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二則是步行穿過閘口,向大帽山天氣雷達站的球形護罩「波波」進發。 從閘口前往雷達站需時至少半個鐘,大家宜量力而為,必須帶備足夠食水及穿合適裝束。 從山路一直蜿蜒而上,由於地勢高和開揚,可以飽覽九龍、獅子山以至元朗等地風光。 大帽山泊車 以一家大小為對象的川龍家樂徑,只需約20分鐘即可行完,沿途有燒烤場,也可在觀景臺遠眺大帽山頂和荃灣一帶景色。 元朗南生圍有充滿田園氣息的農田、魚塘、濕地及大片青草地,不但是觀鳥和野餐的好去處,更是攝影及電視取景的勝地。
- 今次自駕遊,我們從東鐵線沙田站出發,經城門隧道和荃錦交匯處,上熱門的自駕遊路線荃錦公路和大帽山郊野公園一帶,大帽山頂停車場為終點。
- 方案二則是步行穿過閘口,向大帽山天氣雷達站的球形護罩「波波」進發。
- 而在10月至11月的秋季,更可以欣賞大帽山的芒草和貓尾草。
- 另外,我們在沿途亦發覺路面上有不少大石,相信是以前在山上滾下的;而在山坡上都可看見較多嶙峋怪石,有些更是碰一碰也會掉下來似的。
越接近山頂,越沒有大樹遮蔭,但車路配藍天的風景很美。 疫情下不少家庭客到郊野公園燒烤,大帽山茶水亭客人絡繹不絕,蓮姐表示「『操山』人士減少,但郊遊人士增加」,並指上週末人流最多,「一架車塞已經成條龍」。 一家大小行山的何女士也不戴口罩,她指自己是首次踏足大帽山,認為沿路人流不多,相信人不多就不用戴口罩,一家人更在山邊鋪墊野餐。 這裏原為天文臺和民航處用地,及後加建瞭解放軍設施,現場有身穿空軍迷彩服的軍人把守,禁止通行及攝影。 雷達站閘前約為海拔930米,是平民百姓能夠到達的香港最高點。 即係話,如果閘口平臺,以及沿途各個避車處都泊滿車,咁就算有車想落山,都會畀上山嘅車塞住,結果就係大家都鬱唔到。
大帽山泊車: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另外,在遠足研習徑附近亦有不少其他郊遊設施,如燒烤場、野餐場地及小食亭等,這些都令大帽山郊野公園每逢假日,遊人絡繹不絕。 要到大帽山山頂看大帽山芒草,只要認住大帽山天氣雷達站的兩個「大波波」便可以,因為那裡就是大帽山的最高處,也是今日的大帽山芒草目的地! 今次去大帽山只為睇芒草,所以今次介紹最簡單直達的路線。 要到大帽山郊野公園的起點,唯一巴士路線就是九巴51號來往荃灣西與上村的循環線。 但如果平日去就要留意班次,因為一小時纔有一班車,錯過了就要傻傻的等待。 而在如心廣場下面的巴士總站進去第二個位置就是51號巴士停泊處。
先前不曾留意這裏的燒味,原來是師傅使用店內的炭爐現場自家製作,難怪燒味特別新鮮熱辣,而且帶有濃烈的炭香味,是坊間食肆不容易找到的美食。 由於遊客中心以下嘅大帽山道都係雙程路,加上距離不長,所以就算多車都唔會有太大影響。 大帽山泊車 遊客中心停車場假如泊滿,亦可於荃錦公路設置告示板,指示車輛唔好駛入。
大帽山泊車: 本日路線:如心廣場巴士總站 –> 大帽山 –> 大帽山天氣雷達站 –> 荃灣西
在大帽山郊野公園停車場在九時許已泊滿,有私家車車主選擇在斜路停泊。 可以從錦田或荃灣進入荃錦公路上山,到達大帽山郊野公園後沿大帽山道( 地上正中有一條白線 )繼續向山頂進發,沿途設有避車處。 因大帽山道有時會被濃霧包圍,視線範圍只有數米,因此駕駛時要份外留神。
小白鷺餐廳設計甚具歐陸風情,設有不少面向白鷺湖的座位,讓食客可邊喫飯邊欣賞寧靜湖景。 早前餐廳更特意在旁種植鬱金香花海,配合餐廳的歐式裝修,簡直讓人有到了歐洲旅行的感覺。 大帽山道已經同屯門公路、龍翔道以及開源道同級,令人諗起塞車。 在荃灣港鐵站 A 出口,轉左見樓梯上去就是前往大帽山的 九巴 51 線巴士站。 大家亦可以在巴士總站的荃灣西港鐵站上車,不過留意班次疏落。 在荃灣港鐵站上蓋(即大河道北行車天橋)乘搭往上村(循環線)的51號巴士或在川龍街乘搭80號專線小巴,即可直達本度假營。
大帽山泊車: 【新冠肺炎】大帽山私家車湧現 市民斥:要行山、運動點解要揸車
到大帽山觀景臺閘口約2公里,再上山頂約4.5公里,落至四方山馬路盡頭,約6.1公里。 另外,閘口往山頂方向屬車輛禁區,未經準許不得進入。 龍蝦灣位於清水灣東面,面向西貢外海,景觀優美,可飽覽無敵西貢海景。 行山徑易行,並設有風箏場和一大片草地,適合一家大小或情侶前來遠足、放風箏和野餐。 大家可以乘51號巴士直達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附近,然後沿車路登頂,全是鋪好的石屎地,除了上斜稍為累,真的是行山新手都可以輕鬆行完。
觀景臺位於山坳上,十分當風,就算盛夏前來也感到勁風撲面。 這裏可以遠眺鄰近的大刀屻、元朗、錦田以至石崗一帶景色。 往左走約3分鐘見另一個遍植芒草的山坡,當10、11月芒草盛開時,在黃昏夕陽映照下,大片金黃色的芒草隨風起伏,充滿動感,廣為打卡文青喜愛。 繼續沿着大帽山道上走約兩小時,就會到達大帽山的山頂。
大帽山泊車: 大帽山郊野公園|漫步上大帽山頂適合新手 下山到川龍歎茶食點心
大帽山觀景臺的景色非常壯觀,這條路線適合像我這樣不經常運動的懶人。 提醒大家,2月和3月是春天的季節,可以看到櫻花和雲海日出。 而在10月至11月的秋季,更可以欣賞大帽山的芒草和貓尾草。 大帽山泊車2025 大帽山泊車 川龍有著名的茶樓,正好為走了數小時路的遠足人士提供體力補充。 沿着原路下山,回到一個管理員的站崗後就可看到路牌指示往川龍。 這段路與上山的路不再一樣,多是石子路或泥路,感覺像行山多一點。
大帽山泊車: 延伸閱讀:大嶼山10大玩樂推介 打卡郊遊攻略
由於岩石隨時有機會滾下,故大家在走這路時便要留神一點了。 可能不少人會認為,在上山頂的路全是石屎路,必然會頗沉悶吧。 除了風景以外,在上大帽山的路途兩旁,其實都有不少有趣的生物,只要用心一點,就會發現雖然牠們很細微,但卻很漂亮。 在潮濕的春天上山,你會發覺身邊的一切都是凝着水珠,就彷如點點水晶散落在大自然裏。 一切似乎平凡不起眼的事物都被這些亮光點綴起來了,像路邊的小草、小花、果子、野菇及蛛網。 這與剛下雨又不一樣,在霧裏一切都若隱若現,露珠小顆小顆的,呈現着與眾不同的美態,連葉子都顯得特別綠油油。
大帽山泊車: 香港遊車河 Facebook Page
沿經的全是石屎路,難度不高,故頗適合一家人或還未熟習遠足的人士。 沿途風景秀麗,居高臨下,可看到九龍甚至是維港一帶的景色。 途中有數個休息點及歇腳亭,令旅途不致單調疲累。 大帽山泊車2025 在上山中途可遇見一個觀景臺,在天氣晴朗的日子,在這裏可遙遙望見石崗、錦田、元朗、八鄉,甚至是更遠的天水圍、十八鄉及深圳。 今次自駕遊,我們從東鐵線沙田站出發,經城門隧道和荃錦交匯處,上熱門的自駕遊路線荃錦公路和大帽山郊野公園一帶,大帽山頂停車場為終點。
大帽山泊車: 香港遊車河
從大帽山觀景臺到達山頂閘口大概需要10分鐘,車輛不得駛進,只能停泊在出面的停車位。 這裏有數所茶樓供選擇,每一所都是自助形式,也就是說在這裏喫東西甚麼都要自己做,包括泡茶、取食具及取點心,這正是在川龍賞茶的特色。 喫過飯後,若還有精力,可選擇在附近逛逛,那裏有不少農田,你更可在那裏買一些新鮮的蔬菜回家。 由這裏往川龍走,一直都是下山的路,並不難走,而且沿途景色壯麗,走着看着,一點不覺疲累。 只是在較潮濕的日子走就有點麻煩了,路面頗濕滑,也可能會弄致滿腳泥濘。 大帽山泊車 另外,我們在沿途亦發覺路面上有不少大石,相信是以前在山上滾下的;而在山坡上都可看見較多嶙峋怪石,有些更是碰一碰也會掉下來似的。
大帽山泊車: 荃灣出發 大帽山輕鬆、容易行山路線 – 全港最高山峯(交通 圖文分享)-2023年更新
這裡有一片迷你芒草田,高度只及小腿,但因數量多密度高,拍出來效果亦不俗,而這種芒草外形很像貓尾,圓圓的比剛才那些更可愛。 繼續一直走到髮夾彎,路旁有不少芒草,雖然不能走近拍下文青相,但連彎道影的效果亦很有味道。 最後行多10分鐘即可上到山頂,天黑前回頭下山離開即可。 想到較少人的地方遊車河,最佳選擇當然是到附近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到達的地方。 點心以外,端記還有很多碟頭飯甚至燒味等可供選擇。
大帽山泊車: 出發 – 川龍飲個早茶先
大埔白鷺湖活動中心位於白鷺湖旁,設有水上單車、人類民族館及燒烤場等玩樂設施。 別以為白鷺湖互動中心附近什麼也沒有,肯定沒有好餐廳。 自餐廳於今年重開後,每逢週末都吸引不少人專程開車來到。
大帽山泊車: 遊客中心
即使未上過大帽山,大家一定記得2016年有「港女」為賞霜跣住落山的場景。 的確,大帽山是香港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之一,冬天會出現結冰、霜凍甚至輕微降雪。 要看大帽山芒草至少帶備 1 公升大支裝水,因山上無補給,而且秋天較乾燥,易感口渴,亦要買定少許乾糧以備不時之需。 踏進川龍村,可以見到村內仍然有不少農田,名產是西洋菜和通菜,現時仍然有7、8戶農家種植。
大帽山泊車: Staycation 抵玩方便泊車酒店 – 荃灣篇
不要以為動物一定會躲起來,我們在上山途中就發現了一隻大草龍躺在路中心,一動也不動,我們移動牠的尾巴也仍然不動,還以為是死掉了。 大帽山泊車 直至近距離看到牠的眼珠在轉動,才知道還沒有死。 而一些黃牛更可能在你的途中突然出現,嚇你一跳。 對城市人來說,近距離接觸這種龐然巨物可是新鮮的經驗。
這裏的洗手間和小賣部也是上山前的最後補給點,再前進先要整理好行裝,順便探望廣為行山愛好者認識的茶水亭主理人連姐。 首站我們到達川龍,村內有兩家人氣鄉村茶居:端記和彩龍。 大帽山俗稱「大霧山」,是香港最高的山峯,海拔957米,比第二高的山峯鳳凰山高23米。 大帽山昂然屹立新界中部,幅員廣闊,傲視同羣,坡度相對平緩,其附近範圍被劃入大帽山郊野公園和城門郊野公園之內。 大帽山位於荃灣區和元朗區交界,並有小部分屬於大埔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