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池灣(英語:Ngau Chi Wan)為一香港地名,範圍橫跨黃大仙區和觀塘區,由於區內港鐵車站以「彩虹」(英語:Choi Hung)命名,故「彩虹」獲一些香港人廣泛作地名使用,惟其並非正式地名。 牛池灣乃昔日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斧山下的一個海灣,附近因而以此為名,泛指斧山道及清水灣道之間的地方及彩虹邨,彩虹邨位於牛池灣西面部分,毗鄰的坪石邨則位於觀塘區佐敦谷西北面。 及至1996年,安貧小姊妹會由於無力支付安老院維修及改善工程的開支,遂與發展商九龍建業達成換地協議,得以在交換所得的上水地皮興建新院舍,並在2003年11月落成啟用。 工聯會九龍東總幹事鄧家彪建議,城規會可向公眾披露申請方及運輸署所有交通評估資料及配套計劃,倡當局興建交通交匯處或運輸綜合設施,轉移現時牛池灣街市對出巴士/ 小巴站,騰出路面空間,並要求在發展該區過程中增加社區設施和服務、興建新道路和鐵路,活化路面交通。 以最高可建住宅及非住宅樓面合共2,163,292方呎計,每呎樓面地價4,464元。 重批地段發展將包含作私人住宅物業發展的住宅部分,以及作非工業(不包括私人住宅等)物業發展的商業部分。

  • (星島日報報道)規模發展逾二十年的二級歷史建築、牛池灣前聖若瑟安老院重建計畫,剛取得突破發展,發展商與政府達成補地價協議,涉及金額達九十六億五千八百萬,每方呎樓面地價約四千四百六十五元,為市區歷來最大宗補地價個案。
  • 隨着重批地段的發展,預計將為公司物業組合帶來協同效應,提升其收入收益,並為股東帶來長期回報。
  • 擬議方案的設計旨在透過階梯式綜合建築物的半月型設計,以及與公眾休憩用地的融合,使三座歷史建築成為發展的核心,以供所有人享用和欣賞。
  • 黃大仙社區主任譚美普表示對計劃關注和憂慮,指牛池灣社區包括牛池灣村、坪石邨、彩虹邨和彩雲邨,若再加上延伸興建的彩輝邨、彩德邨、彩興苑,所佔範圍已橫跨黃大仙和觀塘,人口接近15萬。
  • 景觀方面,預料向北至東北單位視野開揚,享翠綠林景;向東中高層單位由於前方建築高度較低,普遍視野開揚;而向南單位則前望坪石邨。
  • House730雲集香港各類型樓盤資訊,包括香港新樓盤或是二手樓、港九或是新界、住宅或是工商業大廈,務求為用戶提供最全面的樓盤資訊。

隨著重批地段的發展,預計將為公司之物業組合帶來協同效應,提升其收入收益,並為公司股東帶來長期回報。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九龍建業(00034)剛以96.58億元完成牛池灣清水灣道35號地皮補地價,將建商住綜合發展項目。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將提供近千夥,並將分期發展項目,預計項目最快落成期為2025至2026年。 九龍建業牛池灣 九龍建業(00034)牛池灣前聖若瑟安老院重建計劃,經過近20年規劃,終於達成補地價96.58億元,屬於全港歷來第2大額補地價,更屬市區歷來最大宗,每呎樓面地價約4,464元。

九龍建業牛池灣: 九龍灣兒童室內遊樂場門票買一送一!$30暢玩糖果造型攀爬迷宮+電動車

申請人指出,地點前身為聖約瑟安老院,在1920年代由法國慈善機構安貧小姊妹會建立。 申請地點3座二級歷史建築為昔日聖約瑟安老院的別墅、門樓及宿舍A,並於2010年獲得評級。 擬議方案的設計旨在透過階梯式綜合建築物的半月型設計,以及與公眾休憩用地的融合,使三座歷史建築成為發展的核心,以供所有人享用和欣賞。 同時,是次單位夥數較之前獲批方案大增,可配合政府現行政策,在市區現成用地增加房屋供應。 文件顯示,地盤位於清水灣道35號,佔地約240,827方呎,現為「綜合發展區」地帶,擬議申請作分層樓宇、商店及服務行業等用途,興建5幢58至59層高大樓,包括基座4層平臺,住宅地積比率7.5倍,相關樓面約1,806,200方呎。 此後九龍建業繼續提交發展計劃,終在2006年獲批准發展方案,並在2011年獲屋宇署批准圖則,可興建5幢樓高59至62層商住大廈,共提供2,120個單位,同時保育門樓、宿舍A及別墅三幢歷史建築並開放予公眾作休憩空間。

社區康樂設施方面,樓盤毗鄰牛池灣市政大廈,內設公共圖書館、體育館及文娛中心;附近另有牛池灣公園(內設射箭場)、坪石公園(內設網球場、遊樂場等)。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景觀方面,預料向北至東北單位視野開揚,享翠綠林景;向東中高層單位由於前方建築高度較低,普遍視野開揚;而向南單位則前望坪石邨

九龍建業牛池灣: 歷史

事件引起當區組織的關注,認為會對原來已非常擠迫的牛池灣社區造成負面影響。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是香港的搵樓平臺/租屋網,齊集香港樓盤及樓市資訊,網羅業主及各大中小型地產代理的樓盤,助用戶找到心水香港樓盤,網上搵樓買樓更輕鬆。 House730同時提供一個渠道,予地產代理及業主網上放盤平臺,自由、方便、高效,網上推送筍盤給潛在買家! House730雲集香港各類型樓盤資訊,包括香港新樓盤或是二手樓、港九或是新界、住宅或是工商業大廈,務求為用戶提供最全面的樓盤資訊。 House730旨在為香港用戶提供最優質的使用體驗,不論買樓或是租樓,用戶可按樓盤的價錢、面積、房數、真實照片等等條件揀選合適樓盤。

九建早年向城規會批出可建5幢59至62層高商住大廈,將提供2,120夥,總樓面約216.33萬方呎。 不過,後來再作修訂,計劃興建5幢62至63層高綜合用途大廈(58至59層為住宅用途、另4層作非住宅用途),建築物高度為主水平基準以上224.55至226.55米,計劃興建5,005個住宅單位,住宅部分涉180.62萬方呎,即平均每個單位約361方呎。 九龍建業牛池灣 【明報專訊】正當市場聚焦開售在即的西南九龍長沙灣維港滙I,籌劃逾20年、九建(0034)持有的牛池灣清水灣道35號聖約瑟安老院重建項目,早前向城規會提出新發展方案,申請將擬建單位數量大增1.4倍至5005夥,同時削減零售等非住宅樓面約67%。 九龍建業牛池灣 據瞭解,城規會就項目接獲210份意見書,當中半數、即逾100份屬反對意見,另30%意見屬不反對,但期望發展商能作調整,以保育地皮內的歷史建築、及解決交通擠塞問題。

九龍建業牛池灣: 九龍建業

(星島日報報道)規模發展逾二十年的二級歷史建築、牛池灣前聖若瑟安老院重建計畫,剛取得突破發展,發展商與政府達成補地價協議,涉及金額達九十六億五千八百萬,每方呎樓面地價約四千四百六十五元,為市區歷來最大宗補地價個案。 資料顯示,上述補地價金額創本港市區歷來最大宗金額個案,僅次於一七年新地以逾一百五十八億完成西貢十四鄉補地價。 至於重批地段總地盤面積約二十四萬方呎,批准作非工業用途,住宅部分約一百四十七萬七千方呎,而商業部分則約六十八萬六千方呎,重批地段的租期為五十年。

  • 九龍建業早前就牛池灣前聖若瑟安老院重建項目,向城規會提交最新發展計劃,擬大幅增加單位數量至5,005夥,較2006年獲批方案激增1.36倍。
  • 及至1996年,安貧小姊妹會由於無力支付安老院維修及改善工程的開支,遂與發展商九龍建業達成換地協議,得以在交換所得的上水地皮興建新院舍,並在2003年11月落成啟用。
  • 具有新古典主義及英國殖民地的建築風格的牛池灣安老院舊址,建於1919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按長春社研究曾經指出,別墅前身原為清末革命黨同盟會成員陳少白於1908年所有,其後租予孫中山兄長孫眉,作為農場及同盟會的革命基地。
  • 九龍建業(00034)就牛池灣前聖若瑟安老院重建項目,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最新發展計劃,擬大幅增加單位量至5,005夥,較2006年獲批方案勁增1.36倍。
  • 位處市區的牛池灣聖約瑟安老院舊址,整項目規劃達20年,終於有發展曙光。
  • 【明報專訊】繼太古地產(1972)、中華汽車(0026)完成柴灣車廠轉作住宅,以及香港興業(0480)愉景灣二白灣後,再有大型項目完成補地價。

項目所在地前身聖約瑟安老院,獲評級為二級歷史建築,佔地面積約240,827平方呎,重批地段編號為新九龍內地段第6458號。 具有新古典主義及英國殖民地的建築風格的牛池灣安老院舊址,建於1919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按長春社研究曾經指出,別墅前身原為清末革命黨同盟會成員陳少白於1908年所有,其後租予孫中山兄長孫眉,作為農場及同盟會的革命基地。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由於部份地方如前聖若瑟安老院的別墅、門樓及宿舍A均屬歷史建築,發展商向城規會提交的方案,會就上述歷史建築進行保留及進行活化。

九龍建業牛池灣: 項目會所、景觀、交通、生活配套及社區康樂設施

公司預期重批地段將發展為一個集零售購物中心及五棟住宅大樓於一身之發展項目。 隨着重批地段的發展,預計將為公司物業組合帶來協同效應,提升其收入收益,並為股東帶來長期回報。 位處市區的牛池灣聖約瑟安老院舊址,整項目規劃達20年,終於有發展曙光。 九龍建業牛池灣 九龍建業早前向城規會申請建5幢大樓,獲批出補地價96.58億元,以最高可建樓面216.32萬方呎計,每方呎補價金額4,464元,料提供逾5,000夥,乃近年較大宗補地價個案。 【本報訊】有地區組織憂慮牛池灣重建項目加重交通負擔,昨到城市規劃委員會遞交意見書。 九龍建業早前就牛池灣前聖若瑟安老院重建項目,向城規會提交最新發展計劃,擬大幅增加單位數量至5,005夥,較2006年獲批方案激增1.36倍。

九龍建業牛池灣: 二級歷史建築前聖約瑟安老院96億補地價 建摩天大樓5000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配合政府加快樓市供應的政策,規劃近20年的二級歷史建築牛池灣前聖若瑟安老院重建計劃昨日亦有進展。 九龍建業昨宣佈接納政府的換地要約,將向政府退回牛池灣清水灣道35號(聖若瑟安老院原址),總地盤面積約208,127方呎,而政府將批出重批地段為新九龍內地段第6458號,總地盤面積約240,823方呎,須補地價96.58億元,為市區最大宗補地價項目。 九龍建業牛池灣 根據九龍建業在2021年10月29日公佈,集團已與政府達成補地價協議,涉及金額高達96.58億元,為市區歷來最貴私人補價個案。 以地皮可建總樓面面積約216.33萬平方呎計算,每平方呎補價約4,464元。

九龍建業牛池灣: 香港地產

上述項目完成補地價後,重批地段為新九龍內地段第6458號,總地盤面積約240,827平方呎,最高可建樓面約2,163,335平方呎,以補地價金額計算,每方呎樓面補價約4,464元。 項目住宅樓面最多可建1,476,848平方呎,而商業部分則最多建686,487平方呎。 重批地段之批准用途為非工業(不包括貨倉、酒店及加油站)用途,合計總樓面面積為2,163,294方呎,其中,私人住宅樓面1,476,820方呎;商業樓面686,474方呎。

九龍建業牛池灣: 彩虹邨交通

九龍建業(00034)就牛池灣前聖若瑟安老院重建項目,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最新發展計劃,擬大幅增加單位量至5,005夥,較2006年獲批方案勁增1.36倍。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九龍建業有限公司(英語:Kowloon Development Company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Limited,港交所:34)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地產發展商。 九龍建業獲得聖若瑟安老院土地後,曾在1998年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計劃興建55至59層建築物,共提供1,980個單位,不過未獲批准。

九龍建業牛池灣: 香港文匯網

除了多個香港樓盤資訊外,House730亦提供不同類型的樓市資訊,包括地產新聞、成交數據等等,讓你成為精明買家或租戶。 直到2021年1月,九龍建業向城規會提交新方案,除了保留屬於歷史建築的別墅及宿舍部份,擬興建5幢逾60層高摩天住宅大廈,合共提供5005夥單位,較前方案增加1.5倍。 此外,值得留意,上述申請方案地點前身為聖約瑟安老院,在1920年代由法國慈善機構安貧小姊妹會建立。 在申請地點內的3座二級歷史建築為昔日聖約瑟安老院的別墅、門樓及宿舍A,並於2010年獲得評級。 九龍建業牛池灣 擬議方案的設計旨在透過階梯式綜合建築物的半月型設計以及與公眾休憩用地的融合,使三座歷史建築成為發展的核心,以供所有人享用和欣賞。 九龍建業指,該地段預期將發展為一個集零售購物中心及5幢住宅大樓於一身之發展項目。

九龍建業牛池灣: 樓盤更新

資料顯示,該項目對上於2006夥曾獲城規會批出住宅發展方案,準建2,120個單位,平均每夥面積約700方呎,是次最新計劃夥數多出2,885夥。 至於作非住宅用途的地積比率為0.937倍,涉及面積約225,618方呎。 黃大仙社區主任譚美普表示對計劃關注和憂慮,指牛池灣社區包括牛池灣村、坪石邨、彩虹邨和彩雲邨,若再加上延伸興建的彩輝邨、彩德邨、彩興苑,所佔範圍已橫跨黃大仙和觀塘,人口接近15萬。 但該區的交通仍主要依靠(新)清水灣道和彩虹地鐵站,運輸壓力沉重,若在交通中樞位置再增加人口,恐令本已「塞到九彩」的交通狀況更惡劣。 據瞭解,新方案的整體地積比率略為降低至8.4倍,其中主要是削減了商場等非住宅樓面面積,由原本68.6萬平方呎,大減7成至22.6萬平方呎,而住宅部份的樓面面積卻由147.7萬平方呎,進一步增加2成至180.6萬平方呎。 清水灣道35號項目 (35 Clear Water Bay Road Redevelopment) 預計建有五幢住宅大廈,每座樓高58層至59層,另設有4層基座,合共提供約5,005夥分層住宅。

九龍建業牛池灣: 市區歷來最大宗 保留百年建築建5幢住宅

九龍建業公佈,接納政府換地協議,交回牛池灣清水灣道35號(前聖約瑟安老院),地盤面積逾20.7萬方呎,並獲政府批出新九龍內地段第6458號地皮,可建樓面逾216萬方呎,以96.58億完成項目的補地價,每方呎補價4464元。 【明報專訊】繼太古地產(1972)、中華汽車(0026)完成柴灣車廠轉作住宅,以及香港興業(0480)愉景灣二白灣後,再有大型項目完成補地價。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事實上,九龍建業在今年1月份已就上址向城規會申請,擬發展5幢樓高58層至59層的商住大廈,提供5,005夥,平均每夥約361平方呎。 九龍建業牛池灣 該5幢商住大廈建築物高度達主水平基準上224.55米至226.55米,猶如摩天大樓,料為全區最高的建築物。

九龍建業牛池灣: 九龍建業( 接納9大府換地要約 補地價96.58億元

此外,對面坪石邨除了有街市,同時提供多間零售及食肆商戶;於港鐵彩虹站及彩虹花園一帶也設有多間中西餐廳及茶樓。 生活配套方面,屋苑自設4層零售及會所設施,涉及約225,618平方呎;鄰近牛池灣市政大廈亦設有灣街市。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大老山隧道以東、大老山以南、飛鵝山以西、太子道東、清水灣道以北為範圍(包括彩雲邨)。 而清水灣道一帶亦於1970年代開發成彩雲邨,1980年代因應四順一帶發展,新清水灣道落成啟用。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豐盛街一帶亦加以發展,在彩雲邨之上的彩輝邨則於1990年代中期發展,而峻弦於2010年落成,亦成現有模樣。

資料顯示,九龍建業於本年一月底向城規會提交新方案,申建五幢樓高五十八至五十九層高住宅,另連四層平臺,提供五千零五夥,較○六年批出的舊發展方案提供二千一百二十夥,多建達二千八百八十五夥,夥數大增一點三倍。 方案的設計旨在透過階梯式綜合建築物的半月形設計,以及與公眾休憩用地作融合,使三幢歷史建築成為發展的核心。 地皮內包括逾百年歷史的前聖若瑟安老院建築羣,於一○年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九龍建業(0034)公佈,與政府達成補地價協議,旗下牛池灣清水灣道35號(聖約瑟安老院舊址)以96.58億元完成補地價,每平方呎樓面補價約4,464元。 是次為新地(0016)自2017年西貢十四鄉159億元補地價項目後,涉及金額最大的個案,同時亦是歷來最大額的市區補地價項目。 九龍建業牛池灣2025 正在促銷旗下將軍澳新盤的九龍建業,集團公佈,就牛池灣清水灣道35號項目完成補地價,金額為96.58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