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起,Enviro500 MMC 12米(ATENU)開始加盟1A線,逐步取代富豪B9TL(AVBWU)及Enviro500(ATEU)。 九巴最長路線2025 相隔十載後,全球首輛三軸雙層低地臺巴士(ATR1)[註 6]於8月14日重新調回此路線,九巴更在其最後服務日安排「香港首部超低地臺雙層巴士光榮引退」活動。 截至2010年,此路線仍有兩輛非空調巴士掛牌車(為丹尼士巨龍11米S3N303/FY3686、S3N315/FY5814)。 此路線在2004年3月首次加入Enviro500 12米(ATE)直梯巴士行走,以取代部分非空調巴士。
- 2017年2月19日:多輛巴士在「怡和大廈」站停站時,疑車長未有將車輛駛進巴士站黃線內停車,而提早開門讓乘客下車,遭交通警票控違例,當中包括一輛往銅鑼灣(天后)方向的Enviro500 MMC(ATENU207/SK6215)。
- 同時,九巴會為現役500部巴士增設多2張關愛座,即令每輛巴士的關愛座增至6個,共涉及1000個座位。
- 2023年1月10日:下午一時許,一輛往銅鑼灣(天后)方向的Enviro500 MMC(E6X180/XZ5275)駛至灣仔軒尼詩道與菲林明道交界時,與由慢線切出的解款車相撞,巴士的落車門和左邊一列玻璃窗碎裂,意外導致2人受傷。
- 【橙訊】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五週年,九巴推出多重優惠,包括「九巴月票」買三送一及六十歲或以上人士可免費乘搭過海巴士線的過海後路段等,優惠期由七月一日起,為期三個月。
- 6月28日,首輛採用「城市脈搏」塗裝的富豪B9TL(AVBWU563)率先在此路線投入服務,隨後出牌的巴士初期亦同樣獲安排行走此路線,惟該批新巴士在7月中再被調往新開辦的88線。
- 1997年後九巴更成功開拓中國市場,在大連、天津成立合資公司,經營客運生意。
2016年3月5日,九龍巴士於尖沙咀文化中心對出的空地舉辦「九巴與你 穿越今昔」活動,展出三輛古董巴士及一輛新巴士,並安排兩輛開蓬陽光巴士供市民乘搭。 2011年5月15日,九龍巴士獲香港行政會議批准,當日起加價3.6%,比2010年7月30日申請時的加幅8.6%削減超過一半,獨營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亦會加價(聯營則維持不變)。 九巴最長路線2025 2011年3月,九龍巴士及流動軟件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九巴龍運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於蘋果公司App Store應用程式商店發佈[6][7]。
九巴最長路線: 九巴最長路線968: 路線
1999年,九龍巴士曾經與商業電臺合作,在巴士上安裝收音機設施,播放商業二臺節目,後期則改播香港電臺第二臺節目。 九巴最長路線 1990年,九龍巴士荔枝角新總部啟用,取代於1979年啟用、位於葵涌車廠(現九龍貿易中心)的總辦事處。 1962年,九龍巴士1、5、6、11、12、13線的尾班車延長至凌晨2時,配合渡輪服務,直到六七暴動才提早尾班車。 九巴每日平均載客量由1998年的283萬人次[6],上升至2002年高峯期的310萬人次[7],2007年下跌至276萬人次,2008年約270萬人次,2012年約258萬人次[8],2014約262萬人次,2015年約266萬人次,2016年回升至271萬人次。
其中一位玩家要負責做捉人嘅,而其餘嘅人就要喺指定時間內喺範圍內搵到合適嘅地方藏身;最先被捉到嘅玩家就需要於下一輪負責搵人。 另外自2007年6月24日,68X線總站遷往洪水橋(洪元路)後,本路線曾是唯一一條仍以元朗(東)為總站的九巴路線,直至2017年5月28日,總站遷往元朗站。 車長的新制服採用螢火綠色,站長及車務督察的新制服則採用蘋果綠色。 票價最貴巴士路線:NA10線(機場至鴨脷洲)及NA12線(機場至小西灣),成人單程58元,均是由城巴營辦的通宵巴士線。 九巴最長路線2025 對於日常巴士車務運作,陳祖澤將權力下放給四個地區車廠總經理,各個部門亦清楚瞭解自己的職責。 同年一月,總部管理架構重組亦完成,將不同部門納入商務、財務及行政、車務三個分支,每個分支由一位總監負責,他們分別掌管功能上互相關聯的部門,各個部門之間有清晰工作指引。
九巴最長路線: 路線資訊
最大的優點在於不必乘搭地鐵在九龍塘人逼人走一大段路轉車,又同時只有數個中途站。 九巴最長路線2025 截至2021年1月31號,九巴擁有服役緊嘅載空巴士數量為3997架,係全球最大型嘅私營公共巴士公司之一,全部都係可以畀輪椅人士乘搭嘅低地臺冷氣巴。 1998年,九巴成立全資附屬公司陽光巴士有限公司,專門提供屋邨巴士、員工以及學童接送專車、購物商場穿梭巴士等各種非專利巴士服務。 1994年底,九巴管理層已有引入品質管理的構思,第一個目標是ISO。 1995年10月九龍灣車廠工程部成為第一個試點,首先拿到ISO 9001品質管理證書;後來交通部、全線車廠,以至2000年全公司上下均拿到ISO 9001或9002品質管理證書。
九龍巴士53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元朗形點及荃灣(如心廣場),途經元朗大馬路、屏山、天水圍南、廈村、藍地、富泰邨、新墟、置樂花園、三聖邨、青山灣、掃管笏(香港黃金海岸)、屯門公路轉車站、青龍頭、深井、汀九、油柑頭、荃灣西約、柴灣角及荃灣市中心。 213M線開辦初期以當時新出牌的高載版Facelift車身Enviro500 MMC 12米行走,九巴更特地為用車裱上此路線與港鐵轉乘優惠之宣傳廣告,隨後亦換入較新批次的同款車型作掛牌車。 2017至2018年間也曾加入富豪B9TL 12米(AVBWU,其後因其他路線啟用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而重新加入,2022年8月再次撤離)。 而最短路程的巴士路線,是新巴的15C路線,行車路程只有1.6公里,約11分鐘即可走畢全程。 此車主要方便乘坐天星小輪的遊客來回花園道的纜車總站,屬山頂纜車的接駁路線,是每天行走的恆常班次。 不過,若撇除恆常路線,15C就不算是最短路程,因爲嶼巴的37S特別繁忙時段班次的車程更短,來往逸東邨及迎東邨,全程只有1.1公里,4分鐘的巴士車程,「櫈都未坐暖就要落車」。
九巴最長路線: 九巴最新口岸線轉乘優惠!搭兩程送一程免費
截至2018年12月31號,九巴營運緊401條路線,其中有九龍區路線、新界區路線、過海路線、馬場路線、通宵路線同埋墳場特別路線。 九巴最長路線2025 九巴最長路線 2000年,用聰明卡「八達通」畀車錢已經非常普遍,九巴喺同年4月完成為整個車隊裝上八達通讀卡機。 同年11月25號,九巴率先引入「路訊通」系統(之前叫「資訊娛樂共同睇」),乘客可透過裝喺車上嘅電視屏幕,收睇資訊以及娛樂節目;但亦有乘客視為騷擾。 一到任,陳氐已經微服出巡,在九巴總部大樓、九巴車廠、巴士站,甚至在巴士上,都可見到他的蹤跡。 卸下一身官服的他,迅即觀察到九巴業務過於單一,公司只有專利巴士一項業務。
- 此路線往元朗方向走線與968線一致,惟只停部分中途站,獲九巴包裝成「星級尊線」,於站牌上以玫瑰金底白字顯示編號,及於電牌資料左方加上星號。
-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10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 當中有唔少人為遊戲增添咗新規矩,包括:自解(叫何仔公後可以自行再活動)、V(暫停)等。
- 由香園圍口岸出發往觀塘,乘搭B9線往元朗並轉乘268C,乘客全程只需付$20.1,相等於五五折優惠。
- 對於日常巴士車務運作,陳祖澤將權力下放給四個地區車廠總經理,各個部門亦清楚瞭解自己的職責。
- 九龍巴士亦與其餘四大運輸機構九廣鐵路、地鐵公司、城巴及香港小輪聯合推出智慧卡八達通繳付系統,系統於9月1日正式啟用,而香港小輪之大部分股權亦因應渡輪服務交接而移交予新世界第一巴士和渡輪。
九巴正向運輸署申請,在每個「樂齡巴士站」額外增設候車座位,料合共添加300個位,相關座位會貼上豆沙色貼紙,讓長者或有需要人士,更容易識別新增的候車長椅。 九巴最長路線 2016年3月28日,九龍巴士在多條聯營路線試行巴士(九巴)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九巴最長路線 2016年8月底,九龍巴士首次向所有現職及退休員工派發自製九巴月餅,歡度中秋。 2016年9月26日,九龍巴士及龍運巴士推出全新版本的手機應用程式,提供所有巴士路線預計到站時間。 一條名不經傳的普通屋邨九巴路線,但是 296D 線卻是出入將軍澳與油尖旺的最速選擇。 起點位於尚德巴士總站,途中會經過將軍澳隧道轉乘站,基本上適合整個將軍澳的居民乘搭。
九巴最長路線: 公司管理同營運
不過最新路線已改經屯門赤蠟角隧道公路,加經粉嶺中心,往華明方向不再途經青衣,總時間略為縮短。 2012年12月底,九龍巴士投資10億港元,引進370部新一代E500歐盟五型雙層巴士,分別可以減省1成燃油及碳排放,除了驅動及空氣調節系統改良外,各部件的總重量比較舊款的E500輕700公斤。 該批新巴士的底盤亦預留了空間,以預備於日後安裝上處於測試階段的歐盟六型引擎。 [16][17][18]首輛E500巴士已於2013年2月2日付運到港,其餘將陸續付運,主要行走往返新界往市區的長途路線。 大埔那打素醫院巴士站是率先成為其中一個樂齡巴士站,新增的候車座位方便經常到醫院複診的長者可以「坐定定」候車。 九巴亦會在這些巴士站貼上特製標語,提醒候車乘客要多點關愛長者和有需要人士,可先讓他們上車,亦同時提醒乘客在上車後要緊握扶手。
九巴最長路線: 巴士
2009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一輛歐盟四型單層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230UB,巴士於2月中抵港,並於4月出牌,於5月投入服務。 九巴最長路線2025 2003年9月,九龍巴士並於尖沙咀廣東道新港中心外裝設全港第一個數碼巴士站,該巴士站配備電腦螢幕,提供交通及旅遊資訊;同年11月,九龍巴士新荔枝角車廠取得ISO 14001品質證書。 適逢週末,老友記在長者日當天不妨到西九文化區內的M+ 九巴最長路線2025 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遊覽,參觀館內的藝術作品、歷史文物及珍貴的藏品。
九巴最長路線: 巴士路線2. E43
路程/登車站升級體驗價全程收費$9.8往銅鑼灣方向之分段收費西區海底隧道$4.2港澳碼頭起$2.5往元朗方向之分段收費西區海底隧道$7.6大欖隧道$4.3形點I起$1.8使用此優惠的九巴月票乘客需在乘車時,先以載有有效九巴月票的八達通按收費器顯示的票價繳付原有車資。 於乘搭後十個工作天後至三十日內,經由八達通流動應用程式或於八達通服務站領取「升級體驗價」與已繳付車費之差額,逾期作廢。 九巴最長路線968 過海巴士路線P968,由九巴獨營,來往元朗(西)(每日早上繁忙時間往港島班次以朗屏站為起點)及銅鑼灣(天后),途經元朗大馬路、上環、中環、金鐘及灣仔,取道三號幹線往返元朗市與上環之間,為元朗區乘客提供豪華過海隧巴服務。 為了減少逃票的情況及削減人手,經過多個月的測試,自1972年起,九龍巴士正式採用一人控制模式,即在巴士車廂近駕駛室位置裝上錢箱,由司機兼任稽查員的職務,監察每位乘客是否在錢箱投入足夠的車資。
九巴最長路線: 巴士路線
2009年3月,九龍巴士把為編號ATEU1的歐盟四型環保引擎巴士換上歐盟五型環保引擎,締造更清新的環境。 維基新聞中的相關報導:九龍巴士及龍運巴士今起加價2011年5月15日,九龍巴士獲香港行政會議批准,當日起加價3.6%,比2010年7月30日申請時的加幅8.6%削減超過一半,獨營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亦會加價(聯營則維持不變)。 2008年6月8日,九龍巴士獲香港行政會議批准,當日起加價4.5%,比申請加幅9%大幅削減一半,而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不論獨營或聯營)也同樣加價。 2007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三款歐盟四型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310UD(前稱Scania K95UD6x2),車牌號碼為MT6551(車隊編號ASU1)。 當時此車行走來往天瑞至佐敦渡華路的69X線,以測試其行走快速公路時的表現(於2012年3月歸還予斯堪尼亞汽車)。
九巴最長路線: 元朗
運輸署於2016年1月11日公佈結果,安達臣道發展區四條新路線均由九巴投得[2],當中往返藍田鐵路站的路線編號定為213M。 不過受惠於用車限制,2020年代出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等三軸短車行走時,該班次亦吸引不少巴士迷乘搭。 九巴最長路線 九巴最長路線 在2022年10月1日及2日更出現全線ASV的景象,亦令當天客量有所提升。 九龍巴士2021年11月26日宣佈,2022年1月10日起,車長將陸續更換至紅、黑色為主調的新Polo恤制服;站長及站務管理員亦會於同日起,陸續更換以天藍色及黑色為主調的新制服。 九巴最長路線 九巴表示,新制服與本地服裝品牌Baleno合作設計,上衣採用速乾透氣、高伸展性的物料,可保持乾爽舒適,並方便車長工作。
九巴最長路線: 行車路線
1997年,用咗100億港元起嘅青嶼幹線正式通車,5月至6月期間吸引大量市民去觀光。 九巴於是喺假日特別加開兩條觀光線X31同埋X32,分別由荃灣碼頭以及葵芳地鐵站出發,途經青嶼幹線同埋北大嶼山快速公路之後,唔入東湧新市鎮原車折返,以一償市民參觀青嶼幹線「遊車河」嘅心願,可算係香港巴士史上嘅第一次。 九巴最長路線 九巴最長路線 與此同時,九巴引入首款低地臺雙層巴-「丹尼士三叉戟」雙層巴,方便巴士公司喺傷殘人士使用巴士服務同埋大載客量之間作出平衡。 同年九巴同埋其餘四大運輸機構九廣鐵路、地鐵公司、城巴以及香港小輪聯合推出「八達通」聰明卡收費系統。
九巴最長路線: 九龍巴士
乘搭一條極速的九巴路線,除了能夠短時間到達目的地,還更容易可在車內休息片刻。 九巴最長路線2025 分段收費最便宜的巴士路線九巴40X、43P、43S、43X號線,由城門隧道轉車站往馬鞍山/科學園,成人收費為1.1元。 乘客登上本線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B1,或從B1線登車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4.2車資折扣優惠。 2023年7月30日,九巴安排比亞迪B12D(BED)雙層電動巴士於此路線首航[10],於兩個月後加入該車款行走。 由於此路線以公開招標形式決定營辦公司,按照標書要求,用車必須為達到歐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標準的低排放巴士,但偶爾因為車務安排影響而派出未達歐盟五期排放標準的巴士以特見的身份行走。
球隊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達到頂峯,當時”華南- 九龍汽車巴士公司”(南巴大戰)是香港最突出的對手比賽之一。 在1970/71賽季,球隊面臨他們的第一次降級,但在接下來的賽季中,由於Jardines退出了聯賽,他們得以留在甲級聯賽。 它最後一次出現在甲級聯賽是在1976/77賽季,但只在一個賽季後就降級了。 截至2023年10月21日,九龍巴士擁有服役中的載客巴士數目為4083輛,是全球最大型的私營公共巴士公司之一,全數為可供輪椅使用者乘搭的低地臺空調巴士。 2015年12月31日,到站預報系統全面擴展至九龍巴士旗下所有獨營路線(包括龍運巴士所有路線,但不包括聯營路線及名義上由九龍巴士營運的港鐵接駁巴士)。 2010年7月,九龍巴士引入全港首部超級電容巴士gBus作實地測試,為香港的公共運輸發展開拓新的領域,該車已於2010年9月到港,測試期間gBus將往返美孚及荔枝角車廠行走,進行全面測試。
九巴最長路線: 元朗(西)↔銅鑼灣(天后)
但該路線為每月提供不定期固定班次,有別於同樣駛經機場博覽館而提供頻密固定班次且較便宜的S1路線,全程只需3.5元,比X1路線少付2.3元。 1995年,為了建立企業形象,九龍巴士開始改稱司機為「車長」,並在駕駛室旁車頂的位置加上一塊綠色塑膠牌子,寫上車長的名字及編號。 九巴表示,新增的關愛座頭枕和座椅旁的車身旁板,會貼上關愛座貼紙,頭枕背面則同樣貼上寫有「你也可以讓座」的標語。 九巴續指,這些巴士車頭會貼上「關愛座×6」的標誌,供乘客識別,並集中行走長者使用量高的路線。
九巴最長路線: 九巴500部巴士增關愛座 正申請「樂齡巴士站」額外設300個候車座位
1980年11月11日,新鴻基地產宣佈收購九龍巴士在股票市場內的股份,引起收購戰。 11月17日,新鴻基地產收購九龍巴士成功,並持有九龍巴士共39.5%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