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月亮是地球的好鄰居,繞著地球運行,是地球唯一的一個衛星。 上弦月農曆日期 它本身不會發光,但它會反射太陽光,由於它繞地球運行,每天的位置都不太一樣,所以在地球上的人們就會看到每天在改變反射陽光的月面。 只要沒有雲遮蔽的夜晚,每晚我們看到的月亮形狀都會不大一樣,因此人們才會用「月有陰晴圓缺」來表達這樣的現象。

滿月以後,月球由盈轉為虧,朝向地球的月面被照亮部分逐漸減少,這時的月相叫“凹月”。 當日、地、月三者連線成直角且月球在太陽西面時,朝向地球的月面只有一半被照亮,叫“下弦月”。 此後可看見的明亮部分更加減少,又變為娥眉月,再重新回到“新月”。 從新月到下一次出現新月,月球圍繞地球轉了一圈。 由於月球繞地球的週期性運動,因此月相也就有了週期性的變化。 上弦月農曆日期2025 一般嚟講,地球望上天,個月會有盈虧,因為地球望上月球反射面,大細會唔同。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一次搞懂月相名 月相 滿月 新月 上弦月 下弦月 朔月 殘月 凸月 蛾眉月

你以為是孩子搞不懂觀測月亮的方法,但可能只是因為月亮在那個時間真的不在天上! 身為老師,要提高學生觀察到月亮的機率,就必須先知道月亮出沒的時間,而「解答」都在月相圖中。 當一個被照亮一半的球體被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時,可見到的被照明區域是一個被圓和橢圓(橢圓的長軸和圓的直徑是一致的)的交集所定義的二度空間(平面)。 如果半橢圓相對於半圓是凸出的,則這種形狀是凸月(凸起朝外);如果半橢圓相對於半圓是凹下的,則這種形狀是眉月或殘月(凹下朝內)。 [註三]月球繞地球一圈是一個月,所以當月球從圖三A處移動到B處時,轉了1/4圈,時間大約為地球的一週。

希望下次抬頭望月的時後,能比較精確的說出月亮的形狀。 滿月過後,隨著日、月位置逐漸靠近,月亮日漸“消瘦”起來。 它依次經歷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幾個階段,最後,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到了農曆初八左右,從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陽以東90°角。 這時我們可以看到月亮西邊明亮的半面,這時的月相叫“上弦”。 上弦過後,月亮一天天變得豐滿起來,我們可以看見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這時的月相叫“凸月”。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上弦月成因

白獅子很喜歡觀看天相變化,尤其看到一輪明月時,心中都會特別感動,總會想起弘一大師說的「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恰似天上一輪明月,正在呼喚著心中的一輪明月。 上弦月農曆日期2025 白獅子在賞月的同時,也經常告訴自己一定要找回心中的明月。 藍月唔係「天上嘅月光係藍色」噉解,係歐美地區成日講嘅一種天文現象[15][11][16]。 一般嚟講,若果喺一個月入面出現兩次望月[註 1]嘅話,第二個望月唔理係定唔係閏月,都係嗌藍月。

  • 希望下次抬頭望月的時後,能比較精確的說出月亮的形狀。
  • 從新月到下一次出現新月,月球圍繞地球轉了一圈。
  • 一般嚟講,地球望上天,個月會有盈虧,因為地球望上月球反射面,大細會唔同。
  • 它依次經歷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幾個階段,最後,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 像是我們學校的孩子就告訴我:「月亮一直都在天上:白天看不到,是因為太陽太亮了!」為此,要讓孩子更認識月亮的規律性,有必要讓他們親自觀察。
  • 關於判斷上下弦月的方法,坊間有很多種撇步,像是觀察月亮是右邊亮還是左邊亮:某些類似「右手定則」、「左手定則」的判斷法:更厲害的人,判斷的不是左或右、而是東邊亮或西邊亮(你的方向感要很好)。

僅僅在日落後短暫片刻時間,上弦月與水星蜻蜓點水般掠過暮色的黃昏,等到天色漸漸轉暗,他們也隨著夜晚來臨消失在天際。 喺華人界入面,好多時提到嘅農曆啲日子,最先從月相演變出嚟[17][18]。 喺商舖賣嘅紙質日曆入面,尤其係中文版,喺公曆日期隔籬都印咗農曆嘅陰陽曆日期,而且個個日期都反應到同月相有關嘅事[3][19]。 講得迷信啲,亦有算命師傅試過用月相嚟做算命、望天打卦、八卦、睇風水呢啲嘢[20]。 上弦月農曆日期2025 因此 +135°是「上凸月」(上弦後,上半夜出現的凸月),而非盈滿的凸月,簡稱「盈凸月」,更加不是「盈月」。 上弦月悄悄探出一角,見下方慘事告一段落,猛然露出全身,歡快升高。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上弦月(月相)

一個口訣(方便記憶):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意思是:上弦月出現在農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於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現在農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東,位於東半天空。 上弦月農曆日期 月亮從新月位早春早春早春早春早春早春早春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時間平均為29.53天,也就是說,月相的更替變化週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一個“朔望月”。 在農曆的每月初一,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時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並且與太陽同升同沒,人們無法看到它。 月亮的移動與月相的變化是有週期性的,但這樣的概念對國小四年級的小孩而言,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理解。

  • 當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陽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朔;而當首度再見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時,稱為「新月」。
  • 當月地日之間完全是一條直線時就可以觀察到日食(新月時)或月食(滿月時)。
  • 廿二夜半下弦月,廿九三十月難見。
  • 當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條直線上且月球居中時,月球的黑暗半球對著我們,因此看不見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 科普小知識:
  • 搭配拳頭數量測月亮仰角,甚至能估算當時是幾點鐘(以圖六為範例)。

當月地日之間完全是一條直線時就可以觀察到日食(新月時)或月食(滿月時)。 正是由於這5度的傾斜,每月都有朔和滿月然而並非每月都有月蝕和日食。 不管是哪一版本的自然課本,都會要求學生親自觀測月亮。 只是你曾有遇到孩子苦惱的跟你說:「我就是看不到月亮」?

上弦月農曆日期: 月相

月相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月球本身不發光,而是反射太陽的光。 回過頭來說,若能將月相圖瞭解得非常透徹,你就能避免學生出現「我看不到月亮」的問題。 科普小知識: 上弦月農曆日期2025 1、月球本身是不會發光的,我們肉眼所看到的「月光」,實際上是「太陽照到月球表面所反射回來」的光。 2、月球繞著地球公轉時,「地球、月球、太陽的相對位置也會不斷變化」,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就會看到月球被太陽照明的部分」,也就產生了月有陰晴圓缺的現象。 但是…月有陰晴圓缺,白獅子除了知道月圓叫滿月之外,其餘月光的各種形狀,白獅子…經常搞不清楚…,也因此這次特別整理了月亮的變化和月相名,至少一定要搞清楚上弦月和下弦月!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上弦月?下弦月?傻傻分不清

其中「上」字代表上半夜月光發光部份逐漸加大,「下」字代表下半夜月光發光部份逐漸縮細。 曆月的平均長度是一年的1/12,大約是30.4天左右,而月球相位(朔望月)的循環週期平均是29.53天。 因此,月球相位的每個階段在每個月平均都會持續的提前一天。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上弦月

農曆一個月裏面,初一到個月會消失,唐人習慣叫呢個做新月。 之後逐漸移出地球同太陽之間嘅區域,開始睇到月光俾太陽照到嗰好細忽,叫娥眉月,回敎地方習慣月光啱啱有光先叫做新月。 上弦月農曆日期2025 到十五左右,就最圓,叫圓月或月圓,又嗌望月或滿月。

上弦月農曆日期: 弦月(天文現象)

超級月光係望月或新月同近點月同時發生嘅近點朔望月,亦係講月球喺橢圓軌道上圍住地球公轉,到近地球位時,同時喺太陽同地球之間成一直線狀態。 宇宙學嚟講係地球同月球間距離<360Mm[12][13] 。 若果喺朔望月同近點月嘅時間差喺24個鐘以內可以嗌做超級月光,10個鐘以內嘅係極端超級月光[14]。 呢種現象凈限部份農曆十五或十六嘅望月時分先至睇到。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下弦月

新月過後,月亮漸漸移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區域,這時我們開始看到月亮被陽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彎彎的娥眉,所以這時的月相叫“娥眉月”。 上弦月農曆日期 月相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月球本身不發光,二是反射太陽的光。 月球喺農曆每月初一或十五、十六期間,都會轉到太陽同地球之間,所以嗰時會有日食或月食發生。 其中日食喺農曆初一時出現,月食喺農曆十五或十六時出現。 不過,唔係農曆冚唪唥每個月初一或十五、十六時都有日食或月食發生,因為月球軌道面同地球軌道面之間有成5°到嘅夾角,令日、月、地三個天體即使喺新月或望月天時,都唔喺同一直線上。

上弦月農曆日期: 月相嘅名

之後隨住日、月嘅位逐漸靠近,月光亦會縮返細,開始先縮細忽但睇到大多數發光部分,嗌下凸月,日本地方習慣嗌呢個做待月。 之後月光逐漸縮細到得返俾太陽照到嗰細忽範圍,唐人習慣叫呢個做殘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殘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們出現的時間、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 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別出現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西的,即西半邊亮;殘月和下弦月分別出現在黎明和後半夜的東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東的,即東半邊亮。 由於我國農曆日期是根據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有時靠它來判斷農曆日期及夜間的大致時間。

上弦月農曆日期: 月相介紹

還有一個有趣的應用,一直很能說服我自己教學生月相圖:你可以用月亮的形狀與當時的位置來判斷現在大約幾點。 搭配拳頭數量測月亮仰角,甚至能估算當時是幾點鐘(以圖六為範例)。 在野外沒有計時工具時,使用月相與月亮的位置可以得到重要的時間資訊。

上半月,月亮從新月到滿月朝向地球的月面被太陽照亮部分逐漸增大,月相由虧轉為盈。 月亮上半夜出來,在偏西面出來,月面朝西的狀態被稱為上弦月(crescent)。 月相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月球本身不發光,而是反射太陽的光;二是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還隨地球繞日運轉,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 雖然月相嘅名喺唔同國家或地區,因為文化背景唔同,所以嗌出個名都唔一樣。 喺粵語圈入面分別有新月、眉月、上弦月、上凸月(上弦後,上半夜出現嘅凸月)、望月、下凸月(下弦前,上半夜出現嘅凸月)、下弦月、殘月呢8種講法。 喺黃道座標入面,佢同太陽嘅黃道經綫平面分別成0°、45°、90°、135°、180°、225°、270°,及315°。

雖然眉月較為普通與常見,但眉月和殘月的位置是互換的,上弦月和下弦月有時也被稱為半月。 從北極點向下看,月亮也是以逆時針方向對著地球公轉(圖三),公轉一圈為一個月。 但因為太陽都在同一個方向,所以不管月亮從A處移動至B處、甚至C、D處,月亮都是同一個面被太陽照射。 弦月分為上弦月、下弦月,這是由於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月相便有盈虧的變化。

當地球位於月球和太陽之間時,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被太陽直射的月球部分,這就是滿月。 上弦月農曆日期2025 當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陽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朔;而當首度再見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時,稱為「新月」。 當地月聯線和日月聯線正好成直角時,我們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陽直射的部分的一半,這就是弦月(半月,因為月球亮部的圓弧如同弓柄,近似直線的黑影邊緣如弓箭的弦,故得名)。 首先,為了讓各位能更快速讀懂後續的圖,我們先介紹一下我們的座標系統。 相對於地球不動,我們會感受到太陽是從東方地平面升起,再由西方地平面落下。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上弦月相關詩歌

如果你在一個月的每一天都拍攝月球的相位,從日落後的黃昏開始,然後每天延後約25分鐘拍攝,然後在日出之前的凌晨結束,你可以創建出如同圖示的2005年5月8日至2005年6月6日的完整月相複合圖。 但要注意在5月20日沒有圖像,因為在5月19日晚間的子夜之前拍了一張,而下一張在5月20日晚間的子夜之後,已經是5月21日才拍攝。 同樣的,如果你觀察月曆上月球出沒的時間,有時候也有某一天會被跳過去(即當天沒有月出或月沒)。 當月亮在升起的時間接近某一天的子夜之前,則下一次再升起時就會在第二天子夜之後而跳過了一天(月沒和中天有是相同的狀況)。 這種跳過一天的現象是人為的曆法造成的,並不是月球的行為古怪。 因此,在地球上所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月相。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上弦月出現時間

月相(粵拼:jyut6 上弦月農曆日期2025 soeng3),又嗌月相變化,係從地球上睇月光個樣。 因為月光同地球一樣,本身都係唔發光,要靠反射太陽光先至識發光。 由於月球圍住地球從西向東公轉,所以日、地、月三個之間嘅相對位置都唔停噉變,令月球發光部分出現有時對住地球,有時背向地球,甚至有時半對住半背向地球。 上弦月農曆日期2025 即係從地球望去月光嗰邊,成日出現月相變化個樣。 月球本身不發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之部份反射太陽光,纔可見發亮,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之陰暗面。

上弦月農曆日期: 月相變化歌

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時,月亮在天球上運行到太陽的正對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 ,從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個光亮面對著地球,這時的月相叫“望月”或“滿月”。 它依次經歷凸月、下弦月和蛾眉月幾個階段,最後,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從中文的語源上來說,上弦月是指農曆每月「上旬」的弦月,而不是因月相為月亮開口朝上(即假想的弓弦在上);下弦月是指農曆每月「下旬」的弦月,也不是因月亮開口朝下(即弦在下)。 不過,若在上半夜看到弦月,即可肯定其為上弦月;若在下半夜看到弦月,即可肯定其為下弦月,但這並非其名稱典故。

當地球位於月球和太陽之間時,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被太陽直射的月球部分,這就是滿月。 當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陽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朔;而當首度再見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時,稱為「新月」。 當地月聯線和日月聯線正好成直角時,我們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陽直射的部分的一半,這就是弦月(半月,因為月球亮部的圓弧如同弓柄,近似直線的黑影邊緣如弓箭的弦,故得名)。 上弦月農曆日期2025 上弦月是指月亮上半夜出來,在偏西面出來,月面朝西的狀態。

上弦月農曆日期: 出現原因

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面(白道面)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黃道面)之間有5度夾角,因此新月或滿月時月地日之間往往並非完全是一條直線。 當月地日之間完全是一條直線時就可以觀察到日食(新月時)或月食(滿月時)。 正是由於這5度的傾斜,每月都有朔和滿月然而並非每月都有月蝕和日食。 白獅子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分享「月相變化口訣」,分享給大家~ 初一初二不可見,初三初四眉形月,

初七黃昏上弦月,慢慢變胖盈凸月, 十五十六是滿月,慢慢瘦身虧凸月,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上弦月農曆日期 廿二夜半下弦月,廿九三十月難見。

上弦月農曆日期: 上弦月(月相)

[註二]月亮繞地球的公轉軌道,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還有一個角度,所以月球繞至地球「後方」時,不代表會被地球擋住。 其中北半球睇月光位都係中天方位偏南,而南半球睇係中天方位偏北;而月昇到月落大概得部份時間先至睇到,若果月光喺天空期間屬日頭,用肉眼都好難睇到。 6、

上弦月農曆日期: 出現原因

例如上弦月就是在正午12點左右從東方升起,只不過因為當時太陽光太強烈,人眼不可能分辨出月亮。 在北半球,如果月球的左邊是黑暗的,則明亮的部份會逐漸增加,同時月球會逐漸凸起(朝向滿月接近)。 如果月球的右側是黑暗的,則明亮的部份會逐漸縮減,同時月球會逐漸凹陷(朝向殘月接近)。 假設觀測者是在北半球(面向南方),則月球逐漸增亮的部分永遠都是右邊的部分。 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面(白道面)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黃道面)之間有5度夾角,因此新月或滿月時月地日之間往往並非完全是一條直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