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如非合辦的推廣活動,不應把奬品贊助公司稱一併列於競賽名稱內。 至於抽獎機構收集資料的形式,可以是電話登記、郵寄、傳真、網登記、電郵及短訊等形式,但同一參加資格(如同一收據編號)以不同形式參加,均只可作一次計算,以確保得獎機會均等。 大家可向民政事務總署牌照事務處申請「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需時大概7個工作天,簽發牌照費用為HK$1,590。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競賽結束後,你必須在本地的中文及英文報章各一份公佈競賽結果,並把有關剪報的副本送交民政事務局局長委派的公職人員。 簡言之,企業在計劃舉辦業務推廣活動時,應小心考慮是否需要領取競賽牌照,以及是否願意接受競賽牌照的限制。 如欲避免領取競賽牌照,則應就如何決定業務推廣活動的勝出者訂立某些準則,例如最快的參加者勝出,以消除憑「機會」勝出的元素。

  • 一般而言,如果該活動涉及「機會」元素,它同時亦可能構成《賭博條例》所指的「獎券活動」或「博彩」。
  • 顧客會被清楚告知可從該機器內所得到的物品,而從機器內分發所得的每件物品價值大致相同(如同類型但不同顏色的物品),亦不超過顧客所需要付出的金額。
  • 該有獎活動的玩法是讓網民讚好並填寫電郵,第50、100、150、200及250名登記人士,可獲網上禮券。
  • 幾年前,旺角信和中心的動漫玩具店「五月玩具」參考日本的行銷手法,舉辦「一番賞」Giveaway抽獎活動。
  • 其實,商家可以參考其他專頁的做法,例如將 Giveaway 活動規矩設定為「最多人讚好的留言獲獎」,也可以是「揀選最有心思的留言」,這樣就可以減低 Giveaway 活動的犯法風險。
  • 現時,Facebook、IG Giveaway抽獎活動都在網上進行,但相關法例依然適用於網絡活動。

不僅如此,企業還應注意,在兩名參加者均符合相同準則的情況下(例如兩名參加者同時答對,因此兩人都是最快),最終決定勝出者的方法也不可涉及任何憑「機會」勝出的元素。 然而,未領取競賽牌照的「博彩」(即進行任何博彩遊戲或參加任何博彩遊戲,以贏得金錢或其他財產)和「獎券活動」,都是違反《賭博條例》的。 文化活動製作顧問葉錦龍指,執法部門於兩、三年前,曾到上述商場執法,打擊無牌抽獎活動,令「一番賞」抽獎在該處絕跡了一段時間,其後再次出現。 他續指,一些文創展覽活動中,部分攤位亦會提供「一番賞」,曾有人因未有申牌照並從事相關活動,而被主辦方暫停營業。 法例規定,違反《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一經定罪可被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兩年。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活動必須不涉賭博

有讀者向《香港01》提供一張由西貢區民建聯區議員莊元苳印製的「登記手推車行動」單張,指區議員特別訂製了一批手推車,送予廣明苑及寶明苑的住戶,惟手推車數量有限,故居民作登記後,將以抽籤方式送出。 不過,此分配獎品的方式令街坊懷疑,活動或涉博彩成分,參加者可能會誤墮法網。 第一,要避免 Facebook、 IG Giveaway抽獎活動犯法,商家首先要遵守香港法例,領取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 一般而言,申請牌照需時約 7 個工作天,費用為港元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1,590 。

近期就有一些企業或人仕因為在facebook舉辦抽獎活動,而涉嫌違反《賭博條例》,被控以組織非法獎券活動罪。 現時,Facebook、IG Giveaway抽獎活動都在網上進行,但相關法例依然適用於網絡活動。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因此,商家在舉辦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Facebook、IG Giveaway抽獎活動前,就應該先了解一下《賭博條例》的規範,這樣就可以避免墮入法律陷阱。 除牌照問題外,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因涉及直接的金錢交易,上述「抽獎」或會被視作賭博行為,而在本港除特定情況外,所有賭博均屬違法。 法例列明,非法收受賭注可被判罰款五百萬元及監禁兩年,而參與非法賭博最高可被判罰款三萬元及監禁九個月。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申領《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須知

本報於上月下旬,將十四個在facebook內舉辦抽獎活動的團體交予影視處查詢,該處回覆指當中僅得一個機構有向影視處申請《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其中大型珠寶連鎖店MaBelle亦未有提出申請。 MaBelle發言人承認,一時疏忽才未有申領有關牌照,承諾日後舉辦類似活動會依法申領。 其實只要向有關當局申請牌照,就可進行抽獎;如果沒有額外資源申請,可在遊戲中加入以人為作判斷的因素,例如在聖誕節、母親節活動中,表明要選出最溫馨最甜蜜的答案,而非以運氣作決定的抽獎。

這些 Facebook、IG Giveaway抽獎活動中不能提供現金獎,也不能徵收參加費用,而且主辦方要在限期內公佈結果詳情。 發牌守則規定,競賽遊戲抽籤或評選日期起計十天內,商家要在香港流通的中文及英文報章刊登結果詳情,並將剪報副本送交由民政事務局備案。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2025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根據《賭博條例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第4條》,所有獎券活動(除非獲發牌照準許)均屬違法。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Giveaway 抽獎活動違法案例 :

網站去年成立至今約有逾五萬個會員,曾舉辦五至六項抽獎活動,但全部均未有領牌。 早前某香港時尚雜誌,就因為未領有牌照舉行網上抽獎活動,觸犯了組織非法獎券活動罪,被判罰款1萬元。 該有獎活動的玩法是讓網民讚好並填寫電郵,第50、100、150、200及250名登記人士,可獲網上禮券。

我們有各式夾公仔機出租,方便您舉辦各式私人派對、婚禮或業務推廣活動,詳情請與我們聯絡。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2025 競賽結束後,須在本地的中文及英文報章各一份公佈競賽結果,並把有關剪報的副本送交民政事務局局長委派的公職人員。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2025 區議員送贈禮品予街坊的行為在社區中屢見不鮮,有時禮品數量有限,會以「先到先得」的形式分發,以示公平。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遊戲動漫

幾年前,旺角信和中心的動漫玩具店「五月玩具」參考日本的行銷手法,舉辦「一番賞」Giveaway抽獎活動。 客人付錢後便可有一次抽獎機會,其後在抽獎箱內抽獎,店員就會拿出對應的獎品,最後商店遭警察封舖蒐證,並被控無牌經營獎券活動。 上述有關扭蛋機的例子僅供參考,其商業營運方式是否會被視作為「博彩」而須申領有獎娛樂遊戲牌照,需視乎每宗個案的實際遊戲方法或營運模式而定。 不過,倘若扭蛋機中有部份物品的價值(以純金錢價值計算)大幅高於其餘物品,則可能被視為「博彩」,營運此類扭蛋機的人士須受《條例》所規管而申領有獎娛樂遊戲牌照。 近日有很多企業為鼓勵市民打疫苗而舉辦抽獎活動,小則抽禮券,大則抽千萬私樓。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Facebook、 IG Giveaway 抽獎活動有犯法風險

根據《賭博條例》(第 148 章)(《條例》)第 2 條,「博彩」是指「進行任何博彩遊戲或參加任何博彩遊戲,以贏得金錢或其他財產,不論任何進行該博彩遊戲的人是否有輸掉任何金錢或其他財產的風險」。 隨著科技進步,大家可更輕鬆地推廣及發展業務,但大家對法律的知識卻相對不足。 我們建議大家可聘用律師對公司的日常運作給專業建議及監察,此舉可大大減低觸犯法例的風險,這對公司的利益、發展及商譽也大有裨益。 牌照申請人須以書面方式向牌照事務處提出申請,詳述申請理由,並連同所有證明文件一併提交。 本篇文章僅是對有關題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參考,不能作為任何個別案件的法律意見。 記者其後到三間店舖瞭解情況,其中一名負責人坦承沒有申請牌照,惟稱過去曾有執法人員到場巡查,「但佢哋都唔肯定係咪要攞牌,到依家都冇答覆我,如果需要嘅,會申請番。」另兩間店舖負責人則拒絕回應。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Facebook 辦抽獎違法? 必須申請《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

一般而言,若有關活動涉及有獎娛樂博彩遊戲並屬《賭博條例》第 2 條界定的「博彩」,商戶需申領「有獎娛樂遊戲牌照」。 根據《條例》第3條,如組織或經營涉及「博彩」的有獎娛樂遊戲,須申領有獎娛樂遊戲牌照,否則有關「博彩」活動乃屬非法。 最後提醒有意舉辦抽獎活動的讀者們,如果在活動裏收集了參加者的個人資料的話,資料只能用於收集時列名的目的,不能隨便洩露或作另外的用途,因為相關資料是受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監管的。 而關於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讀者可以重溫上一期(2021年7月)的《法律說》。 另一間未有領牌的JAG負責人李先生承認,有關的抽獎活動未有領牌,強調是一時疏忽,承諾會暫停舉辦一切抽獎活動。 他指,該公司的核心業務是透過現金券吸引市民收看廣告再從中獲利,但絕非以抽獎活動作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又指不會如其他網站出售或轉移會員的資料予第三者。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民政署:若接投訴將交警方跟進

不過,近日有區議員舉辦的送贈禮品活動,表明將以抽籤方式分發禮品,令街坊質疑活動涉博彩成分。 有執業大律師提醒,「抽籤」一詞容易踩界,籲大眾以其他方式表述。 若然活動中有兩名勝出者,例如兩個人都答對問題,最終決定勝出者的方法千萬也不能隨機抽出(已領取牌照除外)。 謹記,在抽獎活動接收到的個人資料,須受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監管,只能收集用於列明之目的。 為了提升商店的人氣,現在不少香港商家都會舉辦 Facebook、IG Giveaway抽獎活動吸引流量。 在任何情況下,除非有關活動的遊戲方法或營運模式符合發出「有獎娛樂遊戲牌照」的規定和有獎娛樂遊戲的審批標準,否則牌照事務處不會批出有關牌照。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牌照事務處

舉辦抽獎活動都是希望大家開心,但是如果不留意相關法例的話,有機會面臨意想不到的法律後果,所以請讀者們小心,以免因小失大。 一般已領取牌照的抽獎活動,在廣吿/貼文下方都一定會附上牌照編號,因為這是牌照規定。 所以在這裡可以說,任何沒有列明牌照編號的抽獎活動都是違法活動。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豁免: 民政署:若接投訴將交警方跟進

不過,本報早前隨機抽查十四個網站,發現僅得一個機構向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領取《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外,其餘均屬無牌(見表一),包括大型珠寶連鎖店MaBelle。 警方稱會調查有關網站,並會根據調查結果向有關公司作出適當的執法行動。 凡違反《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規定,一經定罪可被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兩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