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管理條例》規定,業主欠付的管理費用將被視為對法團的欠債。 第一,如業主不在其單位居住,法團可要求有關住客付款,而該住客可從其租金扣除有關金額。 第二,有關金額可視為向法團繳付的租金,而按《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第III部,法團則被視為有關單位的業主。 換句話說,該法團可向法庭就應付的租金申請財物扣押令,扣押有關業主的動產,使對方付款。 第三,該單位的註冊承按人可代繳欠款,然後追收該款項,辦法是把有關金額計入按揭契據所欠的本金。

迄今,有關計劃已惠及約7,700幢樓宇及其住戶和商戶、另外7,500家住戶及4,000部升降機。 任何有關常用工作項目及參考單價的資料僅作一般參考及分析之用。 樓宇復修平臺沒有就有關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的合適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亦無須對與有關資料或本網站有關的任何原故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 法團/業主應注意,樓宇復修所需的費用,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但不限於維修項目及覆蓋範圍、樓宇的大小、維修保養的狀態、物料選用、以及當時的市場環境等等。 法團/業主在委任合適工程承建商時應在認可人士或其他建築專業人員的專業維修評估及統籌下從不同的註冊工程承建商經公開投標方式取得報價,以作參考及分析。 一般而言,獲得妥善管理及維修的大廈,業主通常都依賴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協助。

大廈維修工程: 樓宇復修計劃

這一點清楚說明,私人機構能夠提供所需專業服務,以協助業主妥善管理和維修大廈。 因此,我們應繼續協助市場發揮功能,並促進私人機構提供有關服務。 疫情下,不少業主關注大廈排水系統的「健康」情況。

氣體裝置的擁有人須聘請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為氣體裝置進行定期檢查或維修。 8 大廈維修工程2025  公契是一份在土地註冊處註冊的文件,界定業主之間的權利、權益、責任,以及(如適用)大廈經理人的角色。 3  在2000年、2001年及2002年,分別有150幢、200幢及200幢大廈被列為屋宇維修統籌計劃的目標大廈。

大廈維修工程: 工程服務

至於工程人手緊張,他認為香港各經濟領域都需要向前發展,讓市民安居樂業,人力不能充份配合是自然的,政府要就人力採取適當措施,包括本地培訓和輸入外勞。 為方便市民進行物業交易,土地註冊處保存了土地紀錄。 你可進入此網頁查閱搜尋土地紀錄的方法,包括櫃位查冊及網上查詢服務、查冊程序和收費。

此單張向管理公司提供指引,如何對有關工程作出足夠監管,保障公眾安全。 大廈維修工程2025 大廈維修工程 大廈維修工程2025 法例規定電力裝置擁有人,包括業主立案法團、物業管理公司、業主、租客及住客,須為其電力裝置安排定期檢查、測試及領取證明書,此網頁為市民及電業界人士提供有關資料。 也有和不同團體合作包括業主立案法團、大小型管理公司、慈善機構、商會和一般單位業主。 註二:若樓宇過去五年內曾完成整體維修,申請人只預算進行個別維修或改善工程,並將由專業人士監工,申請人須向市建局提交有關證明,要求豁免聘請認可人士作全面勘察的程序。 市區重建局除推出了“樓宇復修平臺”的樓宇維修資源網站,並已推出「「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加強對業主進行樓宇維修工程的技術支援。

大廈維修工程: 私人處所

相關的資訊,如承辦商表現評級、政府升降機的保養價格數據、與升降機和自動梯相關的指引及宣傳片,亦可在該網頁下載以助負責人管理升降機和自動梯的保養工作。 發展局下月會就資助計劃諮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聽取議員進一步的意見,並與市建局商議執行細節,預期5月開始接受申請,以及挑選合資格樓宇進行相關工程。 我們的目標是在本年內為300幢老舊樓宇開展公用排水系統的勘測或維修工程。

  • 業主獨自擁有本身的單位,同時與其他業主共同擁有大廈的公用部分。
  • 以大廈修葺工程為例,繁多的工序包括預備招標文件、與承辦商商議、購買保險及檢驗工程是否符合要求等等。
  • 優良的大廈保養必須持之以恆,而妥善維修大廈的種種優點已載於上文第1.4段。
  • 「法團甲」接獲屋宇署的強制驗樓法定通知。
  • 這一點清楚說明,私人機構能夠提供所需專業服務,以協助業主妥善管理和維修大廈。

業主忽視樓宇管理維修問題存在已久,亦涉及複雜課題,因此必須先經過社會充分討論,然後纔可考慮可行的方案及釐訂進一步細節。 大廈維修工程 但現時私人樓宇中,全無管理可言的不計其數,所以即使社會可對未來工作達成共識,亦須分階段推行有關措施。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和民政事務局會緊密聯繫,推廣大廈管理維修,並確保政策全面而一致。 我們也會致力加強信息,讓市民明白市區更新計劃中復修工作的重要性,以配合推廣保養大廈的整體目標。 正如其他私人財產一樣,業主有責任確保大廈得到妥善保養。

大廈維修工程: 大廈管理日常運作

現代的大廈管理維修工作除了需要不少時間和努力外,亦涉及各項專門知識。 大廈維修工程2025 大廈維修工程 因此,業界應礇聚各類專才,發展成具競爭力的行業,透過提供一站式長期服務,以滿足不同大廈和不同業主的需要。 可以考慮的做法包括:把鄰近的大廈納入同一個管理維修計劃,讓營運開支達到最佳效益;以及提供全包合約,兼顧大廈的日常管理和長期維修。 第二個方案是實施強制性樓宇安全檢驗計劃,規定達到若干樓齡的大廈要定期驗樓,並按驗樓結果針對樓宇狀況進行所需的維修。 不過,驗樓計劃本身屬一次性,重點在於補救而非預防。 研究如何將定期驗樓融入持續有效的整體大廈管理及維修工作,效益可能更大。

大廈維修工程: 維修統籌試驗計劃

然而,我們需研究法團在大廈管理上的角色,以及探討在甚麼情況下需要實施強制性大廈管理。 樓宇復修是市區更新的重要一環,能有效延長樓宇的使用期,並讓居民安居樂活。 為更有效推動業主為樓宇進行維修及保養,市建局重新整合各項樓宇復修支援及資助計劃,推出一個一站式「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旨在讓有需要的業主更容易申請及獲得各項樓宇復修支援及資助。 業主對管理自己的大廈責無旁貸,並須按公契繳交應負擔的管理費用,而不應由政府介入私人合約,代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收取管理費用。 大廈維修工程 要求其他大廈業主代拖欠款項的業主繳付費用,亦同樣不對。 此外,不同大廈和不同單位的管理費用各異,收費水平又時有變動,政府代為收取和支付款項須設立繁複的機制。

大廈維修工程: 強制驗樓計劃

市建局相信重新組合服務及簡化有關申請流程,有助鼓勵及順利展開維修工程。 妥善保養及維修是大廈業主的責任,市建局希望透過優化復修計劃,積極鼓勵業主為樓宇進行適時維修及保養工程,以改善樓宇安全及環境衛生,有效延長樓宇的使用期。 我們明白業主之間要協調大型維修工程殊不簡單,因此政府在過去五年撥出超過190億元,推行多個維修資助計劃。 發展局助理祕書長(屋宇)黃朝揚表示,計劃涵蓋強制驗樓訂明工程,例如外牆等公用部分、排水系統、消防系統、升降機,更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單位內維修工程的資助。 我們邀請市建局一站式推行上述資助計劃,為業主提供技術和財政支援。

大廈維修工程: 工程進行中時,怎樣纔可以令您放心呢?

初步看來,贊成妥善管理維修的理據鏗鏘有力得多。 優良的大廈保養必須持之以恆,而妥善維修大廈的種種優點已載於上文第1.4段。 大廈維修工程2025 現代大廈維修涉及不少法律和其他責任,故需要許多專業知識及持續進行。 由此看來,將妥善樓宇管理及維修融入日常工作,確有需要。

大廈維修工程: 業主/業主立案法團

此外,環境若得到改善,社會亦不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去解決樓宇失修問題,社會和居民因而受惠。 因此,將妥善樓宇管理及維修融入日常工作內,並持之以恆,相信是更具吸引力的長遠解決方法。 私人機構應可提供業主所需的服務,從而達至妥善管理維修的目標。 屋宇署屋宇測量師任佩雯介紹說,資助計劃將聚焦樓齡達40年或以上、平均應課差餉租值較低的住用或綜合用途私人樓宇。 除接受可自行籌組工程的業主申請,屋宇署亦將按風險評估挑選未能自行籌組工程的樓宇,例如「三無大廈」,行使其法定權力,代業主進行所需的工程。 計劃涵蓋渠管勘測及修葺樓宇公用排水系統,以及其相連而非位於個別單位內的分支渠管,以改善排水系統的整體功能。

大廈維修工程: 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

如建築物的佔用人或業主處於或可能處於危險情況,主管當局(現為民政事務局局長)及土地審裁處有權下令管理委員會(業主立案法團的前身及/或執行小組)委任建築物管理代理人。 強制性驗樓計劃亦非十全十美,因為強制驗樓的效果為一次性,重點在於補救而非預防。 大廈維修工程 況且,將驗樓計劃硬性地套用於所有樓宇,實為不妥。 這個方案在原則及推行方面都可能有問題,是否應單獨推行確實存疑,反而研究如何將定期驗樓融入持續有效的整體大廈維修保養工作內,效益可能更大。 大廈維修工程 在市區更新方面,市建局於2001年5月成立,負責重建及復修大廈以改善市容,以及保存具歷史文化價值或建築特色的樓宇。

大廈維修工程: 確保新建樓宇易於維修的措施

過早進行重建對地區網絡、環境及經濟活動都帶來不良影響,社會代價不菲。 如果有關地段的發展潛力已經用盡,重建則缺乏經濟效益。 如何兼顧社會的整體利益和個別業主漠不關心的態度,正是問題癥結所在。 公眾必須正視大廈失修所產生的惡性循環和相關的經濟代價。

大廈保養是長期工作,只要大廈存在,就必須保養。 對於如何確保大廈長期得到妥善保養,假如大眾認同缺乏持續效果的方案並非解決辦法,則持續又完善的管理及維修似乎較為可取。 因此,有意見認為要求全港大廈設立基本的管理架構,是解決問題的長遠方法。 如何確保所有業主繳付所需費用,對大廈的妥善管理和維修極為重要。 大廈維修工程2025 不過,我們可考慮應否加強目前追討管理費用的辦法,以及研究是否有需要推出新措施。

大廈維修工程: 第5章 – 支援措施

目前,《房屋經理註冊條例》(第550章)為專業房屋經理設有註冊制度,令業界得以自我規管。 此外,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的會員共管理全港約85%的物業,該協會已為其會員制定守則。 政府會仔細研究是否有需要推行發牌/註冊制度,並探討如何由有關專業團體提高會員的專業操守。 大廈維修工程 大廈維修工程 與此同時,社會須考慮此等制度對大廈管理費用的影響,以及能否阻嚇不法的公司。 為了鼓勵業主承擔責任,有建議指政府應考慮設立自願樓宇評級制度。

大廈管理維修千頭萬緒,業主如可一次過獲得有關服務,無須分別聯絡不同的公司和承辦商,當可事半功倍。 因此,業主及管理維修專業人士應要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業界如能礇聚法律、建築、測量、管理及其他方面的專才,當可為業主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 大廈維修工程 但這並不表示個別大廈或屋苑的管理處要有律師、建築師和測量師等等當值,而只要在有需要時得到服務便已足夠。

大廈維修工程: 透過業主立案法團為業主提供財政援助

因此,各參考單價僅適宜於初步估算復修工程費用時作參考之用。 香港警務處透過“復安居計劃”,為有意進行樓宇維修的法團提供資料冊,參與計劃的大廈會在當眼處張貼宣傳海報或懸掛橫額,以加強宣傳。 7  《建築物管理條例》目前已有強制性大廈管理的條文。

該建議曾於1997年8月至10月諮詢公眾,規定樓齡20年或以上的住宅大廈業主,必須每7年驗樓一次,並按結果進行所需維修。 於2003年年初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非典型肺炎),令我們意識到忽視大廈管理可能會引致嚴重後果。 這場疫症觸發社會人士廣泛討論如何加強樓宇管理及維修,不同的專業團體和相關組織亦提出多項建議。 對很多人來說,他們的自住物業就是最重要的資產。 在香港,業權通常指與他人共同擁有多層大廈內的份數(分權共有)。

大廈維修工程: 公用地方維修資助

政府早前透過防疫抗疫基金推行一項為期兩年的特別措施,由屋宇署委聘顧問公司,為全港大約二萬幢樓高三層以上的住用或綜合用途私人樓宇,視察其外牆的排水系統。 計劃去年6月開始,截至今年1月,已視察了約3,500幢樓宇,發現部分樓宇的外牆排水管有欠妥之處,如出現滲漏或破爛、錯誤接駁等。 署方正檢視相關報告,並會按情況根據《建築物條例》採取適當行動,例如發出渠務修葺令,着令業主進行修葺。 疫情提升了市民對環境衞生,包括大廈渠管狀況的關注。 有些業主因沒有預留款項,以致無力承擔非經常性維修工程的費用。 有建議指業主立案法團應可獲授權代表業主向基金借款,以免阻礙整座大廈的維修進度。

任何有關工程費用的資料僅作一般參考及分析之用。 市建局沒有就有關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的合適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亦無須對與有關資料或本網站有關的任何原故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 市建局表示,《市區重建策略》列明市區更新的主要目標,除了將破舊失修的樓宇重建之外,亦涵蓋重整及重新規劃土地用途、優化交通和行人網絡、增設綠化空間、重置老舊政府設施、以至保存地區特色等範疇。 加上重建涉及社會影響評估,為受影響的住戶和經營者制定遷置措施等,過程十分複雜。 大廈維修工程 所以,市區更新不能單靠重建舊樓數目或興建住宅單位數量作為指標。

參加2.0行動和招標妥服務的西環金陵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周先生和前祕書林女士表示,其大廈樓齡約60年,大部分業主是長者,當收到強制驗樓法定通知時,一度感到不知所措。 大廈維修工程 幸好2.0行動和招標妥提供財政和技術支援,加上市建局舉行的講解會,為他們在維修工程上提供清晰方向,幫助他們揀選合適的工程方案和承建商。 原本大廈外牆批盪剝落,走廊窗戶損壞,電線亦有待整理。 業主除了獲得財政上的資助外,亦令鄰舍關係更緊密。

大廈維修工程: 申請須知

屋宇署已委託顧問公司研究樓宇評級標準及計分辦法,內容包括就管理維修狀況草擬評審準則、就有關評審過程的投訴提出處理辦法,以及探討由獨立機構推行評級計劃的運作和經費事宜。 我們會先與學術機構和業界研究各項建議,再探討可否由非政府機構推行自願評級制。 縱然許多業主都願意承擔妥善管理和維修的責任,並願支付有關費用,但往往因工作繁忙或資源不足,未能組織起來聘用管理公司照顧物業。 有些樓宇(特別是舊樓)欠缺基本管理架構,故業主根本難以開展改善樓宇管理及維修工作。

院方會加強巡查花槽確保沒有積水,亦會加強巡查有關範圍確保安全。 大廈維修工程 他亦建議政府放寬地積比率,提高樓宇高度,令重建後可新增的單位數目進一步增加,增加發展商重建舊樓的誘因。 市建局發言人回應指,歡迎相關建議,強調在缺乏土地和財政資源下,「重建發展」和「樓宇復修」必需雙軌並行,並已增撥資源和制定措施,推廣樓宇復修。

大廈維修工程: 相關人員

樓宇管理及維修的基本原則是業主有責任確保樓宇整體狀況良好。 由於這項原則未獲廣泛接受,以致現時社會上保養大廈的意識薄弱。 此外,缺乏有關專業知識和能力、沒有持之以恆保養樓宇和對拆卸重建抱錯誤的期望,也是樓宇失修的原因。 於2003年年初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非典型肺炎),令我們意識到忽視大廈管理維修可能會引致嚴重後果。 現時不少樓宇的管理和維修均需要加以改善,才能延長樓宇壽命和增加物業價值,而更重要的是藉此改善住戶和鄰裏的衞生和居住環境。 不論物業價值多少,私人樓宇的註冊業主均可申請有關貸款。

大廈維修工程: 加強執法行動

其實,以往亦有些例子,法團內不同業主組成對立的圈子,對大廈的管理造成不良影響。 另一方面,有些大廈(如部分私人屋苑)沒有業主立案法團,但管理和維修工作卻做得頭頭是道。 表面而言,單靠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本身未必一定能夠完滿解決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