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上有障礙的幼兒透過專業指導提供每星期一至兩次的早期教育及訓練服務,並協助家長掌握有關照顧和啟發幼兒的技巧,以充份發揮幼兒的潛能。 在1981年率先推行「幼兒發展輔導計劃」(現稱為「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為初生至6歲的弱兒及其家庭提供服務,首兩間幼兒輔導中心在白田邨(深水埗區)及順安邨(觀塘區)提供服務。 1982年協康會將英文會名「Heep Hong Club for Handicapped Children」正式更改為「Heep 大口環協康會2025 Hong Society for Handicapped Children」。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協康會特殊幼兒中心和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的數目激增。 在公益金贊助下,分別在沙角邨(沙田區)及長青邨(青衣區)開辦兩間幼兒輔導中心,稍後在葵盛邨(葵涌區)開辦第三間特殊幼兒中心。 自閉症關注周2023以「在光譜中找到愛」為主題,並展開一系列公眾教育活動,除了繼續有代表自閉症人士特質的A+家族原創角色的漫畫,亦包括自閉症人士照顧者服務需求調查、街頭訪問、傳媒報道、自閉症人士及其照顧者的心聲、網絡廣播等等,以及為坊間舉辦活動的機構講解自閉症兒童的特質。

  • 考慮到有特殊需要的少數族裔兒童需面對語言和文化差異雙重挑戰,其中五間資源中心設有少數族裔專屬單位,為他們制定合適服務。
  • 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是全港首幢提供一條龍全人教育及培訓的綜合服務大樓,設有全港最大的特殊幼兒中心和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家長資源中心,並進一步拓展到校支援服務和青年職業訓練計劃,且提供青蔥計劃等多元課程和服務,讓不同需要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得到全方位支援。
  • 本會與公開大學合作於其新校舍內開設兒童發展中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及其家庭提供專業訓練及親職支援服務,並同時支援公開大學的特殊幼兒教師敎育課程,讓學生更能體驗和掌握特殊幼兒的學習需要。
  • 位於一樓的賽馬會水療池可為學童提供水療復康服務,多用途的何善衡堂,適合舉辦學童社區適應活動,家長、老師和同工的專業培訓講座。
  • 為方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簡單快捷地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及家庭獻上愛心,本會現已新增三項全新的捐款方式。

期望透過連串自閉症關注周的宣傳和推廣,讓公眾人士瞭解和接納自閉症人士,攜手締造共融社會。 為響應每年一度的「世界自閉症關注日」(4月2日)以及香港「自閉症關注周」(4月第一個星期),協康會於3月尾起一連10天舉行「星星戀事多」小型展覽,本會更首次聯同人氣漫畫角色「癲噹」,透過幽默的漫畫向公眾呈現自閉症人士典型特徵,以致他們在談戀愛時會遇到的困難,讓大家認識自閉症的獨特之處。 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於3月17日舉行開幕典禮,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聯同香港賽馬會董事李家祥博士主持揭幕儀式,出席嘉賓包括來自政府、本港及內地社福、醫療、教育界和工商機構近三百人;同時為協康會五十五週年誌慶揭開序幕。 現時家長或親屬資源中心已由2018至19年度的六間增至19間。

大口環協康會: 機構簡介

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是全港首幢提供一條龍全人教育及培訓的綜合服務大樓,設有全港最大的特殊幼兒中心和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家長資源中心,並進一步拓展到校支援服務和青年職業訓練計劃,且提供青蔥計劃等多元課程和服務,讓不同需要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得到全方位支援。 本會致力為不同潛質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專業評估、輔導及訓練,讓他們盡展所能;並支援其家庭,建立積極人生,締造平等融和的社會。 協康會600人專業團隊,包括心理學家、治療師、老師、護士和社工,透過直屬40多個服務單位、主流中小學和幼稚園,每年服務超過10,000個家庭。 本會積極推出嶄新服務,同時研發「實證為本」的訓練模式,通過出版、研究和培訓,推動大中華區融合教育及康復服務的發展。 新服務單位為有發展障礙的學前幼兒、學齡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專家評估及治療服務、包括心理服務、兒童發展治療、幼兒訓練及個別音樂治療。

  • 並提供一系列支援服務,包括:熱線諮詢服務、圖書館、玩具圖書館、教育性講座及技巧訓練工作坊、專業諮詢、家長支援小組、社交及康樂活動、興趣班及社區教育活動。
  • 本會並獲劉鑾雄慈善基金贊助成立特殊教育獎學基金,設立多個獎學金、短期實習予幼師及進修獎勵計劃予家長。
  • 期望透過連串自閉症關注周的宣傳和推廣,讓公眾人士瞭解和接納自閉症人士,攜手締造共融社會。
  • 協康會於2000年推出「青蔥計劃」服務,為有學習或發展障礙的幼兒及就讀於小學至初中的學童,提供適時的專業評估、治療和支援,亦為其家長及老師提供培訓活動,以全面協助兒童解決在學習和發展上的困難。

協康會現時轄下共有16間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15間特殊幼兒中心、7間綜合服務中心、7間青蔥計劃辦事處、1間幼兒園、1間幼稚園及7間家長資源中心,超過1,000人的團隊透過直屬50多個服務單位、到校支援主流中小學和幼稚園,每年服務超過15,000個家庭。 大口環協康會 協康會大部份服務經費來自社會福利署的資助、公益金的撥款及公眾捐款。 大口環協康會2025 至於一些創新及自負盈虧的服務及為中心添置新設施的經費,則有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公眾人士的捐助。 協康會的總辦事處位於九龍觀塘海濱道133號萬兆豐中心10樓 J-L室。

大口環協康會: 專業訓練

協康會今年4月舉辦的自閉症關注周,以「一『童』包容,『你』解佢心」為主題,今年繼續有A+家族六個原創角色,並以3D造型亮相:嘈總、堅哥、蘭子、然成鬱、阿窄、廣吳明,分別代表自閉症人士不同的典型特徵。 他們會走到不同公眾場合,例如交通工具,重演大家在街上看到他們的場景。 大口環協康會 協康會首度舉辦線上慈善運動會「協康GOAL飛運動會」,鼓勵公眾齊齊挑戰指定運動裏數,集結力量踏出一萬公里,為協康會兒童及青年訓練基金籌款。 協康會網上商店獲⾹港零售管理協會 (HKRMA)頒發「優質網店認證」,證明本會網上商店擁有良好的銷售平臺,能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數碼客戶體驗,並且可以為客戶提供良好的售前或售後服務。 協康會網上商店自2020年7月起上線,讓公眾足不出戶都可以輕易選購到協康會各類專業出版叢書及慈善產品,成立剛足一年便獲得認證。

另外,為了節約資源,支持環保,本會將以電郵形式發布《協康滙訊》雜誌及《協康Focus》每月電子通訊,歡迎訂閱最新資訊。 大口環協康會 協康會首屆步行籌款聖誕嘉年華暨同心家長會成立典禮於十二月二十三日假香港體育學院舉行,約有三千五百名熱心人士參加。 大口環協康會2025 協康會首間幼兒中心-康苗幼兒中心於同年六月正式投入服務,並於九月開始為六名輕度弱能的兒童提供兼收服務。

大口環協康會: 綜合服務大樓- 水療服務

協康會(英語:Heep Hong Society)創立於1963年,是香港最具規模的兒童教育及復康機構之一,致力為不同潛質的兒童及青年提供專業評估、輔導及訓練,讓他們盡展所能;並支援其家庭,締造平等融和的社會。 位於何文田的賽馬會星亮資源中心於9月正式啟用,是全港首間為自閉症兒童、青年及其家庭提供一條龍服務的資源中心,並於12月12日舉行開幕典禮,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及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周永健先生擔任主禮嘉賓,標誌著本港支援自閉症人士的服務邁向一個新模式。 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是全港首幢提供一條龍特殊教育及培訓的綜合服務大樓,讓不同需要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得到全方位支援。 自九十年代初,協康會透過跨境合作計劃及培訓課程,與中、臺及澳門等地的華人社區同業分享經驗,推出多套實用教材,讓業內人士、家長及學生作參考。 1992年協康會得到香港賽馬會資助,將「王石崇傑紀念中心」搬遷至佐敦谷彩霞邨,於5月9日由衛奕信勳爵夫人及方心讓醫生主持開幕。 直到1999年4月,協康會更由社團註冊轉為有限公司註冊,並將英文名改為「Heep Hong 大口環協康會2025 Society」,而中文會名則一直維持不變。

兩項課程俱獲社會福利署承認等同完成「一年制特殊幼兒工作訓練課程」,而學士課程亦為教育局認可的幼稚園校長學歷。 本會並獲劉鑾雄慈善基金贊助成立特殊教育獎學基金,設立多個獎學金、短期實習予幼師及進修獎勵計劃予家長。 大口環協康會2025 大口環協康會2025 協康會的專業團隊超過1,300人,6成為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護士、社工及幼兒教師,透過多個服務單位、到校支援主流中小學和幼稚園,每年服務超過15,000個家庭。 本會積極推出嶄新服務,同時研發「實證為本」的教育和訓練模式,通過研究、培訓、出版及多元教育工具,推動融合教育及康復服務的發展。

大口環協康會: 發展里程概括

協康會機構網站以及協康會上海總會康苗幼稚園兩個網站,於今年「2020至2021年度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中獲頒金獎,是本會第二度獲得這個殊榮。 大口環協康會2025 這個獎項代表了協康會在設計網站時有顧及到殘疾人士的需要,即使視障人士、身體殘障人士以及有學習障礙人士,都可以輕易地透過網站找尋所需資料。 未來本會將繼續努力,進一步提升本會網站內容及瀏覽體驗,為推動共融社會出一分力。

大口環協康會: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

並提供一系列支援服務,包括:熱線諮詢服務、圖書館、玩具圖書館、教育性講座及技巧訓練工作坊、專業諮詢、家長支援小組、社交及康樂活動、興趣班及社區教育活動。 自2000年開始,協康會進一步擴展服務範疇,透過「青蔥計劃」為就讀初中以下的兒童提供支援服務。 2003年協康會在長沙灣富昌邨成立香港首間兒童綜合服務中心,並於2008年在將軍澳裕明苑開設新的綜合服務中心,提供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和特殊幼兒中心的服務。 澳門中聯辦社工部副部長戴儒鳴先生在香港中聯辦職員陪同下,率領30多位來自澳門社會福利機構工作者來港考察,並於3月9日到訪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

大口環協康會: 幼兒園/ 幼稚園

綜合服務大樓佔地707平方米,樓高10層,總樓面面積達4,300平方米,配備多項先進的訓練及休憩設施,包括協康會首個水療池和星亮餐廳,為學前幼兒、中小學生、青年和他們的家人提供全方位支援。 位於一樓的賽馬會水療池可為學童提供水療復康服務,多用途的何善衡堂,適合舉辦學童社區適應活動,家長、老師和同工的專業培訓講座。 新大樓多項設施和活動也依靠捐款支持,您的一分一毫可以讓我們為有特殊需要孩子和家庭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歡迎捐款贊助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營運經費、教育活動和計劃 。 由於協康會在教育及社會福利界擁有最龐大及資深的專業兒科隊伍,除了在香港提供服務外,近年更積極與澳門、內地及臺灣有關機構進行交流及專業培訓活動,以促進兩岸四地間教育及復康服務的發展。 香港早年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兒童在離院後,缺乏調理和照顧,一羣熱心的婦女對此極為關注,於1963年成立協康會,提供定期的康樂活動及訓練,並每星期帶病童外出活動,主要借香港女童軍總會舉行。

大口環協康會: 青蔥計劃

他們一行30多人先後參觀了水療池、特殊幼兒中心、青蔥樂園及星亮餐廳,對於新大樓的設計概念、一條龍的服務理念、專業的訓練策略和教材均表示讚賞不已,認為甚具參考價值,期望日後能加強與協康會的聯繫和合作。 由社會福利署獎券基金撥款、為期兩年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在11月14日舉行啟動禮,協康會應邀到政總舉行的簡介會上介紹及分享由本會推行、利希慎基金贊助的「幼稚園有特殊需要學童的早期介入和綜合支援計劃」的服務模式及成效。 大口環協康會 隨著本會的服務對象日漸成長,他們在不同階段會面對一連串的挑戰,本會實踐持續性支援的理念,於2015年成立賽馬會星亮資源中心,成為全港首間為自閉症兒童、青年及其家庭提供一站式周全服務的中心,標誌本會服務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大口環協康會: 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健樂餘暇活動、健樂社區融合計劃及健樂家庭支援服務。 「啟動腦潛能」訓練計劃從來自亞洲 5個國家/地區共24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大會最高榮譽金獎及最佳創新項目獎 (Best Innovative Award)。 同時職業治療師督導主任Eddie,計劃經理家輝及區域經理Kenneth代表協康會於「CIFA地區性研討會暨MSF亞洲家庭會議2022」向來自全球的不同機構代表介紹本計劃,讓與會者認識計劃的服務模式和跨專業協作的協同效應。 計劃稍後亦會於APED開辦證書課程,有興趣的同事可以密切留意及報讀。 本會推出聊天機械人,可24/7無間斷為青年、家長提供支援服務資訊,例如活動報名、工作坊、職業訓練等,更特別設計出虛擬人物Heepie,以人性化及輕鬆方式互動,提供青年服務資訊,令青年使用時更有親切感。 協康會於每年四月的第一個星期舉辦自閉症關注周,今年以「#A+精彩」(#ColorfulAutism) 大口環協康會 為主題,特別以六個可愛的卡通角色:蘭子、然成鬱、嘈總、阿窄、廣吳明以及堅哥,來分別代表他們難以用言語表達情緒、行為固執、有社交困難,喜歡重複行為、擁有狹窄興趣,以及不懂得理解別人的特徵。

大口環協康會: 服務時間

1969年協康會成為香港公益金會員,並開始接受香港政府社會福利署經常費的補助。 大口環協康會 ​由攜手扶弱基金贊助的《星星的願望》話劇及音樂匯演為協康才藝學校【我想‧我飛─才藝培育計劃】的成果。 整個計劃讓超過700位有特殊需要的學童、家庭成員及公眾受惠。 在是次匯演中,共超過300位現場人士鼎力支持,一起見證這兩年來學員的學習成果,同行成長。

大口環協康會: 中心名額

抗逆力是人類天生的潛能,是可以學習及增強的,使人即使面對困難、失敗和挫折,都能正面積極地面對和回應。 因此,及早培養兒童的抗逆力,可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及以更正面的心境面對難題。 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是全港首幢提供一站式全人教育及培訓的綜合服務大樓。 新大樓將開設特殊幼兒中心、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家長資源中心,並進一步拓展到校支援服務和青年職業訓練計劃,且提供青蔥計劃等多元課程和服務。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及副局長徐英偉日前到訪本會鯉魚門中心,先後參觀特殊幼兒中心和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服務運作及與學童互動交談,並瞭解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及言語治療的訓練,最後與多位家長及同工交流對特殊服務發展的看法。 在交流會上,有家長反映輪候學前評估時間過長,建議參照醫療券形式讓有特殊需要學童及早接受評估服務,另外不少家長亦期望政府能夠增加專業人才培訓、增設特殊學習需要(SEN)小學生課後支援服務以及SPA自閉人士支援中心等。

計劃日前參選「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舉辦的「香港十大優質社會服務計劃選舉2019」,經過兩輪面試後,最終脫穎而出,獲頒香港十大優質社會服務獎,肯定其社會貢獻。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位於綜合服務大樓五至六樓,設有歷奇天地、職業治療/感統室、3間言語治療室、8間專業訓練室等設施。 大口環協康會 透過專業指導為發展上有障礙的0-6歲的幼兒提供每星期一至兩次的早期教育及訓練服務,並協助家長掌握有關照顧和啟發幼兒的技巧。 大口環協康會 協康會於2000年推出「青蔥計劃」服務,為有學習或發展障礙的幼兒及就讀於小學至初中的學童,提供適時的專業評估、治療和支援,亦為其家長及老師提供培訓活動,以全面協助兒童解決在學習和發展上的困難。 家長資源中心為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家長提供全面的支援服務,協助解決在培育子女上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並提供聚會場所,以舒解生活壓力。

「同行障礙賽」宣傳活動繼早前獲頒發第14屆 W3 Awards 的網站銀獎後; 該活動於由Marketing Magazine舉辦的「2020忠誠度與聯繫大獎」中,獲頒發最佳社會企業責任銅獎 ,以表揚本會在提升與持份者的互動,以及對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同行障礙賽」短片宣傳活動自推出以來,共錄得超過520,000次短片瀏覽,以及數以百計的回饋及留言,為六個個案主人翁送上真摯的鼓勵。 協康會成立逾半個世紀,一直致力為有不同能力的兒童、青年及其家人提供適切的服務,協助他們盡展所能,建立積極人生。 九樓的職訓設施,包括職能評估、設備、獨立生活技能訓練室和電腦室等,為青年提供職前實習培訓及就業支援。 羅致光表示,本屆政府已落實多項措施加強支援殘疾人士照顧者,包括增加日間、住宿、家居照顧和暫顧服務名額,以及加強多項中心和家居為本服務的人手等。

社會福利署撥款港幣三百二十萬元資助協康會於轄下十一間特殊幼兒中心成立「兒童健樂會」。 兒童健樂會成立典禮於七月七日假黃大仙蒲崗村道室內運動場舉行,並由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太平紳士擔任典禮的主禮嘉賓,有超過五百名兒童及家長參與。 大口環協康會 大口環協康會2025 大口環協康會2025 協康會於2002年率先在香港展開兒童健樂服務(Gateway Movement),該運動早於1966年起源自英國。

大口環協康會: 幼兒園 幼稚園

當中嶄新的發展治療服務為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提供導向治療,定出有特別發展需要的領域,發展個人的潛能。 透過專業及優質的服務,青蔥計劃為幼兒、兒童、青年及其家庭的提供多方面支援。 協康會年度慈善美食盛事 – 第26屆「全港廚師精英大匯演」於5月6日晚假香港君悅酒店圓滿結束。 今年有近50間城中頂級酒店及餐飲集團參與,一眾星級名廚為慈善列陣,全晚供應招牌菜式及餐酒,吸引逾千名善長入場,以美食共襄善舉。 今屆「全港廚師精英大匯演」有近50間酒店及餐飲機構支持,今年的盛宴繼續成為城中美食愛好者的焦點,入場善長除了品嚐名廚精心炮製的多國經典菜式,現場更設義賣攤位,售賣印有本會學童及青年畫作的多用途心意卡,並有慈善幸運輪及大抽奬等豐富節目,讓所有善長盡興而歸。 是次活動所籌得之善款,將全數撥捐協康會家長資源中心,用以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和發展障礙的兒童及其家庭,每年惠及超過4,000個家庭。

大口環協康會: 中心分佈

新型冠狀病毒持續擴散,SEN孩子未能在停課期間回校做訓練,家長如何善用時間,持續為孩子做家居練習? 協康會跨專業團隊合力製作的《同SEN抗疫》資源網頁正式登場! 由協康會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物理治療師、教育心理學家專職治療團隊以及社工和幼兒導師,以教學短片或文章形式,提供實用在家學習資訊、手機應用程式APP及工作紙供家用下載使用,讓家長與小朋友停課不停學。 為響應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協康會於今年2月進行一項自閉症青年談戀愛及兩性相處經驗調查,透過網上問捲瞭解自閉症青年以及其家長對於戀愛的態度,共收回321份問卷。 結果發現,有高達六成八的自閉症青年渴望談戀愛,他們渴望戀愛的程度為7.4分(10分為最高),與一般青年無異,惟七成受訪青年從未有過戀愛經驗,超過八成更仍為單身一族;至於對談戀愛的心理準備程度只有5.8分(10分為最高),較非自閉症青年的7.2分為低。 大口環協康會 受訪青年認為他們無法建立戀愛關係,主要原因為:「不擅表達自己的想法」、「自覺難於異性溝通」、「不夠瞭解對方情感需要」,與自閉症人士普遍三項特質:溝通困難、社交困難,以及固執行為及興趣較偏狹有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