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社區內的創科文化,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 2022」將於2022年10月22至30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 今年的「創新科技嘉年華」更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五週年慶祝活動之一。 城大並於同場舉行「HK Tech 300全國創新創業千萬大賽」(全國千萬大賽)第一屆頒獎禮暨第二屆啟動禮,14間來自香港及內地的初創企業於第一屆賽事中勝出。 納米發電機更可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層面,例如鋪設在學校和商場的地板或馬路上,當行人在地板上走動、汽車在馬路上經過或透過其他振動便可以發電。 研發團隊指,現時已經與不少本地機構探討合作方式,透過鋪設納米發電機在地板,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時希望納米發電機的應用可以擴展至其他國家。

他亦感謝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之一兼非執行董事鍾志平博士一直的慷慨支持,並透過鵬程慈善基金成立鵬程優才工程學庫,培養工程專業人才,為香港的工程發展作出貢獻。 展望將來,我希望政府能盡快落實科技局,有效地制定創新科技政策,使中大及其他院校的科研成果能更廣泛地應用於工商業界。 我相信在官、商、學、研各界攜手並肩之下,香港經濟必定能更上一層樓。

創新科技嘉年華: 創新香港

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表示,政府一直大力支持創新科技和初創企業的發展,強化產學研協作,同時致力推廣創科文化,希望令市民明白創科發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及創科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市民除可親臨香港科學園參觀超過 37個實體展覽外,亦可參加網上工作坊和講座。 網上活動須預先經此網站預約,名額有限,先到先得,請從速報名。

  • 今次展覽吸引超過700名中學生報名參加,城大特別設計多個兼具趣味和科學知識的STEM工作坊,讓他們透過參與科學、科技及工程的學習活動,手腦並用,加強對STEM的認識,啟發創新思維和解決困難的技能,貫徹城大一直致力推動STEM教育的精神。
  • 近期《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及將深港河套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臺之一,而這個也是四個平臺裏唯一一個以創科作為核心。
  •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工學院鵬程優才工程學庫於7月5日至7日舉辦「STEM嘉年華暨學生專題研發展覽」(展覽),展出一系列由城大教研人員及應屆畢業生研發、能應用於日常生活的項目。
  • 因應疫情,嘉年華採用混合模式以實體和在線上舉行,既在香港科學園展出一系列創科作品,也在線上舉行講座和工作坊,費用全免,部分活動需預先登記,詳情可瀏覽活動網頁。
  • 第二屆全國千萬大賽的內地賽區將增至九個,加入重慶和無錫,啟動禮由嘉賓及九個賽區的政府與合作機構代表主禮。

中大以教學及科研為本,投放適當資源,為有志創新發明的學子創造有利發揮創意的條件。 在市場推廣方面,大學每年都會參加不同規模的科技展覽會,包括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香港電子產品展等,藉此對外推廣教研人員及學生的創意成果。 一連九日的嘉年華以「創科力量 夢想啟航」為題,設有一系列互動和教育活動,包括香港本地發明及研究成果展覽、創新科技網上工作坊、網上講座,以及互動遊戲等。

創新科技嘉年華: 互動遊戲平臺

大賽採用分級舉辦、逐級評選、擇優晉級形式,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 51家企業進入復賽,經過激烈角逐,共有15家企業脫穎而出晉級決賽。 我1993年從德國回港便在中大工作,上任不久便獲工程學院委派於創新科技中心(前稱訊息網絡研究所)從事創意推廣及科技轉移事務。 多年來,得到工程學院同事及教授的幫忙,中心一步一步建立了創新體制,目睹今天的成果,過往多年所付出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公眾可透過「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與「觸覺」,親身瞭解創科如何改善日常生活素質和造福社會。 科技園公司期望,透過來自超過20間園區公司的趣味互動體驗,提高學生及青年對科技的興趣及激發他們的創業精神。 兩場講座分別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城大榮譽院士兼顧問委員查毅超博士,及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會長、城大榮譽院士兼顧問委員史立德博士主講,在7月19日及21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城大校董會主席黃嘉純先生與首席及常務副校長李振聲教授均有出席,以示支持。 今次展覽吸引超過700名中學生報名參加,城大特別設計多個兼具趣味和科學知識的STEM工作坊,讓他們透過參與科學、科技及工程的學習活動,手腦並用,加強對STEM的認識,啟發創新思維和解決困難的技能,貫徹城大一直致力推動STEM教育的精神。

創新科技嘉年華: 創新科技嘉年華 2018

「城儁系列」訪問城大的資深及傑出學者,書寫其學術人生及成就,與本地及世界的關係。 系列包括《張隆溪:獨行於經典之間》,專訪前城大比較文學與翻譯講座教授張隆溪教授,記述其傳奇經歷與學術成就。 為應對全球暖化和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研發團隊特別因應香港路面交通繁忙的現象,設計了體積細小和容易放置於高速公路和隧道旁的風力渦輪發電機,利用汽車行走時所帶動的氣流發電。 風力渦輪發電機的扇葉亦可因應不同的風力狀況調節,確保安全和收集最多的能量。

活動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王偉明博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城大校董會主席黃嘉純先生以及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擔任主禮嘉賓。 HK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 創新科技嘉年華 Tech 300是城大於2021年3月推出的大型旗艦創新創業計劃,旨在培育初創生態圈。 柯文哲說,臺北市舉辦商圈活動效果都不錯,並不是資源並沒比較多,而是發展特色跟E化的重要,面對後疫情時代,新加坡在疫情兩年間編列8億,聘僱1000個年輕人,協助全國攤商、夜市全部E化,但臺灣錯過這個機會了。 7月26日,2023年福州市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暨創新成果展在福州軟體園舉行,15家企業分獲一、二、三等獎和最受歡迎創新企業獎,5家企業代表27家福州市眾創空間接受牌匾。

創新科技嘉年華: 演唱會登場 柯文哲首曲以《囚鳥》開場

在校內,我與同事相處融洽,也得到其他院校及業務夥伴的支持,使我的工作事半功倍。 有時候,看到昔日的學生在外面闖出成績,又或者聽到他們獲得好評,心裏真的感到無比欣慰。 因應疫情,嘉年華採用混合模式以實體和在線上舉行,既在香港科學園展出一系列創科作品,也在線上舉行講座和工作坊,費用全免,部分活動需預先登記,詳情可瀏覽活動網頁。 科技園公司指,特意在展區設立「五感科技體驗館」將呈現創科所帶來不一樣的影響。

創新科技嘉年華: 創新科技嘉年華 2015

至於人和,陳茂波表示,過去幾年,中央對香港發展創科非常支持,不少政策措施出臺。 近期《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及將深港河套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臺之一,而這個也是四個平臺裏唯一一個以創科作為核心。 創新科技嘉年華 此外,早前公佈前海與香港深化服務業的合作,其中金融和創科是重點。

創新科技嘉年華: 香港國際醫療器材及用品展 2013

大學常舉辦跨學科的校內活動(如校長盃創意比賽),從中發掘具潛質的創新科技及團隊;繼而透過龐大的校友及業界網絡為得獎學生鋪橋搭路、製造商機。 中大也與不同的下游夥伴機構經常合作,如香港科學園,藉此協助學生實踐設計意念,成立新公司,將創意轉化為產品。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2齊集37個大學、研發中心、政府部門和機構,透過展館攤位,展出極具本地代表性的創新科技發明及科研成果,讓大家感受「香港製造」的科技成就及創意潮流。 同時部分攤位設有鬥智鬥敏捷的遊戲,讓大小朋友與新科技互動連接,挑戰身手和反應。

創新科技嘉年華: 創新科技嘉年華 2012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 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社團法人嘉義市心康復之友協會甫於7月29日榮獲衛生福利部112年度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團體獎,今(31)日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廖育瑋局長特別前往致賀,感謝協會從幫助嘉義市精神康復者出發,進而推展到全國的精神康復團體。 城大出版社於第33屆香港書展推出「城傳系列」及「城儁系列」,內容有關多位與城大淵源甚深的卓越人士。 「城傳系列」專訪多位社會成功人士,記述他們的奮鬥經過,及其對社會的貢獻。

創新科技嘉年華: 募款演唱會下午登場 柯文哲坦言:壓力大到有點焦慮

第二屆全國千萬大賽的內地賽區將增至九個,加入重慶和無錫,啟動禮由嘉賓及九個賽區的政府與合作機構代表主禮。 得獎初創企業可以獲得城大HK Tech 300全面的培育服務和創新創業支援,及100萬港元的天使投資基金。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社局)局長趙忠良先生形容,現時內地與香港合作正處於新的黃金發展期,人社局將按照深圳市政府工作部署,持續深化兩地合作,推動兩地年輕人的創新創業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7月14日與六間內地創投基金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約十億人民幣共同投資合作關係,攜手支持HK Tech 300具潛力的初創企業蓬勃發展。 正在中南大學就讀研究生的趙驊淩,成立公司不到一年,此次攜參賽項目《香行者——中國古代香薰與現代技術的融合》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 “各家優秀企業帶來的創新項目,提供了有益參考,讓我開拓了視野、得到了激勵。

創新科技嘉年華: 城大STEM嘉年華暨學生專題研發展覽 展出全港首個超高瞬時功率密度納米發電機

大家除可參觀場內超過 創新科技嘉年華 37個實體展覽外,亦可參加網上工作坊。 有接近145場設有不同主題的創新及科技工作坊,透過免費網上軟件進行,適合小朋友、青少年及家庭參加,培育無盡創意。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 香港科技園公司將展示園區公司的創科成果,見證我們驅動創科20年的卓越成就。 是次活動將匯聚一連串多元感官體驗,讓大家親身感受創科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透視城市未來的生活面貌。

創新科技嘉年華: 全國商圈嘉年華北斗登場 柯文哲:政府要助商圈E化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 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於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在面對AI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時,瞭解AI對個人品牌塑造的影響,並學會善用AI工具打造出具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

創新科技嘉年華: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2

迦密柏雨中學學生研發的「食菌有『營』3.0」一次性餐具,曾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展2022銅獎和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項。 餐具以果皮發酵後形成的紅茶菌製成,高溫烘烤後抗拉力和防水度更高,可供安全食用和生物降解。 署方今日舉辦新聞界預覽,由參與團隊代表介紹作品的意念、研發過程、特色和應用範疇。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 其中,汽車科技研發中心的大力運輸機械人是具有各種運動模式、具高度獨立性和自主性的智能自主電動運輸車,配備光學雷達和定位系統,可自動規劃路線和避開障礙物,無須人手操控也可順暢地運載貨物,方便用於倉庫、醫院等不同場合。 創新科技嘉年華 全國商圈總會總會長胡神賀現場像柯文哲請益,如何振興北斗商圈? 柯文哲表示,疫情過後,電商物流出現,大家都在網路買東西,商圈已經不是在賣東西,而是在賣生活體驗、賣感覺,所以商圈營造自己的特色才能存活。

團隊表示透過參加比賽,發現水底機械人技術的日常應用層面非常廣泛,例如可在水底進行救援和維修工作等。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 截至目前,我市科創走廊累計生成載體建設項目140個,總投資額634.3億元,已建成載體面積401.9萬平方米;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3759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2128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749家,創新主體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此外,我市還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持續推進高新貸、科技貸、科特派貸等特色金融産品建設,高新貸已累計為全市103家企業發放貸款11.9億元,科技貸已累計為全市1391家科技企業發放貸款92.36億元。 由香港及內地專業人士、學者、創投及商界代表組成的評審團認為,今次參賽的初創團隊和項目水平甚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