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在魚角興建一個大型臨時房屋區,以收容受發展大埔區的清拆行動影響而須遷置的居民。 小巴20a2025 鄰近元洲仔的元洲仔寮屋區居民是首批入住這個臨時房屋區的居民。 小巴20a2025 1972年10月當時的總督會同行政局通過了一項大型房屋計劃,以期在1980年代中期可為180萬人提供足夠居所。 在這項房屋計劃下,超過一半的房屋會在沙田、荃灣和屯門新市鎮興建,而計劃於大埔興建的公共房屋,預計只會容納約33,000人。 大埔到六十年代才展開大型的擴展活動,按前工務局轄下的城市設計處擬備的圖則,在大埔墟與前理民府之間闢拓土地,這個新發展區稱為大埔中心區。

提供元朗往來大埔的巴士服務,為64K的輔助線,於2015年12月5日投入服務,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至1900)提供服務。 20A線改經廣東道及彌敦道之際,城巴以「食鬼」為主題大肆宣傳,包括設計車身橫額廣告、車站佈置、易拉架、Instagram濾鏡,更登出一封「小朋友的信」指彌敦道只有「紅色的車」「很悶」,宣稱新走線將「食盡」九龍市區熱點。 [22][23][24]至20A線擴展服務範圍至啟德跑道區時,城巴進一步設計「食鬼」主題全車身廣告,宣傳路線深入香港兒童醫院及啟德郵輪碼頭。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20A、20M、20P及20S線共需使用14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9輛為19座位小巴。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20M、20P、20S及20X線,共需使用14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9輛為19座位小巴。

小巴20a: 新界區專線小巴23S線

2019年10月14日,九巴277A線投入服務,逢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由此站開往藍田站,為沙頭角首條直達九龍市區的專營巴士路線。 九廣鐵路電氣化於1970年代末期開始進行,其中大埔墟車站由大埔墟仁興街舊址(後闢為香港鐵路博物館),改設於大埔墟東南面的運頭塘。 大埔火車站巴士總站在1983年4月6日啟用[3],迎接翌日新大埔墟車站啟用。 位於南運路9號新達廣場地面、大埔墟站大堂西南面的室內巴士總站,稱為「大埔墟站巴士總站」(Tai Po Market Station Bus Terminus)[1],採長條形平行式設計,供包括港鐵接駁巴士在內的專營巴士使用。 此路線是唯一直接往返馬鞍山市中心及大埔的全日公共交通,加上往來兩地的需求頗大,故此經常滿座。 營辦商把全程收費定得相當高(根據車費等級表,最高許可收費於開辦時為$13.0,而開辦時全程收費已達$12.0,現時收費$14.3),於是馬鞍山及大埔居民要求收費較低的九巴274P線(現時收費$8.7)提供全日服務的建議,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於地區報章之中。

  • 乘客當中一名25歲女子臉面腫脹,另一46歲女子頭部流血及、膝部受傷。
  • 2003年12月,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擔任社長、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擔任名譽顧問的香海正覺蓮社,提出了「慈山寺發展計劃」,選址大埔洞梓半山建造慈山寺,佔地46,764平方米,建築風格參照唐代寺院,旨在提供靜修之地,而非旅遊寺廟。
  • 富蝶邨尚未有公共交通服務,交通配套設施需待屋邨第二期同步啟用。
  • 當中,富蝶邨二期所在的私院用地,曾於2013年進行招標,但因為僅有一個財團入標而終告流標[6]。
  • 截至2020年3月,進智公交除了經營44條香港島的專線小巴路線外,亦經營7條城門隧道專線小巴路線、14條大埔專線小巴路線以及3條屋村穿梭巴士。
  • 由於富蝶邨第一期設施較少,需依靠富亨邨的設施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富亨邨設有富亨鄰里社區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及富蝶邨地區網絡支援計劃以協助將遷入居民之需要。

2019年9月23日,增設東湧市中心往滿東邨的分段收費[9],同日起本路線來回改經北大嶼山公路及順朗路前往大橋香港口岸。 2017年9月前後,龍運和九巴先後去除站名中“鐵路站”一詞,改此站站名爲“大埔墟站”。 座落港鐵將軍澳站上蓋的兩幢酒店-香港九龍東智選假日酒店、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於2012年12月10日正式開幕。 此路線為唯一以「T」作後綴的小巴路線,在開辦初期雖然只提供單向服務,但小巴用車早已裝上往慈山寺方向的路布。 雖然運輸署之服務詳情表和營辦商皆顯示此線雙向均設中途站,惟實際運作上,往慈山寺方向不設中途站,電子路線牌上亦有顯示「特快」字句,只有往大埔墟方向方設中途站。

小巴20a: 太平工業中心4座 – 新界大埔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路51A號

迷你型年宵市場 — 西貢萬宜遊樂場 共設有26個年宵攤位,包括20個濕貨攤檔及6個乾貨攤檔。 地點:香港西貢灣景街1-11號 前往方法-港鐵:彩虹站C2出口,轉乘 小巴20a2025 1A 或 1M 小巴往西貢; 小巴20a2025 -專線小巴:92, 99, 792 。 最後運輸署於2018年2月就該區三條全新巴士路線進行招標,並於4月公佈結果,三條新線專營權全數批予城巴[3][4]。

  • 後來進智公交向運輸署申請由20B線抽調部份車輛,逢星期一至五非繁忙時段提供由慈山寺單程開往大埔墟站的特別班次,編號為20T,並獲運輸署批准。
  • 易乘碼面世後,多間專營巴士公司都有意引入八達通以外的電子支付技術。
  • 本線是一條新界郊區節日特別路線,只在春節(農曆新年)的假期期間的指定日子(年初一至年初三、農曆新年後第一個星期六、日)提供服務,以疏導到林村許願樹祈福及參與“香港許願節”活動的遊客,輔助九龍巴士64K線之服務。
  •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就回應,指即使沒有集體運輸系統都可以處理人流,運輸署現正研究運輸系統走綫。
  • 由於東湧市中心是距離港珠澳大橋最近的新市鎮,旅客可在東薈城或鄰近商場購物,亦可轉乘港鐵、巴士往市區、昂坪360纜車前往昂坪,或乘搭大嶼山巴士直達梅窩、昂坪、大澳等旅遊地點。

每日競投均分上午及下午兩個時段進行,上午時段由9時至下午12時30分,下午時段則由2時開始,直至競投結束為止。 9個年宵市場分別設於荃灣沙咀道遊樂場、大埔天后宮風水廣場、元朗東頭工業區遊樂場、屯門天后廟廣場、沙田源禾遊樂場、北區石湖墟遊樂場、葵青葵涌運動場、西貢萬宜遊樂場及將軍澳寶康公園。 本頁面展示了味軒燒臘店的地址、聯繫電話、營業時間、傳真、郵箱、網址,服務時間等聯繫信息,您可以在下方查看怎麼去味軒燒臘店,味軒燒臘店的附近公交站、附近的餐廳小食等。 小巴20a 因爲進智公交的股票編號爲77,所以旗下不少小巴是採用號碼爲“77”的車牌,如EZ77、HN77、LU77、LX77、LZ77、MG77、MJ77、ML77等;此外,進智公交會把自訂車牌套用於車隊之中,如AMS1、AMSPT77、AMS77。 因為進智公交的股票編號為77,所以旗下不少小巴是採用號碼為「77」的車牌,如EZ77、HN77、LU77、LX77、LZ77、MG77、MJ77、ML77等;此外,進智公交會把自訂車牌套用於車隊之中,如AMS1、AMSPT77、AMS77。

小巴20a: 九龍巴士72C線

而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則屬於新界東北(LC10)選區[17][18]。 此屋邨於2020年1月正式命名,取名為「富蝶邨」,並以香港常見的蝴蝶品種命名各樓宇,以呼應鄰近的鳳園蝴蝶保育區,並同時承繼鄰近的富亨邨和富善邨的「富」字共通字原則[11]。 小巴20a2025 小巴20a2025 隨後,富蝶邨的建造工程亦正式分三階段開展,而房委會亦於2020年12月,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喜蝶樓、紫蝶樓及黃蝶樓的高度限制,以進一步增加單位數目至大約8,381夥[9]。 大埔區內現建成後單位數目將會超過現時大埔最大、單位數目6,200夥的廣福邨,成為區內最大型的公屋[10]。

所有前往此站的巴士須掛上邊境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註 2],車長及於此站上落的乘客亦須持有邊境禁區通行證。 沙頭角巴士總站(Sha Tau Kok Bus Terminus),位於新界北區沙頭角沙頭角公路-石湧凹段及順隆街交界,沙頭角邨第15座及沙頭角鄉村大樓(沙頭角郵政局)對面,鄰近沙頭角公眾碼頭,乃一露天巴士總站,配備三組平行式乘客候車月臺與巴士停車灣。 由於富蝶邨第一期設施較少,需依靠富亨邨的設施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富亨邨設有富亨鄰里社區中心 小巴20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及富蝶邨地區網絡支援計劃以協助將遷入居民之需要。 此外,在第二期亦將分別開設1所長者鄰舍中心及2所幼稚園,另於第一期(斑蝶樓)基座設立老人院、長者中心、傷健人士中心、幼兒中心及早期培訓中心各一所。

小巴20a: 香港公司搜索

自1983年直至2007年兩鐵合併,運輸署與巴士公司皆以「大埔站」/「大埔火車站」命名毗連新大埔墟車站的巴士總站[7]。 然而,「大埔站」/「大埔車站」一名未曾作為此站相鄰鐵路車站之名稱,該站啟用後站名一直是「大埔墟車站」/「大埔墟站」。 真正的「大埔車站」是指在火車電氣化時已遭廢止的大埔滘站(舊稱大埔車站)。 新達廣場於1991年入夥,其基座的有蓋室內巴士總站亦於1990年8月4日啟用[5],新巴士總站面積遠較舊總站龐大,解決了空間問題。 原有巴士總站則遭拆卸,後來重建為專綫小巴總站及的士站,於1991年6月17日起以全新面貌繼續為大埔區居民服務[6],但前九鐵巴士50R線在服務期間仍設站於專綫小巴總站。

小巴20a: 大埔墟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此路線與主線20B不同之處,所有班次駛至汀角路近魚角後,不經完善路以西的汀角路及大埔墟,取道完善路大埔太和路及南運路直達大埔墟站。 接駁港鐵的乘客,可使用各候車月臺及落客站之樓梯及斜道,經行人隧道NS157往返港鐵大埔墟站大堂(A3出口)。 沿達運道北面路旁西行,可前往富雅花園,泮湧村、大埔墟街市等地。

小巴20a: 巴士總站

【Now新聞臺】啟德郵輪碼頭在暑假曾出現旅客大排長龍等巴士,有議員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中,提到希望盡快落成啟德綠色集體運輸系統。 小巴20a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就回應,指即使沒有集體運輸系統都可以處理人流,運輸署現正研究運輸系統走綫。 小巴20a 小巴20a 小巴20a 現場為薄扶林數碼港道近貝沙灣,意外發生於今日(26日)傍晚6時09分,一輛69X號線專線小巴駛至上址,突然失控剷上行人路並撞毀約10米鐵欄之後翻側橫亙行人路上。 薄扶林數碼港道傍晚發生嚴重交通意外,事故中一輛專線小巴剷上行人路翻側,釀成4人傷,傷者由救護車送院治理。

小巴20a: 啟用日期

本路線提供太和、富蝶邨、富亨邨、大埔中心、大埔墟站及廣福邨往來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巴士服務,於2016年8月20日投入服務,2017年1月27日起延長至富亨邨,2023年8月13日起延長至太和。 本線提供來往新娘潭及大埔墟站的郊遊巴士服務,於1997年6月8日正式投入服務。 大埔墟站巴士總站(Tai Po 小巴20a2025 Market Station Bus Terminus),[1]位於運頭塘南運路9號新達廣場地面、大埔墟站大堂西南面的室內巴士總站,採用長條形平行式設計,供包括港鐵接駁巴士在內的專營巴士使用。 1983年九廣鐵路鋪設雙軌,並推行電氣化服務,大大改善了大埔與市區主要地區的交通。 本路線的定線是取道南運路直接往返港鐵大埔墟站,早上繁忙時間後的班次並繞經運頭街(大埔綜合大樓),方便鳳園村及嵐山居民往返大埔墟街市購物。

小巴20a: 港鐵接駁巴士K12綫

為此,離島區議員周浩鼎要求將前往口岸的B6線巴士站遷至東湧臨時巴士總站,運輸署回應稱仍需再觀察才能決定[14][16][17]。 小巴20a 2019年1月28日起至另有通知止,前往大橋香港口岸方向的B6線在東湧站的站位臨時遷至近達東路公廁的停車灣[18]。 小巴20a 本線提供來往三門仔及大埔墟站的巴士服務,於1976年8月16日正式投入服務。 小巴20a2025 本線受制於新界專線小巴20K線的競爭,只在每天繁忙時間行駛,直到2011年12月19日纔再次改爲全日服務。

小巴20a: 新界區專線小巴20A線

[9]然而,「大埔站」/「大埔車站」一名未曾作為此站相鄰鐵路車站之名稱,該站啟用後站名一直是「大埔墟車站」/「大埔墟站」。 新達廣場於1991年入夥[6],其基座的有蓋室內巴士總站亦於1990年8月4日啟用[7],新巴士總站面積遠較舊總站龐大,解決了空間問題。 原有巴士總站則遭拆卸,後來重建為專綫小巴總站及的士站,於1991年6月17日起以全新面貌繼續為大埔區居民服務。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70A共需使用20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9輛為19座位小巴,而當中派出17輛小巴行走此路線,兩線於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合共載客量不少於160人。 本路線提供富亨邨及大埔中心往來大埔墟站的港鐵東鐵線接駁巴士服務,於1991年4月1日起投入服務,主要方便富亨邨居民接駁東鐵線。

小巴20a: 運輸

其中往返沐寧街與維港灣路線之編號獲定為「20」,不僅為城巴首條九龍市區專營路線,亦打破自1933年巴士專營權生效以來,九龍市區內之兩位數字編號專營巴士路線全由九巴經營之慣例。 進智公交的董事局有不少成員為前政府高官(鄺其志、陳阮德徽)或政界名人(李鵬飛)[2] 。 運輸署服務詳情表顯示此路線為循環線,但除在頌雅路上車往大埔墟的乘客外,用車抵達大埔那打素醫院後所有乘客必須落車,故屬假循環線。

九廣鐵路於1906年動工興建,於1910年完成,設立大埔墟火車站使大埔墟成為新界主要的貿易中心。 運頭角里現存的建築物於1907年興建,是當時管理整個新界的理民府的辦事處。 小巴20a2025 提供元朗往來大埔的巴士服務,爲64K的輔助線,於2015年12月5日投入服務,只在星期六、日及公衆假期(1000至1900)提供服務。 新大埔墟火車站啓用時,巴士總站設於車站大堂正南方,即現在專線小巴總站的位置,只設三條車坑(後增至四條[5]),規模簡陋;車站一帶亦未有大型發展,途經D3路(即南運路)的巴士路線也不及現在多,但九鐵接駁巴士的出現使大埔墟火車站巴士總站日漸飽和。 直至大埔新市鎮擴展,新鴻基地產投得大埔墟車站西南、巴士總站以西的空地興建新達廣場,巴士總站纔開始擴建。 大埔墟站巴士總站(Tai Po Market Station Bus Terminus),[1]位於運頭塘南運路9號新達廣場地面、大埔墟站大堂西南面的室內巴士總站,採用長條形平行式設計,供包括港鐵接駁巴士在內的專營巴士使用。

小巴20a: 總站路線資料(巴士)

截至2020年3月,進智公交除了經營44條香港島的專線小巴線路外,亦經營7條城門隧道專線小巴線路、14條大埔專線小巴線路以及3條屋村穿梭巴士。 小巴357輛,另有紅色公共小巴約10輛、居民巴士5輛(逢星期六、日及公共假期可供私人租用),以及位於黃竹坑及火炭兩個維修中心[7]。 截至2020年3月,進智公交除了經營44條香港島的專線小巴路線外,亦經營7條城門隧道專線小巴路線、14條大埔專線小巴路線以及3條屋村穿梭公車。 小巴20a2025 小巴357輛,另有紅色公共小巴約10輛、居民公車5輛(逢星期六、日及公共假期可供私人租用),以及位於黃竹坑及火炭兩個維修中心[7]。

本路線提供途經大美督特快前往廣福邨及大埔墟站的巴士服務,於2013年10月25日投入服務,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不過後來有地區人士表示,該條往返大橋口岸及東湧站的路線,若由專綫小巴公司營運的話,既未能完全應付鐵路轉乘的客量,且無法惠及東湧北的居民,亦難以提供足夠空間予登車乘客存放大型行李[3]。 小巴20a 經考慮各方面意見後,運輸署將該路線改為交由專營巴士公司營運,並延長路線至滿東邨,以滿足東湧西居民的需要,並於2017年7月以招標的形式選擇適合的巴士公司營運此線。 本線是一條新界郊區節日特別路線,只在春節(農曆新年)的假期期間的指定日子(年初一至年初三、農曆新年後第一個星期六、日)提供服務,以疏導到林村許願樹祈福及參與“香港許願節”活動的遊客,輔助九龍巴士64K線之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