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獨立經營近10年,但仍有人分不清「譚仔」與「譚仔三哥」,雖然同是賣米線、兩間譚仔的姐姐口音亦相似,但仔細留意就會發現有其他分別。 由於腩肉及炸醬本身是高脂食物,而腐皮是豆漿上凝固的一層豆油,豆卜則經過油炸,而且會吸引湯底中的油份,屬於高脂高鈉。 但亦有網民認為事件只是「小問題」,「警告員工下次坑渠切菜記得關門」,不讓食客影相就可解決。 譚仔的facebook管理員回覆網民指,會就事件繼續跟進及改善,並會加強有關培訓,防止同類事件發生。
一年後,三哥與五弟決定拆夥,把當時擁有的12間分店平分。 另外,公司亦提到,開設新餐廳可能對現有餐廳的銷售額及客流量構成不利影響,現有餐廳的部分顧客可能轉往惠顧新餐廳。 譚仔國際現計劃於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3個年度分別開設45間、55間及63間新餐廳。 譚仔vs三哥2025 兩個品牌在招牌及店舖裝潢都大有不同,譚仔以綠色為主,而三哥則以紅色為主。 餐牌上大部份的食品都相似,兩個品牌的湯底口味和特色迥然不同,根據招股書的說法,譚仔的湯底通常口味較清淡、鮮美,有一種溫暖的闔家氛圍;三哥的湯底通常口味較濃厚,特色是蓬勃年輕、活力四射。
譚仔vs三哥: 分店被張貼不招待「曱甴」告示
日本丸龜製麵母企東利多早前收購「譚仔」及「譚仔三哥」,「譚仔國際」更最快下週招股,雖然一同上市,但其實各有特色。 雖然2家都是主打麻辣米線,但是心水清的網民亦能分到哪一間好喫點。 有網友表示本身身為招牌配料的腩肉及墨丸,在譚仔中卻失色不少,更直指腩肉又肥又無肉味。 他們在2007年起,三哥與五弟慢慢因不同問題而產生磨擦,當中包括鋪頭的裝修設計、租務及營運問題。
為了實行其理念,他們混合四川麻辣及雲南米線,讓食客自由選擇湯底及配料,最後更令麻辣米線成為了他們的招牌菜。 譚仔vs三哥 譚仔vs三哥 在1996年,首間「譚仔雲南米線」在長沙灣永隆街1號開業,當時的股東包括三哥譚澤羣、六弟譚澤強和四妹妹夫周志明。 譚仔vs三哥2025 譚仔vs三哥 他們有同一個理念,就是希望米線可以成為香港粉麵的主流。 譚仔米線的故事要從湖南一個譚氏家族說起,當時家族的祖父是一個富裕的地主,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批鬥,家族的財產被沒收。
譚仔vs三哥: 資料
除經營雲南米綫外,亦有加藤屋品牌,提供日式牛肉飯及火鍋(同吉野家競爭)、鐵板牛肉(同胡椒廚房競爭)。 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 MoneyHero.com.hk可能透過本網站所提及的品牌或服務收取報酬。
雖然因為兄弟決裂而分家,但2017年兩間譚仔先後被「丸龜製麵」母企東利多收購,以「譚仔國際」一同上市,故曾一度分家的譚仔戲劇性地再次合體。 獨家保薦人為國泰君安國際,消息指將引入3個基石投資者。 譚仔雲南米線,俗稱譚仔,係香港一間連鎖米線舖,首創車仔麵式麻辣米線,喺港九新界有好多分舖。
譚仔vs三哥: 家族註冊成立「同心飲食有限公司」 生意愈做愈大
三哥與六弟離開「同心飲食」另起爐竈,創立「譚仔三哥米線」及譚仔飲食發展有限公司。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 直至2008年,幾兄弟因經營理念分歧而拆夥,並平分當時的12間分店,各自營運,三哥與六弟經營的店名為「譚仔三哥米線」,五弟譚澤均則經營「譚仔雲南米線」。
- 他們在2007年起,三哥與五弟慢慢因不同問題而產生磨擦,當中包括鋪頭的裝修設計、租務及營運問題。
- 而純利方面,剔除政府補貼HK$1.26億及租金優惠後,實際只賺HK$9,300萬,按年跌46.8%。
- 已經陪住香港人24年的譚仔及三哥,除了譚仔姐姐的口音「勿演、懶肉、實小勒、凍鏈茶」無人不曉,亦創造了不少獨家招牌湯底及菜式如麻辣湯底、煳辣湯底、土匪雞翼等,均成為顧客至愛的美食。
- 譚仔雲南米線,俗稱譚仔,係香港一間連鎖米線舖,首創車仔麵式麻辣米線,喺港九新界有好多分舖。
- 但於2007年起,分裂的導火線漸漸浮面,五弟與三哥因裝修、租務及營運上的問題產生磨擦。
- 其後隨著生意不斷擴張,五弟亦加入經營,並獲得湯底祕方。
譚仔三哥其後再在facebook專頁貼出告示,指公司已根據內部指引向該員工作警告,及立即加強培訓所有員工處理食材方法。 譚仔vs三哥 但不少網民對有關處理方法不收貨,認為會令人失去信心,「炒咗個職員先講嘢啦」,更直言要罷食。 譚澤羣表示,賣掉在香港所有生意後,便舉家移民到臺灣,因很喜歡臺灣這地方,問可會再賣米線? 譚仔vs三哥2025 他說:「不會啦,現在享受退休生活,好好休息。」似乎他打算在臺灣享下仔福。
譚仔vs三哥: 在長沙灣開第一間分店 麻辣米線成招牌菜
「譚仔三哥米線」品牌是在香港專營米線的快速休閒連鎖餐廳,在新加坡也有業務。 我們的品牌擁有超過12年曆史,「譚仔三哥米線」品牌名下的第一間餐廳在2008年於香港開設,而我們的品牌亦於2020年正式進軍新加坡市場。 個多月前臺灣綜藝節目《WTO姊妹會》邀請了移民臺灣的香港人,分享移民後的生活點滴,其中之一的嘉賓正是米線店「譚仔三哥」太子爺Eric。 MoneyHero或本網站關於證券、投資、稅務,會計或法律意見的內容,都不會構成任何買賣投資要約、招攬、建議或意見,亦不涉及任何公司、證券或基金的產品代言、推許或贊助。 MoneyHero.com.hk之內容僅屬一般參考,並非個人化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買賣證券的誘因。 譚仔vs三哥2025 而「譚仔三哥米線」米線則獲2011至2013年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車胎人美食推介」,現時約有40多間分店。
譚仔vs三哥: 香港網絡大典
2008年因為家族經營出現嚴重分歧而分成四姐夫婦、五哥嘅「譚仔雲南米線」同三哥、六哥嘅「譚仔三哥米線」各自營運發展。 2017年5月譚仔雲南米線母公司「同心飲食」俾日本烏冬專門店「丸亀製麵」收購[1],2017年12月收購埋「譚仔三哥」[2]。 最新招股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3月底止年度,譚仔國際錄得收入約HK$17.94億,按年增長6.1%,溢利則按年升50.8%至HK$2.87億,純利率為16%,按年升4.7個百分點。 截至9月5日譚仔國際共經營156間餐廳,當中香港150間、中國內地3間及新加坡3間。 每間公司對毛利的定義不同,而據上市文件譚仔國際截至2020年12月底九個月毛利率為73.1%,當中收益扣除消耗食物及飲料成本及中央廚房成本;而餐廳層面經營成本包括員工成本、租賃物業開支、水電開支、耗材及包裝,維修及保養、手續費用及清潔開支等。
譚仔vs三哥: 最新功能
重新出發後,「譚仔雲南米線」全線分店推行五常法管理系統,務求建立一套衛生可靠的制度,是香港首間推行此認証之米線連銷專門店。 譚仔米線起源於湖南一個譚氏家族,當時家族的祖父是個富裕的地主,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批鬥,家族財產亦慘被沒收。 譚仔vs三哥 2017年5月15日,日本「丸龜製麵」的母企東利多(Toridoll)確認以10億港元,向五弟及四妹夫婦收購「譚仔雲南米線」的所有股權。 雖然早前就有消息指「譚仔」同「譚仔三哥」都被日本丸龜製麵的母公司收購了,但「譚仔」同「譚仔三哥」依然會獨立運作。 Hayley表示,番茄湯底本身無問題,但因為譚仔三哥的番茄湯底可以加辣,無形中與食麻辣差別不大。
譚仔vs三哥: 最新消息
我們的品牌擁有超過24年歷史,「譚仔雲南米線」品牌名下的第一間餐廳在1996年於香港開設,而我們的品牌亦於2021年正式進軍中國內地市場。 三哥與六弟決定離開「同心飲食有限公司」,創立「譚仔三哥米線」及「譚仔飲食發展有限公司」;另外的股東五弟與四妹妹夫則決定留在「同心飲食有限公司」,繼續經營「譚仔雲南米線」。 於2008年,「三哥」譚澤羣跟五弟譚澤均拆夥,把當時12間分店平分。
譚仔vs三哥: 公司類型
於2003年,三哥、六弟、五弟及以妻子名義持股的四妹妹夫周志明一同註冊成立「同心飲食有限公司」,一同大展拳腳。 但於2007年起,分裂的導火線漸漸浮面,五弟與三哥因裝修、租務及營運上的問題產生磨擦。 雖然「譚仔雲南米線」和「譚仔三哥米線」的米線餸菜、小食相似,但兩間餐廳卻是由譚家不同的兄弟主理,是為2個不同的品牌。 另有網民認為這並非個別事件,僱主都有責任,或者是因「土地問題」,食店未有提供足夠地方處理食材,「如果枱有砧板用,點解要咁樣做?」、「跟進唔係走去搵個員工孭鑊,你哋(店方)要向廣大顧客交代事情始末」。
譚仔vs三哥: 本是同根生 譚仔VS三哥 「譚仔雲南米線」分家發跡史
因此,雖然兩個品牌的目標顧客涵蓋各類人羣,但每個品牌的湯底口味及特色不同,故有各自的受眾。 按集團最新披露,截至2021年3月底止年度,「三哥」品牌收入較「譚仔」多,分別為HK$9.04億及HK$8.9億。 另外,外賣自取及到戶收入大增9成至HK$8.9億,堂食的收入則下跌。 每間餐廳每日平均收入HK$3.7萬,日均顧客640人,平均消費HK$58.4。
譚仔vs三哥: 米線
其後,三哥曾表示因接濟弟妹,邀請當時經濟拮据的五弟加盟,並傳授湯底祕方。 「譚仔」和「譚仔三哥」除了名字不同,招牌及店舖門面都有分別,「譚仔」以紅色為主色,而「譚仔三哥」則以黑色為主,其標誌更有卡通化的辣椒及三哥嘜頭。 期內,譚仔國際毛利率高達73.1%,純利率達17.8%;譚仔及譚仔三哥的顧客人均消費分別是58.5元和57.6元,整體人均消費是58元。 受到疫情影響,譚仔國際的平均翻座率為每日2.8及3.5次;2019年同期為4.5及6.1次。
譚仔vs三哥: 譚仔VS三哥 世紀米線對決!網民二選一 憑3個原因結果一面倒獲勝|飲食熱話
水準穩定且湯底夠辣且香,配料夠多有誠意,且米線質感較好。 有網友大彈自己到譚仔用餐,想要一杯滾水都是落單,相當不方便,故直言「戇XX」。 「譚仔」姐姐的制服是以黑色為主,「譚仔三哥」姐姐的制服是紅色衫配黑色圍裙,並會在制服上清楚寫上「譚仔三哥」四字。 譚仔vs三哥 除了名字「譚仔」和「譚仔三哥」不同,其招牌及店舖裝潢亦有明顯分別,「譚仔」是以綠色為主色,而「譚仔三哥」則以紅色為主,其LOGO更有卡通化的三哥嘜頭。
譚仔vs三哥: 最新文章
家族四人在2003年註冊成立「同心飲食有限公司」,生意愈做愈大,陸陸續續開分店。 當時,四人各佔公司25%股份,而開設分店的資金都來自公司自身的盈利。 譚仔雲南米線與譚仔三哥雲南米線先後被日本丸龜製麵的母公司Toridoll Holdings收購,前者的主理人「五弟」譚澤均已開展新生活,至於「三哥」譚澤羣,原來與家人移民臺灣,他早前與兒子Eric亮相臺灣節目。 三哥在節目中更透露不打算再賣米線,決定收山在臺灣享福。 「譚仔雲南米線」及「譚仔三哥米線」餐廳營運商譚仔國際(02217)於2021年9月23日9am至9月28日12nn期間招股,現已截止招股,截至9月27日,譚仔錄得約HK$19.06億孖展認購,即相當於超額認購12.65倍。
譚仔vs三哥: 業務重點分析
喺2003年,三哥、六弟、五弟同佢老婆名義持股嘅四妹妹夫周志明一齊註冊成立「同心飲食有限公司」,一齊大展拳腳。 但係2007年開始,分裂嘅導火線漸漸浮面,五弟同三哥因為裝修、租務同營運上嘅問題產生磨擦。 卒之喺2008年,三哥同五弟決定拆夥,將當時12間分店平分。 三哥同六弟離開「同心飲食」另起爐竈,創立「譚仔三哥米線」同羣順有限公司;而五弟同四妹妹夫就繼續留喺「同心飲食」,經營「譚仔雲南米線」,從此各行各路。 但係五弟否認拆夥係同錢銀問題有關,表示管理嘅理念出現嚴重分歧而各自營運[4]。 譚仔與三哥雖然都是賣米線,姐姐口音亦相似,但仔細留意就會發現有其他分別,「譚仔雲南米線」創立於1996年,但其後家族因經營理念出現分歧,於2008年決定拆夥,分別經營「譚仔三哥米線」以及「譚仔雲南米線」。
已經陪住香港人24年的譚仔及三哥,除了譚仔姐姐的口音「勿演、懶肉、實小勒、凍鏈茶」無人不曉,亦創造了不少獨家招牌湯底及菜式如麻辣湯底、煳辣湯底、土匪雞翼等,均成為顧客至愛的美食。 「譚仔」及「譚仔三哥」於2017年5月和12月先後被日本「丸龜製麵」的母企東利多控股全面收購,分別作價HK$10億和HK$11.1億,重組成「譚仔國際」。 「譚仔三哥米線」品牌是在香港專營米線的快速休閒連鎖餐廳,在新加坡及日本也有業務。 我們的品牌擁有14年歷史,「譚仔三哥米線」品牌名下的第一間餐廳在2008年於香港開設,而我們的品牌亦分別於2020年及2022年正式進軍新加坡及日本市場。 「譚仔雲南米線」品牌是在香港專營米線的快速休閒連鎖餐廳,在中國內地也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