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學校為三個指定的非語文科目安排不同的英語延展教學活動,配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進度、需要、興趣,以及期望。 近年,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通常每年以不同的名義舉行開放日,分別是在9月為介紹學校協助收生,以有興趣報讀的家長及其子女預先報名參與的開放日。 九龍鄧鏡波學校 一如其他學校小一簡介會形式的開放日,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安排簡單的介紹學校、校本課程特色及小一學位分配辦法的講座,並且在校內安排學生的藝術及鋼琴表演、攤位遊戲、學生學習成果展覽,以及帶領家長及小朋友參觀校園等等。 九龍鄧鏡波學校 鄧鏡波學校的中一入學資訊,要注意是學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學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1956年,慈幼會再捐資在鄧鏡波學校西南隅隙地,興建第三座校舍(即今日聖若瑟樓)。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鄧鏡波學校的資訊。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九龍城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油尖旺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部分學生來自 BAND 2 的小六畢業生。

九龍鄧鏡波學校: 香港鄧鏡波書院 Hong Kong Tang King Po College

鄧鏡波創校的目的,主要是為青少年提供紮實的基本教育,尤注重天主教德育培養,並為此慷慨捐出款項作建築校舍之用。 1951年,香港政府以象徵式年租批出土地,指定用作興建一所非牟利學校[2][3]2011年,校園被政府列入為三級歷史建築。 [4]位於九龍靠背壟的鄧鏡波學校簡稱「九鄧」或「波記」,鄧鏡波學校的學生簡稱「波記仔」。 鄧鏡波學校學校校風純樸,以建立和諧校園,培養學生實踐「立己立人」的精神為目標,強調「關愛共融」的校園文化。 學校要求中一級學生留校午膳,並於午膳後為他們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

鄧鏡波學校(英語:Tang King Po School)於1953年創校,並以香港著名工業家及慈善家聖思物德騎尉爵士鄧鏡波命名,位於九龍靠背壟,為香港傳統名男校之一。 全校語文政策:(1)為配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教授三個指定非語文科目時,校方在初中安排部分班別以全英語授課,而其餘班別則部份課時以英語教授。 九龍鄧鏡波學校 校方亦確保學生在高中修讀相關科目時,有接受英語教學和母語教學的機會。 (2)學校設有早讀,也鼓勵同學參加校內外的閱讀推廣活動,提升英文、中文及普通話三個語文科目的教學素質和學習成效。 學校注重跨學科閱讀,推動英文和中文與其他科組的合作,同時安排不同的校內及校外語文活動,讓學生參與。

九龍鄧鏡波學校: 香港鄧鏡波書院

事實上陳經綸對學校貢獻不遺餘力,為改善有關實驗室,個人慷慨捐出40萬元。 九龍鄧鏡波學校 鄧鏡波學校創建於1953年,由天主教慈幼會主辦,受香港政府津貼,學校面積為17,000平方米,共有課室38間,特別用途室25間,另有禮堂,圖書館,聖堂及兩個大型足球場(今日為一個大型足球場,兩個籃球場,一個停車場)。 男拔及英華於小組賽時已曾交手,當時由英華以4分取勝,今次決賽再度相遇,開賽由英華迅速取得領先,其中吳委峻射入3分後再反擊得手,個人首節取下7分。 反觀男拔手感不順,全節僅憑罰球取得5分,首節落後5:11。 吳委峻第二節再射入3分,成為首位得分上雙球員,不過命中率有所改善的男拔打出一段9:2攻勢,並憑罰球得以在完半場前反先22:21。 在灣仔校舍建造工程完成前,校方曾借用聖類斯中學作臨時校舍,直至1966年堅尼地道校舍完工。

  • 奉行會祖鮑思高神父「預防教育法」,配合社會需要,促進全人發展,宣揚福音,實踐「立己立人」的精神,並培育學生成為「良好的公民與熱誠的基督徒」。
  • 1996年,校長張冠榮修士獲英女皇榮譽獎章,以表揚他對教育之貢獻。
  • 一如其他學校小一簡介會形式的開放日,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安排簡單的介紹學校、校本課程特色及小一學位分配辦法的講座,並且在校內安排學生的藝術及鋼琴表演、攤位遊戲、學生學習成果展覽,以及帶領家長及小朋友參觀校園等等。
  • 培養自學、自律及自治精神;及訓練其策劃、領導的能力。
  • 自是年9月1日起,中一由原先7班減為6班;以後每年遞減1班。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雖然以油蔴地為名,但他不是位於油蔴地區,校址現時坐落於西九龍區的海泓道上。 西九龍區的新填海地是九龍區有史以來最大型的一次填海計劃──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中十大工程之一的西九龍填海計劃的填海用地,而海泓道的名稱在1998年才開始使用,是旺角區向西伸展的部份。 九龍鄧鏡波學校 而學校本身是油蔴地天主教小學上午校,在2001年轉為全日制之後,分拆到現址上課。 而油蔴地天主教小學的介紹,可以參看上一期校園開放日巡禮介紹的原校油蔴地天主教小學。

九龍鄧鏡波學校: 香港中學會考

【體路專訊】越野跑界盛事 – SALOMON香港越野系列賽,第二場Cam 2大帽山28.9公里賽事,於日前圓滿舉行。 一如首場,當日亦雲集了不少越野跑星級好手 – 包括曾小強、怪獸Sir(曾福祥)及Team Salomon精英跑手 等齊齊參予,享受緊張比賽氣氛之餘,亦同時飽覽大帽山的秋天美景,每位參賽者都盡興而歸。 1952年,鄧鏡波與慈幼會商議,慷慨捐出港幣100萬元,又向政府申請撥出採石山東麓地段,興建第一座校舍。 1953年7月23日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啟鑰典禮,而在場參禮嘉賓有鄧鏡波,慈幼會會長畢少懷神父。 在師資方面,鄧鏡波學校全校教師總人數為72人,其中95%擁有教育文憑、99%擁有學士資格、67%是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36%具有特殊教育培訓資歷;年資方面,14%老師年資在4年或以下、9%年資5年至9年、77%老師擁有10年或以上年資。

1953年7月23日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啟鑰典禮,而在場參禮嘉賓有鄧鏡波,慈幼會會長畢少懷神父。 九龍鄧鏡波學校2025 校方緊承天主教「敬天愛人」的精神和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奉行慈幼會會祖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營造大家庭的融洽氣氛,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Now Sports】愛華頓主帥達治對於球隊被賽會扣減10分懲罰一事感到震驚,但強調這給了他們動力,而且指自己來到後已遇過很多不同的挑戰,這次也不會難倒他。

九龍鄧鏡波學校: 中學分區名單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灣仔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香港東區、香港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部分學生來自 BAND 2 的小六畢業生。 九龍鄧鏡波學校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香港鄧鏡波書院每個學年都會舉行不同傳統學校瞻禮,每個瞻禮都會有特定主題和意義,同時亦是對學生進行身心靈教育的機會。 奉行會祖鮑思高神父「預防教育法」,配合社會需要,促進全人發展,宣揚福音,實踐「立己立人」的精神,並培育學生成為「良好的公民與熱誠的基督徒」。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九龍鄧鏡波學校: 校舍

學校小一派位學額有150個,來自統一派位的及自行分配的學額相若。 1999年,學校進教之佑堂主任謝家賢神父接任鄧鏡波學校第12任校監。 10月9日「鄧鏡波學校家長教師會」成立典禮暨第一屆會員大會,為加強家校合作,提高教育效能。 鄧鏡波學校電腦輔助教室(供學生用)及多媒體教具製作中心(供教師用)開幕。 九龍鄧鏡波學校 同年得朱錫恩修士籌集經費,耗資100萬元,為禮堂安裝空調及投影系統。

九龍鄧鏡波學校: 教學語言

例如2022年7月中的一個星期六下午,學校以「真光照亮我‧展才能‧顯主恩」活動日名義舉行開放日。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位於西九龍區,是一所資助的天主教男女子小學,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 九龍鄧鏡波學校 2023/24學年,學校提供總數30班,小一至小六各5班。

九龍鄧鏡波學校: 九龍城區的中學

1982年,9月1日鄧鏡波學校開設港大預科班(兩班中六)及中四/中五電腦班。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29 間男子中學,佔整體約 6%;香港有 88 間天主教中學,佔整體約 19%;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女子A Grade決賽方面,協恩首節以14:9稍為領先女拔後,憑著多次搶下籃板創造二次進攻機會,加上女拔未能有效突破協恩的全場緊迫,鮮有反擊機會亦無功而還,半場被協恩拉開至24:13。 九龍鄧鏡波學校2025 換邊後協恩未能明顯擴大優勢,女拔亦未足收窄差距,最終協恩以37:23取勝,達成九龍區17連霸。 辦學宗旨:藉著理智、信仰道德及慈愛薰陶,協助年青人學習、成長。

九龍鄧鏡波學校: 學校

女子組方面,協恩中學以37:23擊敗拔萃女書院,達成17連霸。 同日上演的九龍D2女子決賽就由德望學校以35:25擊敗香港培正中學封后。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侷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九龍鄧鏡波學校: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選舉

全校語文政策:1:學校著重「兩文三語」的語文政策,致力提供豐富的語言學習環境,增加英語延展教學活動的學習材料。 英文科和中文科與非語文科目合作,進一步擴闊學生學習的空間。 香港鄧鏡波書院(英語:Hong 九龍鄧鏡波學校2025 Kong Tang King Po College),是鮑思高慈幼會(Salesians of 九龍鄧鏡波學校 Don Bosco)於1965年9月創辦,校舍原址由已故香港著名工業家及慈善家聖思物德騎尉爵士鄧鏡波先生捐出。 鄧先生創校的目的,主要是為青少年提供紮實的教育,尤注重天主教德育培養,並為此慷慨捐出住宅讓慈幼會於原址改建校舍之用。 學校1965年開課;1978年轉為一間政府津貼之文法中學,亦由原名「香港鄧鏡波英文書院」改名為「香港鄧鏡波書院」,書院於2012年起推行語言微調政策,現半數中一學生採用英語授課。 鄧鏡波學校(英語:)於1953年創校,並以香港著名工業家及慈善家聖思物德騎尉爵士鄧鏡波命名,位於九龍靠背壟,為香港傳統名男校之一。

九龍鄧鏡波學校: 校園等級

每年舉辦「身心靈清潔月」,透過一連串活動,淨化學生身心靈,並提升個人健康意識。 學校還舉辦了「開心果日」、「食物營養講座」、「性教育講座」等,使學生有所得益。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亦常在下學期的日子,舉行較多遊戲及攤位形式,可以讓有興趣報讀的家長及其子女,或區內有興趣參與的家庭參與的開放日。

同年李錦鴻代替已榮休的吳彬博士,出任助理校長(教務)一職。 同年位於聖若瑟樓二樓的資訊科技研習中心開幕,主要供工業科目使用。 九龍鄧鏡波學校2025 1986年,校長張冠榮修士獲邀以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代表之一的身份,於同年6月加入香港大學校董會,任期3年。 九龍鄧鏡波學校 1980年,2月22日鄧鏡波學校工業部功臣司徒柏修士逝世。 同年2月25日鄧鏡波學校陳瑞祺紀念樓落成開幕,並陳瑞祺夫人潘寶芬主持開幕禮、慈幼會中華區省會長陳日君神父為新校進行祝聖儀式,並敦請陳子民、陳經綸昆仲主持陳瑞祺銅像揭幕禮。 事實上本港殷商陳子民、陳經綸昆仲捐贈了港幣100萬元為興建3層高的新翼,為學校提供了大型圖書館及多間特殊用途室。

九龍鄧鏡波學校: 學生表現

設有面試,根據以下準則評選: 學生學業成績-60%;操行表現-20%;課外活動及其他(例如: 九龍鄧鏡波學校2025 才藝方面的成就、公益服務等)-20%。 迎新活動方面,在8月底舉行中一迎新日及中、英、數適應班。 學校推廣健康教育,讓學生身體力行,活出健康的生活模式。

1953年,建校初期,學校設有職業部三班,包括洋服、印刷、革履等科;小學三、四年級各一班,其後又增設小學五、六年級各一班(1967年加開小六[10])。 同年得慈幼會撥款,於第一座校舍西北隅空地興建第二座校舍(即今日聖堂)。 鄧鏡波學校乃天主教鮑思高所創辦,秉承天主教「敬天愛人」的精神和中國優良的道德文化傳統,且奉行會祖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配合社會需要,促進全人發展,宣揚福音,實踐「立己立人」的精神,並培育學生成為「良好的公民與熱誠的基督徒」。

九龍鄧鏡波學校: 體育界

愛華頓因過去3年錄得3億多虧損,嚴重超標,被指控違反財政公平條例下,扣減聯賽10分,目前已跌落聯賽榜尾2位置,達治(Sean Dyche)出席今周對曼聯的新聞發佈會時,也分享了他的感受。 四社在每年都會分別競逐校內各項學術與體育的比賽。 九龍鄧鏡波學校2025 總分最高的社成為總冠軍,並會頒發鮑思高盾作表揚。 2007年9月1日,馮定華神父正式結束四年校長生涯。 1984年,開始三項維修及改建工程:重建大球場;將印刷工場改建為高級實驗室及特殊用途室,即今日「陳經綸實驗室」;將聖若瑟樓三樓改建為美術設計室。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香港鄧鏡波書院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學校設施方面,包括:聖堂、禮堂、圖書館、英文語言實驗室、中文語言實驗室、示範室、地理室、視覺藝術室、專題研習室、學生活動中心、智能課室、電腦室3個、實驗室6個、創客室、足球場、籃球場2個。 【體路專訊】九龍D1中學校際籃球比賽A Grade決賽今晚(24日)於修頓場館上演,男子組由拔萃男書院與英華書院爭冠,最終兩隊激鬥至加時,男拔以51:47險勝奪冠。

九龍鄧鏡波學校: 教育界

辦學宗旨:奉行會祖鮑思高神父「預防教育法」,配合社會需要,促進全人發展,宣揚福音,實踐「立己立人」的精神,並培育學生成為「良好的公民與熱誠的基督徒」。 1995年,開始中四學科分流,學校提供的學科組別大致可分為:設計與工藝、電子與電學、電腦、數理(包括生物)以及社會科學。 此時學校設有中文中學,英文工業中學,及職業先修班等部門。 華神父是一位很愛學生的長者,辦事很有魄力,興建圖書館的計劃主要是由他推動的。 同日稍早舉行的九龍D2女子決賽方面,德望在第三節一度落後8分下打出一段16:2攻勢逆轉,以35:25擊敗培正奪冠。

九龍鄧鏡波學校: 學生組織及活動

培養自學、自律及自治精神;及訓練其策劃、領導的能力。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鄧鏡波學校的班級結構是中一5班,中二5班,中三5班,中四5班,中五5班,中六5班,總計全校共開30班。

1996年,校長張冠榮修士獲英女皇榮譽獎章,以表揚他對教育之貢獻。 九龍鄧鏡波學校2025 九龍鄧鏡波學校 自是年9月1日起,中一由原先7班減為6班;以後每年遞減1班。 進行天面維修工程,並為13個有噪音幹擾之班房進行隔音工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