冬月吉旦等字,「民國9年即是西曆1920年,仲冬月即是農曆十一月,吉旦是指每月初一,相信1920年農曆十一月初一便是此碑的建立日期」。 另外,由烏蛟騰郊遊徑觀景臺至這位置,手機的接收及上網信號較差,在古碑對面設有緊急求助電話,一旦發生事故,可在此求救。 (1)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下) - 新界》,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
烏蛟騰郊遊徑: 烏蛟騰郊遊徑地圖:大埔行山
而假日除了小巴外,還可以坐275R巴士從大埔火車站前往烏蛟騰,約15至20分鐘一班。 起點:於港鐵大埔墟站乘搭專線小巴20R號(約30至60分鐘一班),在烏蛟騰三家村下車,沿新娘潭路前行至起點。 終點:沿吊燈籠徑行至祠心路,乘搭專線小巴20R號離開。
烏蛟騰郊遊徑: 大埔烏蛟騰|大片芒草園
真的從未試過去到小巴站,不用排長龍外,小巴還坐不滿人。 荔枝窩是今次路線的中途退出點,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會有一班船在下午3時半由荔枝窩碼頭開往馬料水,如果打算在荔枝窩搭船的朋友,記得留意時間。 由烏蛟騰到三椏村再到荔枝窩,其實沒有很多上斜的路,但離開荔枝窩往谷埔就要上山。
去到三亞村,因為士多客人眾多,Blogger媽媽沒有停下來食東西。 直去 荔枝窩 ,幸好有帶行山必備小食 — 燒賣。 火成岩指的是從地表溢出的熔岩冷卻形成岩石,但溢出年代不同,形成岩石的年代也就不同,不同層的岩石,就是在不同年代形成。 又因為形成時間不同,受風化的時間及程度也都不同,所以有一層一層的外貌。 離開南涌天后宮,今次旅程正式完結,可以在鹿頸路南涌兒童遊樂場對出坐56K綠色小巴往港鐵東鐵線粉嶺站。 早上天陰,大致多雲,與友在新達食早餐,9時正到的士站集合搭的士到烏蛟騰。
烏蛟騰郊遊徑: 烏蛟騰郊遊徑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走入大埔新娘潭,兩大瀑布緊鄰相依,從新娘潭自然教育徑出發,步行半多小時,即可飽覽氣勢磅礴的照鏡潭瀑布。 續走教育徑,繞新娘潭瀑布一週,途中站立瀑布頂部,從高處望下,流水飛瀉不絕,宛如輕紗。 烏蛟騰郊遊徑2025 全程約個多小時,溪澗綿綿,林蔭環繞,輕鬆自如。
烏蛟騰郊遊徑: 景點一:大埔烏蛟騰 沿途滿佈紅葉竹樹
荔枝窩是著名的客家村落,有近400年歷史,居民以曾氏及黃氏為主。 小瀛學校旁有鶴山寺及協天宮,而在古樹後就有公廁。 由三椏村大概行了45分鐘就來到荔枝窩村,村內有士多,菜式選擇較三椏村那邊少,但都有雞粥、菜脯煎蛋飯、餐蛋麵、豆腐花及涼茶等。
上下兩路皆可達三椏村,上路要上落山,較辛苦,而下路就緩緩向下為主,較輕鬆,所以今次路線就行右邊取下路。 這段路樹蔭多,十分舒服,經過上苗田及下苗田兩條荒廢村落。 路上需要橫過石澗,但澗道不闊,又多踏腳石,只要小心翼翼就過得到,難度不高。 行到一間大宅的門前,有個村路的分岔口,轉左行一會兒有公廁,而轉右則是去三椏村的路。 雖然途中有些分岔路通往村屋,但只要跟住中間的大路行即可。 由起點起計行了半小時,路面漸變成泥路,就行到一個明顯的分岔口,這裏有部緊急求助電話。
烏蛟騰郊遊徑: 大埔烏蛟騰去荔枝窩路線
這幾天早上和晚上都頗有涼意,一時涼一時轉熱,大自然對天氣敏感,一下子就會換裝的了。 位於大埔的烏蛟騰也是個賞楓好地方,但不用為了賞楓刻意去,反而行山之前順便一看即可。 位於荔枝窩的小瀛故事館設於前小瀛學校擴建校舍的舊址。 烏蛟騰郊遊徑 烏蛟騰郊遊徑 大家可以瀏覽「天、地、人」梅子林藝術活化計劃的facebook專頁瞭解他們的理念及所舉辦的導賞和活動。 相中有一塊問路石,若有興趣,可參看請問「問路石」專題文章。 而外形可愛的彈塗魚,因牠們的身體結構獨特,不單可儲水在鰓中呼吸,亦可以透過濕潤的皮膚吸收氧氣,因而可在陸地上存活一段時間,在水陸兩地自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