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大埔街坊推薦區內必食名物,這家人氣甜品店的必食招牌客家糯米餈,一定榜上有名! 老闆娘是客家人,以傳統方式包出家鄉小喫餈粑,即是糯米餈。 老闆娘指傳統美食就是要親手包製,若用機器製作就失去意義,所以小店堅持每天即場人手包製。 山長水遠來到大埔,除了到林村許願之外,當然不能錯過其他景點。 大埔老字號食店雲集於一棟政府大樓,一口氣飽嚐傳統雲吞麵、點心、上海麵食等。 鄉郊地區保育得宜,無論身處慈山寺、印洲塘海岸公園還是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都有人在桃花源之錯覺;區內首個泳灘龍尾泳灘,也是街坊的熱門好去處!

蛋撻也左右逢源,酥皮及曲奇皮皆有供應,上下格放在門外專櫃,酥皮薄而酥化,曲奇香口鬆脆,梗有一款啱你口味。 大埔名物2025 這座歷史建築如今是香港法定古蹟,訪客們能在這裡享用以本地食材烹製而成的素食,參加自然工作坊,並通過展覽和導覽團瞭解該地的歷史。 大埔名物 警署內原有的羈留室、槍械房、宿房及列隊步操場地等設施全部保存得宜。

大埔名物: 大埔總覽

手包燒賣以肥豬肉、鯊魚肉、冬菜、蔥頭等材料打成,口感特別煙韌,每粒均由人手包,所以粒粒形狀不一,有偏的,也有圓的,比起機製的多一份溫度,性價比十分高。 大埔屋邨街市新開一間法式Cafe,由前五星酒店總廚主理,以親民價錢就歎到精緻法國菜! 主打菜式包括法式油封鴨腿、白酒忌廉燴雞,網民更大力推薦必試黑松露炒蛋牛角包。

1899年英方在大埔舉行接管新界升旗儀式時,大埔居民激烈反抗。 大埔名物2025 最後香港總督卜力要動用戰艦炮轟,才成功鎮壓居民。 香港政府首先改善新界的陸路交通,連接大埔和九龍的大埔道(現分為大埔道及大埔公路)於1902年通車。 1910年九廣鐵路(今東鐵綫)通車,設有大埔站(後來的大埔滘站)和大埔墟站(即今日的香港鐵路博物館,鄰近太和站,位置與現時的大埔墟站不同)。 另一方面,大埔亦發展成為新界地區的行政中心,政務司官邸及北區理民府分別於1905年及1907年落成。

大埔名物: 香港鐵路博物館

除了魚蛋、魚皮及魚皮有水準,欽記的特色是鴛鴦都底,個人喜歡欽記的申米麵,即時申米溝麵。 繼續專注介紹大埔的散步路線,上兩次的路線偏重自然景色,今次受「田泰安生日快樂」的九龍沙嗲牛路線啟發,以大埔美食串連成散步路線,集中行大埔鬧市。 大埔名物2025 大埔的新食肆如雨後春筍,但亦有一些屹立區內多年的老字號食店,我由細食到大,值得與大家分享。 這間餐廳以牛雜、牛腩粉麵為主,牛丸、牛肚、牛筋、牛沙瓜等材料都一應俱全,還特有沙茶安格斯牛肉飯,和多種特色小喫。 大埔名物2025 除了普通蒸、炸手打燒賣外,之前更推出芫荽燒賣,深受歡迎! 芝士蛋牛腩三文治、炸雞翼雞脾、西多士等也是滋味之選。

  • 慈山寺不時舉辦抄經、靜觀、茶禪等活動,以生活味溝淡宗教味,令學佛不再等同老土及迷信偶像,即看大埔慈山寺一日遊推介及預約入場詳情。
  • 牛雜同樣是必食之選,湯底是牛骨清湯,再撞上滷水汁,肉味中帶陣陣滷水幽香。
  • 餐廳主打多國菜,將西餐加入不少自家創意,例如有燒虎蝦龍蝦汁意粉、海膽燴意大利飯、澳洲斧頭扒等,選擇夠多而價錢合理,大家不妨網上預約前往一試。
  • 距離大埔墟港鐵站約10分鐘車程的昌運中心,有間小食店專賣雞蛋仔和夾餅。
  • 1969年衞理公會在大埔興建平房新村以安置元洲仔漁民,4月28日落成入夥,命名為「愛德村」。
  • 大埔的新食肆如雨後春筍,但亦有一些屹立區內多年的老字號食店,我由細食到大,值得與大家分享。

面積達460公頃的自然護理區,林木茂盛,種類過百,例如山松、樟樹、相思等。 大埔名物 景觀多變,時而叢林,時而山澗,沿路鳥鳴相伴,林葉遮陽,花朵送清芬,身心都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大埔名物 全長只有一公里,輕鬆易走,加上沿途種有多款亞熱帶植物,並附有詳細的介紹資料,適合一家大小同行。

大埔名物: 大埔好去處4. 香港鐵路博物館

開業逾70年的平記是少數仍堅持提供竹昇麵的麵家店,天天人手巧製,做出的麵條彈牙爽滑。 雲吞亦具特色,自家製皮,餡料用上蝦、豬肉及大地魚末,鮮味無窮,體型細小,只有指頭般大,風味傳統。 大埔名物2025 大埔名物2025 由於食物依賴人力及手藝,產量有限,故只營業至3pm,但食物很多時中午已賣光。

神石燒以平價石燒牛扒為名,提供來自美國的神石牛、安格斯、及日本、澳洲和牛等多種牛肉。 客人要先到自動售票機選好牛肉部位、份量,然後由餐廳將牛肉烹煮至一成熟,再放在石板上燒成自己喜歡的生熟度。 另外最近餐廳更推出牛扒放題,食肉獸絕對不能錯過。 36年老字號林記點心梁老闆向記者透露,疫情期間生意額少了百分之五十,堂食座位四人枱被封了兩個座位。 梁老闆坦言,疫情到現在食店生意額大受影響,「叫做生存到、不用蝕住做」。 老闆更指出,由7月份重開後至今都沒有加價,加價是按每年的通脹比例計算,當年豬瘟60蚊一斤豬肉,「條數為唔到皮(先會加價)」。

大埔名物: 特色雞蛋仔 – TakEateasy X FirsTeǎ

或者從西貢市中心搭乘94號巴士至黃石碼頭,再轉乘街渡,船程約35分鐘。 大埔名物2025 大埔林村的梧桐寨原名王寨,有300年歷史,保存了很多茂盛的百年老樹,村內外盛產矜貴的土沉香,但早年遭不法分子砍伐造香料,轉售圖利,僅餘無幾。 後來為了村民從北京找來一些梧桐種子,在村內廣植。 梧桐寨附近有四條瀑布,其中主瀑高約30米,位於海拔約450米,為全港最長瀑布,流水飛潟,氣勢磅礡,是有名的遠足景點。 但從梧桐寨村前往主瀑,山路時而蜿蜒,時而陡峭,初行山者較難駕馭。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推介2023|12.滑嘟嘟

故此,古名大步,與今名大埔同義(「埔」在此通「埗」、「浦」)。 東江雞的招牌鹽焗雞屹立大埔多年,雖然價錢有點貴,但味道濃鬱,雞肉亦很滑。 有時覺得例牌都太貴但又想過過口癮,就會外賣4隻雞腳回家;它規定雞腳至少買4隻共24元。 雞腳非常大隻,拍得住普通雞脾大小,拿上手食,十分過癮。 行入昌運商場地下,你會嗅到一陣香噴噴的雞蛋仔味,入面有間叫雞蛋仔專門店。 雞蛋仔專門店的「邪惡」在於氣味,有時根本不餓或者不想食雞蛋仔,但在商場行一行、嗅兩嗅,就會行過去排隊。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推介2023|6.Chapter ONE

遊人亦可登上公園內的香港回歸紀念塔,從高處俯覽大埔海濱和吐露港。 大埔藝術中心的意大利餐廳 Pentola,由擁有逾20年經驗的意籍大廚 Claudio Conforti 擔任廚藝顧問,主打手工意粉、特色主菜及創意雞尾酒。 手工意粉特別以混合意大利麵粉及本地九龍麵粉廠出產的麵粉製作而成,令意粉不但保留了小麥的原始香氣,亦更有口感。

大埔名物: 【自助餐優惠】PLAYT 香港柏寧酒店|大閘蟹主題自助晚餐|買2送1 HK$581/位起

1672年鄧氏族人建立大步墟(即今大埔舊墟);1892年以泰亨文氏為首的大埔七約創建太和市(即今大埔墟),其後一度成為新界東第一大墟市。 大埔亦成為區內水上交通樞紐,有客船來往多個地點,甚至遠至潮州及汕頭。 大埔名物 大埔名物 大步的經濟活動,在古代與海港息息相關,而根據國學大師饒宗頤的考據,引用近代漢語的文學經典,大步中的「步」應指浦、津,即碼頭之意[1]。

大埔名物: 大埔美食推介2023|11.大埔老虎巖

說起世記,不得不提東記,那是另一間以豬扒聞名的大埔墟街市老店。 東記其實都好味,只是個人口味較喜歡世記,所以幾乎每次都以世記為首選,除非那天世記休息,那就去東記。 世記太子女早前公佈,一家人會移民英國,在3月交接期會將世記交給員工繼續經營。 大埔名物2025 大埔名物 趁仍然是舊人打點,我趁「行路Fantasy」這個機會去食碗豬扒麵。 這間海鮮丼飯店出名抵食、新鮮足料,各款刺身都會塞滿全碗,很豪華!

大埔名物: 大埔好去處|11大一日遊景點/美食推介!必去免費入場植物園+森林系cafe

香港鐵路博物館位於大埔墟市中心,面積6,500平方米,是在舊大埔墟火車站原址上改建而成的戶外博物館。 舊火車站大樓建於1913年,是一座風格獨特的金字頂中國傳統建築。 火車站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經修復及重新佈置後,博物館於1985年開放予市民參觀。 大埔billow小白鷺餐廳位於小白鷺湖互動中心,佔地3,000呎,餐廳設戶外座位,可以望到整個白鷺湖景觀。 餐廳主打多國菜,將西餐加入不少自家創意,例如有燒虎蝦龍蝦汁意粉、海膽燴意大利飯、澳洲斧頭扒等,選擇夠多而價錢合理,大家不妨網上預約前往一試。

大埔名物: 大埔經典名店

另外,園內有多種特色植物,例如香港大沙葉、黃花風鈴木、茶花、依蘭、銀葉樹、紅皮糙果茶等,形態顏色豐富,值得細賞。 大埔龍尾泳灘長約200米,鋪設約55,000立方米的天然沙粒,是本地首個由政府興建的人工泳灘。 泳灘設備了更衣室、淋浴設備和洗手間,東西兩端各設過百米的護沙堤作保護,在西面的護沙堤更可以遠眺八仙嶺和泳灘。 蝶豆花園是2019年新登場的本地農莊,以蝴蝶、咖啡豆和花為主題。 大埔名物 蝶豆花園佔地50萬平方呎,設有蝶豆花長廊、天鵝湖、花海、彩虹蜜蜂箱等景點,同時設置有機農田、遊樂場、動物園等等,定期舉辦環保工作坊和活動,讓你與大自然互動。

大埔名物: 大埔一日遊

牛丸、牛百頁、牛肚、牛筋、牛膀……連牛沙瓜都有,堪稱牛專家。 又推出沙茶安格斯牛肉麵,用潮州入口沙茶醬,配美國安格斯肥牛,做出自家口味沙嗲牛肉麵。 大埔名物 大埔名物 叉燒以西班牙白毛豬炮製,分別有慢煮肩肉跟火灸腩肉;必試限定新鮮生猛的青龍蝦拉麵,還有八頭原隻大虎蝦蝦拉麵等,用料不惜工本,誠意十足。 大埔老虎巖主打牛雜麵、滷水牛腩,而其手打燒賣也深受坊間愛戴。 牛雜同樣是必食之選,湯底是牛骨清湯,再撞上滷水汁,肉味中帶陣陣滷水幽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