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的上環街市站則遷移至就近急庇利街、禧利街及文華裏的一段德輔道中地底,與現時的上環站相近。 根據報告書中的圖則,上環街市站採用島式月臺設計,於急庇利街口的易通商業大廈、長達大廈以及禧利街口東寧大廈、東協商業大廈現址設共4個出入口(四座大廈當時尚未建成,仍為舊樓)。 顧問公司建議地下鐵路系統分九期興建,上環街市站會在第二期建成,暫時作為港九綫的總站;當第九期(港島綫上環街市至堅尼地)完工後,則改為港島綫的中途站,港九綫由此站縮短至遮打。
- 現時有關預留空間屬私人物業,但地契指明只可以用作車站出入口;[13]永安百貨曾以該空間作為百貨公司其中一個出入口,但受地契條款所限,現時該出入口已不作開放。
- 中原數據 – 提供一二手樓市、物業相關資訊, 包括成交記錄、土地註冊署(田土廳)樓宇買賣合約、平面圖、樓價走勢圖及網上搵樓、筍盤等。
- 於2003年,地鐵曾經考慮用林士街月臺做西港島綫(暫稱南港島綫西段)嘅總站。
- 據報導,信德中心的停機坪於1990年開始服務[5]。
- 上環站(英語:Sheung Wan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德輔道中地底,屬於港鐵港島綫的鐵路車站。
裝修佬平面圖資料庫是全港最齊的平面圖庫存,您可以在這裡搜尋各屋苑大廈的參考平面圖。
為免興建東九龍綫終點站時會影響上環站的運作,前地鐵公司在興建上環站的同時於林士街地底興建東九龍綫大堂及預留月臺結構。 香港站上蓋則計劃興建多座商業大廈、酒店及商場,即現在的國際金融中心。 信德中心廣場內附有可出境的關口,可乘船或坐直昇機往澳門,另如到國內的中山、珠海等地,亦可在此乘坐飛翔船前往。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商場基本上有各類型店舖,如食店、售賣通訊器材的公司、銀行、地產代理店舖、皮具店、澳門馬會會所等。 信德中心西翼-1; 信德中心西翼-2; 信德中心西翼-3; 信德中心西翼-4 …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2025 Shun-tak-centre-west-tower-typical-floor-plan.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車站出口
同1970年方案唔同嘅係,成個車站都向地底下移幾十米,並由島式月臺改做側式月臺,以便保護四周建築物發展。 為避免起東九龍綫終點站嗰時會影響上環站嘅運作,響林士街地底預留咗該站車站大堂及月臺。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2025 因1983年上半年建造嘅中環站四號月臺隧道興建錯誤同埋地面建築物重建搬遷工作出現延誤,上環站趕唔切喺1985年5月31號落成,而需要延至1986年5月23號先至啟用。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幹諾道中「林士街」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上環牽引配電站(Sheung Wan Traction Substation,SWT)在車站以西的德輔道中、安泰街及新街市街交界處和康威花園地底,即西港城對出。 該變電站負責將港燈提供之高壓電力降壓,使電壓調低至適用於港鐵列車的33千伏,供應予列車使用。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信德中心平面圖: 信德中心商場(上環) shopping街 香港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佈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臺幕門。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同時,報告建議1967方案中的沙田綫改稱東九龍綫,並由尖沙咀延長過海至「林士站」(Rumsey Station),該站站體位於林士街以東的德輔道中向南伸展至九如坊,以兩條行人隧道連接上環街市站東端。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有提及於上環區設地鐵站,兩報告均將之稱為「上環街市站」(Western Market Station)。 由於上環站2號月臺在港島綫西延前屬落客專用月臺,無人候車,因此月臺隧道壁並未如其他車站般裝設廣告燈箱;即使港島綫西延後該月臺變成往堅尼地城方向月臺,亦無補裝。
林士街大堂原本係計劃緊嘅東九龍綫林士站車站大堂(睇#車站歷史)。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2025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2025 為免起林士站嘅時候影響上環站運作,前地鐵起上環站時已經響林士街地底預留該站車站大堂同埋月臺。 林士站本身都有車站控制室、完整嘅車站大堂、商店及客戶服務中心等,具備獨立運作嘅條件。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位置資訊
2015年,新世界發展,向母公司周大福集團收購若干酒店業權的小股東權益;該批資產由新世界子公司Beams Holdings Limited 擁有,信德中心有限公司便是Beams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Holdings Limited的其中一項資產[2]。 透過收購的Beams 36%股權,新世界全資擁有Beams。 本站設有14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你可以進行光纖寬頻上網價錢比較及優惠以及寬頻電話上網比較。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上環站(英語:Sheung Wan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德輔道中地底,屬於港鐵港島綫的鐵路車站。 該站於1983年3月動工,並於1986年5月23日由時任財政司彭勵治爵士揭幕啟用。 信德中心交通設施滙聚,有巴士總站、的士站、地下通道連結上環地鐵站,另上層天橋達至閘口可乘船及直升機出境到澳門,或乘船到國內珠海、蛇口。 平面圖 / 觀塘平面圖 | 裝修佬平面圖資料庫是全港最齊的平面圖庫存,您可以在這裡搜尋各屋苑大廈的參考平面圖。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設計資訊
林士站亦設有車站控制室(現用於上環站)、完整的大堂、商店及客務中心等,具備獨立運作的條件。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唯因東九龍綫計劃擱置,林士站的大堂現已成為上環站的東大堂。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2025 港鐵上環站升降機出口不近信德中心,附近有多條巴士路線經過港澳碼頭,建議輪椅使用者乘坐巴士前往比較方便。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車站樓層
信德中心-西翼,1986年落成,發展商為信德集團有限公司,位於幹諾道中 ,建築面積約22686平方呎。 查看信德中心-西翼最新成交、最新筍盤、照片及平面圖。 信德中心是位於港島上環的商業及交通建設,包括兩座辦公大樓,底層設4層高的零售商店和大型停車場。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車站商店及自助服務
扶手電梯方面,每個月臺設有2至3條扶手電梯分別連接中央大堂和東面大堂的L3層,當中中央大堂L3層設有3條扶手電梯連接大堂(L2層)。 升降機方面,1號月臺只設1臺升降機連接東面大堂,2號月臺則同時設有通往兩個大堂的升降機。 樓梯方面,德輔道中大堂及林士街大堂皆設有樓梯連接各月臺。 上環站的港島綫月臺為兩個分離式月臺,兩個月臺均已裝設月臺幕門。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信德中心平面圖: 香港島
雖然新世界發展至今仍持有信德中心有限公司的45%股權,但該公司名下的樓層已所剩不多(信德中心西座38樓3801-6室及3812室、以及90個停車位、部份商場)。 該配電站對上的路面建有通風樓,就在西港城大門對開,遮擋西港城向南立面。 負責管理西港城的市區重建局在2003年耗資3000萬元美化該通風樓,將之粉飾成一色調與西港城外牆相近的仿古鐘樓,[9]作為其「上環坊計劃」一部份,於當年12月31日由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巿區重建局主席劉華森等人主持竣工典禮。 [10]然而,由於欠缺保養,該等後加裝飾物外貌日漸殘破,加上通風樓與西港城色彩相近,往往使遊人誤以為通風樓亦屬古董,難以突顯西港城本身的建築風格和歷史價值,市建局經與港鐵公司磋商後,於2016年決定拆除有關裝飾物,[11]工程已在同年末完竣。 上環站設有兩個大堂,現時港鐵將兩者名為「大堂(中)」和「大堂(東)」,惟為求行文通順流暢,本條目依從通車初期的官方做法,稱兩者為「中央大堂」及「東面大堂」。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車站象徵
為配合西港島綫工程,上環站林士街大堂於2010年8月28日起進行改建工程,預留月臺的路軌範圍自此被圍板封閉,至2011年11月更遭牆壁封堵。 上環站現時共有2個月臺運作,供港島綫使用;另有兩個預留月臺,在建造港島綫時預先興建,以便日後建造東九龍綫(即沙田至中環綫之前身)。 隨着有關計劃多番修改,預留月臺已無用武之地,現已永久封閉。 1982年,因興建中環站至上環站隧道而需拆卸前中環消防局(今恆生銀行總行大廈)及因興建上環站通風井(今西港城對出)而需要搬遷的上環街市出現延誤,上環站未能趕及於1985年5月31日落成,而需要延至1986年5月23日才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西松-青木聯營。 該月臺現為車站通道的一部分,設有4組共8條扶手電梯連接東大堂及車站月臺,預留作為列車停靠的部分已於2010年8月被完全封閉。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車站位置
1990年,政府更在《香港運輸政策白皮書》提及東九龍綫原有過海路段由機場快綫取代,並重新規劃東九龍綫,意味著林士街月臺則會無用武之地。 城巴發言人表示,今日凌晨零時左右,一輛969號線巴士駛至港澳碼頭對開,被另一輛巴士從後碰撞,將巴士推向路旁一個巴士站,城巴車頭及巴士站損毀,車長及兩名乘客受傷送院,城巴會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現場為上環幹諾道中往東方向信德中心對開一個巴士站,凌晨零時左右,24歲溫姓男子駕駛一輛城巴969號線於上址埋站時,26歲馮姓男子駕駛一輛961號線九巴駛至,期間懷疑收掣不及,猛烈撞向溫姓車長駕駛的一輛城巴,由於衝力過猛,城巴再撞向路邊一個巴士站。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月臺
有別於港島綫其他車站,兩個月臺在乘客眼中看似兩個位於不同層數的月臺,但事實上它們是採用對向式月臺排列,只是兩個月臺之間被牆壁完全阻隔[2],故容易讓乘客難以得知兩個月臺位於同一層。 兩座辦公大廈中,東面的一座曾經是酒店,但其後改裝成商業大廈。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香港信德中心商場圖片:信德中心店鋪指南- 快來看看TripAdvisor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會員拍攝的50541 張/部信德中心商場真實照片和影片.
此月臺曾傳言因在建築時鬧鬼而被廢用,加上偶然發生自殺事件,鬧鬼之說在1980至1990年代經常不脛而走[來源請求]。 而在東大堂的擴建及翻新工程完成後,預留月臺軌道部分已被牆壁完全永久封閉,並增設樓梯連接月臺。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2025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2025 另外,車站2號月臺(往堅尼地城)亦是港鐵極少數沒有設置行車隧道牆壁廣告燈箱的地下中途站,自西港島綫啟用後至今仍未有加裝。
西港島綫(或稱「港島綫西延」)是港島綫鐵路發展的一部分,使港島綫由此站西延至堅尼地城,於2014年12月通車。 過去此站為港島綫總站,大堂至月臺通道採用單向人流設計;西港島綫通車後,此站成為中途站,人流改為雙向,因此車站需擴建及翻新以應付人流。 東面大堂位於無限極廣場(德輔道中199號,前稱維德廣場)及金龍中心(德輔道中188號)地底,即德輔道中與林士街交界處以東,現時車站E1-E5出口連接之。 該大堂原規劃為東九龍綫林士站的大堂,因東九龍綫擱置,該大堂現已成為上環站的一部分。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港澳碼頭
兩座大廈分別樓高39或40層(東座:40層;西座:39層),各配置4部升降機。 信德中心雙子塔,最早由賭王何鴻燊旗下的信德系財團投資興建,故而取名“信德中心”,東塔後來更名爲“招商局大廈”。 上一期,給諸位介紹了香港“港島”上唯一由中國民營企業擁有的獨棟寫字樓——中國恒大中心;這一期的香港地標,介紹的是從香港島去澳門的必經之地——信德中心。 「信德中心」坐落於上環核心地段,消閒,命名為「上環坊」; 把西港城及「上環坊」附近的部分行人路擴闊和美化; 信德中心平面圖 美化西港城,其中,文章和67張照片。
東座(現名招商局大廈)於1985年落成,西座於1986年落成,共設有兩座辦公大廈,底層共用的基座設有商場及停車場。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2025 兩座辦公大廈樓高41層,商場樓高9層,屬雙塔型設計。 東大堂改建工程及E3出口翻新工程喺2011年11月13號完成;至於洗手間、出入站及月臺往大堂嘅升降機就喺2012年8月26號啟用[1]。 東大堂改建工程及E3出口翻新工程於2011年11月13日完成;至於洗手間、出入站及月臺往大堂的升降機則於2012年8月26日啟用[15]。 信德中心(英語:Shun Tak Centre)位於香港上環幹諾道中200號。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列車班次
但因為東九龍綫計劃擱置,林士站嘅車站大堂,而家成為上環站嘅其中一個車站大堂,同上環站本身個大堂互不相連。 港島綫月臺的長度約有58扇車門的空間,比列車40扇門多出約三卡半[6]。 過往曾長期誤傳此乃出於建築圖則計算錯誤,惟實際原因是要提供通道由月臺通往急庇利街緊急出口與東面大堂,故將月臺向東、西兩面伸延。 該月臺剩餘空間過去設有圍欄,防止乘客闖入路軌[7],後來車站安裝月臺幕門時改以玻璃幕牆取代。 後來,預留月臺改為連接林士街大堂的通道,採用欄杆分隔上落人流,上大堂的乘客行經月臺中央,往港島綫月臺的乘客則行經月臺兩邊[4]。 月臺邊緣預留作列車停泊的路軌範圍早期不設圍欄,由於曾經有乘客誤墮預留路軌,最後亦已加裝欄杆。
上環站與中環站同樣位於中西區的商業區內,鄰近設有多個私人企業、公共機構與政府部門的辦公室,故此繁忙時間車站均會湧現眾多上下班乘客。 加上車站鄰近港澳碼頭、孫中山史蹟徑、海味街以及多間百貨公司,因此無論在平日繁忙時間或公眾假期,上環站的出入閘使用率高。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2025 上環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及銀行等服務[3],主要分佈在德輔道中及林士街大堂內[2]。 此外,上環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等[3];而近B出口位置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4][5]。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啟用日期
工程改建了原來的機房和設備室,新設施包括港鐵車站內首個裝有嬰兒設施的廁所,以及兩部連接地面和車站大堂的升降機。 其中一部設於東面大堂,接駁大堂及月臺新升降機;而另一部則位於E3出入口,方便乘客往返地面和大堂;因應升降機安裝工程,E3出口於2011年2月10日起暫時停用。 上環信德中心出口 貫通上環與中環站之隧道工程涉及將舊中區消防局大樓(即恒生銀行總行現址)拆卸,以騰出用地挖掘豎井,故此地鐵公司須先行在金鐘興建東昌大廈,以重置大樓內政府辦公室。 同時,車站西面渡綫選址新街市街果欄(即此站上蓋物業康威花園現址)興建,當局亦需要在西環填海區興建臨時水果批發市場安置受影響攤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