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紮作師傅冒卓祺應香港文化博物館邀請,為今年元宵綵燈會製作三頭紙麒麟,配以巨型六角花燈,在尖沙咀文化中心的露天廣場展出,讓市民認識這項傳統工藝。 上水是香港最北端的已發展區,位於深圳河以南,雞公嶺以北,東面連接粉嶺平原,西面毗鄰元朗區及落馬洲,與中國深圳連接。 位於上水西北部的羅湖及北部的文錦渡是往中國內地的主要通道。 上水與粉嶺、沙頭角、打鼓嶺組成了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為粉嶺/上水新市鎮。
很多網站都會介紹大家先走右邊經配水庫上山,圍繞麒麟山落山,結束3小時的行山路線,但今日愛玩小生介紹的是輕鬆的1小時行山打卡路線,所以會先走左邊到水塘。 景色方面,古洞水塘面積雖少,但風光不俗,於山上更可俯瞰更是心型水塘,算是頗有特色,而麒麟山山頂風景都非常開揚,整體景色不錯。 我坐著遙望深圳一帶的魚塘和繁榮建築,享受這一個人獨攬山頭的樂趣。 走到配水庫時,沿著外圍的欄杆一直往上爬,就會看到一條山路,可以通往麒麟山。 行山打卡是常識吧,由玉桂山的連島沙洲和海景、到西高山的無敵日落、太墩的西貢千島湖,以下十條行山路線必定滿足到一心打卡的你。
上水古洞村: 上水古洞麒麟村: 新界專綫小巴605線
在1900年代初,古洞只有約三十多人居住,直至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有逃離的人來到新界北聚居,他們以客家人為主,亦有圍頭人及潮州人。 上水古洞村 在1819年的《新安縣志》中,已能找到「古洞」之名,是當時官富司管轄的地區。 上水古洞村 古洞村開始發展興盛,逐漸發展成15個區,還要從六十年代說起。 政府計劃將古洞北村一帶發展為古洞北新市鎮,佔地498公頃,設計容量為10萬人,最快於2017年初開始發展。 新市鎮南部有港鐵東鐵綫落馬洲支線穿過,並且在新市鎮中心預留古洞站。
- 《大公報》曾在1963年3月11日(農曆2月19)報道,古洞觀音誕聘請非凡響劇團,由名伶何非凡、李寶瑩演出神功戲。
- 十八洞村不僅是鮮活的“紅色教材”,還地處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並擁有保存完好的傳統古村落和苗族文化。
- 八十年代,政府因興建環迴公路,收回市集所在的土地,居民搬遷,煙寮區人口開始減少。
- 於古洞街市下車後出發,沿古洞南路步行約10分鐘至行到古洞配水庫,在分叉路轉左行大約5分鐘,便來到古洞水塘。
- 由於古洞鄉村人口不足以成為一個區議會選區,所以往往跟鄰近的河上鄉、雙魚河沿線及羅湖等鄉村範圍劃為同一個選區。
- 而被燒毀的車輛中除自己收藏的車輛外,亦包括客戶留下需維修的車輛,他表示將與客人商討如何跟進。
- 上水古洞麒麟村 Long Valley呢個名家下用咗來指塱原。
在獅尾山坡回望,左邊的山谷是獅尾坑所在,右邊的山谷是東坑瀝。 日戰後,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生意來往開始頻密,因此煙草生意發展更加興盛,聚集人口增多。 藥房水貨店退場之際,石湖墟內新開了一間叫上水貨鋪的獨立小店,以「水.貨」食字戲謔,英文名則叫 上水古洞村 BeWater 上水古洞麒麟村 Mart。
上水古洞村: 政府宿舍
民間祭白虎儀式可謂是各施各法,道教傳統科儀上有「送白虎」儀式,如長春靈寶派的《靈寶諸齋遣送白虎仙科》便是一場消災禳解、遣退諸患的科儀。 上水古洞村2025 那些拜神婆往往擔當着巫術執行者的角色,於天橋底、馬路旁及各宮廟等處,驅使鬼神,替信眾去除小人,迎接貴人。 上水古洞村 據清代《欽定協紀辨方書卷三》所記,《人元祕樞經》日:「白虎者,歲中凶神也,常居歲後四辰。所居之地,犯之,主有喪服之災,切宜慎之。」意思是指白虎為太歲神煞系統中的大凶星,此星位於歲後四辰,其所居之地常有喪服之災,必須謹慎。
- 上水古洞麒麟村 筆者日前獲邀出席「古洞煙寮土地廟安神進火慶典」。
-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 如何前往:從上水火車站 C 出口出發,穿過彩園村,往大頭嶺方向一直行,經過大片草地後便會見到一座橋,轉右再繼續直行就會到達目的地。
- 很多網站都會介紹大家先走右邊經配水庫上山,圍繞麒麟山落山,結束3小時的行山路線,但今日愛玩小生介紹的是輕鬆的1小時行山打卡路線,所以會先走左邊到水塘。
- 在1900年代初,古洞只有約三十多人居住,直至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有逃離的人來到新界北聚居,他們以客家人為主,亦有圍頭人及潮州人。
雖然座位多,但早上10時至下午1時是他們最繁忙的時段,經常座無虛席。 人氣小店包括因豬扒麵聞名的明記美食及主打東莞傳統粥品的東莞佬粥店。 屹立上水超過70年的成發餅家,與石湖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每次行過都會聞到陣陣包餅烤焗的香甜味,下午蛋撻新鮮出爐,總是吸引不少人排隊半打半打的買。 老字號餅店又何只月餅受歡迎,傳統餅食如嫁女餅、皮蛋酥、忌廉奶油筒都在此找到,還有可能只有圍村老一輩才認識的「大肚餅」白餅。
上水古洞村: 一度興旺的古洞社區 村民憶述昔日經濟教育情況
「搶到花炮意味著好意頭,那時候特別激烈,甚至出現打架的情況。」自1974年起搶炮變成抽炮,過去搶炮的盛況不在。 「那時候有很多知名的粵劇老倌都曾經在古洞表演,比如任劍輝、白雪仙、李香琴、關海山、新馬師曾⋯⋯好多啦!」他表示,潮劇神功戲屬於另一個戲會主辦,搭建另一個戲臺,一般是3日2夜,為錯開與粵劇表演的時間,在黃曆二月二十二日開演。 如今古洞村公所旁保留的「古洞蔬菜合作社」(古洞菜站),仍在每日清晨四時半開始運作,由古洞蔬菜產銷貸款有限責任合作社管理。 上水古洞村 宋明稱,這是過去新界最大的菜站之一,附近一帶的農夫每日清晨都會運送本地產的新鮮蔬菜到此中轉,再集中送出市區,直到現在都仍在營運。
事主移居澳洲的胞妹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憂心忡忡,希望胞姊吉人天相。 不過,無論色調、風格如何,三地的麒麟都會繪上吉祥的圖案,寓意麒麟能為人們帶來好運。 「紮作麒麟的材料不多,最重要的當然是支撐整頭麒麟的竹。最上佳的是楠篾。它堅硬且韌性強,舞動時回彈力特佳,除了手感好外,更能讓麒麟帶有一種動感」,冒師傅堅持使用楠篾,而且必須親自到供應商處挑選,務求取得最好的原材料。 觀音誕期間少不了「花炮」,這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紙紮祭品,善信向神明送上精美的花炮以示誠心還願。 冒卓祺介紹,過往古洞約有十個花炮會,一般舞客家麒麟前來賀誕,也有舞增城的貔貅,十分熱鬧。 在觀音誕正日,各花炮會聚集在蕉徑觀音廟的空地搶花炮,主辦方將代表花炮的物件(如竹籤、木片等,俗稱「炮膽」)射向天空,各善信搶得後,可以將炮膽帶回自己的地方供奉,在翌年的觀音誕由該花炮會紮一個新的花炮,繼續參與「搶花炮」活動。
上水古洞村: 新市鎮發展
古洞南近白石凹最早於1995年建成小型別墅項目歐意花園,2009年由發展商利用青山公路以南至麒麟山的整片古洞南區域建成大型豪宅項目天巒。 上水古洞村 2010年代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發展古洞北新市鎮,相關工程在2019年展開。 古洞大馬路附近居民歷經的首次大變革,源於1985年港英政府建設新界環迴公路(又稱九號幹線),這條公路可串連大埔、粉嶺、上水、新田、錦田、元朗、屯門、荃灣等新市鎮及鄉郊地區。 冒卓祺講述,原來古洞大馬路沿途的民居和店舖遭到清拆,受影響的村民被遷移到上水最早期的公共屋邨彩園邨。
上水古洞村: 香港文匯網
上水古洞麒麟村 上水古洞村2025 上水古洞麒麟村 古洞水塘因為曾發生過不少遇溺意外而經常被傳出靈異的事件。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免責聲明: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有相當多為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盡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蒐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 與冒卓祺會面,最常到訪的就是位於青山公路古洞段、古洞村公所旁的錦益茶樓,古樸的裝潢彷彿讓人回到了八十年代,點心、碟頭飯、小菜應有盡有。
上水古洞村: 主要交通幹道
或許不是早些年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大家也未必聽過這條歷史悠久的村落。 而這條隱逸、自給自足的村落裡,也有不少被人遺忘的歷史建築,見證著古洞過往的歷史。 位於古洞以北、蠔殼圍以南的馬草壟曾經是香港與深圳之間的邊境禁區,直至2013年才開始解禁,沿途依然留有不少「禁止內入」的告示牌。
上水古洞村: 香港即時
隨著九號幹線和行人天橋的建成,過去的舊市鎮格局被打破,在八十年代末於古洞南田心區附近建成兩層高的古洞街市購物中心,形成了「新街市」。 每年驚蟄之日,香港各區廟宇、社壇、橋底或路旁處都有不少善信進行「祭白虎」和「打小人」的儀式。 上水古洞村 特區政府於2014年6月公佈的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把「驚蟄祭白虎」(有些地方稱之為「打小人」)列為社會實踐、儀式及節慶活動之一。 楊潤雄在致辭時表示,每逢農曆2月19觀音誕,上水古洞村就會舉辦觀音寶誕的慶祝活動,包括籌辦神功戲等,規模大,參與粵劇名伶眾多,是香港具代表性的酬神演出之一。
上水古洞村: 香港仔
提到自己後來從事紮作行業,也與古洞、元朗社區豐富的節慶活動息息相關。 回憶起外公鄒錦輝曾任古洞村長,為村務、節慶活動付出不少,他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上水古洞村2025 上水古洞村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已拉開序幕,歷經多個發展階段的古洞村,如今有一部份土地亦在最新規劃中,幾年後會變成新的模樣。 十八洞村4個寨子間不均衡發展的難題,也在逐步破解:集現代農業、文化旅遊、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爲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選址當戎寨。
上水古洞村: 上水
位於上水古洞村以南的古洞水塘本來是灌溉用的水塘,但現時用作救火用途。 古洞水塘因為在附近的古洞配水庫山崗高處俯瞰,形狀酷似心形,因而得名「港版心形湖」。 還有更「離譜」近乎輕蔑的叫法,根據香港大學羅香林教授的研究,古時直至近代,「山居者謂之猺人,舟居謂之蜑人,島上謂之黎人」。
上水古洞村: 新界東北發展進行時 村民憶述昔日上水古洞村文化
味峯侯公祠這個兩進式設計的祠堂,建於清朝乾隆53年間,數數手指已有超過200歷史。 當時由舉人侯倬雲,為了紀念別號「侯味峯」的國學生侯聚裴而興建,現時主要用作祭祀祖先的家祠,是一級古蹟之一。 如何前往:從上水火車站 C 出口出發,穿過彩園村,往大頭嶺方向一直行,經過大片草地後便會見到一座橋,轉右再繼續直行就會到達目的地。 明記腸粉現址前身其實是車仔麵老字號珍苑麵家,雖然珍苑已結業數月,舖頭內還是飄散着鹼水麵的氣味,街坊「錯叫牛腩麵」依然是常有的事。 明記腸粉其實都是上水街坊名物之一,三式套餐(腸粉、陳皮魚蛋及豬皮)更不少街坊「由細食到大」的抵食套餐。
(大公報記者 劉 毅)昨天是農曆2月19觀音寶誕,上水古洞村為慶祝「觀音寶誕酬神演戲委員會」成立70週年,復辦當地暌違40年的粵劇神功戲,聘請本地金龍鳳劇團落鄉演出,弘揚傳統文化,回顧古洞村往昔光景。 上水古洞村2025 大石磨則成爲行山愛好者新興線性行程的途經地點,可往來落馬洲、河上鄉、上水華山、打鼓嶺等地。 要看「心形湖」不用去到日本北海道,在上水都可以見到心形湖美景!
上水古洞村: 麒麟山.古洞水塘
用於休閒娛樂的文化廣場和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落子飛蟲寨。 十八洞村不僅是鮮活的“紅色教材”,還地處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並擁有保存完好的傳統古村落和苗族文化。 上水古洞村 於雙魚河旁邊,你會看到一大片農地及魚塘,這裏是塱原濕地,也是香港東北區佔地最廣的天然平原。 時至今日依然有農民在此種植通菜及西洋菜等蔬菜,是難得於本港得以保留的天然濕地。
上水古洞村: 文化
麒麟山內有座名為古洞水塘的小型農業用水庫,約有三個北區公園一期人工湖的面積,曾經發生溺斃或投塘自盡事件,可由古洞街市十字路口(九龍巴士76K線巴士站)進入古洞南路前往。 隨着人口增多,經濟活動增加,煙寮區商鋪林立,發展成為古洞地區的市集。 上水古洞村2025 八十年代,政府因興建環迴公路,收回市集所在的土地,居民搬遷,煙寮區人口開始減少。 虎口位置亦精心特製,預留足夠空間讓村民把肥豬肉喂入老虎口中。 由於本年古洞村復辦驚蟄「祭白虎」儀式,故把紙紮白虎放在青山公路旁,虎頭面向正西,寓意把村內的煞氣(兇惡的邪氣)全部往外驅散。
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圖書一《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 而根據《北區風物志》(1994年)記載,上水及粉嶺一帶古稱「雙魚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 上水古洞村 自廖族於元末由福建遷來廣東南部之後,子孫漸漸散居於今新界橫眉山、嶺下、小坑、雙魚、福田、上水一帶,並建成村落。
古洞70年前已有能力籌得資金舉辦大型大戲表演,代表古洞70年前已有很多村民聚居。 上水古洞村2025 條村響上水到新田兩大村路上正中間,條路由上水向西南行到松柏塱,轉西行,過雙魚河到古洞,古洞向西行,過坳再向西行就到新田。 而古洞有路南行到石崗,出古泂南行過雙魚河到擔水坑,向西南經唐公嶺到蓮塘尾,再南行到打石湖,過坳到亞公田,再落係上輋、竹坑、橫台山同石崗。 四十二歲女子黃煒琳,上週六獨自到上水麒麟山行山失蹤,至昨天已踏入第三日,搜救人員展開海陸空大搜索,蛙人潛入古洞水塘尋找,警方更出動本港民用最頂級的航拍機在山頭盤旋搜尋,惜入夜仍未有結果。
上水古洞村: 免費 政府送機票詳情、時間表、登記申請方法及頁面 (最新︰10月17日香港航空 派機票)
上水古洞村觀音誕大戲歷史悠久,高峯期時甚至有粵劇、潮劇兩個戲棚。 上水古洞村觀音誕大戲歷史悠久,高峯期時甚至有兩個粵潮戲棚。 除了任劍輝、白雪仙外,香港比較有名的粵劇老倌如李香琴、關海山、梁醒波、麥炳榮、鳳凰女、林錦棠等全部都曾到過古洞表演。
上水古洞村: 上水古洞麒麟村2023全攻略!(持續更新)
儀式先由王聰師傅唸誦經文,然後指示鄧村長向白虎上香,並把肥豬肉放進老虎口中,最後以五色米撒向白虎,寓意化解一切兇險災劫。 驚蟄為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第三節氣,約為每年公曆3月5日或6日至3月19日或20日。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意思指二月天氣漸暖,春雷之聲隆隆作響,把原來蟄伏在泥土下冬眠的昆蟲驚醒過來,故此節氣名為「驚蟄」。 然而,每年驚蟄日的實際時間點並不相同,因中國傳統節氣是依據太陽運行公轉軌道(古稱「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以春分為0度,之後每隔15度為一個節氣,驚蟄則為345度。 按天文臺資料顯示,2021年的驚蟄日具體時間點應為公曆3月5日下午4時54分,故「祭白虎」、「打小人」儀式本應於下午四時五十四分後開始,方合乎傳統民間信仰。 下午6時正,華燈初上,人們開始圍成一枱枱盡享盆菜宴之樂,隨後進行由梁兆明率領金龍鳳劇團上演粵劇神功戲《六國大封相》等,都重現了傳統慶祝觀音華誕的相關儀式,過程毫不含糊。
神功戲是粵劇演出的傳統表現之一,「神功」是為神做的功德,與宗教祭祀活動有密切的關係。 上水古洞村2025 「神功戲」由社羣籌辦戲曲演出,作為慶祝神誕或配合打醮等神功活動,藉以「娛人娛神」及「神人共樂」。 據「神功戲」的籌辦性質可以分為四類:神誕慶典、盂蘭節打醮、太平清醮、廟宇開光及傳統節日慶典。 《大公報》曾在1963年3月11日(農曆2月19)報道,古洞觀音誕聘請非凡響劇團,由名伶何非凡、李寶瑩演出神功戲。 上水古洞村每年農曆2月19逢觀音誕期,均極大事慶祝,並開粵劇酬神演戲助興,以期人神共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