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較早前出爐的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政府會為商界提供25年的資助,分擔僱主在取消對沖後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財政承擔約329億,而根據早前數字,政府的資助總承擔額為293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億元 (以2016 年的價格水平計算)。 林鄭月娥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稱會加強強積金退休保障功能,首要工作是在下個立法年度修例落實取消對沖。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在政府財政承擔大致不變下,將優化取消對沖下的僱主資助計劃,主要是簡化資助金額計算法,支援中小微企。 當局將訂立50萬元界線,在落實取消對沖的頭9年,僱主每年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支出的頭50萬元會「封頂」。
至2021年10月的《施政報告》提出最新方案,在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首9年,僱主每年支付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不多於HK$5萬,餘額由政府支付(見下表),新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已於2022年2月23日提交立法會審議,並在6月9日三讀通過。 《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通過後,政府會「劃線」指明取消對沖安排的生效日期,將不設追溯期。 政府亦會推行要求僱主儲蓄的專項戶口計劃,用作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並透過「積金易」平臺落實,預計取消對沖安排最快在 2025年實施。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歡迎,形容這是加強僱員退休保障的重要里程碑。 政府打算成立資助計劃提供25年補貼資助,以及要求僱主開設「專項儲蓄戶口」,每月強制性儲蓄,金額為僱員每月有關入息的1%,以支付取消對沖後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 2021年施政報告在勞工政策方面著墨未算太多,其中一項與打工仔相關,是林鄭預計下一個立法年度修例,落實取消強沖「對沖」。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取消MPF對沖安排要點一:轉制日
據《僱傭條例》,在打工仔離職時,則能獲得來自僱主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而「強積金對沖」,則在法律上允許僱主挪用每月打工仔的強制性或自願性強積金累積來抵銷這項支出。 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18歲~64歲、受僱期在60日以上的打工仔,都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僱主和打工仔每月都必須強制性供款,供款金額為打工仔每月工資的5%,上限HK$1,500/月。
- Workstem為香港餐飲業、零售業、建築業等提供數碼化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簡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流程,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 「強制性公積金」即強積金MPF在2000年開始實施,不論是全職、兼職或暑期工,18歲至64歲的僱員或自僱人士都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目的是為就業人是提供退休保障。
- 我們亦會簡化一些繁複冗贅的規管規定及指引,以便建立一個更方便、更具成本效益的規管框架。
- 如果在同一會計年度中,僱主所須支付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總額未超過HK$50萬,則在首9年,每宗打工仔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則有「封頂金」。
- 立法會於2022年6月通過《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並於2025年5月1日生效。
僱員及僱主每月須作強制性供款,金額為僱員薪金的5%,上限是每月HK$1,500。 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以及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都有在競選期間提及處理強積金對沖問題。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當年強積金制度談判時,多方都同意強積金可以對沖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的安排,令商界同意強積金的僱主供款部份,才令強積金制度落實,減輕僱員日後退休時的部分經濟壓力。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2025 不過時而勢易,通脹壓力日益上漲,社會經濟結構改變等等,各界都對「強積金對沖」機制有不少意見,認為削弱了強積金保障退休生活的功能。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勞工處申4100萬建處理取消強積金對沖系統 議員質疑費用過高
若跟從強積金MPF對沖機制,即僱主可從過往日積月累的強積金MPF供款抽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僱員原有的強積金戶口結餘將會因而減少,最終並未有實際得益。 因此,各界均認為強積金MPF對沖削弱了強積金保障退休生活的原意,未有真正保障僱員退休或被遣散。 取消MPF對沖開始生效的日期被稱為轉制日,以此日期作基準,所有僱主從轉制日起不能以強制性供款權益對沖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 在強積金對沖機製出現前,已有部份企業退休金或公積金計劃沿用此做法,但當時只有中型至大型企業才提供退休金計劃,其他大部份打工仔都要自行計劃退休安排。 除獲豁免人士外,所有18至64歲的員工,只要受僱期不少於60日,都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員及僱主每月須作強制性供款,金額為薪金5%,上限每月$1,500。
按照《僱傭條例》,「強積金對沖」指僱主可使用僱主強制性供款部分及累算權益,來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 為協助僱主適應政策轉變,政府將推出為期25年的資助計劃,分擔僱主在取消「對沖」安排後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支出。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2025 如果在同一會計年度中,僱主所須支付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總額未超過HK$50萬,則在首9年,每宗打工仔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則有「封頂金」。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打工仔遣散費條數點計?
不過,根據政府現方案,取消對沖真正落實生效,要到2025年,政府亦會向僱主提供一共為期25年的補貼。 經濟不景,每位打工仔也面對隨時被遣散危機,取消對沖前、取消對沖後,打工仔實收分別,一文看清。 積金易平臺是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目的是重塑強積金計劃的行政運作,把現有的計劃行政程序標準化、精簡化及自動化。 透過採用嶄新技術和配備可應付未來發展需要的創新解決方案,積金易平臺將為470萬名強積金計劃成員和30萬名僱主提供全面的強積金計劃行政服務,為強積金生態環境帶來巨大改變。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2025 林鄭月娥表示,她早在擔任政務司司長兼扶貧委員會主席期間便倡議社會必須認真處理制度下的「對沖」安排。 就任特首後,她於2018年3月提出初步構思,就取消「對沖」提出要點,其後在2018年施政報告宣佈優化方案,大幅增加向僱主提供的資助,並把資助年期由上屆政府建議的十年延長至25年,政府的總財政承擔額由79億元增至293億元。
根據《僱傭條例》,僱員終止僱傭合約後,可獲得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2025 強積金對沖,即是僱主可以使用由僱主為僱員作出強制性及自願性供款所累積的強積金,抵銷根據《僱傭條例》須向僱員支付的長期服務金/遣散費。 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除獲豁免人士外,年滿18至64歲、受僱期不少於60日的員工,都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強積金對沖計算例子
法定供款額由僱主及僱員根據僱員入息各自供款5%,加起來共10%,一般是每個月供款一次。 假設他過去10年的月薪維持18,000元,每月僱主負責支付的5%強制性公積金則為900元。 我們再假設10年來,該名僱員的強制性公積金總收益為2%,因此其僱主供款部分的累算權益大概為110,160元。 顧問指出,「專項儲蓄戶口計劃」強制僱主供款,限制資金流動,僱主接受程度應頗低。 計劃強制超過30萬名僱主供款,為確保僱主依法開戶、每月收集供款、審批提款申請等行政費用每年高達1億5千萬元,30年後更高達每年6億多元,計劃推行第6年起,費用將全數由僱主支付,政府亦須承擔執法、巡查、檢控等開支。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GUM:6月MPF人均暫賺5181元 香港和大中華股票基金跌幅最大
因為每名僱主所選擇的計劃不同,所以每當僱員轉一次工,都有機會擁有越來越多不同的強積金帳戶,僱員要不時整合戶口,並且審視自己的投資計劃能否帶來理想回報。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俗稱「懶人基金」,如在登記表格上沒有指明基金選擇,受託人會把供款自動按預設投資策略進行投資。 計劃成員亦可以主動將強積金按「預設投資」進行投資,或投資於「預設投資」下的基金。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花旗銀行 Citi Plus 基金交易服務
他說,現時未有定案,惟應實事求是;顧問檢視的範疇包括推行僱主專項戶口的行政費,初步看來費用不少。 據香港《僱傭條例》,打工仔在符合條件的狀況下,只能收到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其中一項,不能兩者同時領取。 受僱期滿兩年的打工仔,可領取遣散費;受僱期滿五年的打工仔,則可領取長期服務金。 若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5年,而僱員並非因犯嚴重過失、裁員,或有固定期限的僱傭合約,在合約期滿後不獲續約;僱員在職期間死亡;僱員因健康理由而辭職;65歲或以上的僱員因年老而辭職的話,就能獲得長期服務金。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取消MPF對沖安排要點三:自願性供款
但根據政府方案,草案通過後政府仍需先建立積金易平臺以便操作,因此預計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能正式生效。 剛剛上述計算出來這名員工的長期服務金/遣散費為120,000元,由於僱主可以用強積金累算權益來抵銷應支付金額,因此在僱員離職時只會獲僱主支付9,840元,而非120,000元。 強積金對沖懶人包2025 根據《僱傭條例》,僱員在特定情況下終止僱傭合約,可獲得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企業可以使用僱主部份的強積金強制性供款,抵銷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