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線在2011年及2014年一度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為低地臺用車及丹尼士巨龍12米(3AD)為非低地臺用車,並在2015年全線低地臺化,同時標誌此路線已結束多年使用丹尼士巨龍。 九巴31b2025 1977年3月15日,因上葵涌新交通管理措施,和宜合道不能右轉青山公路西行,往荃灣方向恢復改經梨木道。 2020年6月中起,此路線獲放寬可使用11.3米巴士行走。 於6月15日晚上,此路線首次獲派Enviro500 MMC 11.3米(E6M)(E6M13/WU4445)行走,並由翌月起以此車型完全取代原有的巴士。 往葵芳站方向屬葵青區區內線;往石籬方向,需途經位於荃灣區的「昌榮路」分站。 2011年9月22日,此路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一輛非空調巴士(S3N334/FZ7068)被原47X線的一輛丹尼士巨龍11米雙層空調巴士(AD145/GJ2779)取代。
- 部分從柏景灣總站開出的巴士路線,均繞經此站作為首個中途站。
- 1994年11月27日起與九龍巴士235線分道揚鑣,互相提供頻密班次往來荃灣及安蔭。
- 但在2015年5月,疑因車長投訴,換入原屬235線的丹尼士三叉戟(ATR)行走。
- 地鐵東湧綫在大角咀設有一個車站,由周餘石(香港)有限公司負責設計,早於1994年開始動工。
-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香港風帆運動員李麗珊在女子滑浪風帆項目上奪金,亦是香港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因此地鐵公司在同年12月16日宣佈將車站定名為「奧運站」。
- 2004年加入丹尼士三叉戟 12米(ATR)提供低地臺服務。
全冷後此路線於同年10月改派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232/HE376、3AV300/HG3211)行走。 至2013年亦曾加入丹尼士巨龍 12米(3AD15/HH4644、3AD69/HM2985)及 Enviro500 12米樣辦車(ATE22/KZ4678)。 此路線為區內跨區混合的專營巴士路線,往葵涌邨方向屬葵青區區內線,往石籬方向需途經位於荃灣區的「昌榮路」分站。 因為九巴31線服務班次不穩定,有時兩車同時到站[11],導致未能趕及登車的乘客需要長時間等候下一班車[12]。 更甚是,部份班次更須等候40分鐘纔有一班車,而九巴回應指個別日子的服務可能會受區內交通及上落客情況等因素影響[13]。 因本路線客量偏低[5],於1991年8月4日起,本路線與九龍巴士35線合併並改為循環線。
九巴31b: 服務時間及班次
九龍巴士31線 (第一代)於1962年1月21日投入服務,來往蝦坑(即今大埔下坑)及石盤河(位於林錦公路),1964年9月25日起停止服務。 奧運站開經:深旺道、櫻桃街、大角咀道、通州街、南昌街、海壇街、欽州街、長沙灣道、青山公路-葵涌段、和宜合道及大隴街。 九巴31b 由於其中一字軌須柯打途經專營巴士低排放區的234X線,故於2016年起再次加入Enviro400(ATSE,於2022年7月重新加入,至兩個月後再次撤離)行走。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此路線在2001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至2007年,用車為五輛丹尼士巨龍9.9米(ADS,配有2+2座位及歐盟二型引擎)。 直至1998年,此路線延長至大角咀後,客量增加,才於同年年底加入11米三軸巴士行走,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S3BL)為主。 2004年加入丹尼士三叉戟 12米(ATR)提供低地臺服務。
九巴31b: 乘客襲擊職員事件
1994年11月27日起與九龍巴士235線分道揚鑣,互相提供頻密班次往來荃灣及安蔭。 本線於1967年11月18日投入服務[3],往來北葵涌(後改稱石籬)至荃灣中約(後改稱荃灣碼頭),並途經和宜合道(上葵涌工業區一帶)及梨木道,以取代16B路線功能[4]。 同時又開辦31A路線,來往北葵涌及荃灣西約,更於1969年5月中逢假日延長至深井,取代16D路線。 九巴31b2025 在1999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改派丹尼士巨龍9.9米(ADS)。
2016年11月,全線改派富豪B9TL(AVBWU)取代Enviro500(ATE、ATEU)。 2019年7月大部分富豪B9TL(AVBWU)曾一度換成歐盟3期款式(AVBW),但於一個月後已經打回原型。
九巴31b: 路線資料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香港風帆運動員李麗珊在女子滑浪風帆項目上奪金,亦是香港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因此地鐵公司在同年12月16日宣佈將車站定名為「奧運站」。 2017年1月,全線改派歐盟三型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以取代原有歐盟二型版本用車,2018年12月全線改派Enviro500 12米(ATE),全線直梯化。 經:大河道、沙咀道、德士古道、荃富街、關門口街、青山公路-葵涌段、石排街、大白田街、石梨街、安足街、梨木道、石蔭路、和宜合道、昌榮路、青山公路—葵涌段、關門口街、沙咀道及大河道。 本線是新界區典型長期採用「亞比安」VT17AL及「塞頓Seddon Pennine 九巴31b2025 4型」單層巴士路線,1970年代改派「長牛」(丹拿E型),並於1980年代初以丹拿珍寶為主力行走,直至1994年路線繞經安蔭後始以勝利二型為主力。 石籬(大隴街)開經:大隴街、和宜合道、青山公路-葵涌段、蝴蝶谷道、青山道、欽州街、荔枝角道、南昌街、通州街、大角咀道、櫻桃街及海景街。 2019年9月起,因應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年事已高行將退役,陸續換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行走。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2020年6月,此路線加入前屬龍運巴士的Enviro500 九巴31b2025 九巴31b 九巴31b MMC 12米(ATENU,原為龍運的95XX,已撤離)行走。 截至2010年,此路線仍有一輛利蘭奧林比安 11米(S3BL465/FW1321)非空調巴士,自該車於同年8月29日調往2E線後,字軌一度懸空。
九巴31b: 路線數目
同年,亦一度引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 12米(3ASV)行走。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多年來,使用奧運站巴士總站作總站的路線變化不大,停站路線主要從舊有大角咀臨時總站遷來。 九巴31b 柏景灣巴士總站於2000年7月啟用後,72和72X線總站遷往該處;其後因著不同原因,66和72線總站遷移至深水埗區。 2018年12月30日,270B線提升為全日服務,並將九龍區總站遷往奧運站,纔有新增路線使用此站。 九巴31b 本線前身為九龍巴士16B線(葵涌至荃灣中約)及九龍巴士16D線(葵涌至深井),葵涌總站先後設在青山道梨木道交界及石籬邨第四座側,後因左派暴動而停止服務約三個月。
九巴31b: 使用狀況
至2011年8月18日由原5A線的一輛丹尼士巨龍11米(S3N334/FZ7068)取代。 九巴31b2025 此路線開線時使用丹拿E型行走,70年代至80年代改派丹拿珍寶(D)及利蘭勝利二型(G)行走。 九巴31b2025 由於當時此路線服務範圍較短,因此該兩款車型在此路線服務超過十年。 九巴31b2025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2年6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地鐵東湧綫在大角咀設有一個車站,由周餘石(香港)有限公司負責設計,早於1994年開始動工。 九巴31b 車站坐落深旺道、西九龍公路與櫻桃街之界的新填地上,地鐵曾有意命名為「櫻桃站」[1]。
九巴31b: 九巴31P線
耗資1,877萬元的奧運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於1998年7月10日啟用[3][4],巴士總站設有九個巴士停車處,專綫小巴總站設有四個專綫小巴停車處,以及一個的士站;亦為巴士公司設置站長室、職工飯堂、工具室及洗手間。 2021年10月,因應行走此路線的Enviro500 九巴31b2025 12米年事已高,換入配歐盟四期引擎的同款巴士(ATEU,已撤離)行走,於兩個月後,更全線逐漸改派Enviro500 MMC(ATENU)行走。 九巴31b2025 此路線在1984年11月11日起改派五輛雙層巴士行走[16],主要使用丹拿/利蘭珍寶(D)及利蘭勝利二型(G)至90年代。
九巴31b: 服務時間
為著西九龍填海工程及興建奧運站,原有的大角咀碼頭總站早已消失殆盡,當局建造臨時巴士總站,以安置受影響路線。 公共運輸交匯處與奧運站為鄰,原址為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故此交匯處並不屬西九龍填海區範圍。 九巴31b 部分從柏景灣總站開出的巴士路線,均繞經此站作為首個中途站。
九巴31b: 九龍巴士31線
踏入廿一世紀加入低地臺服務,以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為主力。 九巴31b2025 由於空調巴士的載客量較非空調巴士為低,令巴士總站於繁忙時間往往大排長龍,巴士在葵芳站開出時甚至已經滿座。 此路線在2015年10月全線改派Enviro500 12米(ATE)直梯巴士行走,令用車直梯化,其後此路線的蛇車字軌被同款歐四引擎的Enviro500(ATEU,於2021年2月因其他路線啟用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而重新加入,於2022年6月再次撤離)取代。 此路線在2014年全線低地臺化,使用富豪超級奧林比安 九巴31b2025 12米(3ASV)行走。 九巴31b2025 但在2015年5月,疑因車長投訴,換入原屬235線的丹尼士三叉戟(ATR)行走。